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產業園區規劃

鎖定
產業園區是執行城市產業職能的重要空間形態,園區在改善區域投資環境、引進外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經濟等方面發揮積極的輻射、示範和帶動作用,成為城市經濟騰飛的助推器。隨着產業園區的主導產業傳統產業高新技術產業不斷的轉型,也是未來產業園區規劃和發展中需要注意的內容。
中文名
產業園區規劃
外文名
Industrial Park Planning

產業園區規劃園區規劃

產業園區策劃 [1-2]  專家,提供工業園,產業園,物流園,化工園等各類園區規劃設計,產業園區可以説是某產業的聚集區或是技術的產業化項目,簡而言之,孵化平台,是企業走向產業化道路集中區域。
“產業園區”是執行城市產業職能的重要空間形態,園區在改善區域投資環境、引進外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經濟等方面發揮積極的輻射、示範和帶動作用,成為城市經濟騰飛的助推器。隨着產業園區的主導產業由傳統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不斷的轉型,也是未來產業園區規劃和發展中需要注意的內容。
大多數大城市在實現工業化後,都把發展創意產業作為催化經濟轉型的重要戰略舉措。創意產業已不僅是一個發展的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實。只有促進創意成果轉化為經營資源,通過向傳統產業的滲透和產業鏈的整合與延伸,進行深度開發,才能充分獲取創意產業的效益。
產業園區是產業集聚的載體,其主要構成應有相關文化創意設計方面的企業,有提供高科技技術支持(如數字網絡技術)的企業,有國際化的策劃推廣和信息諮詢等中介機構;還有從事文化創意產品生產的企業和在文化經營方面富有經驗的經紀公司等。這種相互接駁的企業集羣,構成立體的多重交織的產業鏈環,對提高創新能力和經濟效益都具有實際意義。而現以行政區域劃分或行業分割方式構建的創意產業園區,畢竟會受到傳統利益格局和資源配置的影響,難以達到理想的要素組合和產業的深化。
園區規劃是園區建設的龍頭,規劃決定園區建設規模、方向和品位,所以園區在基礎建設過程中也始終堅持“規劃先行”的指導原則。

產業園區規劃前景

據《中國產業園區規劃佈局與運營管理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止2011年全國文化產業園區超過2500家,各類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已多達500家之上。國家已命名的文化創意產業各類相關基地、園區就已超過350個,其中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和基地在全國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分佈,軟件和動漫產業基地集中分佈於中東部地區中心城市,以及成都、西安等西部區域中心城市。
2011年1—8月份,北京在調整的過程中間,文化產業增長速度是8%,文化產業的增長速度是17.2%,高於第三產業的增速1—5個百分點,收入在億元以上的單位實現收入佔到了規模以上企業收入的75.5%,全市規模以上的產業數字是4506.4億元,達到了3382.5億,而且增速是24.6%,高於規模以上,高於整個產業。因此,就到2011年這一狀況來看,在“十一五”期間,產業園區發出發揮重要的作用,相當一部分產業都集中在30個產業園區。 [3] 
產業園區建設與傳統房地產開發具有部分替代性。而當前國家對傳統房地產項目不斷的進行調控,這也客觀上為產業園區建設創造了更大的經營空間,減少了產業地產的投資風險,提高了園區運營的穩定性和可控性,吸引了更多傳統住宅房地產開發商的目光。金融危機之後,大約有12%的傳統房地產開發商轉投產業園建設項目,從2005年第一次房地產調控開始,則有約30%的傳統房地產商轉向產業園建設開發,二線城市比例稍低。
除了聯東U谷以外,亦有不少企業進軍產業園建設。例如遠洋地產近期也在大連高調挺進產業園開發,珠江地產、富力地產等國內知名地產商之前都紛紛試水產業地產,不僅如此,連格力電器、美的集團海爾集團等國內家電鉅子也不約而同地打着產業擴軍的旗號大舉圈地,建造自己的產業園區,甚至是像浙江的民間資本也開始將資金投向產業園。
事實上,產業園建設正如理論分析一樣已經駛入了快車道。截至2011年,我國國家高新區一共88家,上報統計的企業總計5.96萬家,實現營業總收入13.16億元,工業總產值10.49億元,工業增加值2.74億元,淨利潤7672億元,出口總額3000億美元,上繳税額6613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佔同期全國第二產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12.4%。2012年國家計劃再升級16家省級高新區,屆時我國國家級高新區總數將破百。產業園區數量以及園區產業發展均呈飄升之態。
從2011年的地方經濟發展趨勢看,產業園區確實逐漸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帶動着區域整體實力提升。但是不容忽視的是由於產業地產開發及運營剛處於起步階段,開發企業和運營商的經驗不足,加之在開發過程中會面臨地方政府的干預,容易出現過度追求税收、缺乏對園區系統科學的專業規劃、吸引追求低成本和低税收的產業進駐等問題,容易引發區域集聚效應差、土地利用效率偏低、企業同質化競爭嚴重、忽視構建產業環境、配套不平衡、產業帶動作用不明顯等諸多問題。
基於產業園開發運營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本報告提出了相關改善方案,主要從中國產業園區建設行業的發展現狀、開發及經營模式、傳統房地產商在產業園建設領域及園區投資運營企業間的競爭形勢等進行分析;由於產業園區作為一個具有獨特吸引力的區域體,具有複雜的雙重屬性。它一方面是相關企業的區域聚集體,表現出一定的宏觀性;另一方面由於其運營方式多為政府投資或規劃,開發企業管理運營,因此又具有一定的微觀性;前瞻將重新定義產業園區細分市場,梳理各細分領域競爭現狀,針對全國重點經濟區域環境特點分析產業園區域形態。

