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友勝

(湖南科技大學教授)

鎖定
王友勝 [1]  1963年6月生,湖南常德市人,1999年1月畢業於復旦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2000年8月破格晉升教授。曾任湘潭師範學院圖書館館長、湖南科技大學圖書館館長、繼續教育學院院長16年整,2004年3月至2006年4月被湖北大學聘為特聘教授。現為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二級教授、中國古代文學碩士點負責人、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首席專家。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先後主持湖南省“十五”、“十一五”重點學科“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建設,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主持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支撐學科“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出版《蘇詩研究史稿》(修訂版)、《唐宋詩史論》、《民國間古代文學研究名著導讀》(主著)、《蘇詩補註》(上中下)、《韋應物集校注》(合著)等專著或編著12部,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等國內外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80餘篇;曾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等科研課題12項;曾獲全國第二屆古籍整理圖書獎二等獎、湖南省第六屆社科成果三等獎等15項科研與教學獎勵。曾獲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湖南省“百人工程”首批人選及湖南省普通高校學科帶頭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幹教師等榮譽稱號6項。學術兼職有中國宋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李白研究會常務理事兼《中國李白研究》編委、中國蘇軾研究會常務理事兼《蘇軾研究》編委、中國唐代文學學會韓愈研究會理事、《唐代文學研究年鑑》編委及湖南省古代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等。
中文名
王友勝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3年6月
職    業
教師
主要成就
主持湖南省“十一五”重點學科“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建設等
代表作品
《蘇詩研究史稿》《唐宋詩史論》《民國間古代文學研究名著導讀》
性    別

王友勝科研項目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蘇詩研究的歷史進程(00CZW005),2000 [2] 
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後期資助項目:歷代宋詩總集研究(13FZW062),2013
3、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歷代宋詩總集研究(07JA751015),2007
4、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項目:“《蘇詩補註》箋證”(教古字【2003】102號),2003
5、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項目:《宋藝圃集》整理與研究(教古字【2013】125號),2013
6、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百人工程”項目:歷代宋詩選本研究(02BR43),2002
7、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歷代宋詩總集研究(07YBA093),2007
8、湖南省社科聯課題重點項目:道教與唐代詩歌(99079D),1999
9、湖南省社科聯課題一般項目:宋詩學史論(201186D),2001
10、湖南省科技廳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湖南省歷代文學旅遊資源開發對策研究(2009ZK4056),2009
11、湖南省教育廳科研課題重點項目:清代宋詩選本研究(10A036),2010
12、湖南省教育廳科研課題青年項目:宋詩學史論(01B021),2001
13、湖南省教育廳科研課題一般項目:蘇詩研究史(99C217),1999
14、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開放項目:中國古代詩人接受史系列研究(05K004),2005
15、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成人高等教育漢語言文學專業網絡課程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湘教通【2015】291號),2015

王友勝科研獎勵

1、韋應物集校注,第二屆全國古籍整理圖書獎,二等獎(合作),1999
2、韋應物集校注,湖南省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優秀獎(合作),1999
3、韋應物集校注,華東地區古籍優秀圖書獎,一等獎(合作),1999
4、論中國人文的生命意識,湖南省社會科學規劃辦優秀論文獎,1999
5、蘇詩研究史稿,湖南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02
6、馮應榴與《蘇文忠詩合注》,湘潭市第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03
7、《李賀集》(校注匯評),湘潭市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5
8、唐宋詩史論,湘潭市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7
9、宋詩接受史系列研究,湘潭市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8
10、民國間古代文學研究名著導讀,湘潭市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1
11、民國間古代文學研究名著導讀,湖南科技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10
12、復旦大學世川良一獎學金(文科研究生最高獎),1997
13、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建行業合作繼續教育體系,育高素質應用型採礦專業人才,湖南省教育廳,2016年7月,排名第二

