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異軍突起

鎖定
異軍突起(拼音:yì jūn tū qǐ)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1] 
“異軍突起”的原義是另組一支軍隊,自樹一幟;比喻突然興起的新生力量;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賓語、補語;含褒義。 [1] 
中文名
異軍突起
拼    音
yì jūn tū qǐ
近義詞
別樹一幟獨樹一幟別開生面
注音字母
ㄧˋ ㄐㄩㄣ ㄊㄨ ㄑㄧˇ
成語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賓語、補語

異軍突起成語出處

少年欲立嬰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1] 
後人據此典故概括出成語“異軍突起”。 [1] 

異軍突起成語故事

秦朝末年,秦二世荒淫無道,天下百姓怨聲載道。陳勝、吳廣率先揭竿而起,各地起義軍紛紛響應,波瀾壯闊的秦末農民戰爭就此拉開了帷幕。 [2] 
在東陽縣,有個人叫陳嬰,曾經做過縣長史,平時辦事公平,為人忠厚,待人寬和,是個很有信義的人。當地的少年對他都很欽佩,把他看做是自己的楷模和大哥,都以認識和結交陳嬰為一件足以自傲的事情。這些年輕人受當時風起雲湧的起義風潮的影響,也在一次聚會的時候殺掉東陽縣的縣令,扯起反秦的大旗,很快就收聚了三四千民眾。但是這些年輕人沒有什麼社會經驗,領導能力也很欠缺,時間越長他們就越覺得不能很好地指揮這三四千人,所以他們就在一起商量, 要找一個德高望重的人來擔任首領。 最後大家致認為曾經做過縣長史的陳嬰最合適。 [2] 
陳嬰也反對秦朝的暴政,所以他早就辭了職,不做秦朝的官了。在那些年輕人的熱情鼓動下,陳嬰就答應擔任這支隊伍的頭領。在陳嬰的帶領下,這支人馬很快擴展到了三萬上下。那些少年便商量着要立陳嬰為他們的王,大家還在自己的頭上戴了一圈黑巾,稱為蒼頭軍。人們都説這支蒼頭軍聲勢浩大,發展迅速,真的好像下子就冒出來了一樣。蒼頭軍將領們預備立陳嬰為蒼頭王,陳嬰卻不過眾人的情面,也準備同意了。而陳嬰的母親卻出來勸説陳嬰,要他仔細考慮。 [2] 
陳母對陳嬰説:“ 自從我嫁到陳家,從沒聽到你家的祖先有過什麼達官貴人。如今你突然當了三萬多人馬的首領,這可不是什麼好事。你不如率眾歸順於其他實力雄厚一些的義軍首領,將來起義成功,還可被封個王侯將相。萬一起義失敗,也沒有人會責怪你。”這陳母是個明智之人,人在家中坐,卻全曉天下事。陳嬰對母親一向是既孝順又佩服,他聽了母親的話,便不敢稱王,對部下説:“我這個人才疏學淺, 出身寒門,也沒有什麼特別大的聲望,不便稱王。如今起義的項梁是楚將項燕的後代,在楚國很有聲望。而且,照如如今下的形勢看,將來有實力率兵滅亡秦朝的一定非他莫屬,所以我決定帶大家去投奔他,你們意下如何呢?”將士們聽陳嬰説得有理,就都聽從了他的建議。這時,正好項梁率兵過江,陳嬰便率眾歸順了他。 [2] 

異軍突起成語寓意

蒼頭軍雖然異軍突起,聲勢浩大,但是與實力更強的義軍相比,這支隊伍其實並不出眾,而且出身寒微的陳嬰突然成為首領,肯定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和妒忌,進而成為眾矢之的。按照陳母的建議,陳嬰雖然無法成就開國建制的偉業,但是至少可以在亂世之中保全自己。奪取天下固然需要大智大勇,但抗拒權力的誘惑,做出謹慎明智的決定,也是一種難得的智慧。 [2] 

異軍突起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異軍突起”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賓語、補語;含褒義;比喻另一種力量或派別卓然興起。 [1] 
運用示例
詩人·鄧拓《從石濤的一幅山水畫説起》:“作為這支異軍突起的新畫派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石濤的藝術思想和風格久已受到人們的重視。” [3] 
詩人·柳亞子《燕子龕遺詩序》:“武昌樹幟,餘在滬讀,值先烈陳英士先生異軍突起。” [1] 
參考資料
  • 1.    異軍突起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14]
  • 2.    新家庭書架編委會著. 中華成語故事全集 新[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8.01:138
  • 3.    趙丕傑著. 成語誤用辨析200例續編[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8.05: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