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現代教育技術

(2012年孫方編寫、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現代教育技術》是2012年2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方。
中文名
現代教育技術
作    者
孫方 
出版時間
2012年02月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ISBN
9787030333490
類    別
中小學教輔
定    價
¥32.00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現代教育技術內容簡介

本書共14個模塊,主要內容包括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情況、現代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及對教育技術的影響、教學設計、教學資源設計與製作與整合應用等。本書理論與實踐並重,貼近中小學教師在實際工作中對教育技術能力的需求,並配有相應的案例和教學課件。
本書適合作為師範生公共課教材使用,也可作為相關的教育技術培訓教材使用。 [1] 

現代教育技術圖書目錄

模塊一 走進教育技術
1.1 信息社會對教育的影響
1.1.1 信息社會的學校變化
1.1.2 信息社會的教師變化
1.1.3 信息社會學生的變化
1.2 教育技術概述
1.2.1 教育技術的定義
1.2.2 教育技術的本質特徵
1.2.3 教育技術主要應用領域
1.2.4 教育技術發展的一般過程
1.3 教育技術理論基礎
1.3.1 視聽教學理論基礎——經驗之塔理論
1.3.2 學習理論基礎——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1.3.3 學習理論基礎——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1.3.4 學習理論基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1.3.5 教育傳播學理論
實踐環節
模塊二 教學媒體和信息化教學資源利用
2.1 媒體與教學媒體
2.1.1 媒體
2.1.2 教學媒體
2.2 教學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
2.3 使用教學媒體需要注意的問題
2.4 教學資源與信息化教學資源
2.4.1 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分類
2.4.2 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教學應用及其特性
2.4.3 信息化教學資源的作用方式
2.4.4 信息化教學資源的獲取方法和技巧
2.5 信息化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室、網絡教室、校園網的組成及使用
2.5.1 多媒體綜合教室
2.5.2 多媒體網絡教室
2.5.3 數字校園網絡
實踐環節
模塊三 圖像媒體及技術
3.1 圖像基礎知識
3.1.1 矢量圖和點陣圖
3.1.2 像素
3.1.3 分辨率
3.1.4 色彩
3.2 常用的圖像格式及特點
3.3 圖像素材使用中常見問題及處理方法
3.3.1 圖像素材的獲取途徑和方法
3.3.2 改變指定圖像的尺寸和存儲體積大小以及存儲格式
3.3.3 刪除圖像冗餘部分信息,快速裁切圖像
3.3.4 讓圖像背景透明
3.3.5 圖像的局部修補
3.3.6 調整圖像的明暗
3.3.7 為圖像添加文字修飾效果
3.3.8 製作漸變圖像效果
實踐環節
模塊四 音視頻媒體技術
4.1 音頻媒體技術
4.1.1 音頻基礎知識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
4.1.2 音頻資源的獲取
4.1.3 音頻資源的編輯
4.2 視頻媒體技術
4.2.1 視頻基礎知識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
4.2.2 視頻資源的獲取
4.2.3 視頻資源應用中的常見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實踐環節
模塊五 信息化教學系統設計——前期分析
5.1 教學設計與信息化教學設計
5.1.1 教學系統設計
5.1.2 教學系統的特徵
5.1.3 信息化教學設計
5.2 學習需要分析
5.2.1 進行學習需要分析的原因
5.2.2 什麼是學習需要
5.2.3 學習需要分析的基本步驟
5.2.4 學習需求分析的方法
5.3 學習者分析
5.3.1 認知發展特徵分析
5.3.2 學習者起點水平分析
5.3.3 學習風格分析
5.3.4 學習動機
5.4 學習內容分析
5.4.1 教學內容定義
5.4.2 教學內容排列及關係
5.4.3 教學內容分析方法
實踐環節 [2] 
模塊六 教學系統設計——教學策略設計與評價
6.1 教學目標的闡明
6.1.1 教學目標概述
6.1.2 教學目標分類體系
6.1.3 行為目標的編寫與設計
6.1.4 新課標的三維目標及其編寫
6.2 教學策略—活動—過程設計
6.2.1 教學方法的選擇與組合
6.2.2 教學媒體的選擇與運用
6.2.3 教學組織形式
6.2.4 教學活動程序
6.2.5 教學策略(綜合整體)
6.2.6 教學結構
6.3 教學評價設計
6.3.1 教學評價定義
6.3.2 教學評價傳統分類
6.3.3 國內教學評價發展的新特點
6.3.4 教學設計成果的評價指標
6.4 信息化教學設計