產業園區規劃服務領域

(1)園區發展戰略規劃
為不同類型產業園區“戰略轉型、功能擴展、環境優化、產業升級”提供諮詢研究,突破發展瓶頸,捕捉髮展機遇,提升發展能級。
(2)園區產業發展規劃
針對產業園區特定產業發展問題,系統探討“產業鏈條、細分門類、產業佈局、發展策略”等問題,形成有競爭力、可持續的產業鏈經濟規劃
(3)小園區項目開發策劃
為特色產業園、專業園區或高科技園區的開發或拓展提供定位策劃、產業規劃和開發模式、招商策略研究服務,指導小園區開發建設和招商運營。

產業園區規劃服務內容

◆ 園區和開發區
整合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要素,主要包括產業園區的發展戰略規劃、項目概念規劃、總體發展規劃、產業發展規劃以及項目詳細規劃。
◆ 區域和產業研究
圍繞環境、區位、資源、政策等因素對項目進行客觀、科學、全方位的論證,從多方位多角度支持項目的開發和發展。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區域競爭力研究、產業項目可行性研究、開發策略研究、產業定位研究及產業市場研究。
◆ 產業園區的經營管理系統
圍繞園區運營目標,在園區的規劃開發、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引入現代高效管理理念和經營策略,提升園區的運營水平,提高園區的運營效益。主要服務內容包括開發建設模式研究設計、投入產出預警體系研究設計、管理模式與運營組織系統設計、工作績效與激勵機制設計、產業園區規劃的大致框架。
◆ 產業園區招商引資系統
◆產業鏈設計
產業鏈涉及區內產業鏈的搭建,確定產業鏈核心環節和延伸環節,重點項目研究,產業鏈重點支撐體系設計等方面的內容。
◆運營鏈設計
運營鏈涉及區內的發展戰略、投資建設模式、產業導入、產業扶持、公共服務等內容。
◆供應鏈設計
一方面確定投資融資模式,加速園區的開發建設;另一方面確定目標客户羣,制訂合適的誘導方案,運用高效的策略,吸納企業商家進駐經營。主要內容包括投資融資策劃、招商政策策劃、招商策略策劃、主題招商策劃及招商活動籌劃。
◆載體鏈設計
載體鏈涉及構成區內的各種基礎設施以及標準化廠房產業綜合體、辦公樓宇、獨立工廠等物業載體,主要是空間規劃的內容。

