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

鎖定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題畫詩。此詩開頭點明這是一幅青綠色的平遠山水畫,畫面浩淼空闊;“崖崩”兩句,極寫山勢險峻,喬木蒼然,是為畫面最惹眼的中心;“客舟”以下四句,寫畫中小船,直如詩人身在畫境之中,忽聞棹歌,不覺船之驟至;最後以一個特別的結束法,引入了有關畫中風景的當地民間故事,使詩篇餘音嫋嫋。全詩以畫面為線索,一氣呵成,但又不拘泥於畫面,能充分發揮想象力。
作品名稱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
作    者
蘇軾
創作年代
北宋
出    處
全宋詩
作品體裁
雜言詩
題    材
題畫詩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作品原文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
山蒼蒼,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絕猿鳥去,惟有喬木攙天長
客舟何處來,棹歌中流聲抑揚
沙平風軟望不到,孤山久與船低昂
峨峨兩煙鬟,曉鏡開新妝
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1]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註釋譯文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詞句註釋

⑴李思訓:唐代山水畫家,善畫山水樹石,是中國山水畫北派的開山祖師。唐朝宗室,開元間官至右武衞大將軍。《新唐書》《舊唐書》均有傳。其山水畫被稱為“李將軍山水”。
⑵大孤:大孤山,在江西九江鄱陽湖中。小孤:小孤山,在江西彭澤縣古城西北九十里處的長江中。兩山遙遙相對。中央:中間。
⑶“崖崩”句:形容山路險絕,猿猴飛鳥都無法在此生活,不得不離去。
⑷喬木:高大的樹木。攙天:參天,直插雲霄。攙,刺,直刺。長:高。
⑸棹歌:划船人的歌聲。
⑹沙平:沙岸平直。風軟:風力微弱。望不到:指客舟可以望見卻久久不能到岸。沙岸平直則流水舒緩,風力微弱則船行緩慢,這二者是因,“望不到”是果。
⑺低昂:低昂:一起一落,形容山與船在水波中盪漾。
⑻“峨峨”兩句:煙霧繚繞、聳立江心的大小孤山,正像早晨對着鏡子重新梳妝打扮的美女頭上的一對髮髻。峨峨:山高聳的樣子。鬟:髮髻。曉鏡:比喻早晨的江面像明亮的大鏡子,表明江水清,江面平。
⑼賈(gǔ)客:商人。漫狂:即輕狂,不受禮法約束。漫,隨隨便便。
⑽小姑:指小孤山。彭郎:即彭浪磯,在小孤山對面。這裏形容江山秀美,人們不能自禁其愛。當地民間就有彭郎是小姑之夫的傳説。 [1]  [2-3]  [4]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白話譯文

山色蒼翠,江水茫茫無際,大小孤山矗立在長江中央。
崖壁崩塌,山路斷絕,不見猿鳥蹤跡,只見喬木參天生長。
從哪裏飄來一隻客船?划船人的歌聲在江中時而低沉,時而高亢。
沙灘平直,風力微弱,船兒遲遲不能到岸,孤山與客船久久地隨波起落盪漾。
清晨煙霧繚繞,聳立江心的大小孤山,正像剛梳妝好的美人髮髻映在鏡中一樣。
船上的商人啊,莫要輕狂放蕩,小姑早有伴侶,前年已嫁給彭郎。 [3]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題畫詩。題中李思訓是唐代著名畫家。宋代《宣和畫譜》評其畫:“皆超絕,尤工山石林泉,筆格遒勁,得湍瀨潺湲、煙霞縹緲難寫之狀。”可見他的着色山水畫同王維的水墨寫意山水也有相似之處,都重視意境創造,使畫中有詩。《長江絕島圖》是他的名作(現已失傳),畫的是長江中的大、小孤山。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冬,蘇軾知徐州時看到這幅名畫,寫下這首題畫詩。 [1]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作品鑑賞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整體賞析

