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甘露子

(唇形科水蘇屬植物)

鎖定
甘露子(Stachys sieboldii Miq.)是唇形科水蘇屬草本植物。根莖白色,節具鱗葉及鬚根,頂端具念珠狀或螺螄形肥大塊莖;莖稜及節被平展硬毛;葉卵形或橢圓狀卵形,基部寬楔形或淺心形;下部苞葉卵狀披針形,上部苞葉披針形;花梗被微柔毛;花萼窄鐘形被腺柔毛,具刺尖;花冠粉紅或紫紅色,下唇具紫斑,上唇長圓形,中裂片近圓形,側裂片卵形;小堅果黑褐色,卵球形,被小瘤;花期7-8月,果期9月。 [5]  甘露子根如累珠,味甘而脆,故名甘露子。 [6] 
甘露子原產於東亞, [7]  在中國各地均有種植。 [8]  甘露子喜潮濕環境,生長在濕潤或有積水的地方,遇霜枯死。甘露子的繁殖方式是宿根。 [9] 
甘露子具有解表清肺,利濕解毒,補虛健脾功效。用於風熱感冒、虛勞咳嗽、黃疸、淋證、瘡毒腫痛、毒蛇咬傷。 [10]  甘露子的根莖可供使用,可作醬菜或泡菜,亦可和其他原料炒食。 [8] 
中文名
甘露子
拉丁學名
Stachys sieboldii Miq.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唇形科
水蘇屬
甘露子
命名者及年代
Miquel,1865

甘露子植物學史

甘露子根如累珠,味甘而脆,故名甘露子。 [6] 

甘露子形態特徵

甘露子
甘露子(11張)
多年生草本,高30-120釐米,在莖基部數節上生有密集的鬚根及多數橫走的根莖;根莖白色,在節上有鱗狀葉及鬚根,頂端有念珠狀或螺獅形的肥大塊莖。莖直立或基部傾斜,單一,或多分枝,四稜形,具槽,在稜及節上有平展的或疏或密的硬毛。莖生葉卵圓形或長橢圓狀卵圓形,長3-12釐米,寬1.5-6釐米,先端微鋭尖或漸尖,基部平截至淺心形,有時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規則的圓齒狀鋸齒,內面被或疏或密的貼生硬毛,但沿脈上僅疏生硬毛,側脈4-5對,上面不明顯,下面顯著,葉柄長1-3釐米,腹凹背平,被硬毛;苞葉向上漸變小,呈苞片狀,通常反折(尤其栽培型),下部者無柄,卵圓狀披針形,長約3釐米,比輪傘花序長,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上部者短小,無柄,披針形,比花萼短,近全緣。 [1] 
輪傘花序通常6花,多數遠離組成長5-15釐米頂生穗狀花序;小苞片線形,長約1毫米,被微柔毛;花梗短,長約1毫米,被微柔毛。花萼狹鐘形,連齒長9毫米,外被具腺柔毛,內面無毛,10脈,多少明顯,齒5,正三角形至長三角形,長約4毫米,先端具刺尖頭,微反折。花冠粉紅至紫紅色,下唇有紫斑,長約1.3釐米,冠筒筒狀,長約9毫米,近等粗,前面在毛環上方略呈囊狀膨大,外面在伸出萼筒部分被微柔毛,內面在下部1/3被微柔毛毛環,冠檐二唇形,上唇長圓形,長4毫米,寬2毫米,直伸而略反折,外面被柔毛,內面無毛,下唇長寬約7毫米,外面在中部疏被柔毛,內面無毛,3裂,中裂片較大,近圓形,徑約3.5毫米,側裂片卵圓形,較短小。雄蕊4,前對較長,均上升至上唇片之下,花絲絲狀,扁平,先端略膨大,被微柔毛,花葯卵圓形,2室,室縱裂,極叉開。花柱絲狀,略超出雄蕊,先端近相等2淺裂。小堅果卵珠形,徑約1.5釐米,黑褐色,具小瘤。 [1]  [11] 

甘露子近種區別

甘露子
水蘇
高達1.2米。
高達80釐米。
小堅果黑褐色,卵球形,徑約1.5釐米,被小瘤。
小堅果褐色,卵球形,無毛。
甘露子 甘露子
水蘇 水蘇

甘露子主要變種

軟毛變種Stachys sieboldii Miquel var. malacotricha Hand.-Mazz.):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植株毛被灰白,密集或常疏生,雖平展及直伸,但很纖細而短。分佈於中國山西及陝西;生於海拔800-1600米的山谷潮濕地或水溝邊。 [1] 
近無毛變種Stachys sieboldii Miquel var. glabrescens C. Y. Wu):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植株各部近於無毛。分佈於中國湖北西部及四川東部;生於海拔2400米的坡地上。 [1] 

