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田伯平

(國畫藝術家和美術教育家)

鎖定
田伯平(1889-1950)山東省菏澤人,民國初年畢業於國立山東藝專,山水、花鳥兼工,為我國傑出的國畫藝術家和美術教育家。 [1] 
中文名
田伯平 [1] 
別    名
田穩 [1] 
國    籍
中國 [1] 
民    族
出生地
山東省菏澤市 [1] 
出生日期
1889年 [1] 
逝世日期
1950年 [1] 
畢業院校
山東藝專 [1] 
職    業
國畫藝術家、美術教育家 [1] 
代表作品
《羣山秋色》 [1] 

目錄

田伯平簡介

田穩(1889—1950),字伯平,筆名鋤月散人、山裏莊夫、老圃等,1889年生於菏澤。繪畫創作兼善山水、花鳥,生前曾與齊白石潘天壽李苦禪等名家交流畫藝。抗戰時期田伯平避居菏澤,在教書育人的同時精研畫法,在創作上達到了個人的頂峯。曾出版有《田伯平國畫作品集》等 [2-3] 
田伯平先生從藝一生,大半時間是處在民族危機的戰亂時代,兵荒馬亂,民不聊生,居住在淪陷區的老畫家,懷着悲憤和無奈度日,希望借筆墨解除胸中煩憂,超脱痛苦,用畫創造一個清靜恬淡的世外桃源,這體現了畫家對自由和平生活的嚮往以及對藝術的精神依託。 [1] 
當時著名的畫家還有李眉川、蘇君博、何鏡山、穀子乾等人。他們的作品在社會上流傳甚廣,以田伯平先生的美譽為最高。先生山水花鳥俱佳,以畫竹最為擅長,他的竹子家喻户曉。田伯平先生在菏澤名氣很大,當時跟他學畫的青年很多,如劉魯生何方華晁楣聶耕等人都受過他的指點。 [1] 

田伯平主張

田伯平曾説過:“作畫既不能忘卻前賢,亦不能忘卻舊法。”還説,“西畫貴寫生,中畫尚寫意,西畫講光線,中畫重氣韻,西畫取肖像,中畫講神連,今後作畫要將中西熔鑄一爐,經過個人心靈運化,打成一片,使形似神韻同現畫面。” [1] 
田伯平先生主張繼承傳統文化的精髓,又要吸收西方繪畫科學因素,主張中西結合、兼容幷蓄,這和徐悲鴻先生提出的“古法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可採入者融之”的觀點是一致的。先生後期的作品充分體現了他鋭意創新的精神,例如他畫的“高梁大豆圖”就追求西畫光景的感覺。這儘管還是探索,在半世紀之前,説明先生已在思考國畫的創新出新的課題。 [1] 

田伯平藝術年表

  • 1889年,出生於曹州三里莊一個書香世家;幼入私塾學習;同時跟隨曹州普陀寺住持袁溪學習繪畫技法; [4] 
  • 1906年左右,升入入曹州中學堂學習,學習成績優異,因其名穩,被同學戲稱為“穩居第一”; [4] 
  • 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組織“尚志社”; [4] 
  • 1912年,升入山東高等學堂;期間曾讀日語預科,但因故未能留日; [4] 
  • 1920年代,北上北平,南下杭州,交友遊歷,切磋畫藝;結識齊白石王夢白等人; [4] 
  • 1926年6月,其弟田位東就讀菏澤六中時組織領導爭取讀書、言論、行動自由的學潮而被逐出校門,田伯平從中疏通; [4] 
  • 1926年,田伯平為妹妹田松鶴作絹畫《墨梅圖》,其弟田位東題“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詩句;
  • 1927年左右,返回菏澤; [4] 
  • 1927年春,創作山水長卷《山林秋爽圖》; [4] 
  • 1929年,以南京國民政府山東省教育廳廳長何思源私人秘書身份,營救擔任中共山東省委交通員被捕的弟弟田位東 [4] 
  • 1932年5月,任教於杭州國立藝專的李苦禪贈田伯平《荷花水鳥圖》,為其早期代表作品;同年冬,作《雪山圖》,抒發對日軍佔東三省的憂思; [4] 
  • 1933年左右,任職於開封黃河水利委員會,工作之餘繼續研習中國畫; [4] 
  • 1935年冬,在開封公廨作《墨竹圖》; [4] 
  • 1936年左右,在菏澤三里莊居住,專心創作; [4] 
  • 1937年春,作《雲根幽香》,以“失根之蘭”隱喻國家山河破碎; [4] 
  • 1939年底,遭土匪綁票,交贖金後脱身;後在菏澤城南門裏購置一所舊式宅院,除應付日常的交際外,大多數時間在西廂房“北極畫室”研習創作; [4] 
  • 1940年,任教菏澤私立體仁中學; [4] 
  • 同年,立秋後一日,作《雄雞圖》; [4] 
  • 同年11月14日,作《墨竹圖》,紀念一年前被土匪綁票一事; [4] 
  • 1941年夏,作《廢禾圖》,表達對土匪橫行,禍害百姓的痛恨; [4] 
  • 1943年,作《南國烽煙》,描寫想象中的硝煙瀰漫的南方戰場,表達對抗戰勝利的期盼; [4] 
  • 1945年10月,體仁中學解散後,回三里莊老家居住,每天都會到菜園去觀察,關心農事,專心創作; [4] 
  • 1946年夏,作《廢城圖》,紀念菏澤城城牆一事; [4] 
  • 同年,李苦禪徐悲鴻聘任為北平國立藝專國畫教授,邀田伯平到北平共事,因家中老小無人照顧而未能成行,仍留居三里莊賣畫養家; [4] 
  • 1949年3月29日,田伯平帶其孫田原到離家數里地的晁八寨觀看冀魯豫南下幹部誓師大會,歸家後揮筆寫墨竹以抒情懷; [4] 
  •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田伯平埋頭設計國旗圖案,同時接受畫友李苦禪和摯友何思源的邀請,準備赴京施展才華抱負,但卻因病未能成行; [4] 
  • 同年,抱病作《蒼松圖》; [4] 
  • 1950年2月,因病辭世,終年62歲,縣人民政府向其贈送青色挽帳悼念。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