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野黃麻

(椴樹科黃麻屬植物)

鎖定
野黃麻是椴樹科黃麻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米。分枝有短柔毛;單葉互生,葉片卵形、寬卵形或窄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渾圓,邊緣有鋸齒,上面幾無毛,托葉鑽形;聚傘花序腋生,萼片呈船形,花瓣與尊片近等長,窄倒卵形;蒴果圓筒型; [3]  花期夏季。 [4] 
野黃麻分佈於中國長江以南各地區, [5]  常生於荒地、曠野、村旁、路邊、田邊。喜温暖濕潤氣候。以土壤肥沃松潤及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一般繁殖方式為種子繁殖。 [6] 
野黃麻全草可入藥,味淡,性寒,有清熱解暑,消腫拔毒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咽喉腫痛、痢疾、小兒疳積、麻疹、跌打損傷等症狀, [5]  外用可治療瘡癤腫毒等症狀。 [7]  野黃麻嫩葉適量,作菜湯食可解暑熱。 [8] 
別    名
甜麻
針筒草
中文學名
野黃麻
拉丁學名
Corchorus aestuans Lam.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錦葵目
椴樹科
亞    科
椴樹亞科
黃麻族
黃麻屬
甜麻
分佈區域
長江以南各地

野黃麻形態特徵

野黃麻
野黃麻(21張)
甜麻 一年生草本,高約1m。莖紅褐色,稍被淡黃色柔毛;枝細長,披散。葉互生;葉柄長0.9-1.6cm,被淡黃色長粗毛;葉片卵形或闊卵形,長4.5-6.5cm,寬3-4cm,先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圓形,兩面均有稀疏的長粗毛,邊緣有鋸齒,近基部一對鋸齒往往延伸成尾狀的小裂片;基出脈5-7條。花單獨或數朵組成聚傘花序生於葉腋或腋外,花序柄或花柄均極短或近於無;萼片5片,狹窄長圓形,長約5mm,上部半凹陷如舟狀,先端具角,外面紫紅色;花瓣5片,與萼片近等長,倒卵形,黃色;雄蕊多數,長約3mm,黃色;子房長圓柱形,被柔毛,花柱圓棒狀,柱頭如喙,5齒裂。蒴果長筒形,長約2.5cm,直徑約5mm,具6條縱稜,其中3-4稜呈翅狀突起,先端有3-4條向外延伸的角,角二叉,成熟時3-4瓣裂,果瓣有淺橫隔。種子多數。花期夏季。 [1] 

野黃麻生長環境

生於荒地、曠野、村旁、路邊、田邊。 [2]  喜温暖濕潤氣候。以土壤肥沃松潤及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 [6] 

野黃麻育植技術

用種子繁殖。9-10月果實成熟採收後,晾乾。待翌年3月播種,在整好的大田種植地上,直接播種。將種子拌入少許細沙或草木灰,按行距30cm開溝條播,溝深3cm,將種子均勻地播入溝內,覆細土2cm,澆水保濕。一般7-10天出苗。
田間管理 苗高5cm時定苗,間出過密的弱苗,株距5-7cm留苗1株。間苗後追施稀薄人糞尿。以後至封行開花前,每月追肥及中耕除草1次,肥料以人糞尿或複合肥為主。

野黃麻主要價值

野黃麻食用

野黃麻嫩葉適量,作菜湯食可解暑熱。 [8] 

野黃麻藥用

野黃麻全草可入藥,味淡,性寒,有清熱解暑,消腫拔毒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咽喉腫痛、痢疾、小兒疳積、麻疹、跌打損傷等症狀, [5]  外用可治療瘡癤腫毒等症狀。 [7] 
【性味歸經】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利,消腫拔毒。用於中暑發熱,痢疾,咽喉疼痛;外用治瘡癤腫毒。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敷患處。
【注意】孕婦忌服。
【來源】椴樹科黃麻屬植物假黃麻Corchorus acutangulus Lam.,以全草入藥。
化學成份
全草含槲皮素(quercetin)。地上部分含黃麻星甙(corchorusin)A、B、C、D。種子含黃白糖芥甙(helvetico-side),黃麻甙(corchoroside),還含蔗糖(sucrose),棉子糖(raffi-nose),水蘇糖(stachyose)及毛蕊花糖(verbascose)。
參考資料
  • 1.    李文瑞,李秋貴主編;史學軍等編寫.中藥別名辭典: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 2.    範文昌編.廣東地產清熱解毒藥物大全:中醫古籍出版,2011
  • 3.    謝宗萬著;《全國中草藥彙編》編寫組編,全國中草藥彙編 下 第2版,人民衞生出版社,1978.04,第559頁
  • 4.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 5,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第318頁
  • 5.    範文昌編,廣東地產清熱解毒藥物大全,中醫古籍出版社,2011.07,第589頁
  • 6.    [科普中國]-野黃麻  .科普中國網[引用日期2023-03-30]
  • 7.    謝宗萬著;《全國中草藥彙編》編寫組編,全國中草藥彙編 下 第2版,人民衞生出版社,1978.04,第560頁
  • 8.    蕭德華,劉春海主編;譚電波,韓育明,尹天雷副主編;路振平,王鎮南,李明貴,羅紹前編,湖南藥物志 第6卷,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2,第41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