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瓷板畫

鎖定
瓷板畫是指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顏料手工繪畫、上釉,再經高温燒製而成的一種平面陶瓷工藝品 [1]  。瓷板畫可裝裱、或嵌入屏風中,作觀賞用。瓷板畫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而真正意義上的“瓷板畫”則出現在明代中期。從清中期開始,瓷板畫的發展走向了興盛。
瓷板畫品種多樣,有青花、青花釉裏紅五彩素三彩鬥彩、粉彩、墨彩淺絳彩等,圖案內容涉及面廣,包括人物、山水、花卉、蟲鳥、魚藻及吉祥圖案等,形制則有長方、圓形、橢圓、多方、多角、扇面等多種形制。
瓷板畫與紙絹畫相比,材料物理和化學性能都很穩定,不怕潮濕,不怕黴變,其色彩將保持數十年的鮮豔。
瓷板畫是第一批南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入選省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文名
瓷板畫
外文名
Porcelain painting
批准時間
2008年
非遺級別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類別
傳統美術 [2] 
申報地區
江西省南昌市 [3] 
遺產編號
Ⅶ-89 [2] 

瓷板畫歷史溯源

瓷板畫精
瓷板畫精(9張)
瓷板畫的工藝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到了明中葉真正意義上的瓷板畫出現,清中期,隨着清代瓷藝的迅猛發展,當時的瓷畫藝人致力於把紙絹上的中國畫移植到瓷器上,因此瓷板畫受到了人們的青睞,成為重要的商品瓷。瓷板畫越來越走向興盛。嵌瓷屏風無論是圍屏、插屏還是掛屏,都經常會見到上邊鑲嵌有裝飾意味濃厚的瓷板畫。品種非常多,有青花、青花釉裏紅、五彩、素三彩、鬥彩、粉彩、墨彩、淺絳彩等等。繪畫、紋飾內容涉及面也很廣泛,包括人物、山水、花卉、蟲鳥、翎毛、魚藻、吉祥圖案等,幾乎無所不包。 [4] 
景德鎮瓷板畫始於明清時期。民間曾把它鑲嵌在屏風、櫃門、牀架等處用於裝飾。清朝中期的一些民間藝人,運用中國畫中淺絳彩的繪畫方法進行臨摹和創作,開創了瓷板畫的先河。 [5] 

瓷板畫文化特徵

以板面形式出現的瓷品是陶瓷生產工藝不斷完美的結果,瓷板的出現使瓷板畫有了物質條件,從相關資料來看,具有平整而光潔的瓷板形狀,又有繪畫藝術形式的瓷板畫是從明代中期開始出現的。瓷板畫既是瓷、又是畫,它是陶瓷藝術擺脱純工藝裝飾、融入文人繪畫而形成的陶瓷新門類。瓷板畫是當代藝術陶瓷中最受追捧的繪畫樣式之一。 [5] 
從古至今,瓷板畫之所以綿延不衰,似陳酒越久越香,究其原因,主要有六:
其一,瓷板畫具有瓷板平整光潔之美,便於陶藝家以瓷當紙,隨意揮毫,充分發揮作者的繪畫天才,充分展示瓷畫的審美意境。
其二,瓷板畫便於表現中國畫的神韻和意味,符合中國人傳統的審美習慣和審美趣味。山水瓷板畫其構圖、線條、色彩、意境,均吸收了傳統國畫的畫風,又烙上現代山水畫的印記。
其三,瓷板畫是陶瓷藝術家汲取中國傳統繪畫精髓,表達東方審美理想的重要載體之一,而且這種表達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因為瓷板畫與紙絹畫相比,它的材料物理和化學性能穩定,不怕潮濕,不怕黴變,只要不撞擊便不會損壞。此外,瓷板畫的色彩,無論是釉下青花、釉裏紅、高温顏色釉,還是釉上粉彩、古彩、墨彩,色彩永遠鮮豔,不會因日曬水浸而變色,便於收藏。
其四,瓷板畫樣式多樣,除了常見的長方形、正方形外,還有圓形、橢圓形、扇形、雞心形、葉形等等,便於家居裝飾,既可獨立成體掛於客廳、書房,又可作傢俱的鑲嵌之飾,或製成插屏或圍屏等。
其五,瓷板畫迎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當代瓷板畫風格的多樣性和包容性,既可滿足人們崇尚古典美的需要,又可適合人們追求現代時尚的口味。
其六,瓷板畫是現代環境設計的重要樣式,可根據建築物的裝飾需要,面積可大可小,大則如山迎立,小則俯首細賞。當今社會,現代瓷板畫已成為家庭環境佈置首選的藝術品之一。 [6] 
鑑賞瓷板畫時要注意“六看”:一看瓷板是否平整,凡瓷板中間拱起或歪斜者,均屬次品。二看瓷板表面是否光潔,凡表面有縮釉、黑斑者,均屬次品。三看瓷板是否完整,凡輕敲聲音悶啞有裂縫者,均屬次品。四看瓷板畫面是否整潔,凡畫面有釉色脱落或被抹擦痕跡者,均屬次品。五看瓷板畫意是否精美,凡粗製濫造者,均屬次品。六看瓷板畫燒製工藝是否到位,凡窯變不佳、髮色暗灰者,均屬次品。瓷板畫需考慮瓷板、胎釉、上色以及畫法技巧,如果做工精良,字體瀟灑,流暢,一氣呵成,這樣的作品往往是大家風範,值得關注。
瓷板畫 瓷板畫

