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田家

(北宋陳師道詩作)

鎖定
《田家》是宋代詩人陳師道創作的作品,這首詩主要從徭役的角度反映了農民的悲慘遭遇。開頭兩句,用農村常見的雞嗚狗叫點明田家日常的生活規律。三、四句一轉,説秋天以來官家逼着田家服勞役,日常的生活規律被打破了。全詩的語言通俗易懂,讀來明白如話。
作品名稱
田家
創作年代
北宋
文學體裁
五言古詩
作    者
陳師道

田家作品原文

田家
雞鳴人當行,犬鳴人當歸。
秋來公事急,出處不待時
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
人言田家樂,爾苦人得知 [1] 

田家註釋譯文

田家詞句註釋

①公事:指為公家(官府)服徭役。
②不待時:不按時。
③爾:你,你們,指田家。 [1] 

田家白話譯文

凌晨雞嗚時人當出行,秋來官家勞役逼得急。
昨夜大雨積水達三尺,人們常説田家生活樂。
日落犬吠時人當迴歸,不分白天黑夜不定時。
鍋灶底下淤積一層泥,田家苦難你們哪得知。 [1] 

田家創作背景

在封建社會里,賦税和徭役是地主階級政權殘酷剝削農民的兩種基本形式。詩人作首詩揭露繁重的勞役給農民帶來的痛苦。 [2] 

田家作品鑑賞

田家文學賞析

這首詩在主題上沒有逸出元、白“新樂府詩”範圍,也是為農民的悲慘生活狀況呼籲。由於陳師道的生活比較接近人民,他對於農民生活的描寫更具有震撼力。“雞鳴人當行,犬鳴人當歸”看似寫農村習俗。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雞嗚動身;歸來驚動村裏的看家狗。這似乎是一幅農村風俗畫。然而兩個“當”字點題了:本當應當這樣,可是由於最近“公事”催促太急,農民已經不能按時出入了。
“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中的“三尺”是誇張,形容雨特別大。農民種莊稼有兩怕,一怕乾旱,二怕洪澇。“三尺雨”屬於特大暴雨,足以引發一場洪水。詩中沒有寫洪水肆虐,卻抓住生活的一個細節:燒飯用的灶,下面聚集着淤泥一一完全損壞了。屋漏衝倒了灶台,洪水捲來了泥沙。詩人沒有説明,但已經暗示災害十分嚴重。這一家人不能夠對付災荒。他們家的糧食可能沒有剩餘,他們無法修復被雨水毀壞的房子。“人言田家樂。爾苦人得知。”詩人用這兩句作了回答。不瞭解農民疾苦的官員眼中總有一幅“田家樂”的幻象,而農家的重重苦難卻沒人知道。 [3] 

田家名家點評

中詩報江蘇詩人工作室副主編王根林《宋詩鑑賞辭典 新1版》:全詩無一僻字,接近口語.但讀來並不感到平淡無味,而具有一種真樸自然的韻致。宋詩中不乏以徭役為題材之作.大都是正面鋪敍農民在繁重的勞役中所受的苦難。此詩則另闢蹊徑,以當役人的早出晚歸及家中情形之狼藉這兩個側面來表現,體現了作者藝術上的創新精神。 [4] 

田家作者簡介

陳師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後山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少而好學,曾師事曾鞏。元祜初,由於蘇軾、傅堯俞等的推薦,起為徐州教授。後任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等職。江西詩派代表作家。其詩學杜甫,並深受黃庭堅的影響,世稱“黃陳”。風格雅健遒勁,簡淡幽僻。內容以寫個人瑣事為多,對社會生活反映得不夠深廣。作詩愛苦吟,故黃庭堅於《病起荊江亭即事》中稱為“閉門覓句陳無己”。 [2] 
參考資料
  • 1.    馬世一.古詩行旅 宋遼金卷:語文出版社,2014.08:第202頁
  • 2.    金性堯 高章採.幹部文史讀物 古詩選讀 (下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01月第1版:第52頁
  • 3.    樂雲,黃鳴.中華詩文鑑賞典叢 唐宋詩鑑賞辭典:崇文書局,2015.08:第537頁
  • 4.    繆鉞,霍松林,周振甫,吳調公,曾棗莊,葛曉音,陳伯海,趙昌平,莫礪鋒,劉永翔等.宋詩鑑賞辭典 新1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07:第69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