甘露子主要品種

地蠶:植株比較矮小,高30-60釐米,葉片較小,卵圓形;葉柄稍短,顏色淺綠,呈不規則卵形。花朵較小,花冠呈現淺紫顏色,常常在秋季開放;塊莖形狀像蠶的蛹,短而稍圓,長度大約6釐米,節間稍密,脆嫩汁多,有一定的透明度和白玉樣的色澤,品質上乘,適合加工,但產量較低。 [2] 
地藕:植株較高大,高50-120釐米,生長旺盛。地上莖細長而直立,有分枝,比較光滑;葉片呈現卵狀披針形,邊緣有鈍齒;淡紅色穗狀花序;地下匍匐莖較細長,均勻有節,多在6-12釐米的長度;塊莖節間較長,組織疏鬆,容易形成空心,有一種淡淡的獨特氣味,但產量相對較高。 [2] 

甘露子產地生境

原產於中國,主要產於遼寧、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甘肅、青海、四川、雲南、廣西、廣東、湖南、江西及江蘇等省區,野生於華北及西北各省區,餘地均多栽培;歐洲、日本、北美等地廣為栽培。生於海拔可達3200米的濕潤地及積水處。 [1]  甘露子為短日照植物,氣候適應性較強,喜濕潤怕澇,喜陰涼,忌高温乾旱。最適宜生長温度20-28℃。 [3] 

甘露子生長習性

甘露子花期7-8月,果期9月。 [1]  土壤温度平穩至8℃左右塊莖開始萌芽,温度升至15℃時開始生長,夏季氣温為20-25℃,開始旺盛生長,立秋後地上部分生長緩慢,地下塊莖開始膨大生長;霜降前地上部分枯死,地下塊莖形成。當地上部分枯萎後,可以採挖。 [3] 

甘露子繁殖方法

甘露子的繁殖方式是宿根。 [9] 

甘露子塊莖繁殖

生產上常用,繁殖量大,操作簡單。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選取冬季至翌年春季萌發前採收的塊莖,挑選大小適中,色白、粗壯及幼嫩的根莖,切成10-15釐米小段,滅菌晾乾,芽眼向上,按行距25-35釐米、株距20-25釐米立即進行直立栽種,每穴栽2-3段,深8-10釐米,之後覆蓋5-7釐米厚的土壤,稍加鎮壓後澆水,保持地面見幹見濕,雨季及時排水,防止水澇淹苗。乾旱時注意適當澆水。每畝用種量20-30千克。 [2] 

甘露子播種繁殖

種子採收後,春季終霜前,在氣温回升到8-10℃的3-4月之間,選擇養分較高的沙質壤土,按照1米左右的寬度製作苗牀,苗牀多少及長短根據實際需要和地塊形狀確定。苗牀之間留60釐米的埂。苗牀整細整平,每畝按7000株的苗量育苗,行距以30釐米左右為宜,每畝用種量約20千克。將種子播種到土壤裏面,然後覆土,稍微壓實。温度保持在17-20℃,大概10天左右出苗。播種繁殖一般採取條播方式,注意播前要加強選種,不斷復壯更新,保持優良種性。 [2] 

甘露子栽培技術

甘露子選地整地

甘露子屬淺根系作物,不耐高温乾旱,喜陰怕霜,喜肥怕澇,栽培土壤應選擇土層深厚、結構疏鬆、養分全面、有機質多、耐旱性好、排水性強的沙壤土。土壤用旋耕機深翻後,鋤細整平,做成寬2.6米的低壟畦或廂面,整理好排水溝,以利排水。一般小面積種植時可選擇有高大建築物遮擋的地塊,或有稍高樹木及植株保護下的廕庇田地。大面積種植時,儘量選擇溝地、背陰地、緩坡地、間作地、套種地等,以增加產量,提高品質。 [2] 

甘露子施足基肥

甘露子整個生育期對養分需求大,在耕翻整地時就要施入足夠的肥料作為基肥,每畝需腐熟農家肥1500-2000千克、磷肥25-35千克,將準備好的肥料深翻到土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選擇地塊的土壤理化性狀差、肥力較低時,應酌情加大肥料施用量。 [2] 

甘露子適時移栽

在幼苗長到15-20釐米大小時就可以進行帶土移栽。栽植密度為1穴1株,每畝用苗量約為6000株,株距為20-30釐米,行距35-40釐米。栽植深度與土坨平齊,澆足定植水。生產中與玉米、高粱等高稈作物間作套種效果好,可充分利用光能,適當遮陰,減少水分蒸發,實踐中對產量提升效果顯著。通常在早春栽植,當年冬季就可採挖上市。 [2] 

