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赤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空間物理學家)

鎖定
王赤,1967年2月出生於湖南省邵陽市,空間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主任,空間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 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8]  ,主要從事空間物理和空間天氣研究 [8] 
王赤於1990年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系畢業 [14]  ;1992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碩士學位;1998年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博士學位後留校從事博士後研究 ;2000年擔任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研究員;2003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6年入選人事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18年擔任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201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5] 
現任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 [21] 
中文名
王赤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湖南省邵陽市
出生日期
1967年2月
畢業院校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 探索空間天氣的奧秘》
主要成就
201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性    別
學位/學歷
理學博士/博士研究生

王赤人物經歷

1967年2月,王赤出生於湖南省邵陽市。畢業於湖南省邵陽市第二中學 [14] 
1985年9月—1990年6月,就讀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系本科,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15] 
1990年9月—1992年6月,就讀於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空間物理專業,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
王赤
王赤(9張)
1993年9月—1998年2月,就讀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1998年2月—1999年12月,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從事博士後研究 。
2000年1月—2000年12月,擔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科學家。
2000年12月,擔任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研究員 。
2003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06年,入選人事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07年,成為基金委創新研究羣體負責人。
2012年,成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首席科學家。
2018年1月,擔任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 [1] 
2019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5] 
2023年,任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 [21] 

