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別樹一幟

鎖定
別樹一幟,漢語成語,拼音是bié shù yī zhì,意思是比喻另創一家或另創局面。出自《隨園詩話》。
中文名
別樹一幟
出    處
隨園詩話
拼    音
 bié shù yī zhì
注    音
ㄅㄧㄝ ˊ ㄕㄨˋ ㄧ ㄓㄧˋ
反義詞
亦步亦趨、千篇一律、如出一轍
近義詞
獨樹一幟、獨闢蹊徑、標新立異、別樹一旗

別樹一幟成語解釋

別:另外,樹:立;幟:旗幟。 [1] 

別樹一幟成語出處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獨樹一幟者,正為其不襲盛唐窠臼也。” [1] 

別樹一幟成語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另創局面,自成一家。
示例
1、魯迅《集外集拾遺·小引》:“Gastev是主張善用時間,別樹一幟的。” [1] 
2、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三集·胡寶玉記》:“﹝ 胡寶玉 ﹞好作靚妝,性又放誕,於濃煙豔粉中別樹一幟。”
3、清 鄒容《革命軍》第二章:“ 中國 士人,又有一種岸然道貌根器特異,別樹一幟,以號於眾者。”
4、梁啓超《論支那宗教的改革》:“既受孔禮;退而別樹一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