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小妮

(中國當代詩人、作家)

鎖定
王小妮,滿族,1955年出生于吉林省長春市,中國當代詩人、作家,歷任長春電影製片廠、深圳現代裝飾雜誌社、深圳影業公司工作人員,前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教授。 [1-2] 
1978年春,考入吉林大學中文系。 [3]  198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畢業後做電影文學編輯。 [1]  1985年,遷居深圳。 [3]  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2]  1995年5月,出版傳記小説《人鳥低飛》。 [33]  1997年,出版詩集《我的紙裏包着我的火》。 [1]  2003年1月,出版長篇小説《方圓四十里》。 [32]  2005年至2010年,在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任教。 [3]  2012年,出版隨筆《上課記》。 [1]  2014年,出版短篇小説集《1966年》。 [4]  2015年,出版有關旅行的隨筆集《看看這世界》。 [5]  2016年3月,出版詩集《出門種葵花》。 [6]  2018年,出版詩集《落在海里的雪》。 [7] 
中文名
王小妮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滿族
出生地
吉林省長春市
出生日期
1955年
畢業院校
吉林大學
職    業
詩人、作家
代表作品
《方圓四十里》《上課記》《1966年》《人鳥低飛》

王小妮人物經歷

1955年,出生于吉林省長春市。 [3]  1974年冬,作為知青在吉林九台插隊。1975年,被調至九台縣城的一份知青小報做編輯。 [8]  1978年春,考入吉林大學中文系。 [3]  198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畢業後做電影文學編輯。 [1]  1985年,從長春電影廠離職,遷居深圳。 [3]  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2] 
1993年,出版紀實文學《浮躁的煙塵》。1995年5月,出版傳記小説《人鳥低飛》。 [33]  1996年,中篇小説《很疼》發表於《特區文學》。1997年,出版詩集《我的紙裏包着我的火》。2000年秋,參加在東京舉行的“世界詩人節”。2001年夏,受德國幽堡基金會邀請赴德講學。 [1] 
2002年,隨筆《在鴨綠江的另一邊》發表於《花城》雜誌。2003年,出版長篇小説《方圓四十里》,描寫了從1975年夏到1976年春,一段四季輪迴的時間裏,在遙遠的北方,風景秀美的錦繡公社中知青與農民的生活。2004年,中篇小説《很大風》發表於《當代作家評論》;同年,隨筆《柏林沒有牆了》發表於《天涯》雜誌。2005年,出版詩集《半個我正在疼痛》。2007年8月1日,出版隨筆《一直向北》;12月1日,出版隨筆《安放》。 [1] 
2005年至2010年,在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任教。2012年1月1日,出版隨筆《上課記》,記錄下在海南大學任教五年的觀察和體會。 [3]  2013年,出版隨筆《上課記2》; [9]  同年,出版詩集《致另一個世界》。 [10]  2014年,出版短篇小説集《1966年》,用11個小故事勾勒、呈現出“文革”那個諱莫如深又複雜難言的年代。 [4] 
2015年,出版有關旅行的隨筆集《看看這世界》,關注了社會眾生相及其艱辛生活情狀。 [5]  2016年3月,出版詩集《出門種葵花》; [6]  5月,出版詩集《月光》。 [11]  2018年,出版詩集《落在海里的雪》。 [7] 
王小妮作品封面

王小妮個人生活

王小妮的丈夫是徐敬亞,1949年生於吉林長春。1973年開始寫詩,與王小妮、呂貴品等成立《赤子心》詩社,創辦《赤子心》雜誌。 [12] 

