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系統風險

鎖定
系統風險(Systematic Risk)又稱市場風險,也稱不可分散風險,是指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和變化,導致投資者風險增大,從而給投資者帶來損失的可能性。系統性風險的誘因多發生在企業等經濟實體外部,企業等經濟實體作為市場參與者,能夠發揮一定作用,但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本身又無法完全控制它,其帶來的波動面一般都比較大,有時也表現出一定的週期性。此類系統風險是不可分散的(cannot be diversified)。
另一類非系統風險(non-systematic Risk)指的是公司內部的,可被分散的結構性風險(could be diversified)。值得注意的是,要與系統性風險(systemic risk)進行區分,Systematic risk 與Systemic risk看起來很像,但是後者指的是會引起整個市場或系統崩潰的風險。
中文名
系統風險
外文名
Systematic Risk
別    名
市場風險
特    點
不可通過分散化投資進行規避

系統風險定義

是影響所有資產的、不能通過資產組合而消除的風險,這部分風險由那些影響整個市場的風險因素所引起的。這些因素包括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動、國家經濟政策的變動、財税改革等等。它是指由多種因素的影響和變化,導致投資者風險增大,一般來説,系統風險(systematic risk)雖然不可以通過分散化投資進行規避,但是可以通過風險對沖進行風險管理

系統風險特徵

1.它是由共同因素引起的。經濟方面的如利率、現行匯率、通貨膨脹、宏觀經濟政策貨幣政策能源危機人口趨勢經濟週期循環等。政治方面的如政權更迭、戰爭衝突等。社會方面的如體制變革、所有制改造等。
系統風險 系統風險
2.它對市場上所有的股票持有者都有影響,只不過有些股票比另一些股票的敏感程度高一些而已。如基礎性行業、原材料行業等,其股票的系統風險就可能更高。
3.它無法通過分散投資來加以消除。由於系統風險是個別企業或行業所不能控制的,是社會、經濟政治大系統內的一些因素所造成的,它影響着絕大多數企業的運營,所以股民無論如何選擇投資組合都無濟於事。
對於一個股市來説,發生系統風險是經常性的。如1993年3月,滬深股市分別從歷史的最高點1558點、358點開始下跌,一直跌到1994年7月末的330多點和94點,股票的市值下降了70%以上,這種下跌就是發生了系統風險。

系統風險影響因素

系統風險股價過高

當股市經過狂炒後特別是無理性的炒作後,股價就會大幅飆升,從而導致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偏高、相對投資價值不足,此時先入市資金的盈利已十分豐厚,一些股民就會率先撤出,將資金投向別處,從而導致股市的暴跌。股市上有一句名言,暴漲之後必有暴跌,暴漲與暴跌是一對孿生兄弟,就是對這種風險的一種客觀描述。

系統風險從眾行為

在股市上,許多股民並無主見,看見別人拋售股票時,也不究其緣由,就認為該股票行情看跌,便跟着大量拋售,以致引起一個拋售狂潮,從而使該股票價格猛跌,造成股票持有人的損失。

系統風險環境惡化

當一個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發生變化而將對上市公司的經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產生不利影響時,如政權或政府的更迭及某個領導人的逝世、戰爭及其他因素引起的社會動盪,在此時,所有企業的經營都無一例外地要受其影響,其經營水平面臨普遍下降的危險,股市上所有的股票價格都將隨之向下調整。

系統風險利率提高

當利率向上調整時,股票的相對投資價值將會下降,從而導致整個股價下滑。利率提高對股市的影響表達在三個方面:一是絕大部分企業都有相當的負債是從銀行借貸而來,特別是流動資金部分,基本上都是借貸資金。利率的提高將加大企業的利息負擔及成本支出,從而影響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其二是伴隨着利率的提高,債券及居民儲蓄利率也會相應上調,這些都會降低整個股市的相對投資價值,一些投資者將會拋售股票而將其資金存入銀行套利或投向債券市場,從而導致股市供求關係向其不利的方向轉化,導致股價的下調;其三是利率的提高將抑制社會消費,減少有效流動貨幣總量,從而影響了企業的市場營銷,導致銷售收入減少及整體經營效益的下降。

系統風險税收政策

税收的高低是與上市公司的經營效益及股民的投資收入成反比的,所以税收對股市的影響也可分為兩個方面。其一是上市公司方面,現許多上市公司享受的是15%的優惠税率政策,一旦國家將其優惠税率取消,而將税率統一調至25%的水平,這些上市公司的税後利潤將會下降10%,從而影響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另一方面就是股市投資方面,對紅利要進行徵税,其税率的高低就直接影響股票投資的收益。有些國家對股市還開徵資本利得税,即對股票的炒作價差進行徵税,這個税種的開徵將直接影響股民的投資效益及投資熱情,從而導致股市資金的轉移,引起股價的下跌。