產業園區規劃內容研究

產業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和升級的重要空間聚集形式,擔負着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城市化建設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園區的具體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高新區、開發區、科技園、工業區、產業基地、特色產業園等以及近來各地陸續提出的產業新城、科技新城等。
產業園區的發展一般有四個階段:生產要素聚集階段、產業主導階段、創新突破階段和財富凝聚階段。因此,產業園區的規劃需要從戰略層面對該園區進行整體定位,使其在產業方向、商業商務服務、人居環境配套上達到高度三位一體的統一,實現城市或園區的可持續發展。
研究制定產業園區發展規劃是落實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提升園區發展水平的客觀要求,而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做好規劃研究工作對於充分發揮園區比較優勢、科學開展招商引資、切實提升園區核心競爭力等具有重要作用。

產業園區規劃框架

規劃框架和思路:
第一章 產業園區規劃的背景
主要包括產業園區規劃的目的、意義以及產業園區發展的有利條件等。
第二章 產業園區的發展定位
主要包括產業園區的區位選擇、功能定位、產業定位等。
第三章 產業園區的規劃佈局
主要包括產業園區的用地佈局、各功能區的建設規模與產業佈局
第四章 產業園區的投資成本與收益估算
主要包括產業園區總投資、分階段投資、成本估算、產值、銷售收入及銷售税金估算和社會效益、生態效益評估。
第五章 產業園區適應性評價指標體系
主要包括目標適應性指標、經濟適應性指標以及社會適應性指標等。
第六章 產業園區招商引資方案
主要包括產業園區的品牌推廣策略、團隊管理及運作模式、招商引資目標企業推介等。 [1] 

產業園區規劃發展趨勢

隨着產業園區的主導產業,由傳統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不斷的轉型,也必然使園區的發展內容和特徵存在以下幾個明顯的趨勢,也是未來產業園區規劃和發展中需要注意的內容。
趨勢一、從注重優惠政策向發展產業集羣轉變:從世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來看,基本經歷了由“單個企業→同類企業集羣→產業鏈→產業集羣”的發展路徑演變,高新技術產業只有集羣化發展,才會激發出更大的能量。從未來高新技術園區政策走向看,優惠政策將可能逐步從區域傾斜轉向技術傾斜和產業傾斜(這是國外通行的做法)。
趨勢二、由加工型高新區向研發型高新區轉型:由於高新技術園區功能的特殊性,決定了高新技術園區適合打造前端性產業鏈(研發、設計、中試等)。未來高新技術園區的發展在於比技術創新能力和技術轉化效率,我國高新技術園區也將逐步走向以研發中心、研發型產業、科技服務業為主體的研發型高新技術園區。
趨勢三、從強調引進大型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業集羣轉變:隨着高新產業系統化、交叉性的增大,使得科技研發與轉化的複雜性日益加大,從而大規模研發的系統風險大大增加。而隨着科技預測性和可控性的加強,在總體方向下,將研發課題市場化、模塊化、專業化,採用小規模研究,充分利用其靈活性,可有效分散風險和加快科技研發速度。
趨勢四、由單純的土地運營向綜合的“產業開發”和“氛圍培育”轉變:產業園區的發展,未來必然應該從孤立的工業地產開發走向綜合的產業開發,通過土地、地產項目的產業入股等方式,將土地、園區物業與產業開發結合起來;同樣也從片面的環境建設走向全方位的氛圍培育,在打造一流的硬環境的同時,加強區域文化氛圍、創新機制、管理服務等軟環境的建設。
趨勢五、由功能單一的產業區向現代化綜合功能區轉型:現代的產業發展不同於傳統工業發展模式的特性——智力資源密集、規模較小、信息網絡化,決定了新的產業區功能的綜合性,不是單純的工業加工、科技產品製造區,還包括配套服務的各種商業服務、金融信息服務、管理服務、醫療服務、娛樂休憩服務等綜合功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