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瓢蟲科

鎖定
瓢蟲鞘翅目瓢蟲科(學名:Coccinellidae)圓形突起的甲蟲的通稱,是體色鮮豔的小型昆蟲,常具紅、黑或黃色斑點。別稱為紅娘、金龜、金龜子(但金龜子實際上是指另一種甲蟲),甚至因為某些種其分泌物帶有臭味而俗稱為臭龜子(但這也是混稱)。
別    名
紅娘
金龜
金龜子
中文學名
瓢蟲科
拉丁學名
Coccinellidae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Insecta
亞    綱
有翅亞綱
鞘翅目 Coleoptera
亞    目
多食亞目 Polyphaga
瓢蟲科 Coccinellidae

瓢蟲科基本信息

瓢蟲科 瓢蟲科
瓢蟲科(Coccinellidae;lady beetles)
昆蟲綱,鞘翅目的1科,也稱瓢甲科。
中、小型;體背面圓隆,腹面平坦;跗節為隱四節類;常具鮮明色斑的甲蟲。本科昆蟲通稱瓢蟲。在植物上捕食蚜蟲、 介殼蟲、粉蝨、葉蟎等。雖有少數瓢蟲為害栽培作物,但大多數種類為農作物害蟲的天敵。 (示例:七星瓢

瓢蟲科簡介

瓢蟲
瓢蟲(6張)
最古老的瓢蟲化石標本發現於中侏羅紀,是一頭小、近長圓形的甲蟲,被列在Coccinel —lophane屬內。真正能明確分類的,是在第三紀,例如,瓢蟲屬Coccinella出現在漸新世、中新世和更新世;大麗瓢蟲屬Adal~a出現在漸新世和中新世;梅鹿瓢蟲屬Sospita出現在漸新世;眼斑瓢蟲屬Anatis出現在中新世等。被整理的瓢蟲化石記錄甚少,但中國中生代的瓢蟲化石材科仍待整理,有可能對瓢蟲的演化提供豐富的材料。

瓢蟲科食性劃分

瓢蟲科
瓢蟲科(5張)
瓢蟲科昆蟲的食性大致可分為植食性、菌食性和捕食性三大類。食植瓢蟲亞科已知食性的種類全為植食性,大多取食茄科葫蘆科、菊科等植物,也 有取食豆科、禾本科葡萄科、八仙科、毛莨科、麻科、五味子科、毛鞭草科、茜草科等植物,少數種取食蕨類植物的海金砂科。不同種類對植物有一定的選擇性,不少取食茄科、葫蘆科和豆科植物的種類成為重要的農業害蟲。瓢蟲亞科Coccinellinae的食菌瓢蟲族Psylloborini以真菌(白粉病的菌絲及孢子)為食。除此以外,其餘的大多數為捕食性,以蚜蟲、介殼蟲、粉蝨、葉蟎及其它節肢動物為食,是重要的害蟲天敵,因此,大多數屬於利用和保護的對象 。捕食性的種類也有一定程度 的專一性。瓢蟲亞科、顯盾瓢蟲亞科Hyperaspinae的瓢蟲大多以蚜蟲為食,常兼食其它節肢動物,瓢蟲亞科中也有兼食花粉、花葯或偶爾吸食植物的幼嫩部分;盔唇瓢蟲亞科 Chiloeodnae的種類主要捕食有蠟粉覆蓋的介殼蟲,如盾蚧、蠟蚧等;紅瓢蟲亞科Coeeidulinae的瓢蟲專食綿蚧和粉蚧 ; 四節瓢蟲亞科Lithophilinae中也有捕食綿蚧和粉蚧的;隱脛瓢蟲亞科Aspidimerinae的瓢蟲主要捕食蚜蟲和介殼蟲;小毛瓢蟲亞科Seymni—rlae、小豔瓢蟲亞科Sticholotidinae和刻眼瓢蟲亞科Omdiinae中包括了捕食蚜蟲、介殼蟲、粉蝨、葉蟎的種類,其中食蟎瓢蟲族Stethorlni專食葉蟎,是葉蟎的重要天敵之一。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不 同食性的瓢蟲由於取食不同的獵物,其形態上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特化現象,與瓢蟲的演化有密切的關係。

