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時澤

鎖定
王時澤(1886—1962),湖南長沙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1904年赴日本留學,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結識秋瑾等革命黨人。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王時澤聞訊立即回國,與革命軍司令李燮和取得聯繫,積極投身革命。中華民國成立後,王時澤任海軍部科員。1922年沈鴻烈委任王時澤為東北航務局局長兼東北商船學校校長。韓復榘主魯後,沈鴻烈任青島市長,王時澤被沈鴻烈任命為青島市公安局局長,直到盧溝橋事變前夕時卸職。抗戰勝利后王時澤復出擔任東北航務局局長,直到1949年卸職。新中國成立後,王時澤被聘為湖南文史館館員。1962年因病逝世。 [1] 
中文名
王時澤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南省長沙市
出生日期
1886年
逝世日期
1962年
主要成就
參加辛亥革命

王時澤人物經歷

王時澤(1886—1962),湖南長沙人,留學日本時加入同盟會,與近代民主志士秋瑾等人關係密切。王時澤於1902年秋考入善化學堂(按:善化縣於1912年併入長沙),受名師皮鹿門先生之教,得知世界大勢。其時,黃興等人在湘提倡革命,王時澤耳聞其説,深感中國被瓜分之禍迫在眉睫,而清政府昏庸,因之在同學中屢屢慷慨陳言:“非自強無以御外侮,非排滿革命無以圖自強,非喚醒同胞無以革命。”終因言論偏激,年少莽撞的王時澤於1903年冬被校方除名。幸得學董俞藩同先生資助,於1904年春赴日本留學,其時尚未滿18歲。
1905年8月,同盟會成立於東京。王時澤與秋瑾及其他三合會的成員均轉入同盟會。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前夕,年僅26歲的王時澤毅然回國,在上海策動了海軍艦隊的起義。王時澤面對當時的“上海臨時總司令”李燮和慷慨陳詞:海軍不起義,上海光復的成果就不能保證,烈士們的鮮血就可能白流!
1912年秋瑾就義五週年之際,王時澤曾在長沙出版《秋女烈士遺稿》,併為之寫序。
從北洋政府至民國政府時期,王時澤曾輾轉於國內多個城市擔任不同公職。王時澤於上世紀30年代初起,先任青島海軍學校校長,後又任青島市公安局局長,均系當時青島市市長沈鴻烈推薦的。王時澤與沈是在日本學海軍時的同學,也是至交。沈鴻烈對王時澤多有提攜。
1938年,沈鴻烈當上了山東省主席,再任王時澤為山東臨時行轅主任。這個職務並未經國民政府正式任命,只能算是沈氏幕僚。但身處抗戰之際,王時澤並不計私利,繼續奔走國事。至1940年後,王時澤終於脱離政界,攜全家避居湖南湘西邊城鳳凰。但即便暫寄於寧靜的青山綠水之間,仍“自‘九·一八’後刻刻未忘東北”。抗戰勝利後,王時澤又重新出山。先是國民政府派任在遼寧葫蘆島恢復的東北商船學校任校長,後又派任東北航政局專門委員、局長,直至1948年卸職歸鄉。
1951年,年逾花甲的王時澤被聘為湖南省文史館館員。
1962年正月初九清晨,王時澤因突發腦溢血,在家中逝世,享年76歲。 [2] 