王友勝各類著作

1、學術專著
① 蘇詩研究史稿,嶽麓書社2000;韓國新星出版社2002;中華書局 2010修訂版
② 唐宋詩史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③ 民國間古代文學研究名著導讀,嶽麓書社2010
2、古籍整理著作
① 韋應物集校注(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011增訂本
②蘇詩補註(上中下),鳳凰出版社2013
③ 李賀集(校注匯評)(合著),嶽麓書社2003
④ 納蘭詞注(合著),嶽麓書社2005; 2012再版
⑤ 宋詞三百首新編,百家出版社2007
⑥ 韋應物詩選(合著),中華書局2005
⑦唐宋詞選,太白文藝出版社2004;2006再版
⑧ 西風吹夢(納蘭性德項鴻祚蔣春霖詞選)(合著),嶽麓書社2002
3、主編論文集
① 中國古代文學論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② 亦鳴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③ 嚶鳴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④ 中國文學傳播與接受研究,嶽麓書社2013

王友勝學術論文

1、紅樓詩學淵源論一一兼論《紅樓夢》對明清諸家詩論的接受,《湖南大學學報》2016年第3期
2、蘇軾南貶儋州經行路線考論,《湖南科技大學學報》2016年第3期
3、蘇軾對宋麗關係的基本態度及其原因,《華夏文化論壇》第14輯(2015年)
4、《幼學瓊林》與青少年倫理教育思想初探(合作),《雲夢學刊》2015年第5期
5、宋編宋詩總集類型論,《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15/1
6、錢鍾書《談藝錄》的學術成就與學術品格,《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學報》2014/3
7、蘇軾的科技活動論析,《古典文學知識》2014/1
8、宋詩總集三論,《中國韻文學刊》2013/4
9、蘇軾飲食文學創作漫論,《古典文學知識》2012/3
10、宋代洗兒詩初論(合作),《中國文化研究》2012年春之卷
11、《註解章泉澗泉二先生選唐詩》的詩學主張與詩學史意義,《長江學術》2011/4
12、讀王水照、熊海英著《南宋文學史》,《文學評論》2011/3
13、論《宋藝圃集》的文獻價值與文獻闋失,《中國韻文學刊》2011/1
14、論《書林清話》的學術價值及其它,《圖書館》2010/4
15、宋詩宋註名著四種敍錄,《古典文學知識》2010/5
16、論《宋詩精華錄》的編選宗旨與詩學思想,《中南大學學報》2010/02
17、謝無量《中國大文學史》得失論,《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學報》2010/01
18、論《宋詩選注》與《宋詩三百首》的異同及其形成緣由(合作),《中國韻文學刊 》2009/04
19、鄭振鐸與《中國俗文學史》,《古典文學知識》2009/05
20、陳子展《唐代文學史》的學術成就與研究方法,《湖南科技大學學報》2009/01
21、五十年來錢鍾書《宋詩選注》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文學遺產》2008/06
22、《蘇詩補註》的文獻詮釋與歷史價值,《文學評論》2008/03
23、論《王荊公詩箋註》的學術價值與侷限,《中國文學研究》2008/02
24、論《樊川詩集註》的成就與特點——兼評馮集梧的家學淵源,《山西大學學報》2007/01
25、論《濂洛風雅》的文學史意義,加拿大《文化中國》2006年/2
26、論《宋詩拾遺》的文獻價值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2006/05
27、歷代蘇黃詩優劣之爭及其文學史意義,《中國韻文學刊》2006/02
28、蘇雪林《唐詩概論》的學術創穫與研究方法,《東亞人文學》(第七輯)(2005)
