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江寧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副院長)

鎖定
王江寧,男,漢族,中共黨員,農工民主黨員,主任醫師。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副院長,北京大學第九臨牀醫學院副院長、修復重建外科主任醫師,醫學博士、首都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1]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 [2] 
中文名
王江寧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代表作品
《蛆蟲生物擴創的作用機理研究》
職    務
博士研究生導師

王江寧個人履歷

1993-1996年,大連市中心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 [1] 
1996-1998年,大連市中心醫院骨科主任醫師
1998-2002年,大連市中心醫院副院長,骨二科主任
2003-2009年,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院長,整形顯微外科主任,大連大學修復重建外科研究所顯微外科所長
2009-2013年, 首都醫科大學潞河醫院副院長,整形顯微
外科主任、中心實驗室主任
王江寧 王江寧
2013年5月-至今,北京大學第九臨牀醫學院副院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副院長,修復重建外科主任醫師
1997年11月成功的完成世界首例“斷肢異位寄養再回植術”,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後全國各醫院採用這種方法,挽救了眾多的患者肢體。該手術方法參加了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世界修復重建顯微外科第十屆大會交流,2004年該項目獲得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0年被國務院授予特殊津貼。2002年12月被任命為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院長,在五年任期內使該院經濟收入翻了三倍,並開展了心臟移植,肺移植,肝移植,腎移植,是東三省唯一完成四大臟器移植的醫院。
2004年《蛆蟲生物擴創的作用機理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技基金的資助20萬元,經過4年的研究於2008年結題,該課題獲2009年度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央電視台《走進科學》欄目2006年11月21號將該新技術播出後,該方法在臨牀應用推廣已達三百多家醫院,辦繼續教育學習班30多期,經五位院士鑑定該項技術經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到達世界先進水平。
抗震救災
抗震救災(3張)
2008年被聘為全國修復重建顯微外科副主任委員,任期4年。上任以來主持全國性會議兩次,使該學科的學術氛圍更加濃厚。2008年5月12號汶川地震王江寧教授於5月13號晚抵達抗震救災的第一線德陽市人民醫院,在餘震不斷髮生的手術室裏完成了20多台手術,搶救了危重病人15例(最大年紀96歲),保住了5位患者的肢體。並親臨倒塌房屋中搶救被埋的傷員,捐款達一萬多元。被遼寧省組織部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09年調北京潞河醫院任副院長兼修復重建顯微外科主任,主管科技帶領碩士博士開展大量的科學研究工作。2009年申報首都醫院發展基金一項獲8萬資助,獲區科學基金資助兩項共13萬元,並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2010年6月,申報首都特色臨牀醫學應用發展項目“生物清創治療嚴重感染創面的臨牀研究”獲26.萬資助,2010年8月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絲光綠蠅蛆蟲抗菌肽的分子結構與生物信息學研究”獲32萬元資助。2010年2月被批准為首都醫科大學顯微外科碩士研究生導師。2011年10被批准為首都醫科大學教授。2012年8月申報首都特色臨牀醫學應用發展項目“體外模擬生理環境寄養斷肢的臨牀應用研究”獲15萬元資助。發表SCI文章10篇
調任北京潞河醫院任副院長期間,主管科教科、醫患協調辦公室、ICU、醫療保健科、整形外科,建立了中期評估制度,引進了績效考評機制。重視把科研成果轉化為臨牀的實際工作能力。潞河醫院的科研由2009年8月在研項目總共2項,資助金額總計10萬元,經過兩年的科技興院工作,在研項目達100多項,並填補了通州區醫療領域國家自然基金和北京市科委項目的空白,在研項目資助金額達到500萬元,在研項目增加50多倍,資助金額增加50倍。 [3] 
2010年王江寧教授曾在國內應用“人工肌肉”置入術解決了一位小兒麻痹症患者雙下肢不等粗的問題。2013年該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不僅改善了患者肢體外觀,更重要的是利用錨釘懸吊系統與骨骼之間的固定,使人工肌肉替代股四頭肌、腓骨長短肌等的收縮功能,糾正肌肉萎縮所致的功能異常,使其以仿生學的形式在肢體內伸縮,起到平衡穩定和彈性固定關節的作用。 [3] 

