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璽

(醫學細胞生物學教授)

鎖定
王璽是中國著名的醫學細胞生物學教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2003博士,主攻細胞和發育生物學
中文名
王璽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主要成就
2003 博士,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細胞和發育生物學
職    稱
醫學細胞生物學教授

王璽個人簡歷

教育經歷 EDUCATION
2003 博士,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 [1]  大學,細胞和發育生物學
2003 Ph.D. Cellular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USA。
1997 碩士, 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醫科大學) [2]  ,基礎醫學院生物物理學系。
1997 M.S. Biophysics, Beijing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China。
1994 醫學學士, 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醫科大學) [2] 
1994 M.D. Beijing Medical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工作經歷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2011 天津醫科大學 [3]  細胞生物學系教授、系主任;天津醫科大學附屬天津市腫瘤醫院淋巴瘤科客座教授;中美淋巴腫瘤診治中心實驗室首席科學家;中國抗癌協會科技服務部高級顧問。
2011 Professor and Chair,Department of Cell Biology,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2010 兒科講師,美國哈佛大學 [4]  醫學院, 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 波士頓兒童醫院
2010 Instructor in Pediatrics, Dana-Farber CancerInstitute, Children's Hospital Boston, Harvard Medical School, Boston,Massachusetts, USA
2004 博士後研究員,美國哈佛大學 [4]  醫學院, 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 波士頓兒童醫院。
2004 Research fellow at 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Children’s Hospital Boston, Harvard Medical School, Boston, Massachusetts, USA
2003 博士後研究員,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1] 
2003 Researchassociate at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SA。

王璽協會會員

2004-至今 美國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學會會員。
2004-至今 美國微生物學會會員.
1997-至今 美國科學學會(AAAS)會員

王璽任職情況

2012大會組織委員會共同主席,大會董事會成員,國際健橋醫學峯會(Bridge Medical Summit BMS),劍橋,美國。
2011大會組織委員會共同主席,大會董事會成員,國際健橋醫學峯會(Bridge Medical Summit BMS),劍橋,美國。
2011-至今 外交和公共關係部主任 北美華人醫學會(ACMA) [5] 
2011-至今 編委會成員Clinical Oncology and Cancer Research 雜誌。
2009-2010 共同主席 哈佛大學 [4]  醫學院中國專家學者聯合會。
2008-2009 副主席 哈佛大學 [4]  醫學院中國專家學者聯合會。
2005-至今 副主席 北京醫科大學 [2]  /北京大學醫學部 波士頓校友會理事會。

王璽科研概述

研究方向為發育和癌症表觀遺傳學。表觀遺傳(Epigenetics)指所有不通過DNA序列改變就能影響基因表達(從而決定細胞乃至個體表型)的、可遺傳的(即可伴隨細胞分裂傳遞下去)的調控方式,包括DNA甲基化、組蛋白的化學修飾(乙酰化、磷酸化、甲基化及泛素化等)、核小體或染色體的結構重塑(remodeling)、以及非編碼RNA及朊病毒等調控方式。表觀遺傳調控在DNA複製、基因表達、修復、重組等重要過程中起關鍵作用,因此,在整體水平,表觀遺傳調控在細胞生存、增殖、細胞編程重編程、幹細胞自我更新、定向分化、器官發育等重要生命過程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每一個多細胞生物個體都是由一個受精卵細胞發育分化為成千上萬個種類繁多,形態功能各異的體細胞,但這些細胞都攜帶着基本一致的遺傳信息–DNA序列(除T細胞和B細胞發生過V(D)J重組之外)。而且,通過核移植、細胞融合或誘導特定基因表達等方法人工誘導的細胞重編程過程也基本不涉及DNA序列改變,也就是説要通過表觀遺傳機制。而表觀遺傳調控過程一旦出錯則會引發多種疾病如癌症和多種內分泌疾病。例如,近年來的癌症基因組測序項目表明,表觀遺傳調控因子在癌症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遠遠大於人們過去的估計,在相當大比例的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及腎癌細胞等幾乎所有的癌症中都有表觀遺傳調控因子的失活或突變。因此,深入細緻全面地理解表觀遺傳調控機制有着深遠的科學和社會意義。
實驗室 [6]  主要運用跨學科生物手段,包括小鼠遺傳學,分子及細胞生物學和基因組及疍白組學等系統生物 學技術,研究表觀遺傳學機理在幹細胞向各種免疫細胞定向分化,細胞功能、命運決定及癌變中的作用。研究成果將會提供重要的框架在系統和分子水平上認識表觀遺傳學機理在調控免疫系統基因表達細胞分化、發育和癌症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提供新穎的以表觀遺傳調控因子為靶點的藥物研發和新的治療方案的新思路和新線索,以更好治療癌症和風濕性關節炎等自身免疫病,也為未來人造細胞的構建提供重要的設計藍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