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獨覺

(唐代柳宗元詩作)

鎖定
《獨覺》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作的一首詩。全詩六句三聯。第一聯描寫景物,第二聯抒發胸臆,第三聯闡釋人生。脈絡清晰,環環緊扣,一氣呵成。
作品名稱
獨覺
作    者
柳宗元
創作年代
中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古詩

獨覺作品原文

獨覺
覺來窗牖空⑵,寥落雨聲曉⑶。
良遊怨遲暮⑷,末事驚紛擾⑸。
為問經世心⑹,古人誰盡了⑺。 [1] 

獨覺註釋譯文

獨覺詞句註釋

⑴覺(jiào):睡醒,醒來。首句之“覺”同此義。“覺”又音jué,覺悟、明白之意。詩題有雙關意。此詩作於永州,年月無考。
⑵窗牖(yǒu):窗户。《説文·穴部》:“在牆曰牖,在屋曰窗。”
⑶寥落:稀疏。
⑷良遊:優遊,遊樂。語出陸機《答賈長淵》“念昔良遊,茲焉永嘆。”遲暮:晚年,年老。屈原離騷》:“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⑸末事:瑣碎小事。末,凡物之細碎如粉者曰“末”。
⑹經世:謂治理世事。《抱朴子·審舉》:“故披《洪範》而知箕子有經世之器。”經,治理。
⑺盡了:全部實現,全部完成。盡,悉也,備也。 [1] 

獨覺白話譯文

一覺醒來窗外一片空濛,晨雨稀疏我不禁憂心忡忡:
長期外遊嗟怨身損神銷,瑣事如麻一一困擾胸中。
徒有經世濟民的一腔宏願,自古至今誰不是希望落空!

獨覺作品鑑賞

這首詩六句三聯。第一聯描寫景物,第二聯抒發胸臆,第三聯闡釋人生。脈絡清晰,環環緊扣,一氣呵成。
首聯兩句寫景,寫詩人清晨剛醒來時的所見所聞。第一句訴諸視覺,詩人略開睡眼,掃視窗外,路上別無行人,田野亦無農夫,枝頭沒有啼鳥。第二句訴諸聽覺,窗外既空,故沒有歡聲笑語,也沒有雞鳴犬吠,只聽得稀疏的晨雨淅淅瀝瀝,沒完沒了。這沉寂中的微弱之聲,更反襯出蒼茫大地的闃寂。孟浩然春曉》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之句,用鳥的爭鳴來渲染户外春意鬧的美好景象,讓人領略無邊的春意,無限的春情。柳詩的這開頭兩句,也是選取清晨醒來時剎那間的情感片段進行描寫,通過視覺、聽覺和想象,向讀者透露出他的心跡,卻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種境界,尤其一個“空”字,顯示出詩人失意不平、人生無常的深切嘆喟,表露了他那不安定的靈魂深處的苦悶,及其由於生命毫無意義慢慢耗蝕而產生的無窮幽怨。這樣,就十分自然地把讀者引向詩人此時孤獨無憑、憂憤填膺的感情軌道。三四兩句,抒發人生易老、壯志難酬的憂怨。柳宗元滯留永州十年之久,既為貶徙之客,故屢遭排擠,除了寫作,未供實職。如此優遊歲月,簡直是賦閒。這對於素有“濟世人於水火,解生民於倒懸”襟抱的政治家來説,實在是一種無情的折磨和殘酷的迫害。詩人深知宇宙的永恆和生命的短暫,也深知宏圖之難展和事業之艱難,所以要急於擺脱這種“良遊”的困境。但到頭來還是潦倒落魄,不能不倍添悲傷,未老而先衰。“遲暮”一詞,嘆惋時光的流逝不返和時勢的難以逆轉,包藴着詩人無限哀傷。儘管如此,然而詩人並沒有遺世獨立,超然物外。民事國事紛至沓來,常常困擾於心,雖有自己的真知灼見,可嘆英雄無主,欲為而不能為,心中悲傷。矛盾不斷地集結,不斷地激烈碰撞,使詩人憂心忡忡,寢食難安,萬般無奈。一“驚”一“擾”,不知誰能領略箇中滋味。
從詩的感情流向來看,沉鬱哀怨越積越多,滔滔直下,大有決堤之勢。不過,“為問經世心,古人誰盡了”這結尾兩句,語氣頓時舒緩下來,詩人用自問自答以突出所要表達的意念:自寬自慰。但是,凡是憂傷的感情,如果用悲哀語氣來表達,不一定能使人感到它的分量,而用與之正相反的豪邁曠達的口氣説出來,卻往往使人覺得非常沉重深刻。所以,這種自寬自慰,實則是自怨自憤,將全詩感情波濤推向了頂峯。
詩題《獨覺》,暗含着“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之深意。“誰盡了”的一聲長嘆,喚起了讀者對千古英雄的榮辱進退的沉思,感悟出“是非成敗,萬事皆空”的真諦。多少顯赫一時的英雄人物在人類歷史的長廊上,只不過是急匆匆的過客。因此,柳宗元能樂天安命,與世無爭,先後在永州、柳州辛勤耕耘十五載,最後終老南荒,至今還深受人們景仰。
作者獨眠於室,早晨醒來才知道外面正在下雨,但雨不大。想到歲月不饒人,眼前全是一些繁雜的小事,可能自己的一生就這樣度過了。最後二句既是悟世之語,也是自我寬慰之語。 [1] 
陸時雍:“末二語名言通恨。”(《唐詩鏡》卷三七)孫鑛:“點得透快。”(孫月峯評點《柳柳州全集》卷四三) [1] 

獨覺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子厚,河東解(今山西運城西)人,世稱“柳河東”。貞元進士,授校書郎,調藍田尉,升監察御史裏行。與劉禹錫等參加主張改革的王叔文集團,任禮部員外郎。失敗後貶為永州司馬。後遷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並稱“韓柳”,同列“唐宋八大家”。散文峭拔矯健,説理透徹,結構謹嚴,批判時政,尖鋭有力。寓言篇幅簡短,筆鋒犀利。山水遊記文筆明麗峻潔,寫景狀物,多有寄託。工詩,風格清峭,與韋應物並稱“韋柳”。有《河東先生集》。 [2] 
參考資料
  • 1.    尹佔華解讀.柳宗元集(節選).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20:319
  • 2.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