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家磨村

鎖定
王家磨村位於拒馬河畔,與河北省淶水縣接壤,是大石窩鎮最西部的平原村,現有農户170户,農業人口共486人,從事一產的勞動力180人,全村總面積1175畝,其中耕地面積只有320畝。由於緊鄰的拒馬河河水乾枯,為了保護自然環境,沙石資源限制開採,加上村裏沒有其他經濟資源和主導產業,村民們依然傳承着種植玉米和小麥的農業經濟結構,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對滯後 [12] 
中文名
王家磨村
地    點
拒馬河畔
現有農户
170户
農業人口
共486人
面    積
1175 畝

王家磨村村莊介紹

2007年兩委班子換屆後,在鎮黨委、鎮政府的關心指導下,村兩委班子成員轉變思想,提高認識,深知只有為羣眾多辦實事、讓羣眾滿意才能得到羣眾的信任和支持。所以兩委班子決定抓住新農村建設的機遇,以環境整治為突破口,全力打造整潔靚麗的村容村貌。改變了過去“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狀況,實現了“四季常綠,三季見花”的居住環境。環境整治的良好結果,使羣眾的氣順了,村幹部的幹勁更足了。雖然如此,但是兩委班子並沒有居於安逸的環境現狀享受生活,而是在繼續籌劃怎樣讓羣眾的生活好起來,富起來。
由於目前村裏的土地實行了二輪承包30年不變的政策,造成分散種糧小打小鬧的傳統農業的效益比較低。儘管國家一直大力扶持發展農業,並採取了糧食直補政策,由於農產品生產成本上漲,農產品市場不穩定等原因,形成了種糧不如種經濟作物收入高,農業不如非農業收入高的局面,使得村裏大量農民選擇了外出打工,有的甚至把地撂荒了。經過兩委班子的多方面考察論證,結合本村的現狀,制定了以“發展設施農業”為主導產業的發展思路。這個想法得到了鎮黨委、鎮政府的大力支持,在黨員、村民代表大會上全票通過。但是村裏的土地被“切”的支離破碎,農民的土地都是“補丁田”,這一棘手問題擺在了領導的面前,經過多次召開黨員代表和社員代表會議,決定動員村民實行土地經營權流轉,集體投資建設大棚,然後再發包給村民,來鼓勵農民從事設施農業,增加收入,轉變觀念。這樣可以促進農業生產的規模化,有助於提高農業高附加價值產品,提高農業產值。經過會議討論,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步驟:

王家磨村其他信息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全力推動土地流轉的順利實施
由於土地流轉是現在農村的新一輪土地改革探索,但是農民的守舊思想和小農意識嚴重,所以做起工作來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為了不影響全局的發展,首先組織兩委班子成員學習市、區政府以及鎮黨委、鎮政府制定的關於設施農業發展的各項政策,領會文件的精神,切實從思想上認識到這次政策機遇對王家磨村發展的重要性,從思想上行動上強化主動服務意識,以便引導村民改變傳統的種植觀念。其次,是統一黨員和村民代表的思想,召開黨員和村民代表會議,討論研究制定實施方案,並通過黨員和村民代表的宣傳、引領、帶頭示範作用,促使土地流轉工作順利進行。
2、成立組織、明確責任、制定規劃
為了更好的實施方案,成立了以支部書記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具體指導實施工程建設,按照統一規劃,計劃在兩年內發展蔬菜大棚150棟,以每畝600元的補償標準,使村民手中的土地流轉實現規模經營,達到“一户一棚”,爭取實現户均增收萬元的目標。為使工程順利實施,根據本村實際情況,組成了土地流轉工作組和工程建設工作組,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及時協調解決在土地流轉和工程建設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為確保“一户一棚”工程按質、按時、按量有序完成,做到統一監督、統一施工、統一安排資金使用等原則,全面完成工程建設方案。
3、搭建流轉平台,穩步推進設施農業的進程
王家磨村被區委列為百村幫扶計劃,現又被列為市政府“一户一棚”工程扶持對象。因此,該村要抓住這個極好的政策機遇,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富民政策,加快農業產業調整速度,擴大主導產業,實現規模效益,王家磨村採取以農户對村經聯社以轉讓的形式大規模土地流轉,由經聯社進行統一開發投資建設,建成後由經聯社統一發包,承包大棚農户上交一定的承包費。為了確保“公平、公正、公開”,經聯社和承包者、土地所有權者簽訂了書面合同,在鎮經管科的協助下成功與村民簽訂流轉合同95份,涉及土地流轉面積85.5畝。村裏並設立了檔案管理、合同糾紛解決的領導小組,為農民搭建土地流轉平台。併成立了《北京磨旺興順盛種植農業合作社》,合作社在運行過程中,充分剖析土地流轉的過程,從中不斷總結新經驗,探索新規律,使土地流轉更好更快的走向成熟,獲得成功。到目前為止,王家磨村利用流轉的80多畝土地,已經建好投產的温室大棚27棟,預計春節蔬菜就可上市,平均每户增加收入近萬元。
4、服務跟進,提高設施農業的組織化程度
在“一户一棚”設施農業的建設中,該村採取集體開發、農户承包、政策扶持、市場運作的經營模式,推進設施農業的發展。村集體把承包大棚户上交的承包費反哺於種植户,給農户提供種植、養殖的信息,依託合作組織,實現產、供、銷服務組織化、規模化以解決農户的後顧之憂。村裏還出資購置了一些有關蔬菜種植的書籍和光盤,引導種植户加強自學,增長知識,並藉助百村幫扶單位區科協的力量成立一所農民科技夜校,根據種植作物的不同特點,定期組織專業人員對種植户進行技術栽培、大棚維護等方面的專業培訓,並進行現場技術指導,以提高種植户的技術水平和產品的科技含量。
如今的王家磨村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必將按照目標要求,紮實、有序的開展“一户一棚”工程,優質高效的完成任務,抓住新農村建設的有力契機,以加快農民致富的步伐,提高農民福祉為核心,集全村之智、聚全村之力,依靠黨的好政策,全面落實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繼續加大土地流轉力度,完善土地流轉機制,擴大蔬菜種植規模,鞏固蔬菜產業的主導地位,實現“一户一棚”的目標,建設成大石窩鎮“河西”第一設施農業專業村。 [3] 

王家磨村下轄村落

王家磨村,位於趙城鎮的東南部,距趙城城區約1裏餘,東臨同蒲鐵路,西與瓦窯頭村相依,南靠孫堡村,北與沙橋莊村毗連,全村共有138户,556口人,有黨員28人,耕地面積約210畝,人均純收入4600元,2009年被列為洪洞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進村。
該村在鎮黨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積極響應新農村建設的號召,緊緊圍繞中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針,結合我村實際情況,全面規劃,加強領導,強化措施,新農村建設的各項工作已全面展開並有序進行,在村幹部及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村民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爭取使我村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再上一個新的台階。 [4] 

王家磨村所獲榮譽

2019年12月25日,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 [1] 
2020年5月,入選首都全民義務植樹先進單位名單。 [2] 
2021年8月25日,入選第三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5-6] 
2021年9月,被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中央宣傳部、民政部、司法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表彰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7]  [9] 
2021年11月12日,入選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公佈的2021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名單。 [8]  [10] 
2022年4月,被授予“北京市農村工作(2017-2021年)先進集體”稱號。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