29、讀《詩家鼎臠》札記,《中國韻文學刊》2004/04
30、李賀詩歌藝術三論,《太原師範學院學報》2004/04
31、方東樹論蘇詩對桐城家法的承繼與突破,《衡陽師範學院學報》2004/02
32、宋四六的文體特徵與發展軌跡 ,《中國文學研究》2004/01
33、論宋代的辭賦 ,《中國韻文學刊》2003/02
34、馮浩《玉溪生詩箋註》的研究方法與學術創穫,《湘潭大學學報》2003/02
35、清代蘇詩研究的繁盛局面及其文化成因,《湖南大學學報》2003/05
36、王文誥《蘇詩編注集成》得失論,《中國第十二屆蘇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37、施元之等《注東坡先生詩》平議,《中國韻文學刊 》2002/01
38、蘇門文人論蘇詩的分歧及其原因,《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2/01
39、論汪師韓的蘇詩選評,《船山學刊 》2002/04
40、李頎詩中人物形象簡論,《中國文學研究 》2002/01
41、關於蘇詩歷史接受的幾個問題 ,《文學評論》2002/06,日本《橄欖》(第13輯)(2005年)(日譯本)
42、蘇詩研究史引論,韓國《東亞人文學》(第1輯)(2002年)
43、簡論明代的蘇詩選評 ,《惠州學院學報》2002/01
44、簡論清代的蘇詩選錄 ,《漳州師範學院學報》2001/03
45、《王狀元集百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得失論,台灣《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七期)(2001年)
46、簡評方回的蘇詩評點 ,《雲夢學刊》2001/01
47、清初文人論蘇詩中的幾個主要問題 ,《湘潭師範學院學報》2001/03
48、貶謫與湖湘古代文學 ,《求索》2001/06
49、宋人所撰蘇軾年譜研究,《常德師範學院學報》2001/05
50、蘇詩的早期流播研究,《陰山學刊》2000/03
51、張道與《蘇亭詩話》,《湘潭師範學院學報》2000/01
52、《施注蘇詩》得失論,《中國典籍與文化》2000/01
53、《全唐五代小説》得失談(合作),《唐研究》(第七卷)(2001)
54、查慎行的蘇詩選評 ,《中國文學研究》2000/02
55、馮應榴與《蘇文忠詩合注》,《文學遺產》2000/02
56、翁方綱與《蘇詩補註》,《古籍研究》2000/4
57、明人對蘇詩的接受歷程及其文化背景,《南昌大學學報》2000/03
58、李白道教活動述評,《中國道教》2000/04
59、李白歌詩中的神仙世界,《中國李白研究》(2000年集)
60、《唐宋名賢分門詩話》中的失誤,《中國詩學》(第六輯)(1999年)
61、論紀昀的蘇詩評點,《中國韻文學刊》1999/02
62、遊仙訪道對李白詩歌的影響,《船山學刊》1999/01
63、李白對遊仙傳統的拯救與革新,《中國李白研究》(1998-1999年集)
64、先唐文人的遊仙精精神論,《語文學刊》1998/01
65、清人編撰的三部宋詩總集述評,《湘潭師範學院學報》1998/04
66、以宋型文化建構文學史綱的可貴嘗試,《復旦學報》1998/04
67、海納百川 自成一體──《李白大辭典》評介,《辭書研究》1998/01
68、中國古代詠竹詩詞漫談 ,《語文學刊》1997/01
69、簡評趙翼的蘇詩觀《湘潭師範學院學報》1997/01
70、《沈佺期詩集校注》註釋商兑,《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6/04
71、試論唐代文人的崇道之風與遊仙之作,《湘潭師範學院學報》1995/01
72、李白的詠史詩及其審美價值 《中國李白研究》(1995一1996年輯)
73、李白遊仙訪道的思想契機,《吉首大學學報》1994/01
74、古代詠梅詩詞審美談,《學語文》1993/5
75、陶淵明的人生思考與精神超越(合作),《安徽大學學報》1993/2
76、論中國文人的生命意識(合作),《江淮論壇》1992/4
77、論元人散曲的悲劇意識,《武陵學刊》1991/1