王小妮主要作品

名稱
時間
體裁
出版社
《我的詩選》 [1] 
1989年
詩集
時代文藝出版社
《浮躁的煙塵》 [1] 
1993年
紀實文學
新華出版社
《人鳥低飛》 [1] 
1995年
傳記小説
長春出版社
《放逐深圳》 [1] 
1996年
散文
雲南人民出版社
《手執一支黃花》 [1] 
1997年
隨筆
上海東方出版公司
《我的紙裏包着我的火》 [1] 
1997年
詩集
春風文藝出版社
《我們是害蟲》 [1] 
1998年
隨筆
湖南文藝出版社
《目擊疼痛》 [1] 
1998年
隨筆
湖南文藝出版社
《派什麼人去受難》 [1] 
1998年
隨筆
湖南文藝出版社
《誰負責給我們好心情》 [1] 
1998年
隨筆
湖南文藝出版社
《世界何以遼闊》 [1] 
2001年
詩文集
百花文藝出版社
《家裏養着蝴蝶》 [1] 
2001年
散文
新疆出版社
《方圓四十里》 [1] 
2003年
長篇小説
作家出版社
《半個我正在疼痛》 [1] 
2005年
詩集
四川新華出版公司
《王小妮隨筆精選》 [1] 
2005年
隨筆
新華出版社
《一直向北》 [1] 
2007年8月1日
隨筆
時代文藝出版社
《安放》 [1] 
2007年12月1日
隨筆
山東文藝出版社
《上課記》 [1] 
2012年1月1日
隨筆
中國華僑出版社
《上課記2》 [9] 
2013年
隨筆
中國華僑出版社
《致另一個世界》 [10] 
2013年
詩集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66年》 [13] 
2014年
短篇小説集
東方出版社
《看看這世界》 [5] 
2015年
隨筆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門種葵花》 [6] 
2016年3月
詩集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月光》 [11] 
2016年5月
詩集
東方出版社
《落在海里的雪》 [7] 
2018年
詩集
中國青年出版社

王小妮創作特點

王小妮主題思想

意象遷移
王小妮詩歌意象的去象徵化和寓言化過程,其實就是意象內涵遷移的過程。意象所指涉的意義在王小妮的歷時性寫作中不斷髮生變化,反映出王小妮對生存認識的變化過程。它們是通向詩人的詩意化世界的密碼。縱觀王小妮的創作,其詩作有兩大核心意象一是“太陽”,從光明、黑暗的象徵義向中性含義演變,反映出詩人從純樸的農業文明理想期待走向現代世界。另一核心意象是“鳥”,從隱喻為反抗的力量、自由的姿態,向“無名”之鳥轉變,是詩人在愈發成熟的創作中把握事物的方式愈加靈活,在視角的轉換之下,事物身上原有的文化意義在現代生活中正在逐漸消退。 [14] 
自由意識
王小妮在詩歌裏表達着對禁錮自由的追尋,用中庸之道切入了最適宜的方式,用肯定詮釋着價值。王小妮曾説過,“先是生存然後再是詩”。王小妮用特有的“私人暗道”語詞,演繹着自己對世界真相的領悟。在《月光白得很》中,使得“月亮在深夜照出了一切的骨頭”,描寫出出自人間卻又超凡脱俗的當空皓月,讓污濁迷惑的肉身得以還原清骨。 [15] 
禮讚疼痛
“活着”,寫着疼痛,是王小妮詩歌重要的關注點之一,甚至她的第三本詩集命名為《王小妮的詩:半個我正在疼痛》,一本早期的散文被命名為《目擊疼痛》。王小妮初入“自閉”寫作的時候,正是生活的低谷期。主動啓動“自閉”的生活方式並操持“白閉”寫作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是她迫不得已的選擇。所以對於“活着”這個每個人都要面對的課題王小妮不可能有類似建國初期詩歌一樣的頌揚。然而,與他人相比,疼痛詩學並不是王小妮唯一的對“活着”的感知書寫,她具有更加繁複的情感體驗,用獨特的方式處理生存中的“疼痛”:禮讚痛苦成為她在“自閉”寫作階段獨特的領悟——半個王小妮正在疼痛,另半個她在享受疼痛。這種悖謬、獨特的體驗不僅意味詩人樂觀地對待生活,也使痛惜感倍增。 [16] 

