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玉皇宮

(江蘇省蘇州市玉皇宮)

鎖定
玉皇宮的前身是張吳王廟(民間俗稱張王廟),原址座落在原斜塘盛墩村,迄今已有600多年曆史,2008.11.11正式落成並舉行神像開光。玉皇宮屬道教中的玉皇信仰,其中張士誠被當作城隍供奉,而城隍在玉皇信仰的排列中也就順理成章。説明蘇州的老百姓600多年來,沒有忘記為蘇州百姓做過好事的張士誠。
中文名
玉皇宮
地理位置
江蘇省蘇州市
別    名
張吳王廟
張王廟

目錄

玉皇宮簡介

蘇州市道教協會副會長韓曉東介紹,之所以取名玉皇宮的理由有三個原因。“玉皇”是天堂之神,蘇州民間自古以來嚮往天堂,天堂的生活是美好生活的象徵,而掌管天堂的“玉皇”與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蘇州有着極深的淵源關係,更與工業園區建設蘇州“人間新天堂”的理念相吻合;考慮到信教羣眾供奉的土地神數量較多,“玉皇”在道教神界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是中國民間諸神的象徵,更是統領萬神的尊神;原來園區土地廟名稱各異,任何一座土地廟的名稱無法代表整個建築羣,“玉皇”是當地所有信教羣眾共同信仰的神,在信教羣眾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玉皇宮主要景點

玉皇宮中路主殿——玉皇殿
玉皇宮殿堂以中路搭配東西路配殿為格局。中路佈局牌樓、山門、玉皇殿和福德殿。為突出“玉皇宮”之名,道觀以玉皇殿為中心。福德殿為玉皇宮第二主殿,殿內主祀吳王--張士誠。這是為尊重歷史,讓後人記住玉皇宮是張王廟及轄區內各座廟宇的延續和發展。兩側奉祀土地神(亦稱“土穀神”),為解決園區小廟宇分佈較散,滿足廣大信教羣眾的宗教信仰需求,同時又反應園區宗教歷史文化的延續。因殿內奉祀之神皆為“土穀神”,而道教稱“土穀神”為“福德正神”,故名“福德殿”。
東路配殿以文昌殿和財神殿為主。文昌為主宰功名、祿位之神,是我國讀書人的守護神。蘇州自古文化昌盛,文士眾多。文昌信仰崇拜在蘇州極其盛行,至今不衰。故蘇州有“姑蘇文化昌盛出狀元,古觀文昌靈佑狀元出”之一説。西路配殿佈局慈航殿和東嶽殿。“慈航”者“觀音”也。道教神系中,其為元始天尊十大弟子之一。其神“普渡眾生、救苦救難”的慈悲心己深入老百姓的心中,每逢慈航誕辰之日,人們消災、解厄、護佑平安都會祈求觀音。西路配殿羣 重新移建修復的玉皇宮按照道教宮觀傳統建築規制,並將園區轄區內各個行政村的諸多土地神遷入玉皇宮內,集中供奉。從而滿足了當地廣大信教羣眾的信仰需求極大改善了原張王廟周遍環境,受到廣大居民歡迎。為尊重歷史,玉皇宮專設兩個殿堂作為張士誠紀念陳列室,以展示園區特定的人文主題和歷史意義。
玉皇宮第二主殿——福德殿主祀張士誠
元朝末年,統治昏暗,民不聊生,社會動盪,至正十三年(1353年),張士誠首聚江淮鹽户,萬餘人擎扛義旗,先後佔領了泰州、興化、高郵,一路浩浩蕩蕩,所向披靡。至正十六年(1356年)張士誠平定蘇州,建都稱王,國號“大周”。張士誠統治蘇州期間,消除弊政,興修水利,首開宏文館,用賢放愚,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十年治理,蘇州一時民豐物阜,一派太平景象。至正廿七年(1367年)九月,朱元璋破蘇州,張士誠不屈,俘解金陵縊死,時年四十七歲。
位於西路配殿的新建張士誠館 據《元和唯亭志》記載,張士誠葬在吳縣斜塘。另有張士誠記功碑,現存北寺塔後碑亭中。他的墓是蘇州境內唯一一處元代名人古墓,距今有600多年曆史。張士誠墓的原址就在蘇州工業園區南施街東,地處斜塘旺墩村。這裏也叫張王墓,佔地3.5畝。每年這裏還會舉行廟會,不少人自發來這裏祭祀這位“張吳王”。緊挨着張王墓有一座張王廟。張王廟裏就有張士誠館,面積大概五六十平方米,擺着張士誠及其妻、其弟的像。當地羣眾在祭祀張吳王的同時,也一併祭祀當地各種代表性土穀神,祭祀張吳王與土穀神已成為當地數百年來的宗教習俗。位於斜塘的吳王墓,民間相傳為張士誠衣冠冢,是蘇州原吳縣境內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處元代名人古墓葬。1994年始,張士誠墓被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張士誠紀念館的設計依循傳統的紀念館規劃理念,採用異型幕浮雕成像技術,沿牆佈置陳列人像故事資料,並設陳列櫃,陳列張士誠生平介紹、相關遺物、史料記載文獻資料、詩詞歌賦等,參展者可以與之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