王赤主要成就

王赤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王赤在太陽風大尺度結構和太陽風與地球磁層相互作用等國際科技前沿領域,做出一系列有原創性和國際影響的科研成果。建立了新的外日球層多元太陽風模型,提出了確定太陽風在外日球空間減速的新方法,給出了星際介質中性原子密度,為美國新一代日球邊界層探測器IBEX任務仿真提供了關鍵參數。揭示了外日球空間太陽風的物理特徵,研究成果“太陽風在外日球空間的減速”成為不爭事實,被美國空間物理戰略規劃委員會列為外日球空間六大研究成果之一。揭示了日冕物質拋射事件從太陽到外日球空間的傳播規律,理論預言了日球層頂對太陽風擾動的響應過程及不穩定性的新現象,並被觀測數據證實, 被列為美國行星際探索計劃的重大研究成果,被收集在美國宇航局為紀念旅行者飛船發射運行25週年的光盤上。合作建立了三維全球磁層磁流體力學模式,使我國成為國際上少數擁有能自洽描述太陽風-磁層-電離層耦合系統數值能力的國家之一,發現了地球磁層對行星際擾動的負反應的新現象,揭示了其物理本質,在地球磁層中小尺度物理現象的數值模擬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4] 
  • 學術論著
根據2021年6月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網站顯示,王赤先後發表在《自然》《美國地球物理學報》等國際學術刊物的論文160餘篇,引用2000餘次 [4]  ,代表論文如下:
Wang C, Wang J, Lopez R, Li H, Zhang J and Tang B (2018) Determination of Polar Cap Boundary for the Substorm Event of 8 March 2008. Front. Phys. 6:50.
Wang, C., J.Y. Wang, R.E. Lopez, L. Q. Zhang, B. B. Tang, T. R. Sun, and H. Li (2016), Effects of the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on the location of the open-closed field line boundary, J. Geophys. Res. Space Physics,121.
Wang, C., J. P. Han, H. Li, Z. Peng, J. D. Richardson (2014), Solar wind-magnetosphere energy coupling function fitting: Results from a global MHD simulation, J. Geophys. Res. Space Physics.
Wang, C., Z. Y. Xia, Z. Peng, and Q. M. Lu (2013), Estimating the open magnetic flux from the interplanetary and ionospheric conditions, J. Geophys. Res. Space Physics, 118, 1899–1903.
Wang, C., Q. Zhang, P. J. Chi, and C. Li (2013),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s of plasmaspheric and ionospheric variations during magnetic storms in 2011: First result from Chinese Meridian Project, J. Geophys. Res., 118.
Wang, C, Guo X C, Peng Z, et al. (2013), Magnetohydrodynamics (MH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n the interaction of the solar wind with the magnetosphere: A review.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56: 1141–1157.
Wang C, Li H, Guo X C, et al. (2012) Numerical study on the response of the Earth’s magnetosphere-ionosphere system to a super solar storm. Sci China Earth Sci.
Wang, C., J. J. Zhang, B. B. Tang, and S. Y. Fu (2011), Comparison of equivalent current systems for the substorm event of 8 March 2008 derived from the global PPMLR-MHD model and the KRM algorithm, J. Geophys. Res., 116, A07207.
Wang, C., T. R. Sun, X. C. Guo, and J. D. Richardson (2010), Case study of nightside magnetospheric magnetic field response to interplanetary shocks, J. Geophys. Res., 115, A10247.
Wang, C., H. Li, J. D. Richardson, and J. R. Kan (2010), Interplanetary shock characteristics and associated geosynchronous magnetic field variations estimated from sudden impulses observed on the ground, J. Geophys. Res., 115, A09215.
Wang, C., J. B. Liu, H. Li, Z. H. Huang, J. D. Richardson, and J. R. Kan (2009), Geospace magnetic field responses to interplanetary shocks, J. Geophys. Res., 114, A05211.
Richardson, J.D., J.C. Kasper, C. Wang, J.W. Belcher, and A. J. Lazarus(2008), Cool heliosheath plasma and deceleration of the upstream solar wind at the termination shock, Nature, 454.
Wang, C., J. B. Liu, Z. H. Huang, and J. D. Richardson (2007), Response of the magnetic field in the geosynchronous orbit to solar wind dynamic pressure pulses, J. Geophys. Res., 112, A12210.
Wang C., C.X. Li, Z.H. Huang, and J.D. Richardson(2006), The effect of interplanetary shock strengths and orientations on storm sudden commencement rise times,Geophys. Res. Lett,33, L14104.
Wang C., D. Du, J.D. Richardson(2005),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planetary coronal mass ejections in the heliosphere between 0.3 and 5.4 AU, J. Geophys. Res., 110, A10107.
Wang C. and J.D. Richardson (2004), Interplanetary coronal mass ejections observed by Voyager 2 between 1 and 30 AU, J. Geophys. Res.
Wang, C., J. D. Richardson, L.F. Burlaga, and N.F. Ness (2003), On the radial heliospheric magnetic fields: Voyager 2 observation and model, J. Geophys. Res., 108, 1205.
Wang, C. and J.D. Richardson (2003), Determination of the solar wind slowdown near solar maximum, J. Geophys. Res., 108(A2), 1058.
Wang, C. and J.D. Richardson(2002), Development of a strong shock in the distant heliosphere, Geophys. Res. Lett.., Vol.29, No.8.
Wang C. and J.D. Richardson (2001), Energy partition between the solar wind protons and pickup ions in the distant heliosphere: A Three-fluid approach, J. Geophys. Res., 106, 29401.
Wang, C. J. D. Richardson, and L. F. Burlaga, Propagation of the Bastille Day 2000 CME Shock in the Outer Heliosphere, Solar Physics, 204, 413, 2001.
Wang, C., J. D. Richardson, and K. I. Paularena. Predicted Voyager observations of the Bastille Day 2000 coronal mass ejection, J. Geophys. Res., 106, 13,007, 2001.
Wang, C. and J. D. Richardson, Voyager 2 observations of helium abundance enhancements from 1-60 AU, J. Geophys. Res.,106,5683, 2001.
Wang, C., J. D. Richardson and J. T. Gosling, Slowdown of the solar wind in the outer heliosphere and the interstellar neutral density, Geophys. Res. Lett., 16, 2429, 2000.
Wang, C., J. D. Richardson and J. T. Gosling, A numerical study of solar wind from Ulysses to Voyager 2, J. Geophys. Res., 105, 2337, 2000.
Wang, C. and J. W. Belcher, The heliospheric boundary response to large scale solar wind fluctuations: A gasdynamic model with pickup ions, J. Geophys. Res.,104 , 549 , 1999.
Wang, C. and J. W. Belcher,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hydrodynamic instabilities of the heliopause, J. Geophys. Res., 103, 247, 1998.
  • 科研項目
根據2021年6月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網站顯示,王赤先後主持的科研項目主要有美國宇航局(NASA)客座課題,創新團隊和國際合作夥伴計劃”,基金委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創新研究羣體、重點項目和科技部973項目等 [4] 
項目時間
項目名稱
備註
2010年01月—2022年12月
子午工程運行費
主持,國家級
2012年01月—2016年08月
基於子午工程和雙星計劃的地球空間天氣數值預報建模研究
主持,國家級
2012年01月—2017年08月
太陽風—磁層耦合物理過程與建模研究
主持,國家級
2013年01月—2017年12月
空間天氣模式
主持,市地級
2013年01月—2018年12月
太陽風—磁層—電離層系統時變過程的全球數值模擬研究
主持,國家級
2014年04月—2017年03月
國際子午圈計劃(一期)
主持,國家級
2014年04月—2023年12月
中國科學院南美空間天氣實驗室
主持,研究所(學校)
2014年01月—2018年12月
中國科學院南美空間中心天氣實驗室
主持,部委級
2016年01月—2017年06月
空間科學預先研究項目(第三批)間接費
主持,部委級
2016年01月—2017年06月
空間科學預先研究項目(第三批)
主持,部委級
2016年01月—2019年12月
磁通量傳輸事件的三維全球磁流體力學數值模擬研究
主持,國家級
2017年01月—2017年12月
空間天氣過程的能量問題研究(II)
主持,國家級
2017年01月—2017年12月
空間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7年開放課題專向經費
主持,國家級
2017年01月—2017年12月
空間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7年運行專向經費
主持,國家級
2017年01月—2022年12月
SMILE衞星工程間接費
主持,部委級
2017年03月—2023年12月
SMILE衞星工程
主持,部委級
2018年01月—2022年12月
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衞星預先科學研究
主持,國家級 [3] 
  • 科研成果獎勵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2014年
子午工程建設成果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12] 