王小妮藝術特色

張力性詞語
王小妮的“自閉”寫作實踐在同一句詩歌或同一首詩中經常使用富有張力性的詞語或詩句表達糾結的生存語境,在其相互矛盾的寫作下,詩人複雜的心境和認知疼痛地體現出來,形成自我追問、自我剖白。張力性詞語的使用不僅是詩人語言豐富性的表現,透過語言更可以透視糾葛的心靈。 [16] 
陽光熱忱
王小妮以陽光的姿態、熱忱的情懷投入詩歌寫作。自由的社會環境、未淡化的鄉土氣息展現在王小妮詩作中,如《我感到了陽光》中寫出了一個“奔走在春天的陽光裏”並“和陽光站在一起”的女孩形象,不但展示了詩人的情懷,也書寫出一代人衝破束縛、投身光明的思想興奮度。以《我感到了陽光》為中心,“太陽”以光明的原型意象,在良好的社會氛圍內不時出現在該階段的《早晨,一位老人》《地頭,有一雙鞋》《生日·葉子·你和我》《一個年輕的工人》《你是我的小櫻桃》等作品中。這些詩作有的歌頌國家開放政策對人的身體及思想所帶來的解放,有的展示一個在此氛圍內充滿愛的詩人形象,將清麗、陽光的詩人形象呈現在讀者面前。 [16] 
口語詩歌
王小妮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己經厭惡詩情的假造,希望創作儘可能地和更多的人的生活體驗、心理狀態產生共鳴。因此,她在創作詩歌時要求語言“力求口語化”、意象“力求可見性”、結構“適應人們日常思維習慣”,這其實是一種“更深化”的現實主義詩歌。當中“返”的過程,就是詩歌需要活生生的世界感和社會相。因此她早期的作品更多是以白描的手法刻畫出一幅幅人生的社會相。例如《瑤山》《一個年輕的工人》《地頭,有一雙鞋》等。她打通了詩歌和活着的界限。邁入中年時期的王小妮已經更明確地提出“詩就是生活”,詩歌無需返回生活,它就是生活本身,超越了之前的想法。她毅然決絕地選擇先作為一個平凡的女人,然後再為自己的內心來寫作,通過在寫作中抵達到一個個人心情“與日常生活互為容納、互相分享的境界”。 [14] 
植物意象
王小妮對植物的關注幾乎貫穿了所有階段的創作,而在新世紀之後的詩歌中更顯突出。從王小妮的經歷以及個人性格中也能感受到,她不喜歡過多的熱鬧環境,更願意在家中一個人待著,在一種冷靜和沉默狀態中自顧自地寫詩。就算是身處改革開放最前沿的深圳,那些物慾橫流的喧鬧似乎對她並沒有太多影響,在樸素生活之中“像一株只吸收陽光和雨水的植物”,這是詩人一直以來對生活本真的堅持。有評論家曾指出,王小妮對植物的關注,是“以人的生存為核心的‘生態本在’理念”,而她的作品所呈現出的這種温潤自然的氣質,是因為“在她生命的深處有一種類似於“植物化”(物化)的衝動”。植物的生長順應自然規律,呈現出生命最本真的狀態,從而接近最高形態的自由。而植物的這種特性也能不斷給予詩人有關生命存在方式及價值的啓示,以一種温潤平和的狀態不斷消解外部世界的嘈雜和緊張,實現生命的一種平衡。 [17] 
王小妮筆下的植物意象藴含着最自然而本真的生命意識,同樣也展現出詩人以一顆淡然之心去感悟平凡的人生,去追求生命中一種平衡的創作姿態,體現出詩人的自然生命哲學,也是實現一種自然本真化的自我構建。當“白的很”的月光照亮了一切被遮蔽的表象,直指生命最本真的內核,引發的是對生命存在狀態和意義的思考。而默默生長的“水蓮”們,以植物特有的自然情緒,安靜、温和、內斂、有力地去實現生命最大化的價值,“像不絕的水又像短促的花”這種生命最高形態的自由,同樣也是王小妮詩歌中一直以來對自然本真的追求。 [17] 

