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泰際

鎖定
明清易代之際,王泰際是嘉定的一代名士,又是一代隱士。
本    名
王泰際
所處時代
明清易代時期
職    業
隱士
性    別

王泰際基本資料

王泰際,字內三,號硯存,生於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今馬陸戩浜人。王氏於明初遷至嘉定城東南戩浜,世代耕讀,後成為當地的殷實富户。王氏家族積德行善,在當地鄉里有良好的聲譽。王泰際的祖父王汴,曾經出錢建造十幾座石橋,為鄉民出行提供方便。萬曆三十六年(1608),嘉定遭遇洪災,饑民嗷嗷待哺,王汴拿出糧食,開粥廠,救濟災民,他還幫鄉親們歸還拖欠的賦税,官府為了表彰他,曾準備授予官職,王汴推辭説:“我不想做官發財,讓我們的子孫自立吧。”家庭對於王泰際有着重要的影響。

王泰際人物生平

王泰際從小聰明好學,處事沉穩老成。明代崇禎三年(1630),32歲的王泰際參加江南鄉試,中舉人。崇禎十六年(1643),王泰際和同縣舉人黃淳耀一起考中進士。這一年,他45歲。照例,讀書人在考取進士後,就可以授官職。但此時,內憂外患的明王朝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王泰際和黃淳耀商量後,決定不當亂世之官,回鄉隱居讀書,兩人一起回到了故鄉嘉定。
第二年,李自成的農民軍攻入北京,明王朝覆滅了。不久清軍入關,擊敗李自成,在北京建立了清王朝,明宗室福王在南京建立南明小朝廷。王泰際知道了當時的形勢後,寫信給黃淳耀,提出共同隱居的計劃。黃淳耀十分贊同王泰際的提法,在回給王泰際的信中説:“去城而鄉,雖埋名不能,而全身可得。冠、婚、喪、祭,以深衣幅巾行禮,終身稱前進士。一事不與州縣相關,絕跡忍餓可也。”
後來黃淳耀因被推為“嘉定恢剿義師”之首,隱居不得,為抗清殉國,而王泰際則信守自己隱居的諾言。明亡後三十多年幾乎足不出户,在家鄉繼續讀書種田,終身不與清政府合作。他在《書懷》一詩中有這樣的詩句:“生守終身前進士,死丹片石晉遺民。”這是他真實的心靈寫照。
他在城東有自己的園林壽硯堂和東皋,其中有爾雅堂、美樓、照雪齋、藥欄、荷沼、叢桂、孤松、寒梅、瘦竹等景。他經常在自己的園林中邀集詩友,舉辦詩會。太倉著名詩人吳梅村、陳瑚,以及本縣名士蘇震、陸元輔經常在東皋雅集。吳梅村十分欣賞王泰際隱士生活,曾賦詩四首歌詠之,詩中有“槎浦岡頭自種田,居然生活勝焦先”、“翠竹黃花一草堂,柴門月出深耕桑”等句。
儘管隱居在家,王泰際仍保持着愛人民愛家鄉的情懷。清代順治初年,嘉定縣令在確定嘉足漕糧的數量時,故意提高徵繳數量,增加農民的負擔。王泰際據理力爭,與嘉定縣令論辯。縣令語塞,無言可對,就派人暗中向王泰際贈送銀兩,遭到王泰際的拒絕。有一次王泰際做夢,一位神人對他説:“你敢於為民力爭,積德行善,大有陰功,將得到一個有出息的曾孫。”次日晨起,果然孫媳婦生了兒子,就是後來考中狀元的王敬銘
晚年的王泰際喜愛與文朋詩友們交往,他與宋琬、吳梅村、陸元輔、張鴻磐、蘇淵、餘懷孫致彌侯涵等人答詩唱和。清康熙九年(1670),他曾出席侯涵在秬園舉辦的“明月詩會”。
王泰際十分注重對子孫的教育,詩禮傳家,他的長子王霖汝年23歲就中舉人,次子王楫汝也是舉人;孫子王畮為進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曾孫王敬銘為狀元。他的家族,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科舉之家和文化世家。 [1] 

王泰際作品相關

王泰際勤於著述,曾著有《壽硯堂全集》《歷代詩類抄》《四書廣古注》《周易翼注》《王氏世譜》《冰抱老人集》等書。時人稱他為人有“忠君愛國之心,守身行已之道”,“為詩徵顯闡幽,標奇入奧,根底於杜(甫)、韓(愈),而出入於文昌(張籍)、貞曜(孟郊),鎔鑄百氏,自成一家。”

王泰際其他資料

清康熙十四年(1675),王泰際在家鄉逝世,終年77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