系統風險擴容

股市的擴容將逐步改變股市中的資金與股票的供求關係,使股市的資金從供過於求向供不應求方向發展,導致股價的下跌。擴容不但包括新股的上市、配股,它還 包括A、B股市場的並軌、國家股法人股的上市流通等。

系統風險復關

復關將大規模地降低關税,從而導致外國產品的湧入,分割國內產品的市場,使企業間的競爭加劇,導致銷售收入的減少及企業效益的下降,從而引起股價的下跌。其它投資領域利潤率的提高。其它投資領域利潤率的提高,如房地產業的復甦、集郵市場的興旺及其他商貿業利潤率的提高都將導致股市資金的流出,從而導致股價的下跌。

系統風險各類風險

政策風險:政策的變化,可以直接影響到證券的價格。而一些看似無關的政策變化,比如對於私人購房的政策,也可能影響證券市場的資金供求關係。因此,經濟政策、法規出台或調整,對證券市場會有一定影響,如果這種影響較大時,會引起市場整體的較大波動。
利率風險市場價格的變化隨時受市場利率水平的影響。一般來説,市場利率提高時,會對股市資金供求方面產生一定的影響。
購買力風險:由於物價的上漲,同樣金額的資金,未必能買到過去同樣的商品。這種物價的變化導致了資金實際購買力不確定性,稱為購買力風險,或通脹風險。在證券市場上,由於投資證券的回報是以貨幣的形式來支付的,在通脹時期,貨幣的購買力下降,也就是投資的實際收益下降,也存在給投資者帶來損失的可能。
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是證券投資活動中最普遍、最常見的風險,是由證券價格的漲落直接引起的。當市場整體價值高估時,市場風險將加大。對於投資者來説,系統性風險是無法消除的,投資者無法通過多樣化的投資組合進行防範,但可以通過控制資金投入比例等方式,減弱系統性風險的影響。

系統風險加強防範

當整體行情出現較大升幅成交量屢屢創出天量,股市中賺錢效應普及,市場人氣鼎沸,投資者踴躍入市,股民對風險意識逐漸淡漠時,往往是系統性風險將要出現的徵兆。從投資價值分析,當市場整體價值有高估趨勢的時候,投資者切不可放鬆對系統性風險的警惕。股市行情的運行過程中,始終存在着不確定性因素,投資者可以根據行情發展的階段來不斷調整資金投入比例。由於股市升幅較大,從有效控制風險的角度出發,投資者不宜採用重倉操作的方式,至於全進全出的滿倉操作更加不合時宜。這一時期需要將資金投入比例控制在可承受風險的範圍內。倉位較重的投資者可以有選擇地拋出一些股票,減輕倉位,或者將部分投資資金用於相對較安全的投資中,如申購新股等。
投資者無法預測什麼時候會出現系統性風險,尤其在行情快速上升的時期。如果提前賣出手中的股票,往往意味着投資者無法享受“瘋狂”行情的拉昇機會。這時,投資者可以在控制倉位的前提下繼續持股,但隨時做好止贏或止損的準備,一旦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的時候,投資者可以果斷斬倉賣出,從而防止損失的進一步擴大。
“系統性風險”是指一個事件在一連串的機構和市場構成的系統中引起一系列連續損失的可能性。風險的溢出和傳染是系統性風險發生時最為典型的特徵,另一個重要特徵就是風險和收益的不對稱性
全球經濟、金融體系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是虛擬經濟發展速度和規模遠大於實體經濟。在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係上,國內外學術界過去的研究多重視虛擬經濟的發展越來越背離實體經濟的發展(如國際貨幣市場交易額遠大於國際貿易額的規模),有些經濟學家甚至認為這種“倒金字塔”型的經濟、金融體系有崩潰的可能。但是,在人們的研究中,更強調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較為密切的方面,尤其是國際金融市場自由化與工業化國家經濟表現之間的關係。
一方面,虛擬經濟的發展確實為實體經濟帶來了好處,如國際貨幣市場的建立與發展及與之相關的收入流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真實的購買力,以美國為例、金融、保險、房地產部門對美國GDP的貢獻遠比製造業大;另一方面,1970年以來,當金融創新金融市場自由化蓬勃發展的同時,世界範圍的經濟增長率開始下降,主要工業發達國家20世紀90年代的產出增長率下降到了60年代的2/3左右,發展中國家的平均增長率也以大體相當的幅度下降。

