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甲溝炎

鎖定
甲溝炎指的是指(趾)甲兩側及其周圍組織發炎的病症,更常見於經常接觸水或洗滌物,有咬甲癖,過於刻意修甲,及嵌甲的人羣中。根據病因和病程,甲溝炎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其中急性甲溝炎通常發生在微小創傷後發生細菌感染,而慢性甲溝炎可能是由念珠菌感染或長期反覆接觸刺激物或變異原引發。
症狀上,甲溝炎主要體現為甲周組織發紅,腫脹,疼痛,嚴重者可產生化膿,膿液會從甲溝處排出。此外,慢性甲溝炎可能會見到甲周皮膚和甲板的分離,以及甲形態的變化。
醫生會根據甲溝炎的類型,炎症影響的範圍及是否形成膿腫等因素,選擇相應的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常用的治療方式包括利用抗真菌藥物,口服或注射抗生素等,重症可能需要切開引流膿液或已被感染的部分。
中醫病名
甲溝炎
外文名
Paronychia
就診科室
皮膚科、普通外科、內分泌科
多發羣體
經常接觸水或洗滌物、咬甲癖、頻繁吸吮手指、過度修甲、不當美甲、嵌甲者,以及洗衣工、保潔工、食物加工人員、廚師、洗碗工、魚販和護士等
常見發病部位
手指或足趾甲周組織
常見病因
甲周皮膚微小創傷(如撕倒刺、咬甲、吸吮手指、過度修甲或嵌甲等)導致正常皮膚屏障破壞,繼發微生物感染,主要是細菌感染
常見症狀
甲周組織紅、腫、熱、痛,嚴重時可化膿
傳染性
是否遺傳
相關藥物
醋酸鋁溶液、氯己定溶液抗真菌藥激素類藥物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複方多粘菌素B軟膏

甲溝炎病因

不同類型的甲溝炎,其發病原因不同。急性甲溝炎發生於甲周組織的微小創傷後細菌感染慢性甲溝炎可能與念珠菌或長期反覆接觸刺激物或變異原有關。

甲溝炎發病原因

  • 急性甲溝炎
甲牀受到微小創傷繼發細菌感染是急性甲溝炎的主要病因,如過度修甲、撕咬倒刺等微小創傷,破壞了甲周的正常皮膚屏障,引起細菌(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還包括化膿性鏈球菌銅綠假單胞菌普通變形桿菌等)侵入,從而導致局部感染。
  • 慢性甲溝炎
可能與長期接觸刺激物或變異原有關,也可能是白念珠菌感染所致。

甲溝炎高危因素

  • 手指甲溝炎的高危因素
指甲修剪過深。
家庭主婦、調酒師、理髮師、廚師、游泳者、護士等雙手長期泡在水或其他化學物質中的人羣。
經常美甲者。
有咬吸手指的不良習慣的兒童。
  • 足趾甲溝炎的高危因素
長期穿過緊的鞋子,腳趾長期受壓容易形成嵌甲使甲溝受損,細菌易侵入。
足部易出汗、腳長期處於悶濕環境。
除以上因素外,糖尿病、免疫力低下者易於感染,從而誘發手指或腳趾甲溝炎。

甲溝炎症狀

甲溝炎主要表現為甲周組織發紅、腫脹、疼痛,嚴重者可化膿,膿液會從甲溝處排出。
典型症狀
甲溝炎主要表現為紅、腫、熱、痛,但是不同類型、不同階段的甲溝炎具有不同的特點。
  • 急性甲溝炎
病情發展較快,初始症狀為指(趾)甲局部的紅、腫、熱、痛,幾天後開始化膿,有波動感,炎症繼續蔓延可形成甲下膿腫,引起膿性指(趾)頭炎。
  • 慢性甲溝炎
患者紅、腫、痛程度相對較輕,但症狀也可突然加重。甲周皮膚和甲板會分離,並出現甲形態的變化,如隆起、溝槽、變色、甲板肥厚等。
慢性甲溝炎可分為5個不同階段:
Ⅰ期:甲小皮/近端甲皺襞紅斑和輕度浮腫,可伴或不伴甲小皮封閉狀態的破壞。
Ⅱ期:近端甲皺襞紅斑和顯著浮腫,伴甲小皮封閉狀態的破壞。
Ⅲ期:近端甲皺襞紅斑和浮腫,甲小皮缺失,輕度不適感,早期水腫,輕度甲板改變。
Ⅳ期:近端甲皺襞紅斑和浮腫,甲小皮缺失,觸痛/疼痛,水腫,顯著的甲板改變。
Ⅴ期:Ⅳ期表現加慢性甲溝炎急性發作(急性甲溝炎)。

甲溝炎就醫

患者指(趾)甲周圍組織出現紅腫、疼痛,形成膿腫時,需到皮膚科就醫。一般通過特徵性臨牀表現可做出診斷。
必要時,醫生可能建議進行膿液細菌培養、真菌塗片和真菌培養等以明確致病微生物。如果慢性甲溝炎考慮與接觸變異原有關,需要進行斑貼試驗。有些表現為甲溝炎的非感染性甲病,如連續性肢端皮炎等,需要進行甲病理檢查以確診。

甲溝炎就醫指徵

  • 甲周圍組織紅腫、疼痛持續2~3天,沒有好轉。
  • 甲周圍或下方形成膿腫。
  • 甲周圍紅腫加重、伴指端劇烈疼痛等症狀。
  • 糖尿病患者出現甲溝炎症狀。