王時澤與秋瑾軼事

秋瑾祖籍浙江紹興,留日期間常參加浙江同鄉會的活動;又由於她1896年奉父命跟湖南王廷鈞成婚,曾在湘鄉、湘潭、長沙、常德等地生活,故也參加湖南同鄉會的活動,很快跟王時澤結識。王時澤説秋瑾比他大九歲,實際上是大十歲。王時澤生於1885年,秋瑾生於1875年。由於兩人都有拯救民族危亡的拳拳報國之心,又都有反叛封建倫理道德的性格(王時澤少年時就因反叛舊教育而被長沙“善化學堂”開除),故志趣投合,以姐弟相稱。
1904年7月初,秋瑾轉東京實踐女學校女子師範工藝速成科。該科在赤坂檜町十番地授課,校長是秋瑾久慕其名的下田歌子。為了在一年內快速培養出女學教師,該校要求甚嚴,每週授課33小時,學習期間不允許學生擅自外出,不經保證人擔保,也不得跟外人見面。秋瑾被編入該校湖南班。當年湖南班學員有20人,年齡最大的48歲,最小的才17歲。巧合的是,王時澤的母親王勩當時也是該班學員,時年43歲。
王時澤 王時澤 [3]
1906年夏天,王勩從實踐女校畢業,離日歸國前曾填《金鏤曲》一闋題贈實踐女校副校長青木文造,上闋是:“時勢真堪吒。嘆年來風潮正劇,息肩不暇。虎視相環皆勍敵,演盡欺凌恐嚇。更各國冷嘲熱罵。苦雨悽風蕭瑟甚,嘆沉沉黑暗如長夜。東來者,情難卻。”王勩原名譚蓮生,在湖南時原是一家庭主婦。留學日本後有了國際視野與感時憂國情懷,不能不説是深受秋瑾影響。
要致力於民族民主革命,秋瑾亟須參加一個革命團體。1904年10月,孫中山派馮自由、梁慕光等在日本橫濱組織一個秘密會黨洪門三合會,取合天、合地、合人之意,以推翻清王朝,恢復中原為宗旨。秋瑾邀王時澤一起參加,王時澤欣然同意。
1905年8月,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總理,下設執行、評議、司法三部。由馮自由介紹,秋瑾與王時澤在黃興的寓所加入同盟會,被推舉為評議部評議員,兼浙江省主盟人。入盟之後,秋瑾常從東京去橫濱,參加黃興組織的炸彈研製班,請俄國無政府主義者為教授,為在國內舉行武裝起義做準備。參加研製班的除秋瑾外,還有男女革命志士喻培倫、唐羣英等。同時,秋瑾還與徐錫麟、陶成章、陳伯平、龔未生等原光復會骨幹結盟。
因為留日學生當中革命氣氛日益濃厚,日本政府坐立不安,清朝政府更如芒在背。1905年冬,日本政府徇清政府要求頒佈《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對留日中國學生的革命活動進行限制。陳天華在東京大森海灣投海殉國以示抗議,留學生羣情激憤,舉行了總罷課。秋瑾義不受辱,決定憤然回國。8000留學生中,響應者有2000餘人。當時,王時澤在日本私立海軍預備學校——海城中學學習。秋瑾歸國前詢問王時澤的態度,王時澤説:“甲午之恥未雪,又訂辛丑條約,我們來日本,原為忍辱求學。我不贊成此時回國,希望大家暫時忍耐,不必憤激於一時。”秋瑾聽後默然良久。長期以來有一種傳説,説秋瑾在集會上拔刀插在講台上説:“誰不歸國,忍辱求學,吃我一刀。”實際情況是:秋瑾從馬靴中取出倭刀插在台上,説:“如有人回到祖國,投向清廷賣友求榮,吃我一刀!”她並不是要把不回國的留日學生都趕盡殺絕。
1906年春,王時澤收到秋瑾從上海虹口厚德里寄來的一封信,也證實了秋瑾的上述立場。信上寫的是:“吾與君志相若也,而今則君與予異,何始同而終相背乎?雖然,其異也,適其所以同也。蓋君之志則在於忍辱以成其學,而吾則義不受辱以貽我祖國之羞,然諸君誠能忍辱以成其學者,則辱世甚暫,而不辱其常矣。吾素負氣,不能如君等所為,然吾甚望諸君之無忘國恥也。吾歸國後,亦當盡力籌劃,以期光復舊物,與君相見於中原,成敗雖未可知,然苟留此未死之餘生,則吾志不敢一日息也。吾自庚子以來,已置吾生命於不顧,即不獲成功而死,亦吾所不悔也。且光復之事,不可一日緩,而男子之死於謀光復者,則自唐才常以後,若沈藎、史堅如、吳樾諸君子,不乏其人,而女子則無聞焉,亦吾女界之羞也。願與諸君交勉之。”這封表達秋瑾獻身精神與女權意識的重要書信,先後被收入了1912年王時澤編的《秋女烈士遺稿》,1929年秋瑾之女王燦芝編的《秋瑾女俠遺集》,1960年中華書局出版的《秋瑾集》。
1907年7月15日,秋瑾在紹興古軒亭口英勇就義。臨刑前,她從容地對行刑的劊子手説:“且住,容我一望,有無親友來送別我。”張目四顧之後才説:“可矣!”在秋瑾思念的親友中,應該也包括遠在東瀛的革命戰友吧。王時澤沒有辜負秋瑾的期望,忍辱求學,於1911年畢業於東京商船學校航海科及橫須賀海軍炮術水雷學校。武昌起義發生後,王時澤立即歸國,組織了400餘人的海軍陸戰隊,參加了攻佔南京之役,成為了他生命史上的光榮一頁。
還應該提及的是,秋瑾慷慨就義之後,王時澤立即以“悲生”為筆名撰寫了《秋瑾傳》,刊登於《天義報》。這是記述秋瑾革命活動的最早文字。王時澤同父異母的兄長王時潤也署名“啓湘”,在上海《小説林》雜誌第7期發表《聞雞軒詩話》,以為紀念。“聞雞軒”是伯王時澤的書齋名,王時澤的書齋名是“擊楫軒”。從此我家與秋瑾家成了世家,秋瑾之子王沅德,其女王燦芝常來家賀節拜年。1912年,王時澤把他保存的秋瑾詩文編成《秋女烈士遺稿》,以長沙紀念秋女烈士委員會的名義印行,並親撰序言。同年,浙江方面決定將秋瑾遺體運回杭州,葬於西湖西泠橋畔,秋瑾的婆婆屈氏又哭又鬧,強行拒遷。秋瑾之子王沅德也持反對態度,王時澤耐心斡旋,終使秋瑾夫家同意遷葬西湖。起柩那一天,王時澤親自扶靈,揮淚送別。事後,由王時澤經辦,將位於長沙黃泥塅的陳湜祠改建為秋女烈士祠,費用全由王家負擔。1955年,秋瑾的兒子王沅德去世之前。囑家人將秋瑾遺照數幀並《秋女烈士遺稿》一本送給王時澤。王時澤隨即捐贈湖南省博物館保存,成為了珍貴的辛亥革命文獻資料。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