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洪江

(北京科技大學資源工程系博導)

鎖定
王洪江,男,博士學歷,北京科技大學資源工程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第五屆國家安全生產專家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 [1] 
中文名
王洪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性    別
學    位
博士學位
職    務
博士生導師
職    稱
研究員

王洪江人物經歷

1985年9月-1989年6月,中南工業大學,資源工程專業,學士 [1] 
2002年9月-2006年5月,中南大學,安全技術與工程專業,博士 [1] 
1989年7月-2002年8月,西北礦冶研究院採礦室專業技術人員,見習生(1989)助理工程師(1990)、工程師(1994)、高級工程師(2001) [1] 
2006年至今,北京科技大學土木與資源工程學院教師,教授(2013年),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7) [1] 
2011年9月-2012年4月,澳大利亞Adalaide大學訪問學者 [1] 

王洪江教學科研

本科生課程:
《礦牀開採工程(地下開採)》 [1] 
研究生課程:
《尾礦處置與利用》 [1] 
研究領域:
1、金屬礦安全高效開採 [1] 
2、尾礦綠色處置與綜合利用 [1] 
3、金屬礦特殊開採 [1] 

王洪江主要貢獻

1、金屬礦膏體充填理論與技術,專著,科學出版社,2015 [1] 
2、現代充填理論與技術,教材,冶金工業出版社,2012 [1] 
5、王洪江,王勇,吳愛祥. 細粒全尾動態壓密與靜態壓密機理.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 2013,35(5):566-571 [1] 
6、王洪江,李輝,吳愛祥. 鍺廢渣摻量對水泥及膏體水化凝結的影響規律. 中南大學學報, 44(2),743-748(2013) [1] 
7、王洪江, 李輝, 吳愛祥, 等. 基於全尾砂級配的膏體新定義.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45(2):557-562 [1] 
8、胡凱建, 王洪江, 李廣澤, 等. 一株鹼性產氨浸銅細菌改良試驗研究. 工程科學學報, 2015, 37(11):1410-1414 [1] 
9、李公成, 王洪江, 吳愛祥, 等. 泵送劑對膏體抗壓強度的影響試驗研究及機理分析, 工程科學學報, 2016, 38(5):595-601 [1] 
10、楊柳華; 王洪江; 吳愛祥,等. 基於循環系統的膏體濃密機底流調控及其數學模型,工程科學學報,2017,39(5) 1507-1511 [1] 
發明專利
1、一種礦山活動塌陷區回填處置方法,ZL201310151624.9 [1] 
2、一種膏體飽和濃度測量裝置及其方法,ZL201310399790.0 [1] 
3、一種緩傾斜薄-中厚礦體的新型採礦方法,ZL201310598485.4 [1] 
4、一種基於膏體充填的人工假頂構築方法,ZL201510958696.3 [1] 
5、一種基於深錐濃密機的全尾膏體充填和堆存聯合處置方法,ZL201510334903.8 [1] 
6、一種全尾砂膏體制備方法,ZL201510580695.X [1] 
7、適用於軟弱破碎礦體的拉底空間無支護採切方法,ZL201610204296.8 [1] 

王洪江獲獎記錄

1、軟破難採體膏體充填安全高效開採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 G20160181,2016年 [1] 
2、會澤膏體充填物料匹配性及系統適應性研究與應用,雲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16EC118R-003,2016年 [1] 
3、謙比希銅礦破碎緩傾斜礦體開採及膏體充填關鍵技術研究,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一等獎,[2016]5-2015007-R12,2016年 [1] 
4、巴魯巴銅礦複雜難採礦體開採技術研究,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2014]215-2014006-R10,2014年 [1] 
5、深井富水礦牀全尾膏體自流充填無廢開採綜合技術,北京市一等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 二等獎,[2012]4-2011026-R03,2012年 [1] 

王洪江科研項目

1、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課題三,深部金屬礦高效協同膏體充填技術,2017YFC0602903 [1] 
2、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複雜地下金屬礦二步開採與回收技術,2013BAB02B05 [1] 
3、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深錐濃密過程中底流稠化機制及其調控方法,(51374034) [1] 
4、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優先發展領域,鹼性體系細菌浸銅基礎研究,20110006130003 [1] 
5、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針對尾礦採空區固體廢棄物回填的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Z161100001216002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