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建軍

(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研究員)

鎖定
王建軍,男,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研究員、研究室主任。
中文名
王建軍
籍    貫
江蘇泰興
出生日期
1964年
畢業院校
山東礦業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研究員王建軍,男,碩士
簡歷:
1964年生於江蘇泰興
1982—1986年 山東礦業學院採礦工程系採礦工程專業學士學位
1986—1989年 獲得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工程理學專業碩士學位
1989年至今,在地殼應力研究所工作
1989-1991,地震預報研究室,任研習員
1992-1995,地應力測量研究室,任助理研究員
1996-2000,科學技術處,1997年任副研究員,1999年任副處長
2001-2003,斷層力學研究室,2001年任研究室副主任,2002年12月任研究員
2003年任研究室主任,被聘為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碩士生導師
2003-2005,北京震苑迪安防災技術研究中心,任總經理
2006-2015,地震信息網絡研究室,任研究室總工程師、研究室主任
任職:
1) 中國地震學會地震空間對地觀測委員會委員
2)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測試專業委員會委員
3)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會員
現為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岩土工程學報、華南地震等期刊的審稿專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地殼應力觀測、斷層形變監測、地震災害防禦、地震應急救援、地震災情獲取以及信息網絡與通信新技術應用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學科類別:
地震監測、信息技術、地震應急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2012-2014,地震行業科研專項:地震災害救援現場關鍵環節標準工作程序及其管理系統研發,專題一:我國地震應急管理體系及其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分析研究;專題五:地震災害緊急救援標準工作程序管理系統研發
2012-2014,地震行業科研專項:中國地震應急救援的區域差異性分析,協作任務:縣市地震應急救援需求類型分析
2012-2014,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地震應力環境探測技術與方法研究,子專題:《鑽孔應變台站鑽孔施工技術規程》編制
2009-2011,國家發改委CNGI專項:基於IPv6技術的地震觀測試驗系統項目-基於IPv6的地震烈度觀測試驗系統
2007-2009,地震行業科研專項-現代網絡技術在地震應急救援現場應用的關鍵技術研究
2007-2008,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子專題-地震災情監控儀研製
2006-2008,國家發改委CNGI專項:基於IPv6的地震傳感器示範網絡專題-基於IPv6的智能型地震烈度傳感器研製及IPv6地震烈度傳感器網絡技術研究與實驗系統建設
2005-2006,科技部科技基礎平台建設專項:地震網絡計算應用系統建設-地殼應力所網絡計算應用分節點建設
2004-2014,科技部地震科學數據共享試點工程項目—地殼應力數據服務共享分中心建設,《地震科學數據共享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編制
2002-2004,科技部社會公益研究專項資金項目—大中城市活斷層及建築物安全監測研究與示範
代表論著:
1)王建軍,陳虹,付繼華,譚巧. 關於我國地震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相關問題的探討. 國際地震動態,2014(7):19-23
2)張凌,李亦綱,聶高眾,王建軍. 北斗系統在地震災情監測中的應用探討. 城市與減災,2014(1):25-28
3)劉冠中,馬瑾,張鴻旭,王建軍等. 二十年來蠕變和短基線觀測反映的鮮水河斷裂帶活動特徵. 地球物理學報,2013,56(3):878-891
4)Li Zhitao;Fu Jihua;Wang Jianjun;Tan Qiao; Research of Sleep and Wake-up Mode in WINCE6.0, AMCE2013, 1998-2002
5)張禎,王建軍,陳虹. 由大震現場救援分析制定標準工作程序的必要性. 華南地震,2011,31(4):108-115
6)張禎,王建軍,陳虹. 從大震救援分析國家地震應急預案存在的問題. 災害學,2011,26(4): 139-142
7)Li Zhitao;Fu Jihua;Wang Jianjun;Tan Qiao; Study of the seismic system E-govemment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ICEE2010, 2129-2132
8)Li Zhitao;Wang Jianjun;Liu Lihong; Study and Improvement of Wireless VoIP Performance in Multi-Service Environment, IEEE2010, 1-4
9)FU Jihua;WANG Jianjun;LI Zhitao;LIU Xiaoxi;WANG Zhongyu; Intelligent Seismic Sensor with Double Three Component MEMSAccelerometers, SPIE2010, 1-6
10)譚巧,王建軍,劉冠中等. IPv6地震烈度傳感器網絡管理系統設計. 傳感器與微系統,2010(10):103-109
11)庾露,王建軍,付繼華等. Web服務在地震災情數據共享業務中的應用. 桂林理工大學學報,2010,30(2):296-299
12)付繼華,王建軍,李智濤等. 多傳感器分佈式震情與次生災情綜合採集系統. 傳感器與微系統,2010(4):87-89
13)付繼華,王建軍,劉曉皙等. 災情數據自動獲取的地震災情信息系統. 數據採集與處理,2009,24(B10):310-314
14)劉冠中,王建軍,王在華等. 小波多尺度熵在新疆跨斷層形變資料中的應用. 地震地質,2009,31(3):501-514
15)劉冠中,王建軍,王在華等. 獨山子山前斷層現今活動特徵與形變異常研究. 地震研究,2009,32(2):125-131
16)劉冠中,王建軍,王在華等. 獨山子台跨斷層垂直形變觀測資料干擾消除研究. 地球科學進展,2009(5):523-530
17)王建軍,吳榮輝,何加勇. 基於IPv6和無線網絡的地震烈度計開發. 現代電子技術,2009,32(1):23-29
18)王建軍,吳榮輝,劉冠中,譚巧. 基於IPv6的地震烈度傳感器示範網絡. 中國教育網絡,2007(11):26-28
19)劉冠中,蔣靖祥,王建軍等. 跨斷層定點形變觀測資料“速率累加分析”及其異常初步提取方法. 內陸地震,2007,21(3):230-237
20)吳榮輝,王建軍,續春榮,周振安. 基於IPv6的地震傳感器網絡及其應用前景展望. 國際地震動態,2005(10):31-36
21)荊燕,王建軍,張景發等. D-InSAR技術在地震同震形變研究中的應用. 測繪科學,2004,29(2):64-68
22)王建軍. 跨斷層形變自動化觀測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4,23(2):261-266
23)王建軍,駱念海,白振明. 開採引起的層間滑動與黃淮地區煤礦井筒破裂關係研究.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3,22(7):1072-1077
24)荊燕,王建軍,張紅等. D-InSAR技術及其在活斷層運動學研究中的應用. 災害學,2003,18(3):13-19
25)王建軍 李榮強. 深圳市羅湖斷裂帶活動性及建築物安全監測系統設計. 災害學,2002,17(3):14-20
26)王建軍. 應用水壓致裂法測量三維地應力的幾個問題.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0,19(2):229-233
27)王建軍. 壓磁套芯解除法地應力測量技術研究進展. 岩土工程學報,1999,21(3):374-376 [1] 
參考資料
  • 1.    王建軍  .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 [引用日期2019-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