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二濤

鎖定
王二濤,1979年出生於河南開封,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8] 
王二濤於2003年從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畢業,被推免到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就讀研究生;2008年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前往英國約翰英納斯中心工作,擔任博士後研究員、項目科學家;2013年回到中國,擔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組長;2018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16]  ;2023年獲得首期新基石研究員項目資助 [7] 
王二濤主要從事植物—微生物共生的分子機理研究 [8] 
中文名
王二濤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5] 
出生日期
1979年9月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性    別
學    歷
研究生
學    位
博士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王二濤人物經歷

王二濤
王二濤(2張)
1979年,王二濤出生於河南開封。
1999年9月—2003年7月,就讀於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2003年9月—2008年11月,就讀於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師從何祖華教授,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2008年11月—2012年12月,在英國約翰英納斯中心(John Innes Centre)工作,擔任博士後研究員、項目科學家。
2013年1月,回到中國,擔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組長。
2018年8月,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16] 
2023年1月,獲得首期新基石研究員項目資助 [7] 

王二濤主要成就

王二濤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王二濤的研究工作包括:(1)模式植物水稻、苜蓿—菌根真菌共生的分子機理;(2)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分子機理;(3)植物根際微生物羣組裝和利用;(4)非豆科植物水稻、玉米和小麥結瘤固氮可行性的探討 [8] 
王二濤圍繞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植物—叢枝菌根真菌共生開展研究,獲得研究成果如下:建立以脂肪酸為核心的植物—叢枝菌根真菌共生營養交換與調控的理論框架(2017, Science; 2017, Molecular Plant; 2014, Plant Cell; 2018, Molecular Plant);發現菌根因子受體及其複合物,闡述了菌根因子信號轉導途徑(2014, Cell Research; 2015, Plant Journal; 2016,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Molecular Plant; 2018, Front Plant Sci; 2021, PNAS);發現豆科植物根瘤“奠基細胞”形成的分子基礎(2021, Nature); 揭示根際微生物組裝的規律和機制(2020, Science Bulletin; 2021, Molecular Plant) [8] 
  • 學術論著
根據2024年3月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網站數據,王二濤先後以通訊作者發表在《科學(Science)》《自然(Nature)》《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植物細胞(The Plant Cell)》《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等國際主流學術期刊上 [8] 
2017年6月8日,王二濤課題組在Science雜誌上發表的題為“Plants transfer lipids to sustain colonization by mutualistic mycorrhizal and parasitic fungi”的論文,首次揭示了在叢枝菌根真菌與植物的共生過程中,脂肪酸是植物傳遞給菌根真菌的主要碳源形式,並發現脂肪酸作為碳源營養在植物—白粉病互作中起重要作用,推翻了百年來教科書中的“糖”理論 [3]  [12-13] 
2020年12月10日,王二濤在學術期刊Nature上發表題為“An SHR–SCR module specifies legume cortical cell fate to enable nodulation”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揭示了豆科植物通過其幹細胞模塊SHORTROOT–SCARECROW(SHR–SCR)的演化革新調控豆科植物根皮層細胞分裂、響應根瘤菌信號、促進根瘤形成的機制 [1]  [12] 
  • 承擔項目
根據2024年3月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網站數據,王二濤先後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傑出青年基金”“優秀青年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重點項目”等資助 [8] 
項目時間
項目名稱
擔任角色
2013年7月—2018年6月
水稻氮磷鉀高效吸收利用的分子模塊解析
參與
2014年1月—2016年12月
植物—微生物共生
主持
2014年1月—2016年12月
水稻菌根因子受體功能研究及共生固氮探索
主持
2015年1月—2017年12月
植物—微生物共生及其應用
主持
2015年1月—2019年8月
作物—固氮根瘤菌特異與廣譜共生的分子機理與設計
主持
2016年1月—2018年12月
植物—微生物共生信號轉導及其應用
主持
2016年1月—2020年12月
根瘤和菌根共生營養高效吸收關鍵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參與
2016年7月—2021年6月
植物響應非生物逆境和共生固氮蛋白質機器的研究
參與
2018年1月—2022年12月
水稻—菌根真菌共生信號的系統解析
主持
2018年6月—2023年5月
植物—微生物共生的識別和分子互作
主持
2019年1月—2023年12月
植物—微生物共生的營養交換和遺傳改造
主持
參考資料來源: [10] 
  • 科研成果獎勵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2010年
——
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011年
水稻產量性狀調控的分子機理與育種應用研究
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
2014年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參考資料來源: [10] 

王二濤人才培養

  • 團隊建設
2021年,王二濤帶領的團隊獲得中國科學院“穩定支持基礎研究領域青年團隊計劃”項目資助 [18] 

王二濤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08年
明治乳業科學獎 [15] 
2018年
2019年
CSPB傑出青年科學家獎
中國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會
2020年9月
第2屆科學探索獎 [2]  [6]  [17] 
騰訊基金會
2022年9月
2023年
中國科學院優秀共產黨員 [9] 

王二濤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15年1月—2019年12月
中國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 [10] 
——
上海市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秘書長
——
《New Phytologist》編委
——
《Science Bulletin》編委
——
《Plant Communication》編委
——
《aBiotech》編委
——
《Frontiers Plant Science》編委
參考資料來源: [8] 

王二濤人物評價

王二濤是植物—微生物共生研究領域的前沿探索者,對該領域有重要影響 [8]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評)
王二濤回國十年來,牢記身為“國家隊”“國家人”的責任和使命擔當,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積極投身植物—微生物共生領域研究,取得多項突破性成果 [9] (中國科學院評)
王二濤拋卻功利,摒除一切雜念,以赤子之心擁抱科研 [11] 河南大學校友總會評)
王二濤在植物—微生物共生營養交換和菌根共生信號受體發現方面作出了貢獻 [12] (科學探索獎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