王友勝成果反響

① 王水照:《蘇詩研究史稿》序,《湘潭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② 李一飛:填補空白之舉,篳路藍縷之功——王友勝博士《蘇詩研究史稿》評介,《湘潭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
③ 史偉:首創之功,沉厚之作——評《蘇詩研究史稿》,《中國韻文學刊》2000年第2期
④ 劉夢初:探蘇海之壺奧,示學人以津樑——《蘇詩研究史稿》讀後,《常德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6期
⑤ 陳道貴:學術史研究的力作——王友勝教授《蘇詩研究史稿》評介,《古籍研究》2000年第4期
⑥ 李躍忠:蘇詩研究的一部力作——《蘇詩研究史稿》讀後,《忻州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5期
⑦ 彭之靜:王友勝《蘇詩研究史稿》,《宋代文學研究年鑑》(2000一2001),武漢出版社2002年
⑧ 李躍忠:蘇詩研究的歷史進程,《中國圖書評論》2002年第2期
⑨ 陳晨:居今識古 寫實追虛——評《蘇詩研究史稿》及其他,《紅河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
2、《蘇詩補註》
① 李德輝:蘇詩文獻整理的碩果——王友勝校點《蘇軾補註》評介,《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4年第1期
② 阮堂明:蘇詩注本整理研究的重要成果——王友勝校點《蘇詩補註》評介,《中國韻文學刊》2014年第4期
③ 鄧子勉:王友勝整理《蘇詩補註》,《宋代文學研究年鑑》(2012一2013)武漢出版社,2015年9月
④《蘇軾補註》簡介,《中國詩學》第18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12月
3、《唐宋詩史論》
① 李一飛:《唐宋詩史論》的研究方法與學術創穫,《湖南科技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
② 李德輝: 韋貫通新舊學,精研唐宋詩 ——評王友勝《唐宋詩史論》,《人民政協報·學術家園》2006年9月25日
③ 祐盛:《唐宋詩史論》簡介,《古籍新書報》第205期(2006年9月28日)
④ 祖月:研讀王友勝教授《唐宋詩史論》有感,《科學與人文》2008年第2期
① 周尚義:韋應物詩歌研究的集成之作一一《韋應物集校注》評介,《湘潭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
② 蔚華萍、韓國春:各呈異彩的詩歌校注一一評陶敏、王友勝《韋應物集校注》及阮廷瑜《韋蘇州詩集校注》,《山東文學》(下半月)2007年第5期
5、《李賀集校注匯評》
① 陳靖武:王友勝、李德輝《李賀集》簡介,《古藉整理出版情況簡報》2004年第4期
② 周尚義:一部後出轉精的李賀詩集新注本——王友勝、李德輝校注《李賀集》評介,《古籍研究》2004年捲上(總第45期)
③ 李鴻淵:李賀研究的重大創穫——評王友勝、李德輝校注的《李賀集》,《中國韻文學刊》2004年第1期
④周靜、何湘:融古匯今,推陳出新——評王友勝、李德輝博士的校注匯評本《李賀集》簡介,《湘潭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
⑤ 許伯卿: 王友勝、李德輝校注《李賀集》, 《唐代文學研究年鑑》(2004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⑥邇冬:《李賀集》評介,《湖南科技大學報》2003年5月10日
① 李德輝:民國學術史研究的新創穫——評《民國間古代文學研究名著導讀》,《雲夢學刊》2011年第1期
② 張紅:現代學術史研究的新創穫——《民國間古代文學研究名著導讀》評介,《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年第3期
7、《唐宋詞選》
① 甘松:羣星璀璨耀詞壇,雅俗共賞出新編一一評王友勝教授的《唐宋詞選》,《湖南科技大學報》2004年9月10日
8、綜合評價
① 向二香、吳春秋:《王友勝教授的治學方法與學術成就》,《蘇軾研究》2011年第2期
②王友勝教授學術小傳(含生活照3張)被收入《中國唐代文學學會韓愈研究會會員風采》,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12年8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