王江寧人物生平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教育部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行評專家,中國修復重建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誌副主編,國際顯微外科雜誌(Microsurgery SCI收錄雜誌)編委,美國密西西比大學醫學中心整形外科兼職教授,美國路易斯威爾手外科中心高級訪問學者,中國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誌常務編委,中華顯微外科雜誌編委,中國實用手外科雜誌編委,國際修復重建外科協會委員。 曾任大連市中心醫院副院長(三甲醫院);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院長(三甲醫院);首都醫科大學潞河醫院副院長、兼修復重建外科主任、中心實驗室主任、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 [2] 

王江寧成就榮譽

從醫20餘年,有二項手術填補國際空白,有二項科研成果填補國內空白,發表國家級醫學論文20餘篇,國際級醫學論文10餘篇,目前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發表SCI收錄文章11篇 [4]  。多年來,勤勤懇懇工作在醫療、教學、科研第一線。治學嚴謹,勇於創新。在教學方面,指導博士、碩士研究生21名,均已成為臨牀、教學和科研方面的骨幹。由王江寧主持完成的世界首例寄養於前臂的暫時異位斷手再植術受到學術同行的好評,王江寧先後應邀訪問了美國、法國德國等多家醫學院並作了學術報告,並且登上了世界第十四屆顯微外科學術會議、歐洲第四屆顯微外科學術會議、世界學會的講壇。 王江寧承擔國家自然基金項目2項,北京市科委重大項目1項,首都醫學發展基金1項,北京市科委特色項目2項,局級科研項目2項,獲科研經費資助累計達258萬元。由王江寧主持完成的;暫時性斷肢異位寄養再回植術的臨牀研究成果,得到中科院五位院士的高度評價,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009年生物清創的基礎實驗與臨牀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王江寧獲獎情況

獲獎項目(或專利、成果等)
獎勵名稱
授獎單位
獲獎
獲獎年份
排名
證書編號
《蛆蟲生物清創的臨牀與實驗研究》
政府科學技術進步獎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三等獎
2009
第一
2009醫-3-004-01
《同一供體二個受體同時心臟、肺肺移植的臨牀及試驗研究》
政府科學技術進步獎
大連市人民政府
二等獎
2007
第一
2006J-2-20-01
《斷肢異位寄養再回植術的臨牀及實驗研究》 [5] 
政府科學技術進步獎
遼寧省人民政府
二等獎
2004
第一
2004J-2-46-01
《斷肢異位寄養再回植術的臨牀及實驗研究》 [5] 
政府科學技術進步獎
大連市人民政府
一等獎
2004
第一
2003-1-14-1
《應用內窺鏡行肌腱粘連鬆解的臨牀及實驗研究》
政府科學技術進步獎
大連市人民政府
一等獎
1998
第一
98-1-6-1
《應用帶血管的骨及骨膜複合移植修復巨大骨缺損的臨牀及實驗研究》
政府科學技術進步獎
遼寧省人民政府
二等獎
1994
第一
94醫-3-40-1

王江寧基金資助

獲基金資助項目
基金名稱
金額(萬元)
資助時間
承擔項目角色
《蛆分泌物對感染創面的作用機理研究》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
2004
課題負責人
《蛆蟲生物擴創的作用機理研究》
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
7
2006
課題負責人
內窺鏡下頜角肥大矯形的臨牀與實驗研究 [7] 
大連市科研基金
20
2007
課題負責人
球囊撐開納米人工骨注入微創跟骨增高平足矯正術的臨牀與實驗研究
首發基金
8
2010
課題負責人
球囊撐開納米人工骨注入微創跟骨增高平足矯正術的臨牀與實驗研究
通州區科委基金
5
2010
課題負責人
生物清創治療嚴重感染創面的臨牀研究
首都特色臨牀醫學
26.06
2010
課題負責人
絲光綠蠅蛆蟲抗菌肽的分子結構與生物信息學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32
2010
課題負責人
蛆蟲生物清創的臨牀與實驗研究
通州區科委基金
8
2010
課題負責人
體外模擬生理環境寄養斷肢的臨牀應用研究
首都特色臨牀醫學
15
2012
課題負責人