6.4.1 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特點
6.4.2 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
6.4.3 信息化教學設計內容
6.4.4 信息化教學設計的設計步驟
6.4.5 信息化教學設計產物——單元教學計劃“包件”
6.4.6 信息化教學評價與傳統教學評價的比較
6.4.7 信息化教學設計案例—— WebQuest
實踐環節
模塊七 信息技術支撐環境下的課堂教學技能訓練
7.1 課堂教學技能概述
7.2 説課概述
7.2.1 概念
7.2.2 説課的特點
7.2.3 説課與備課、上課的關係
7.2.4 説課的設計
7.2.5 説課應注意的事項
7.3 無生上課
7.3.1 無生上課概述
7.3.2 無生上課與有生上課和説課的區別
7.3.3 無生上課的注意事項
7.4 微格教學應用
7.4.1 微格教學
7.4.2 微格教學系統的應用
實踐環節
模塊八 多媒體課件製作技術-1
8.1 課件概述
8.1.1 認識課件
8.1.2 課件設計
8.2 課件評價
8.3 常用多媒體課件開發工具
8.4 利用PowerPoint製作課件
8.4.1 PowerPoint的功能簡介
8.4.2 PowerPoint課件的元素
8.4.3 PowerPoint課件界面設計
8.4.4 PowerPoint課件的切換
實踐環節
模塊九 多媒體課件製作技術-2
9.1 認識課件中的交互技術
9.2 PowerPoint中的超級鏈接
9.2.1 超鏈接命令
9.2.2 PowerPoint中的動作設置
9.2.3 動作按鈕實現超鏈接
9.2.4 超鏈接的顯示和修改
9.3 PowerPoint中的觸發器
9.4 控制PowerPoint中的聲音與視頻
9.4.1 PowerPoint中的聲音控制
9.4.2 PowerPoint中的視頻控制
9.4.3 用觸發器實現PowerPoint中的聲音和視頻控制
9.4.4 插入控件來實現PowerPoint中的聲音和視頻控制
實踐環節
模塊十 多媒體課件製作技術-3
10.1 PowerPoint課件發佈
10.1.1 課件的打包:把演示文稿打包成CD
10.1.2 把演示文稿複製到文件夾
10.1.3 打包文件的使用
10.1.4 把演示文稿打包成網頁
10.2 PowerPoint課件的使用技巧
10.2.1 設置放映方式
10.2.2 自定義放映方式
10.2.3 幻燈片放映中一些常見問題
10.3 課件實例製作——《雪地裏的小畫家》
10.3.1 教學設計
10.3.2 腳本設計
10.3.3 製作過程
實踐環節
模塊十一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
11.1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概述
11.1.1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界定
11.1.2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意義
11.1.3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目標
11.1.4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原則
11.2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實現
11.2.1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現狀
11.2.2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方法
11.2.3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過程
11.3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評價
11.3.1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評價原則
11.3.2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評價方法
11.3.3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評價構成
實踐環節
模塊十二 網絡學習與終身教育
12.1 網絡對教育的影響
12.2 網絡學習方式
12.2.1 網絡學習概述
12.2.2 網絡學習環境
12.2.3 網絡交流方式
12.2.4 網絡學習方式
12.3 網絡學習與終身學習
12.3.1 終身學習理論
12.3.2 網絡學習與終身學習
實踐環節
模塊十三 概念圖和思維導圖的應用
13.1 概念圖和思維導圖簡介
13.1.1 什麼是概念圖和思維導圖
13.1.2 概念圖的由來及理論依據
13.1.3 概念圖的作用
13.1.4 什麼是思維導圖
13.1.5 思維導圖的用途
13.2 概念圖和思維導圖比較
13.2.1 概念圖與思維導圖的區別
13.2.2 概念圖與思維導圖的聯繫
13.3 概念圖製作
13.3.1 如何繪製概念圖
13.3.2 Xmind軟件的使用方法簡介
13.4 概念圖在教學應用中的案例研究
13.4.1 概念圖在教學應用中的案例
13.4.2 概念圖教學的侷限性
13.4.3 概念圖/思維導圖教學的原則
實踐環節
模塊十四 學習成果整理及評價方法
14.1 教學評價概述
14.2 整理學習檔案袋
14.3 展示和評價學習成果
附錄
參考文獻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