這首詩構思縝密,章法嚴整,層次分明。依其詩意的進展,可分為三段。前五句寫畫中絕島,中間四句寫畫中客舟,末四句為合寫,利用民間傳説,以戲語結尾,妙趣橫生。全詩以畫面為線索,一氣呵成,但又不拘泥於畫面,能充分發揮想象力,如棹歌抑揚,結尾的戲語,都含有作者的想象和發揮。
開頭五句為第一段,描繪長江和絕島,是對這幅畫內容的總概括。“山蒼蒼,水茫茫”,展現山色蒼蒼,水光茫茫,點明這是一幅青綠色的平遠山水,而且畫面浩淼空闊。蘇軾説“大孤小孤”二山皆在“江中央”,可知李思訓所畫的未必就是大小孤山,而是蘇軾在觀畫中感到這兩個絕島的形狀與位置同大小孤山相似,遂想象它們就是大小孤山,並以此展開詩的藝術構思,為詩的奇妙結尾埋下伏筆。“崖崩”兩句具體描寫“絕島”即大小孤山,這是畫面的中心。這兩座山四面環水,山勢險峻,山上叢林茂密,一棵棵高大的喬木好像巨柱巍然聳立,直插雲端。蘇軾兼擅詩畫,對詩畫各自的藝術特長和侷限有深刻的體會,因此他描繪長江上的這兩個絕島,不作靜態的刻劃,而是通過運動去暗示和展現。“崖崩”,寫山崖太陡峭而引發崩塌;“路絕”,寫山石滾落,堵塞了道路;“猿鳥去”,寫猿鳥驚惶四散,消失在深林中。“攙”這個動詞也賦予靜穆的喬木以刺天的動態和氣勢。畫幅上並沒有猿鳥,但詩人不説“無猿鳥”而寫“猿鳥去”,彷彿他親眼見到猿鳥紛紛逃進了密林,這是詩人靈心虛構、無中生有的妙筆。
“客舟何處來”以下四句是第二段,寫畫中小船。這不起眼的一葉小舟,在蘇軾的筆下佔據了詩的中心。他先用一個疑問句,引起讀者注意,再以生花妙筆,反覆描寫、渲染。“客舟”兩句源自南朝梁代詩人丘遲《發漁浦》詩中“棹歌發中流”句,蘇軾去掉“發”字添加了“聲抑揚”三字,這抑揚的棹歌聲便在讀者的耳際縈繞回蕩。“沙平風軟”兩句,詩人恍若置身畫中,登上了客船,眺望前方:沙岸平曠,江風輕柔,江上遠景望無際。江波一起一伏,詩人觀看江中孤山,也隨船一起忽高忽低,時俯時仰。熙寧四年(1071)六月,蘇軾寫了首拗體七律《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第四句是“青山久與船低昂”,第七句是“波平風軟望不到”。蘇軾這首題畫詩又重複用了這兩句,上下只換了“沙”“孤”二字。可見,這是詩人船上觀山親身體會而獲的得意之句,表現出人們乘船時都有所感受卻從未有人用詩句傳達寫出來的情景興味。人、船、山一起低昂,而且是持續地長久地低昂。這種動態多麼新鮮美妙,有旋律節奏感,充滿逸趣,蘇軾僅用“孤山久與船低昂”七個字就活靈活現地描繪出來了,真是才華橫溢,大家手筆。繪畫是視覺藝術,畫家用顏色、水墨、線條在紙上描畫出的景象,讀者的眼睛直接看得見,因此,繪畫形象的鮮明性、直觀性,是用語言符號作為表現媒介的詩歌比不上的。但人有多種感覺最主要的審美感覺是視覺和聽覺。繪畫只能夠表現視覺,而無法表現聽覺,還有觸覺、味覺、嗅覺。繪畫是空間藝術,一幅畫只能描繪在一個空間中的瞬息情景。詩歌卻是靈活地結合着空間的時間藝術,它不宜於描繪靜物,卻可以自由地用語言表現在時間上先後承續的動作。在這一段詩中,讀者見識了蘇軾精通詩畫藝術奧秘的本領。他先用“棹歌中流聲抑揚”添加了畫上沒有的悦耳歌聲,再以“孤山久與船低昂”表現長久持續的動態,從而在再現畫境中充分發揮了詩歌的特長。
畫面上的景物已寫完,無聲的靜態畫境己轉化為有聲的動態詩境。按照一般題畫詩的作法,詩人或對畫中情景加以讚美,或對畫家與畫作發表評論,詩即可完滿收結。大詩人蘇軾卻妙脱蹊徑,迥生慧心。他利用有關大小孤山的民間傳説,揮毫落紙如雲煙,寫下詩的第三段,開拓出一個奇麗浪漫、諧趣盎然的新境界。歐陽修《歸田錄》卷二載:“江南有大小孤山,在江水中,疑然獨立,而世俗轉‘孤’為‘姑’。江側有一石磯,謂之澎浪磯,遂轉為彭郎磯。雲彭郎者,小姑婿也。”蘇軾隨手拈來這一民間傳説,並以假作真,戲誡“舟中賈客”,顯得非常風趣幽默。前二句,詩人妙以女子髮髻比喻二山之峯巒,以鏡喻水面,又以女子晨起對鏡梳妝形容江中二山。結尾兩句,更把比喻、擬人、諧音雙關等表現手法融於一爐,根據小姑嫁彭郎的民間故事戲為諧語。於是,詩人對祖國如畫江山的深清讚美,對李思訓繪畫作品的高度評價,也就含蓄風趣地自然流露出來。從詩歌意境創造的角度來看,詩的第三段是從前二段寫實的基礎上恣發奇想、憑虛營構的。“峨峨兩煙鬟”與“小姑”,同“大孤小孤”首尾呼應:“舟中賈客”也與“客舟”上下承接,使詩的意境完整渾成。