瓷板畫傳承保護

瓷板畫傳承價值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來,瓷板畫的市場價格屢屢走高,是因為這種藝術品不僅需要繪製,還要兩次入火燒製,加之是瓷的質地,易發生變形、窯裂,成功率極低,所以精品很難得。其次,以本身就具平整光潔美感的瓷板作為畫作載體,能顯出畫幅色彩鮮明、靚麗、濃烈的審美意境及獨特高雅的細膩感來,上面的構圖、線條、色彩等都不會走樣。再者,瓷板遠比紙、絹等具有更穩定的物理和化學性能,不怕潮、黴,不易變質。一旦作品完成,色彩將經久不褪,常年如新。 [4] 
瓷板畫既繼承了中國傳統繪畫的精華,又兼容了中國陶瓷藝術的優點,是繪畫藝術和陶瓷藝術的完美結合,是中華民族無窮智慧的結晶,在中國繪畫史和國際繪畫藝術領域具有重要地位 [1] 
瓷板畫的傳承是內在文化的傳承,也是傳統文化、精神的具體體現。這門傳統的手工技藝從最初的嘗試起步階段到現在的形成規模,歷經了一段漫長的蜕變過程。任何事物都是在變化發展之中不斷前進的,不變是不可能的,但如何變、怎樣變是一個需要探討的問題。
從長遠發展看,南昌瓷板畫必須實現產業化,才能真正使這個傳統藝術發揚光大。把南昌瓷板畫製作技術的保護、傳承和文化產業發展結合起來,積極廣泛的拓展瓷板畫市場,籌備各類畫展,以及參加國內外各種工藝美術展會,打響南昌瓷板畫的"品牌",發掘瓷板畫的藝術收藏價值,並依託南昌瓷板畫,打造出一個文化、收藏的藝術圈子。讓瓷板畫走進百姓生活,走進人們的工作中去,讓更多的人認識、瞭解南昌瓷板畫,喜歡南昌瓷板畫、發現南昌瓷板畫的魅力。進而,推動它向產業化發展。
然而在產業化進程中肯定會遇到諸多阻礙,但瓷板畫承載的深厚文化內涵及其彰顯的無限前景是具有潛力不可小覷的。我們有必要將瓷板畫既看作經濟產業,又看作文化產業,同時還可以將其作為文化藝術事業來認識、理解、研究和扶持。
文化產業的活力和潛能有力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文化產業作為正在成長的產業形態,正呈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是現代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在發達國家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文化、精神、道德作為“一隻看不見的手”,彼此互存,相互依託,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7] 
瓷板畫 瓷板畫

瓷板畫傳承譜系

晚清民國年間,江西景德鎮一帶聚集了不少創作瓷板畫的藝人。1928年的一次偶然機會,一位客商預訂瓷板畫,瓷板畫藝人王琦、王大凡聯絡同好鄧碧珊、汪野亭、何許人、程意亭、畢伯濤、劉雨岑,每人畫一幅瓷板畫,畫完之後,很多人看了都非常驚訝和喜歡,請他們八人繼續畫。這樣,他們後來就成立一個瓷藝社,取“花好、月圓、人壽”之意,雅稱“月圓會”,相約每月望日,月圓雅集珠山,以畫會友,以會聚友,切磋畫藝,稱為“珠山八友”。“珠山八友”創作的鼎盛時期為晚清、民國至文革前的數十年間,留下的作品不多,歷來是陶瓷收藏家夢寐以求的收藏品。 [5] 
第一代:鄧壁珊(宗師)
第二代:王琦(師從鄧壁珊)
第三代:梁兑石(師從王琦)、梁燮亭(師從梁兑石)
第四代:吳月山(師從梁兑石)、鄒崑崙(師承梁兑石)、楊知行(師承梁兑石)
第五代:楊厚興(師承吳月山)、徐細奎(師承楊厚興)、蔣根水(師承楊厚興)
第六代:馮傑(師承楊厚興)、梁少石(師承梁兑石)、王躍林(師承陳信高、馮傑)、李春敏(師承馮傑)、鄒武(師承鄒崑崙、陳信高)、王躍祖(師承陳信高、馮傑)、吳江華(師承徐細奎)、武育侖(師承徐細奎、楊厚興)、楊平(師承楊厚興)

瓷板畫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南昌瓷板畫研究中心(南昌瓷板畫藝術博物館)獲得“瓷板畫”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8]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瓷板畫”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南昌畫院(南昌美術館、南昌瓷板畫研究中心)。 [10] 

瓷板畫社會影響

  • 重要展覽
8月17日,“瓷藝生輝——楊學棒故宮作品展藝術精品鑑賞會(浙江)”在杭州環球中心天杭藝粹藝術館開幕,鑑賞會共展出70件套瓷板藝術作品,為楊學棒近10年陸續創作,其中囊括新近創作的作品,也有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展出的100多件中精選出的精品。展品分為山水逸情、墨韻江南、花語世界、躬耕樂果四個篇章,作品表現既有江南山水意韻,也有田園風情。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