王赤人才培養

  • 講授課程
2014年,王赤開始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為研究生講授《空間等離子體物理學》專業課 [7] 
  • 教育諫言
2021年4月27日,在瓊舉辦的第十九屆全國日地空間物理學研討會上,王赤強調,空間科學人才培養應面向國家發展需求,空間科學研究成果將在未來國家空間資產安全保障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國家需求積極儲備空間科學戰略力量是發展要務。因此,首先,需要大力發展空間科學事業,使青年人有事可幹,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舞台。其次,扭轉“唯帽子論”,更多關注個人貢獻和創新成果,打通人才成長的通道,完善人才評價體制。另外,在本科教育階段,高校應幫助學生打好紮實的數理基礎。在採訪中,王赤還寄語青少年要熱愛科學,樹立夢想,保持好奇心,為夢想的實現不斷努力奮鬥 [11] 
  • 教育成果獎勵
王赤獲得2017年度中國科學院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 [13] 

王赤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0年
2003年
趙九章優秀中青年獎

2003年
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
2005年
對Cluster衞星貢獻獎
2006年3月
2005年度紀念成中傑獎
2006年
2012年
國際日球物理年(IHY)傑出貢獻證獎

2019年11月
中國科學院院士
2021年4月
錢學森傑出貢獻獎

王赤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7年7月—2011年7月
國際地磁與高空大氣物理學會(IAGA)執委
2007年8月—2016年4月
2009年1月
空間科學學報》副主編
2010年2月
聯合國外空委“國際空間天氣倡議(ISWI)”執委
2011年8月
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物理專業委員會主任
2012年7月
國際地球環境模擬計劃(GEM)執委
2014年10月
國際日地物理科學委員會(SCOSTEP)執委
2014年11月
深空探測學報》編委會副主任
2016年4月
2018年7月
國際空間研究協會(COSPAR)執委 [3] 
2023年2月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19-20] 
2023年3月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 [21] 

國際與太陽同在(ILWS)執委
2023年4月

王赤人物評價

王赤作為“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子午工程的總師,為建設國際先進的地基空間環境綜合監測系統做出了突出貢獻 [9]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評)
王赤履新中科院空間中心主任,肩負了更多科研管理責任。儘管他內心更鐘情於科研工作,但在其位便要謀其政,就要為推動中國空間科學事業和空間中心的發展盡心盡力 [17] (《科技日報》評)

王赤人物影響

王赤的部分研究成果被美國宇航局收錄在他們為紀念旅行者飛船而製作的CD光盤上,作為旅行者飛船二十五年來的重大科學發現之一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