在這首題畫詩中,蘇軾還發揮了詩歌語言節奏感與音樂美的特長。全篇十三句,有八個七言句,三個五言句,兩個三言句。開篇是兩個三言句,以下兩段以一個五言句或兩個五言句起頭,這使詩歌具有活潑的民間歌謠風味,又是七言歌行以七言句為主,交織穿插三、五言句的常見體式。通首押聲音清亮的下平聲陽韻。詩人有意運用“蒼蒼”“茫茫”“峨峨”等疊字詞,“抑揚”“低昂”“漫狂”等連綿詞,還有“崖崩路絕”“沙平風軟”句中對仗,又重複“大孤小孤”“孤山”“小姑”等詞,形成了流麗圓轉、迴環往復、舒緩起伏、悠揚和諧的聲韻節奏。這恰好與客舟搖漾、山船俯仰的情景相適應,使詩歌的境界美與音樂美完美統一。 [3]  [4]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名家點評

清·方東樹昭昧詹言》:“神完氣足,遒轉空妙。”
清·紀昀《紀評蘇詩》卷十七:“綽有興致”……“末二句佻而無味,遂似市井惡少語,殊非大雅所宜。”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十六:“‘小姑嫁彭郎’,東坡諧語也。然坐實説,亦趣。”
清·翁方綱石洲詩話》卷三:“‘小姑’即上‘與船低昂’之山也,不就俚語尋路打諢,何以出場乎?況又極現成,極自然,繚繞縈迴,神光離合,假而疑真,所以復而愈妙也。” [4]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作者簡介

蘇軾畫像 蘇軾畫像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祐進士。宋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後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謫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後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時追諡文忠。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縱橫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很有影響。擅長行書、楷書。能畫竹,也喜作枯木怪石。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集有《東坡樂府》。 [5] 
參考資料
  • 1.    陳邇冬.蘇軾詩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161-162
  • 2.    徐培均.蘇軾詩詞選注[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11:40-41
  • 3.    曾棗莊 等.蘇軾詩詞文選譯[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31-33
  • 4.    繆鉞 等.宋詩鑑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390-391
  • 5.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