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田鶴仙

鎖定
田鶴仙,名青,原名田世青,字鶴仙,號梅華主人、荒園老梅。少年時寄居江西撫州岳父家,民國初年曾任景德鎮税務局職員,後任江西省瓷業公司夜校教員,後來才加入繪瓷行列。
中文名
田鶴仙
別    名
田世青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894年
逝世日期
1952年
職    業
畫家
出生地
浙江紹興

田鶴仙人物簡介

田鶴仙 田鶴仙
田鶴仙先攻山水,後改畫梅花。其繪畫藝術,以梅花獨步畫壇。鶴仙的梅花,深得元代畫家王冕的影響,其竹杆似斷非斷,節節相連的用筆及構圖無處不體現王冕的繪畫精神,“珠山八友”發起人王大凡贈有“山水清渾成一格,梅花作出更無雙”的讚譽詩句。仙氣質文雅,為人謙和。高大的身軀,大氣的五官,胖胖的臉龐,稀疏的烏髮,數九寒天亦不戴帽子,炯炯有神的雙眸不飾眼鏡,頗有超然物外的梅花氣韻。他生活清貧卻過得十分瀟灑,喜愛釣魚、種花、飼鳥、玩石、飲酒。種花分送鄰里,與友人對酌, 旨在消除心中塊壘。他崇尚自然,追求返璞歸真,既愛大自然之山水,又愛奇石天然成趣的山水,認為二者皆是造化之功。一次他沿溪行,偶爾瞥見一奇石,造型酷似天然山峯,細窺石面顯露出浮雕式層巒,乃溪流長期沖刷巧成,激動之餘,以手拔出l尺5寸長之青石。奇石出水後,他發現水中尚有一截,懊悔未用鋤頭掘至根部,否則更完整。王大凡聞訊觀賞後,盛讚。他在江西外婆家以畫梅花得名。在景德鎮畫瓷。以梅花為題畫在瓷器上。 [1] 

田鶴仙追憶

2011年1月22日,由景德鎮市民間民俗文化協會、景德鎮市民族民俗文化搶救與保護中心報江西省藝術工作委員會審核,提交中國陶瓷美術榮譽與職稱頒證儀式醖釀,經得近百名中國陶瓷美術高級人才、大師、教授、新聞媒體代表意見,由正式代表舉手表決,一致同意追憶其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榮譽稱號。

田鶴仙人生態度

田鶴仙作品 田鶴仙作品
人生態度達觀的田鶴仙,面對兒時寄居處包辦的無愛婚姻,卻無可奈何。離婚後屢遭習慣勢力的非議,連志同道合的“月圓會”同仁也有的不理解,視為不道德,一度欲將田鶴仙從“珠山八友”中除名。感嘆之餘,田氏在所繪的《瞎子圖》題畫詩中雲:“勸君腳下須求穩,前途崎嶇路不平。”與前妻離異後,同所愛的景德鎮中年婦女同居廝守,相依為命。田鶴仙自幼愛好繪畫,在撫州曾從施雪江學畫山水。民國初年任職景德鎮,業餘習畫,結識景德鎮瓷畫藝術家徐仲南,並漸次與其他畫家交往,中年遂潛心瓷畫,終棄職專事畫瓷。他先攻山水,筆意在董源巨然之間。“月圓會”成立時, 田鶴仙末躋身最早的八友之列,但交往甚密。此後八友成員多有離散,成堂的瓷畫作品需松、竹、梅配套,田鶴仙由山水改畫梅,學得煮石山農胎息且一枝挺秀。由於其梅花枝幹挺拔,疏密有致,深得“文人畫”藝術精髓,在成堂配畫中, 以瓷上梅花獨領風騷。 [2] 

田鶴仙梅瓷

田鶴仙乃“珠山八友”羣體中天賦頗高的一位瓷畫家,在其從藝到離世的短短20年間,傳世作品不僅數量多,而且贏得的讚譽廣,“半路出家”“大器晚成”,是有口皆碑。
田鶴仙畫梅之初,作品中時有提及煮石山農王冕畫梅千古留名。他越過清代揚州八怪,轉而效法元代王冕,枝幹舒展挺秀,花蕊紅彩點染,枝幹與花朵濃淡對比,突顯梅花的麗質沁人。所畫之梅或老幹橫斜、瘦傲天然;或以山水皴法畫梅,別有旨趣;或令粗、老、嫩枝在一張畫面上組合,變化多端。諸如彩繪梅樹瓷板畫,就是以上技法的形象寫照。
田鶴仙效仿王冕寫梅時,喜以若斷若續的筆觸描繪枝幹、枝丫,扭曲處筆觸更是似有若無,巧妙表現了枝幹的盤結曲轉。其繪瓷用的釉彩非常濃結,恰好用斷續的筆觸施釉,二者十分契合。
田鶴仙學王冕,卻不拘泥於其線條自由少跌宕之畫法。畫梅時,以山水功夫畫線條,穿插上採用山水跌宕,令畫面錯落起伏,氣勢磅礴,山水功夫在花鳥上得以延伸、發展。山水上大氣,梅花上也大氣。他有很多梅花提才,比於有小接梅對放梅這些都是在景德鎮瓷業公司由田鶴仙會畫的作品代表作。底坎都是江西景德鎮瓷廠造或制。出品。
田鶴仙瓷畫作品 田鶴仙瓷畫作品
田鶴仙瓷畫作品 田鶴仙瓷畫作品
田鶴仙瓷畫作品 田鶴仙瓷畫作品