系統風險風險收益

系統性風險的另一個重要特徵就是風險和收益的不對稱性,這也是系統性風險的發生往往損害實體經濟的重要原因之一。系統性風險的存在可能使完全自由的市場機制威脅金融、經濟的整體發展。彌補完全自由的市場機制的這一缺陷,主要依靠強有力的監管部門。迫使微觀主體將系統性風險考慮在內,正是金融監管者的責任;監管當局的風險管理越嚴格,私人部門的成本就越高,就越能將系統性風險的外部性內在化。為了確保單個的投資決策者不僅考慮其個體面臨的風險,而且將整個社會面臨的風險考慮在內,監管者或者可以通過增添附加條件的辦法。如,監管部門可以要求銀行部門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資本充足率達到一定標準(即要求其流動資本持有達到全部資產的特定比例),這種流動性資本的持有對於這些金融機構來講,意味着必須放棄某些潛在的獲得收益的投資活動,這就是一種成本,監管者希望藉此抵禦金融危機的衝擊;監管者或者也可以嘗試直接對投資者的行動做出某些限制。如通過對短期資本流動收取一定的費用,迫使私人部門將其成本與短期資本流動可能對一國經濟造成的社會成本一併考慮在內;在某些情形下,監管者甚至或者可以對特定的資本流動實施直接的管制。

系統風險風險監管

個別風險的管理相比,對系統性風險的監管更艱難、更復雜、需要監管理念、監管方式的一些根本改變。系統性風險監管困難的原因首先表在對達系統性風險估測的困難。監管者的工作必須包括禁止特定風險轉化為系統性風險,在這兩種風險之間充當“警衞”,並且為了防止市場信心喪失造成的金融恐慌中央銀行通過注入流動性資金履行最後貸款人的職責就是及其重要的。
但在很多情況下,當個別金融機構處於困境時,中央銀行可能不容易找到適當的渠道注入流動性資金,從而不能很好地履行最後貸款人的職責,這是系統性風險監管的又一困難。尤其是當金融衍生品場外交易發生問題時,中央銀行可能無法動用自己的自有資源注入資金來提供援助。因此,監管當局有必要通過組織私人部門注入資金來進行援助,避免和減輕系統性風險帶來的損失。
對系統性風險監管的最後貸款人制度以及類似的存款保險制度還存在另一個缺陷,當監管當局試圖處理系統性風險時,常常不得不提供財務上的支持,於是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道德風險問題。系統性風險不是簡單的私人風險之和,而是比私人風險之和還要大。同樣,私人管理的風險之和要小於金融業的總風險,因為如前所述,私人只是在規避風險,而無法消除風險。最後貸款人、存款保險制度等的目的就在於控制這類社會風險,但是最後貸款人、存款保險制度等某種程度上只是將風險從私人部門轉移到公共部門,將系統性風險的一部分轉移為道德風險。因此,有效的監管應該區分不同情形提供最後貸款人援助,並對援助對象施以懲罰性利息;存款保險等制度不宜針對金融機構或個人投機者提供援助,只為遭受非投機性投資損失的家庭提供援助。
過去,對付系統性風險的主要監管措施之一就是將金融市場明確分工並相互分割開來,如“格拉斯——斯蒂格爾法”在商業銀行與其他金融服務業之間設置“防火牆”,禁止混業經營。但是,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市場自由化的影響,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之間的區分變得越來越模糊,以及金融市場全球化和一體化的程度日益加深,使得不論是國家間還是國際上,所有分裂的部分正緊密地相互依存着。特別地,在現代金融市場上,一個突出的特點是金融創新活動越來越活躍,以前從未發生或從未預見到的事件也不斷髮生,而往往正是全新的事件導致了最大的風險。這就使得金融系統性風險的監管方式和理念受到了進一步的挑戰,傳統的分割地對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公司及其他金融機構監管,諸如1987年那樣在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間調度資金平抑波動的行動就越來越困難、越來越無效了。在此,人們想特別強調的一點就是,監管者必須具有某種靈活性,必須基於風險管理的原則、而不是基於事先設定好的規則框架實施監管。其根本原因在於,作為現代經濟系統核心金融系統,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服務系統,而是綜合考慮風險管理和自身發展的系統。因此,監管也就不能僅限於對金融業務、職能的管理,而應該堅持風險管理的原則。同時,監管者必須堅持基於市場變化的靈活性,對市場變化做出迅速的反應,因為任何約定俗成的規則和基於某些產品制定的規則都不可能適應日新月異的金融市場的變化。

系統風險相關條目

T 0風險
T-M模型
URP
《證券公司定向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試行)》
義烏指數
互換
供應鏈風險
保險經濟學
北歐瑞典銀行業風險管理
品牌
巨人集團
批發商
投資風險
私營企業
系統性風險
營銷渠道
融資融券
證券投資
金融體系
金融創新
金融風險
鎖倉
風險投資
風險管理
黃金T D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