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命科學發展史

(上海交通大學建設的慕課)

鎖定
生命科學發展史課程是上海交通大學建設的慕課、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於2015年3月16日在好大學在線首次開課,於2019年11月04日在中國大學MOOC首次開課,授課教師為孟和、潘玉春、起山、楊志彪。據2022年5月好大學在線顯示,該課程已開課16學期,據2022年5月中國大學MOOC官網顯示,該課程已經開課6次。 [1-2]  [8-9] 
該課程共十單元,包括緒論、人類的起源和發展、思想從哪裏啓航、博物學、人體生理學、微生物學、從細胞學説到胚胎髮育、從遺傳學到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課程總結。 [2]  [9] 
中文名
生命科學發展史
類    別
慕課、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首開時間
2015年3月16日(好大學在線)、2019年11月04日(中國大學MOOC)
建設院校
上海交通大學
授課平台
好大學在線、中國大學MOOC
授課教師
孟和、潘玉春、起山、楊志彪

生命科學發展史課程性質

生命科學發展史課程背景

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生命科學發展迅猛,極大地改變和提高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水平,已經成為主流科學。然而,也經歷了從荒蠻無知到博物學、生物學、現代生命科學的曲折過程。 [2]  [9] 

生命科學發展史課程定位

生命科學發展史課程是面向全中國高校本科生開設的通選課程和通識教育核心課程。通過該課程學習,將有利於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生命科學知識及其產生和發展的規律和特點,有利於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瞭解歷史、掌握規律、拓寬知識、學會思考。 [2]  [9] 

生命科學發展史適合對象

生命科學發展史課程適合非生物專業本科生、生物學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習。 [2]  [9] 

生命科學發展史課程簡介

該課程共十單元,第一單元介紹生命科學最新進展等內容;第二單元介紹宇宙和地球的形成等內容;第三單元介紹西方醫學和生物學體系等內容;第四單元介紹生物分類思想和方法等內容;第五單元介紹神經和內分泌生理學等內容;第六單元介紹顯微鏡與微生物種類等內容;第七單元介紹組成生命體的基本單位等內容;第八單元介紹經典遺傳學等內容;第九單元介紹人類基因組計劃等內容;第十單元介紹生命科學發展回顧與展望等內容。 [2]  [9] 

生命科學發展史課程大綱

注:該課程在好大學在線平台、中國大學MOOC平台的課程大綱基本一致。
好大學在線&中國大學MOOC課程大綱
第一單元 緒論
1.1 生命科學最新進展
1.2 課程的目標和要求
第一單元測驗
第二單元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2.1 宇宙和地球的形成
2.2 地球生命的出現
2.3 脱穎而出的智人
第二單元測驗
第三單元 思想從哪裏啓航
3.1 古代哲人們的思辨
3.2 西方醫學和生物學體系
3.3 歐洲文藝復興開啓了生命科學
第三單元測驗
第三單元主觀題
第四單元 博物學,依據化石和表型的探究
4.1 生物分類思想和方法
4.2 達爾文及其進化思想
4.3 達爾文以後的進化思想
第四單元測驗
第五單元 人體生理學,從神秘到可測量
5.1 早期的生理學派
5.2 神經和內分泌生理學
第五單元測驗
第六單元 微生物學,在對付致病微生物中成長
6.1 顯微鏡與微生物種類
6.2 認識致病微生物
6.3 人類同致病微生物的抗爭
第六單元測驗
第七單元 從細胞學説到胚胎髮育
7.1 細胞:組成生命體的基本單位
7.2 胚胎:生命的開始
7.3 克隆:驚奇的設想
第七單元測驗
第七單元主觀題
第八單元 從遺傳學到分子生物學
8.1 經典遺傳學
8.2 分子生物學
第八單元測驗
第九單元 基因組學:揭秘生命的密碼
9.1 人類基因組計劃
9.2 基因組測序技術和應用
9.3 後基因組時代-生物組學和系統生物學
第九單元主觀題
第十單元 課程總結
10.1 生命科學發展回顧與展望
10.2 歷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概覽
(注: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列 [2] 