王江寧其他獎勵

榮譽稱號及獎勵名稱
授獎單位
等級
獲獎年份
證書編號
市政府特殊津貼
大連市人民政府
副省級
1996
984(96)28
大連市“十大傑出青年”
大連市人民政府
副省級
1999
-
政府特殊津貼
國務院
國家級
2000
(98)9840010
大連市優秀專家稱號
大連市市委
大連市市政府
副省級
2001
-
大連市衞生系統“十大優秀衞生工作管理者” [8] 
大連市衞生局委員會
大連市衞生局
副省級
2004
遼寧省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
中共遼寧省組織部
省級
2008

王江寧重要兼職

兼 職 單 位
職 務
1
織感染與損傷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9] 
主任委員
2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3
中華醫學會顯微外科學會
委員
4
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
行評專家
5
教育部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
評審專家

王江寧學術團體

學術團體名稱
職 務
1
美國“Microsurgery”雜誌(SCI)
編委
2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誌》
副主編
3
《中國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誌》
常務編委
4
《中華顯微外科雜誌》
編委
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情況
國際,特邀報告,王江寧,斷肢異位手寄生再回植術,世界第七屆手外科會議,1998-5,加拿大温哥華。
國際,特邀報告,王江寧,斷肢異位足寄生再回植術,世界修復重建顯微外科第十二屆學術會議,1998-8-26,希臘雅典。
國際,特邀報告,王江寧,斷肢異位足寄生再回植術,歐洲第四屆顯微外科學術會議,1998-8-30,希臘柯夫島。
國際,特邀報告,王江寧,單血管蒂帶串聯的雙肋骨膜骨瓣修復尺橈骨骨不連,世界修復重建顯微外科第十三屆學術會議,1999-6,美國洛杉磯。
國際,特邀報告,王江寧,斷足及斷手異位寄養再回植術,美國顯微外科學術會議,1999-7,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醫學院。
國際,特邀報告,王江寧,生物清創在嚴重創傷中的應用,世界第一屆創面修復學術會議,2000-10-9.澳大利亞悉尼。
國際,特邀報告,王江寧,世界第一屆修復與重建顯微外科會議,2001-9,台灣台北長庚醫院。
國際,特邀報告,王江寧,Application of maggot therapeutics for repairing serious infective wound,第七屆國際生物治療會議,2007-6-24,韓國首爾。
國際,特邀報告,王江寧,A The healing and antibacterial function research of the maggot secretion on the ulcer area ,第七屆國際生物治療會議,2007-6-24,韓國首爾。
國際,特邀報告,王江寧,蛆蟲生物清創的實驗研究及臨牀應用,世界第四屆創面修復學術會議,2008-11,澳大利亞墨爾本

王江寧社會評價

王江寧在醫學方面不僅有深厚的學術底藴,還有着豐富的實踐經驗,是學實兼重的醫學界代表人物。因他為大連市醫學發展與研究作出的突出貢獻,出任碩士生導師、大連市骨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大連市顯微外科學會主任委員、世界修復與重建顯微外科學會會員、全國修復與重建外科學會中青年委員、《中國實用手外科雜誌》編委、《中國修復與重建外科雜誌》編委、《中華醫學會顯微外科雜誌》編委等社會職務。獲得第四界大連市十大傑出青年、大連市"優秀學科帶頭人"、2001年大連市"優秀專家"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並當選為1998年遼寧省政協委員,及大連市政協委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