田鶴仙藝術獨創

田鶴仙瓷畫作品 田鶴仙瓷畫作品
田鶴仙畫梅只畫花枝,不畫背景,創立了瓷畫上的“梅花弄影”技法。虯勁盤曲的樹枝,襯以綽約的梅花樹影。熾烈的梅蕊與冷峻的梅枝形成強烈的反差,造成虛實相襯,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
田鶴仙慣以對角線把畫分作兩半,將描寫的物象——梅放在一邊,留空的一邊題款落印。由於他文人出身,書法功底深厚,寫字亦是繪畫筆法,加之擅長詩詞,畫面上梅滿、字多、詩俊逸,再配以朱文小篆方印,給人以滿目留芳之美感。

田鶴仙影響成就

從田鶴仙的學藝經歷及留存於世的作品年代看,其鼎盛時期為20世紀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在這短短的創作黃金期,成為八友中“配畫最多,時間最長”的一位畫家,被譽為景德鎮粉彩瓷上開畫梅先河者。
田鶴仙作品 田鶴仙作品
田鶴仙創立的“梅花弄影法”、“虛實襯托法”和以山水功夫畫梅,字與梅融為一體共組畫面等藝術追求,產生了深遠影響。鄧白先生在《中國現代美術全集》總論中介紹中國第一個陶瓷流派——“珠山八友”在“運用中國畫的傳統筆墨、意境和詩詞、題跋等手法,與陶瓷彩繪有機地結合,取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時,專門提到了田鶴仙的《梅花·粉彩文具》“技巧熟練,格調高雅,具有濃厚的民族藝術特色”。《中國現代美術全集》陶瓷卷“序言”,亦提及民國初年到景德鎮從事瓷器彩繪的畫家有“安徽畫家金品卿王少維,波陽畫家潘陶宇,浙江畫家田鶴仙等”,評價他們“都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紮實的繪畫基本功。……對景德鎮傳統釉上彩裝飾產生了重大影響”。“陶瓷卷”中還專門介紹了田鶴仙的《梅花紋粉彩文具》及《紅梅·粉彩燈籠瓶》,稱之為20世紀“30年代的精美之作”。
田鶴仙在建國初期英年早逝,未及培養傳人,但其人品和畫品卻為後世景仰,可謂“留得清香在人間”。

田鶴仙瓷畫鑑定

田鶴仙成熟時期的作品主要是梅花,贗品也以此類為多。田氏所畫梅花作品以折枝梅花為多,田氏畫梅的筆墨特點如下:
田鶴仙作品 田鶴仙作品
一是以雙勾偏鋒着筆寫枝幹,墨色以淡、枯、渴為宜,不死勾輪廓,出筆有飛白的效果,筆法在轉折變化中虛實相連,枯濕相間。筆下老枝蒼古,斑駁粗壯,收筆用濃料點苔蘚,並以石青相破,盡顯梅樹蒼勁老辣的質感和精神。老幹間新枝縱橫,出筆利落,勃勃向上,枝椏抱體,梢欲渾全。枝丫講究穿插造型,如“女”字形、“丫”字形、“井”字形等傳統章法運用極妙,扭曲處更是似有若無,變化之妙,極富韻致。而仿品在畫枝幹時不得筆墨韻味,要麼勾勒太死,要麼脱略過度。
二是用圈梅法畫梅朵,雙勾着色,正、側、偃、仰、背等朝向生動,圈花圓中帶方,方中顯圓,出筆隨意,點染凝重。梅朵的佈局少不寒磣,多不雜亂,姿態生動,映帶有情。而模仿品要麼稀疏,要麼雜亂,花朵形態雷同,刻意之氣很重,形神韻律相差甚遠。
三是田氏畫梅多是在畫畫的左右下角以三七之法起筆,而且靠近畫面起筆處的梅乾總是虛淡,具有畫意無邊的意趣。而模仿品多是不知虛實,一筆到頭,僵直呆滯。
從田氏畫梅花的設色來看:一是畫梅乾時多皴赭黃,斑駁轉折之處筆重色濃,而梅枝多着淡青,冷暖相濟,枝嫩梢細。二是以圈梅法勾勒花朵後,都依形填上玻璃白,再作少許暈染,薄而不淡,豔而不厚,最後以豔黑勾點花蕊,少不寒磣,吐色爭妍。而模仿品設色徒有形式,不得要領。
田鶴仙作品
另外,田氏畫梅花多是隻畫梅枝,不畫背景,以“梅花弄影”技法襯以綽約的梅花樹影,使畫面增添了無限的美感。而模仿品卻死死抓住這一特點,故作“影子”,生硬套用“梅花弄影”法,相襯出來的梅影在筆墨的濃淡方面把握不準;而且主觀用以冷色調,出筆僵硬與主畫面的花枝不但沒有相得益彰,而且死板侷促。從整體畫畫來看,田氏作品梅滿字多,焰紅似火,開合有情,春意盎然。又無填塞之感,文雅的詩詞與挺秀的書法,配以朱文小篆方印,充分體現了中國文人畫的氣質。而模仿品畫面上的書法,在謀篇佈局上總是擺佈單一,難以達到田氏水準。 [3] 

田鶴仙題識印款

田鶴仙的書法筋骨豐潤,去嫵媚之氣,很有個性。田氏作品一般都是題寫一兩句詩文後,再落干支姓名款。
常見落款為:“荒園老梅田隺仙寫於珠山”、“梅花主人隺仙田青寫於珠山古石齋”、“隺仙田青寫於珠山”、“荒園老梅田隺仙寫”、“田隺仙寫於珠山”等。
常見印款為:“隺仙”、“田印”。“隺仙”篆書方章中的“仙”字,單人旁頂天立地,“山”字小而居下邊,特具個性。所有江西景德底坎的梅花都是田鶴仙的作品。價值都在幾十萬到幾百萬之間。

田鶴仙獲得榮譽

2023年5月,國家文物局頒佈1911年後已故陶瓷類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單,田鶴仙在列。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