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愛華

(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候選人)

鎖定
王愛華,男,漢族,1972年8月生,中共黨員,神華寧夏煤業集團大武口洗煤廠儲運車間工人。
中文名
王愛華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2年8月
職    業
工人
性    別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所獲榮譽
全國孝老愛親模範候選人

王愛華所獲榮譽

2013年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全國孝老愛親模範候選人。 [1] 

王愛華主要事蹟

12年前,王愛華撫養了一名與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智殘棄嬰。為了這個孩子,他花去了所有積蓄,賣掉了自己的房子,放棄了生育親子的機會,這份大愛感天動地。
2001年3月的一天,王愛華下班後到石嘴山市二醫院探望住院朋友,當經過急診樓道時突然聽到幾聲小孩微弱的啼哭聲,發現樓梯下一個用黃色羽絨服包裹着的嬰兒在不斷地哭,脖子旁邊放着一個空奶瓶。聞聲趕來的幾個民工説:“這是一個被遺棄的孩子。”看着孩子可憐哭泣着,王愛華動了惻隱之心,抱着孩子回了家,和妻子商量後,決定收養這個孩子,並給孩子取名叫心怡。2003年,王愛華辦了獨生子女證,從此和這個棄嬰成為“一家人”。心怡4歲的時候上了幼兒園,王愛華髮現她跟別的孩子有點不太一樣,總是記不住1至10這幾個數,而且反應比別的孩子遲鈍。2006年10月,王愛華和妻子帶着孩子和全部存款來到北京,在北京兒童醫院和解放軍306醫院給孩子做了全面檢查。診斷結果是孩子弱智。王愛華花費了7.8萬元錢,只換回的一張醫院診斷書和兩拉桿箱治療藥物。回到家後,好多人勸王愛華把弱智的孩子送到民政局,自己還可以再生育一個健康孩子,但王愛華還是堅持留下了孩子。
從此以後,除了日常必須開銷外,王愛華把錢都攢下來用於小心怡治病,北京兒科科研所、上海兒科研究中心、西安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青島兒童醫院、北京國濟中醫院……他跑遍了全國各大著名兒童醫院,心怡的病症卻依然沒有好轉。10多年來,為給這個智殘孩子治病求醫,他先後花去醫藥費50多萬元,並賣掉了自己的房子,放棄了生育親子的機會,妻子也和他離了婚,但王愛華依然義無反顧地堅守着自己當初的選擇。
如今,王愛華和女兒租住在單位的單身樓裏,兩張牀,兩個鋪蓋卷,一台舊電腦。王愛華説他仍然對治好女兒的病充滿信心,只要能使女兒的病情有所緩解,再苦再累他都無怨無悔。12歲的心怡現就讀於石嘴山市特殊教育學校二年級,王愛華説,他已經很知足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