生命科學發展史開課信息

好大學在線平台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授課教師
學時安排
每週耗時
第1次開課
2015-03-16—2015-05-10
孟和、潘玉春、王起山、楊志彪
10小時/周
8周
第1次開課
2015-06-28—2015-08-30
第2次開課
2015-09-21—2015-11-23
4小時/周
10周
第3次開課
2016-03-07—2016-05-09
第4次開課
2016-07-04—2016-09-04
第5次開課
2016-09-19—2016-12-12
13周
第6次開課
2017-03-06—2017-06-01
第7次開課
2017-09-18—2017-12-12
第8次開課
2018-03-26—2018-06-24
第9次開課
2018-09-17—2018-12-16
第10次開課
2019-03-18—2019-06-16
第11次開課
2019-09-09—2019-12-08
第12次開課
2020-02-06—2020-05-31
17周
第13次開課
2020-09-21—2020-12-20
13周 [8-9] 
第14次開課
2021-03-08—2021-06-06
第15次開課
2021-09-20—2021-12-13
第16次開課
2022-02-28—2022-05-29
中國大學MOOC平台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授課教師
學時安排
參與人數
第1次開課
2019年11月04日~2020年01月06日
孟和、潘玉春、王起山、楊志彪
3-5小時每週
1150
第2次開課
2020年02月12日~2020年04月30日
2-5小時每週
2171
第3次開課
2020年09月14日~2020年12月20日
孟和
520
第4次開課
2021年03月22日~2021年07月05日
922
第5次開課
2021年12月13日~2022年02月25日
3-5小時每週
6102
第6次開課
2022年05月03日~2022年07月12日
4小時每週
待定 [1-2] 

生命科學發展史教學目標

  1. 全面系統地掌握生命科學理論和知識(寬廣的跨學科知識);
  2. 掌握生命科學產生和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立足行業領域,矢志成為國家棟梁);
  3. 培養和提高科學素養和獨立分析問題能力(批判性思維、實踐與創新能力)。 [2]  [9] 

生命科學發展史學習預備

  • 學習資料
書名
作者
出版時間
出版社
《萬物簡史》
比爾•布萊森
2009年
《自然與希臘人科學與人文主義》
埃爾文•薛定諤
2016年
動物志
亞里士多德(希臘)
2010年
《實驗醫學研究導論》
克洛德·貝爾
1996年
《物種起源》
達爾文
2014年
《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
2009年
基因論
摩爾根
2007年
《自私的基因》
理查德•道金斯
1976年
《最強大腦-為什麼人類比其它物種更聰明》
蘇珊娜·埃爾庫拉諾-烏澤爾
2016年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尤瓦爾·赫拉利
2014年
裸猿
德斯蒙德·莫利斯
2010年3月
《生命是什麼》
埃爾温·薛定諤
2005年
雷格·文特爾
2009年
《消失的微生物》
馬丁·布萊澤
2016年
《雙螺旋:發現DNA結構的故事》
J.D.沃森
2006年
《生命的未來:從雙螺旋到合成生命》
克雷格·文特爾
2016年
《連接組》
承現峻(Sebastian Seung)
2015年
《心靈的未來》
加來道雄
2014年

生命科學發展史考核標準

智好大學在線平台考核標準
  1. 該課程線上成績滿分100分,客觀練習佔30%,主觀練習佔30%,課件瀏覽佔35%,課內討論佔5%;
  2. 該課程的綜合成績滿分100分,由線上成績、線下成績(考試)、其它項三部分構成,線上成績佔50%,線下成績佔50%,翻轉課堂佔5%,總分不超過100分;
  3. 總成績在60分及以上的學習者為合格。 [8] 
中國大學MOOC平台考核標準
  1. 生命科學發展史課程總成績由單元作業、單元測驗、課程討論三部分成績構成,其中單元作業佔30%,單元測驗佔40%,課堂討論佔30%;
  2. 總成績在60~79分及以上的學習者為合格,總成績在80分以上的學習者為優秀。 [1] 

生命科學發展史所獲榮譽

2019年1月8日,生命科學發展史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3] 

生命科學發展史教師簡介

孟和,男,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教授,研究方向:動物基因組學和分子育種、動物宿主-腸道微生物互作。 [4] 
潘玉春,男,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統計基因組學與生物信息學。動物功能基因組學及其應用。 [5] 
王起山,男,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統計基因組學與生物信息學、功能基因組學與分子育種學。 [6] 
楊志彪,男,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副研究員,研究方向:豬病毒性腹瀉病,人獸共患病。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