甲溝炎診斷流程

當患者甲周出現紅腫、疼痛等症狀時應及時到皮膚科就醫諮詢。
醫生會對患者進行相關的病史詢問。
  • 發病前有無輕微外傷史,如倒刺、剪指甲過深等;
  • 具體職業,如廚師、理髮師、調酒師、護士等;
  • 是否患有糖尿病等系統性疾病或銀屑病等皮膚疾病;
  • 合併疾病的用藥史;
  • 是否經常穿不透氣、過緊的鞋子。
醫生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觀察甲周圍皮膚狀況及是否有膿腫形成。
醫生可能會建議患者進行膿液細菌培養、真菌鏡檢、真菌培養、斑貼試驗等實驗室檢查,以進一步診斷。
確診後,醫生會根據甲溝炎的類型、炎症影響的範圍、膿腫是否形成等,選擇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甲溝炎就診科室

患者甲周圍組織出現發紅、疼痛等症狀時應首先考慮到皮膚科就診。
皮膚科醫生確診後,部分患者需要外科切開引流或拔甲時,可到普通外科就診。
糖尿病者還需到內分泌科就醫。

甲溝炎相關檢查

  • 膿液細菌培養
對於化膿者,醫生可能會行膿液培養以明確致病細菌。急性甲溝炎可培養出化膿性細菌。
  • 刮片直接鏡檢
醫生會從病變處刮取一小部分病變組織,放到顯微鏡下觀察。白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甲溝炎,可查見真菌孢子、假菌絲等。
  • 真菌培養
取膿液或甲屑進行真菌培養,可培養出念珠菌。

甲溝炎鑑別診斷

該疾病一般臨牀診斷明確,如果有複雜情況,須經臨牀醫生根據患者個體情況判斷。

甲溝炎治療

甲溝炎確診後,醫生會根據甲溝炎的病因和類型、炎症影響的範圍、膿腫是否形成等,制定不同治療方案,主要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甲溝炎一般治療

症狀較輕者,每天用温水泡手或腳3~4次,每次浸泡20分鐘。可添加雙氧水(1:1溶液),有助於減輕疼痛和腫脹。

甲溝炎藥物治療

  • 局部外用藥治療
急性甲溝炎有輕微炎症反應而無膿腫者,可用醋酸鋁溶液或氯己定溶液沖洗。
慢性甲溝炎患者,可局部外用抗真菌藥或聯合局部使用激素類藥物。常用外用抗生素藥膏有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複方多粘菌素B軟膏
  • 全身用藥治療
甲溝炎初期可口服或肌內注射抗生素,但充分切開引流後不必再用。
如感染向周圍組織擴散,則應給予系統抗生素治療,常用抗革蘭氏陽性葡萄球菌抗生素;如果做膿培養檢查,可根據體外藥敏結果選擇敏感的抗生素。

甲溝炎手術治療

  • 膿腫引流、拔甲
適應證
適用於急性甲溝炎有明確的膿腫形成、保守治療失敗或者炎症廣泛累及甲小皮者。
手術方法
沿甲溝旁縱行切開引流膿液。對於甲根處的膿腫,需拔除一部分甚至全片指(趾)甲。但是拔甲創傷較大、甲牀暴露時間長、疼痛明顯,且新生指(趾)甲容易變形,因此容易復發。
術前護理
遵醫囑做血常規、凝血功能檢查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患者應提前告知醫生,待血壓控制、心臟功能改善、血糖控制至正常方能手術。和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説明自己擔心的問題,做好心理準備。
術後護理
術後48小時有少量滲血屬於正常現象,如滲血量多或出血不止應及時到醫院進行相應的處理;
如出現疼痛,可遵醫囑適當使用止痛藥;
定時到醫院換藥,根據傷口分泌物的多少及炎症情況,決定換藥間隔時間;
開始每日或隔日換藥,以後間隔時間稍長至痊癒。
  • 手術切除或抬高受累甲小皮組織
適用於慢性甲溝炎反覆發作者。

甲溝炎中醫治療

魚石脂軟膏金黃散等中藥可早期局部外用,有消毒、收斂作用。

甲溝炎其他治療

超短波、紅外線治療:適用於甲溝炎初期沒有化膿時,可局部應用,並配合藥物治療。

甲溝炎預後

甲溝炎可反覆發作導致疼痛;發生於足部者可影響正常行走,給患者生活、工作和學習帶來極大不便,甚至產生心理壓力。如不及時去除病灶,複發率可達60%~80%。
不同類型的甲溝炎,其預後不同:
  • 急性甲溝炎預後良好。
  • 慢性甲溝炎的預後與患者的依從性息息相關。存在職業風險,使用甲化妝品或患有嵌甲、甲發育異常的患者復發可能性大。反覆炎症刺激,可導致甲周肉芽組織增生。
併發症
甲溝炎發生併發症可能性較低,病情嚴重者可能發生化膿性指(趾)頭炎、骨髓炎等。

甲溝炎預防

慢性甲溝炎應避免接觸水、刺激物、過敏原並避免外傷。在接觸水時要戴上棉質手套,再在外面套上橡膠或塑料手套,保持手部乾燥,不要推擠甲皺襞且不使用指甲油。
參考來源: [1-3] 
參考資料
  • 1.    徐世正主譯.安德魯斯臨牀皮膚病學:科學出版社,2004:303-304
  • 2.    朱學駿、王寶璽、孫建芳、項蕾紅主譯.皮膚病學: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1:1280
  • 3.    張建中主譯.皮膚病治療學-最新循證治療策略:人民衞生出版社,2011:6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