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十四星瓢蟲

鎖定
十四星瓢蟲(Calvia quatuordecimguttata)是鞘翅目瓢蟲科昆蟲,體寬3.8-4.5毫米,一個鞘翅上有7個奶白色的斑點,背面黑色有光澤。分佈:北京、吉林、甘肅、陝西、湖北、四川、西藏;日本,俄羅斯至歐洲,北美 [1] 
拉丁學名
Calvia quatuordecimguttata
別    名
大十四星裸瓢蟲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有顎亞門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鞘翅目
亞    目
多食亞目
瓢甲科
分佈區域
北京、吉林、甘肅、陝西等地
中文名
十四星瓢蟲

十四星瓢蟲形態特徵

十四星瓢蟲成蟲
十四星瓢蟲成蟲(3張)
體寬3.8-4.5毫米。十四星瓢蟲斑紋的變化很多,也很大。典型的十四星瓢蟲,鞘翅為棕黃色,每一個鞘翅上有7個奶白色的斑點。背面黑色,而有光澤,各上翅沿會合線有縱列三個及沿外緣並列四個的淡黃色紋, 前胸背面前側緣與兩側、脛節、胕節、觸角等都是黃褐色,體長2.8mm左右。 [1] 

十四星瓢蟲分佈範圍

分佈:北京、吉林、甘肅、陝西、湖北、四川、西藏;日本,俄羅斯至歐洲,北美。常發現於闊葉樹上,捕食蚜蟲,也可見於針葉樹 [2] 

十四星瓢蟲生物學習性

十四星瓢蟲生活史

瓢蟲是全變態昆蟲,即幼期的形態與成蟲完全不一樣。一生要經歷4個蟲期:卵、幼蟲、蛹和成蟲。 [3] 
卵:通常是卵形或紡錘形的,顏色從淺黃色到紅黃色,不同瓢蟲種類中,卵的長度0.25~2.00mm不等。雌蟲產卵時,卵通過雌蟲的精子貯存器開口時才受精,這時精子通過卵一端的許多小孔(卵孔)進入卵內。 [3] 
幼蟲:卵孵化後,爬出來的小幼蟲會停在卵殼上,通常幾個小時,至多一天,等待體表、口器等器官硬化。隨後小幼蟲分散覓食。通常有3次蜕皮而把幼蟲分為4個齡期。蜕皮前停止取食,用它尾部的肛器固定在基質上,頭向下而蜕皮。化蛹前,4齡幼蟲不食不動。如遭干涉,體可利起來,但有時未見有外來影響,它也可挺立起來。有些人把這一時期單列為“前蛹期”。 [3] 
蛹:多數裸露,即在化蛹時把幼蟲的蜕皮殼蜕在與基質相粘的一端。在生長季節,多數瓢蟲的卵歷期為2~4天,幼蟲9~15天,蛹4~8天,從卵到成蟲出現需16~25天。 [3] 
成蟲:剛羽化成蟲的鞘翅非常柔軟,淺色而無斑紋。鞘翅上的斑紋逐漸出現,有時是幾分鐘,幾小時,甚至幾天或幾周。在野外,瓢蟲的壽命各不相同,一些休眠期較長的種類,成蟲可生存1年左右,生活兩年也較常見。有些成蟲如果沒有合適的產卵條件,成蟲可以不產卵而度過第二個冬天。 [3] 
在南方,許多瓢蟲1年發生5~6代,有些種類1年發生的代數更多。而在北方地區1年發生的代數相對少些。 [3] 

十四星瓢蟲覓食

捕食性瓢蟲成蟲尋找獵物的過程中由下列步驟組成:尋找適宜的生境即獵物的寄生植物,然後在植物上尋找獵物,抓住並捕食。顯然,在尋找生境過程中,視覺起着重要作用;但亦有列外,有些植物揮發性物質對一些瓢蟲的尋食產生作用。 [3] 

十四星瓢蟲生境

許多瓢蟲只在特定的生境中生活,有時僅限於特定生境的少數幾種植物上。 [3] 

十四星瓢蟲與其它各科區別

1、典型的跗節為隱四節類,第2節寬大,第3節特別細小,第4節特別細長,第3、4節連成一體,細長,稱附爪端節,自第2節的凹陷或分裂中伸出;一些種類第3節退化或與第4節癒合,因而附爪端節僅有1節;但在4節瓢蟲亞科中,附節的第2節不特別寬大,第3節不特別細小,第4節不特別細長,構成4節式。 [4] 
2、可見的第1腹板在基節窩之後有後基線,僅少數屬不具此特徵。 [4] 
3、下鄂須末節斧狀,兩側向末端擴大,或兩側相互平行;如果兩側向末端收窄,則至少前端減薄而且平截;但小豔瓢蟲亞科的下顎須末節錐形、長錐形、卵形或圓筒形而向末端縮小。 [4] 
大多數瓢蟲同時具有上述3個特徵。僅有少數類羣只具備其中的兩個特徵。 [4] 

十四星瓢蟲經濟意義

與害蟲生物防治相關的捕食性天敵。瓢蟲中的大多數是蚜蟲。蚧蟲、粉蝨和蟎類等害蟲的重要天敵,在自然和人工生態系統中,對於保持害蟲與植物之間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取食真菌孢子(食菌瓢蟲),特別是白粉菌。因此這些瓢蟲在白粉病的防治上起到一定的作用。收集和飼養並出售瓢蟲也是一種產業,不少天敵公司出售捕食性瓢蟲。此外,瓢蟲常作為其他生命科學如進化生物學、種羣生態學、遺傳學、細胞學、生物地理學及物種問題等的實驗材料。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