瓢蟲科生長繁殖

瓢蟲科生物會經歷卵 - 幼蟲 - 蛹 - 成蟲四階段的完全變態。  瓢蟲的生活週期約需4周,故每年夏季可繁殖數代。幼蟲細長柔軟,通常灰色,具藍、綠、紅或黑色斑,以其他昆蟲或蟲卵為食。要經4個齡期,然後附於某些物體上,在最後一齡幼蟲所蜕的皮中化蛹。大羣的瓢蟲常在同一處地點過冬。

瓢蟲科主要區別

①典型的跗節為隱四節類,第2節寬大,第3節特別細小,第4節特別細長,第3、4節連成一體,細長,稱附爪端節,自第2節的凹陷或分裂中伸出;一些種類第3節退化或與第4節癒合,因而附爪端節僅有1節;但在4節瓢蟲亞科中,附節的第2節不特別寬大,第3節不特別細小,第4節不特別細長,構成4節式;
②可見的第1腹板在基節窩之後有後基線,僅少數屬不具此特徵;
③下鄂須末節斧狀,兩側向末端擴大,或兩側相互平行;如果兩側向末端收窄,則至少前端減薄而且平截;但小豔瓢蟲亞科的下顎須末節錐形、長錐形、卵形或圓筒形而向末端縮小。
大多數瓢蟲同時具有上述3個特徵。僅有少數類羣只具備其中的兩個特徵。
全世界記載約500屬5000種。中國已記錄近400種。其中,植食性的種約佔1/6。食植瓢蟲亞科的大多數種類取食茄科葫蘆科、菊科植物,也有的取食豆科、禾本科葡萄科八仙花科毛茛科蕁麻科五味子科馬鞭草科茜草科等植物,少數種類取食類(海金砂科)。其中一些種以栽培作物為食,例如分佈於古北界馬鈴薯瓢蟲和分佈於印度-馬來亞區的茄二十八星瓢蟲為害馬鈴薯和茄子;分佈於印度-馬來亞區的瓜裂臀瓢蟲為害瓜類;分佈於印度-馬來亞區的大豆瓢蟲和分佈於北美的墨西哥豆瓢蟲為害大豆。這些都是重要的栽培作物害蟲。在瓢蟲亞科中的食菌瓢蟲族以真菌(白粉病菌的菌絲孢子)為食。
除此以外,瓢蟲亞科的大部分和刻眼瓢蟲亞科主要以蚜蟲為食,小毛瓢蟲亞科小豔瓢蟲亞科捕食蚜蟲、介殼蟲、粉蝨葉蟎;其中食蟎瓢蟲族專食葉蟎,是葉蟎的重要天敵;隱脛瓢蟲亞科捕食蚜蟲和介殼蟲;盔唇瓢蟲亞科捕食有蠟質覆蓋物的介殼蟲(如盾蚧蠟蚧等),其唇基向兩側和向前伸展,成為掀開蠟質介殼的特殊構造;四節瓢蟲亞科和紅瓢蟲亞科取食綿蚜和綿蚧,其幼蟲背面亦覆蓋蠟粉或蠟質絲,外形與取食對象相似(擬態)。在捕食性的瓢蟲中,七星瓢蟲是古北界常見的蚜蟲天敵,中國採取助遷和保護的方法用它來防治棉蚜
近10年來,美國東北部也出現了七星瓢蟲,其分佈區在不斷擴展。異色瓢蟲也是古北界常見的蚜蟲天敵,因其色斑變異很大,曾用於遺傳學的研究。澳洲瓢蟲於1888年從大洋洲引入美國,以防治當時嚴重為害柑橘的吹綿蚧。散放後的第二年,吹綿蚧的種羣數量明顯下降。隨後,又引入到其他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也都取得長期控制吹綿蚧的良好效果,成為引進天敵的第一個著名成功範例。小紅瓢蟲原產於亞洲南部,1928年自日本引入塞舌爾共和國、加羅林羣島、馬里亞納羣島、馬紹爾羣島以防治塞舌爾吹綿蚧。這也是引進天敵防治害蟲的成功範例之一。中國曾把大紅瓢蟲移殖到湖北省宜都縣,以防治柑橘園內的吹綿蚧,同樣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