甘露子大田管理

中耕除草:在出苗之後封行之前,要注意及時進行中耕除草作業。當植株進入生長旺盛的開花期,地下匍匐莖快速生長,向四周蔓延,中耕會傷及地下莖,因此不可進行中耕。可視雜草情況隨時採取拔除措施,防止草大壓苗。並進行淺培土,防止塊莖露出。 [2] 
適時灌溉:進入6月後,植株生長旺盛,應結合施肥澆水1-2次,最好在早晚進行,保持土壤濕潤。若遇持續高温乾旱天氣,應及時澆水降温,抗旱保苗。暴雨造成積水時要及時排水防澇,防止腐爛病發生。 [2] 
及時追肥:在苗高7-10釐米至開花前,可隨澆水追肥1-2次,每次每畝施入尿素10-20千克,或人糞尿400-500千克;立秋節氣以後,地下莖開始膨大,每畝用尿素10千克對水5000千克施入。實踐證明,苗期適時噴施磷酸二氫鉀,既可對甘露子植株的高度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又可對地下塊莖的粗度、質量和數量產生顯著的促進作用,但應特別注意噴施濃度一定要控制在400倍以下,整個生育期噴施次數不得多於3次。 [2] 
適當調控:甘露子植株現蕾時,可通過摘除及噴施矮壯素等人為干預的方法,將一部分花蕾和頂芽打掉或破壞,可以避免因過快生長造成倒伏現象的發生,以及養分消耗過多的弊端,以保證地下塊莖的快速生長和健康發育。 [2] 

甘露子採收留種

一般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地上部莖葉遇早霜萎縮時至土壤封凍前採收,也可根據市場行情的變化和消費者的需求大小,靈活掌握,隨時採挖。一般春季塊莖萌發前採挖銷售,正值早春市場蔬菜短缺,可以獲取較高的收益。注意在選擇大小適宜、質量上乘的塊莖出售的同時,一定要留存大小適中、整齊、無傷殘、無病蟲害、種性好的塊莖作為種用。留種塊莖保存方法為:選擇室外排水良好處用濕沙土或細土與塊莖分層堆積越冬,最上層覆土厚度不能低於5釐米。或者在採挖時將相對較小的塊莖留在地裏越冬保存,等到翌年萌生新株之後,選擇壯苗移栽繁殖。切忌採用窖藏方式,以防塊莖受熱腐爛。 [2] 

甘露子病蟲防治

冬季堅持徹底清除田間雜草,深翻晾曬土壤,連作時更要加強土壤消毒環節。對於一些常見常發及危害嚴重的病蟲害,如腐爛病、霜黴病和紅蜘蛛等,一定要足夠重視,儘早儘快防治。防治時注意施藥要細緻到位,植株葉片正面背面必須均勻噴灑,噴藥時間應選擇在傍晚或清晨氣温低於35℃時進行。 [2] 
腐爛病:發現病株,立即拔除,並用70%敵磺鈉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對根部進行澆灌,或用石灰對病株穴內、坑內及周圍土壤做消毒滅菌處理,以防止病害的大量發生和快速蔓延。 [2] 
霜黴病:生產中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 [2] 
紅蜘蛛:生產中用20%噠蟎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25%滅蟎猛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較好。 [2] 

甘露子主要價值

甘露子食用

甘露子食藥兼用,其塊莖晶瑩白淨、肉質脆嫩、甘甜可口,是加工泡菜、佐餐、醬菜、醃製、蜜餞的上等原料。 [3] 

甘露子藥用

甘露子具有解表清肺,利濕解毒,補虛健脾功效。用於風熱感冒、虛勞咳嗽、黃疸、淋證、瘡毒腫痛、毒蛇咬傷。 [10]  貴州用全草入藥,治肺炎、風熱感冒。 [1] 
參考資料
  • 1.    甘露子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2-03-26]
  • 2.    趙淑芹,巨進超,芮敏.菜藥兼用植物甘露子特徵特性及栽培技術[J].科學種養,2019,(第5期): 57-59
  • 3.    閆耀廷,齊燕華,侯康鋒.隴東旱塬區甘露子起壟覆膜集雨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甘肅科技縱橫,2020,(第8期): 30-32
  • 4.    甘露子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5]
  • 5.    甘露子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26]
  • 6.    (元)王禎撰,農書譯註 上,齊魯書社,2009.04,第268頁
  • 7.    李文華,旭日干,中國自然資源通典 植物 菌物卷,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15.07,第343頁
  • 8.    林雲,吳軒,張貴平,林祁主編,中國野菜野果的識別與利用,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01,第144頁
  • 9.    原連莊編者,走,挖野菜去!,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03,第124頁
  • 10.    周禮達編著,泉州本草彩色圖譜,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01,第447頁
  • 11.    甘露子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5-0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