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璼公祠

鎖定
璼公祠,位於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水寨鎮壩美村,是周家七世開基祖屋 [2]  ,為梅州市乃至廣東迄今發現的最大客家圍村之一,在國內也很罕見,周氏族人所建,始建於明朝初年,有六百多年的歷史。
佔地面積達3.5萬平方米,該古圍龍屋是客家標準的大圍龍,包括上七下九、上中下三棟大廳、左右各“六橫六圍”。圍屋祖祠大廳為石柱樑架結構,懸山瓦頂,灰沙夯牆,完好保留着明顯的明代建築特色。這座圍龍屋不僅是標準的古圍龍屋,還是紅色革命故地。因年久失修盛況不再有曾經的熱鬧景象,現面臨着保護的困局。 [1] 
中文名
璼公祠
外文名
Lamkung Ancestral Hall
地    址
廣東梅州市五華縣水寨鎮壩美村
建設年代
明朝初年(1368年)
面    積
35000㎡
威妥瑪注音
Lamkung Tz'u
客語注音
Lamgung cii
屬    性
客家民居
建築類型
客家圍屋、客家圍寨、客家圍堡
村落類型
客家圍村

璼公祠基本簡介

璼公祠 璼公祠
璼公祠始建於明朝初年(1368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曆史,損毀前建築的房間共有398間。這座圍龍屋為六橫六圍結構,直徑長126米、深(含門口半月形池塘)278米,整個建築佔地面積達3.5萬平方米,該古圍龍屋是客家標準的大圍龍,包括上七下九、上中下三棟大廳、左右各"六橫六圍",保存較完好的有“五橫五圍”,第六圍稍有缺失。圍屋祖祠大廳為石柱樑架結構,懸山瓦頂,灰沙夯牆,完好保留着明顯的明代建築特色。 [1] 
整座圍龍屋有6條天街,第六層圍龍屋前的天街長達近500米而祖祠後的花頭(圍起來的空地)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圍龍屋正門的曬穀坪也有1000多平方米,其規模相當於早先發現的梅縣區最大的客家圍龍屋丙村仁厚温公祠的3倍。 [1] 
1976年,生產隊請人為圍龍屋防治白蟻,當時是以398間房子結賬的。但幾十年過去,有些房子已崩塌,現存共386間。 [2] 

璼公祠建築結構

六橫六圍:璼公祠是六橫六圍結構,是廣東省內規模最大的客家古圍龍屋之一。該古圍龍屋是客家標準的大圍龍,包括上七下九、上中下三棟大廳、左右各“六橫六圍”,現保存較完好的有“五橫五圍”,第六圍略有損失。石柱樑架結構,懸山頂,灰沙夯土牆。 [2] 
一姓四百屋:璼公祠約有400間房屋,正屋上七下九有32間,正屋後面的花頭頂有二層,每層有27間,每層房間中間分開成兩個房間,一層有54間房子,兩層共108間。左側青龍片保存尤其完整,第一層圍龍有11間,第二層有12間,第三層有31間,第四層、第五層各有38間,第六層現存30間。右側白虎片現存第一層、第二層各有11間,第三層有23間,第四層有25間,第五層有12間,第六層有4間。 [2] 

璼公祠紅色革命故地

這座圍龍屋不僅是標準的古圍龍屋,還是紅色革命故地。大革命時期,革命家古大存曾在這裏指揮戰鬥,與周氏子孫在此商討革命事宜,一度成為五華革命根據地的秘密點。上廳的後室,就是當時地下黨組織交接情報的秘密室。此外,由於周氏家族有革命血統,該村的部分子孫於1934年參加長征,在祖國需要的時刻積極做出自己的貢獻。 [1] 

璼公祠現狀

從璼公祠正門進去,白色的牆面和水泥地面是明顯的修整痕跡。在一面牆上,刻着2007年重修的捐款芳名榜,都是周氏子孫幾百塊、幾千塊湊的。"當時籌集了100多萬元,對祖祠的天面、門樓的大小門宇等進行修整,屬於搶救性維修,再不修都要倒了。"村幹部周展平説,除了修整過的部分,有些房間的牆壁已經倒下沒法修了。
原來398間房間,由於年久失修,剩下386間,當年"六橫六圍"變成了"五橫五圍",橫屋的不少房間倒塌的倒塌,有些甚至沒有了,完好的房間裏面也比較破舊,空蕩蕩的,成為了老鼠的安樂窩。 [1] 
當年1500人的盛況還剩6家人堅守,其他人都搬了出去,留在老屋的都是生活相對困難無力建新房的。73歲的李鳳秀在璼公祠住了50年了,自嫁到周家,便一直住在這裏,簡單的幾件傢俱在幽暗的房間裏顯得非常寂寥,"破是破,但是我們也沒有辦法去修,只能一直住在這兒了,這幾間房間還是我向弟媳借來住的。"老人無奈地説,遇到下雨天,房子裏的有些房間便滴滴答答地漏雨。 [1] 
"周氏子孫後代富裕的並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想要拿出一大筆錢把祖屋修整一遍是不可能的,只能大家湊錢搶救性維修。2014年政府有撥款小修了一下,但仍杯水車薪。"村幹部説,每年大年初二,周氏子孫都會回到這座祖屋祭祖,人數多達3000人,看着老屋一天天破敗,作為周氏家族的子孫也很着急。 [1] 
經歷了種種磨難,璼公祠從當年的氣勢恢宏逐漸走向了衰敗,像個遲暮的老人,在時間的旅途上步履蹣跚。
"這雖然是我們周氏的祖屋,但它也是梅州最大的圍龍屋,對於客家文化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希望政府能更重視它,評上了文物保護單位也至少給它掛個牌,要重新修整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至少每年撥一些維修金,一點一點地減緩它消失的速度,我們想把它留下來!"説起保護祖屋,周叔芳老人動情地説。 [1] 
對於保護這座古老的圍龍屋,政府也説出了他們的難處。"主要還是資金困難,我們也有努力過為這座圍龍屋申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是失敗了,市、縣一級對於維修方面的資金是比較緊張的,我們只能努力做到不讓它被拆掉,五華還有其他的古民居需要保護,因此也有先急後緩的順序。"五華縣文廣新局文物股翁照全説。
無論是老屋的子孫後代,還是政府的相關部門,都對老屋的衰敗表示出了無能為力的態度。從周氏子孫的話語裏,能聽得出他們的無奈和期望。他們把希望寄託在了政府和社會上,但是,大筆的維修費用對於本來就經濟不發達的地區來説也是巨大的負擔。 [1] 

璼公祠保護開發

璼公祠文旅開發建設項目,總投資1.5億元,主要規劃改造完善城中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中村生活環境建設,完善公共服務設施節點。以“客家歷史+文化街區+人文住居”複合模式,打造集城市歷史、文化、時尚、旅遊、體驗消費、生活於一體的綜合文旅項目。 [3] 

璼公祠“璼”字解析

璼】
普通話】lán
【客家話】lam2
注音符號】 ㄌㄢˊ
集韻》盧甘切,音藍。玉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