王小妮獲獎記錄

文學類
  • 2019-4-13    第二屆草堂詩歌獎年度詩人大獎[18]     《冬天預先私藏了更多珍寶》    (獲獎)    
  • 2017-5    第二屆“李白詩歌獎提名獎”[19]     《出門種葵花》    (獲獎)    
  • 2014    2014《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小説評選”[20]     《1966年》    (獲獎)    
  • 2012    第五屆珠江詩歌大獎[21]     (獲獎)    
  • 2010    第一屆朱自清散文獎[22]     (獲獎)    
  • 2008    第16屆柔剛詩歌獎[23]     (提名)    
  • 2004-6    新詩界詩歌國際獎[1]     (獲獎)    
  • 2004-6    美國波士頓西蒙斯大學漢語詩歌獎[1]     (獲獎)    
  • 2004-4    華語文學傳媒獎詩歌獎[1]     (獲獎)    
  • 2004-3    “茶花杯”艾青詩歌獎[1]     (獲獎)    
  • 2003    中國2002年度詩歌獎[1]     (獲獎)    
  • 1999    美國安高詩歌獎[1]     (獲獎)    
  • 1997    《小説選刊》小説獎[1]     (獲獎)    
  • 1989    《作家》詩歌獎[1]     (獲獎)    
  • 1982    1982年吉林省創作獎[2]     (獲獎)    

王小妮人物評價

王小妮似乎永遠都是一個生活的旁觀者,她的詩跟她的人一樣,質樸、細緻,她有時像紀錄一樣地寫作,無論社會眾生的世象,還是現代人複雜而微妙的心理劇,都能夠進入這個敏感的旁觀者的視野。(當代詩人耿佔春評) [24] 
王小妮面對此起彼伏的詩歌潮流,一直保持舒徐從容的心境。這使她能夠始終保持個人化的寫作立場,道出日常事物背後隱藏的力量。(當代詩人胡續冬評) [25] 
王小妮後知青小説對現場的重構有一個共同點,即規避宏大敍事和整體性,以瑣碎的日常生活構築知青和農民兩個羣體。王小妮突破了此前知青小説的國家腔調、文化立場和個人傷痛,而是努力把知青小説還原到日常生活的維度,她成功地構造了一個“方圓四十里”的鄉村空間,用素描般內含詩意的文字寫下了一年四季中農民和知青的瑣碎生活。這就使得《方圓四十里》這部小説既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全景效果,又深植於細緻、偶然的生活事件裏。(作家劉汀評) [31] 
冷靜而節制,內斂而優美。無論是艱難苦悶而壓抑的知青歲月,還是單調迷茫又充滿生機的校園生活,都能從中讀出王小妮的詩意、深邃和藏在內心深處不動聲色的悲涼。(《中華讀書報》評) [26] 
讀王小妮的文字,能感受到她善於用簡潔、樸素的語言於靜默中捕捉平凡世界中轉瞬即逝的詩意。(《新商報》評) [27] 
作為1980年代朦朧詩的代表人物之一,王小妮如今的寫作顯得堅實很多。她記錄知青的過往,也寫下與年輕學生的交流。(《中國新聞週刊》評) [8] 
王小妮的文字輕得像雪花,故事卻重得像岩石。在這輕重之間,讀者得以窺視那個並不久遠卻已模糊的時代,政治颶風中搖曳的人性,歷史深井下探出的指尖。(《南陽晚報》評) [28] 
王小妮身上一直保持着許多詩人的品質:敏鋭、清澈、純粹。身邊不少人因為各種原因而離開詩歌時,她一直堅守。但“堅守”一詞本身過於沉重,對她而言,詩歌是表達內心隱秘情感的一種方式,既不面對讀者,也不面對世界,原本就是屬於她生活的一部分,無所謂“守”或“棄”。而口碑、銷量、獎項,這些對於許多寫作者至關重要的東西,在她這裏更是可有可無。(《文學報》評) [30] 

王小妮人物爭議

2020年4月29日,有網友爆料稱海南大學退休教授王小妮曾於2011年至2014年期間在其個人微博上多次發表不當言論,引發熱議;4月30日,海南大學官方微博賬號發佈聲明:針對網友反映我校退休教師王小妮個人微博發表不當言論的問題,學校已經成立專項工作組對相關情況進行核查。事件發生後,王小妮已清空個人微博內全部內容。 [2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