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狄金森

(美國女詩人)

鎖定
艾米莉·狄金森,全名艾米莉·伊麗莎白·狄金森(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 1830~1886) 美國女詩人,出生於1830年12月10日,在三個小孩之中排行第二。經過半個世紀反覆品評、深入研究,狄金森作為對美國文學作出了重大獨創性貢獻的大詩人的地位已經確立。
中文名
狄金森
外文名
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
別    名
艾米莉·狄金森
別    名
艾米莉·伊麗莎白·狄金森
國    籍
美國
職    業
詩人

狄金森個人簡介

艾米莉·狄金森,也譯作埃米莉·迪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美國著名女詩人。

狄金森個人履歷

1830年12月10日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當時還是個小鎮的艾默斯特;在艾默斯特學校受完中等教育又入芒特霍利約克女子學院就讀不足一年。從25歲開始,棄絕社交,在家務勞動之餘埋頭寫詩;到1886年5月15日,由於腎臟疾患而在昏迷中離去時,已給人間留下了自成一格、獨放異彩、數量可觀的詩篇。
在她生前,她的詩只有10首公開發表過;其餘的都是她死後30年內由親友整理、結集,陸續出版的。

狄金森社會評價

她的詩公開發表後,得到了越來越高的評價。除了20世紀30年代由於評論界派別之見而一度有過分歧之外,經過半個世紀反覆品評、深入研究,狄金森作為對美國文學作出了重大獨創性貢獻的大詩人的地位已經確立。有人斷言她是公元前7世紀莎弗以來西方最傑出的女詩人,有人就駕馭英語的能力而言,甚至把她和莎士比亞相提並論。幾乎在任何一部美國詩文選集中,狄金森的詩都佔有顯著的地位;她的詩擁有眾多的讀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和惠特曼的詩一樣,已被公認為標誌着美國詩歌新紀元的里程碑。
狄金森對詩歌的傳統規範表現了不馴的叛逆姿態。狄金森傾向於微觀、內省,藝術氣質近乎“婉約”。
她寫愛的萌動,愛的燃燒,愛的喪失,有甜而不膩的喜悦,熾烈而藴藉的吐露,苦而不酸的沉痛,綿綿難絕的長恨。愛,是她詩歌題材的重心,寫來清新別緻。
她寫自然如家園。常有細緻入微、準確生動的描繪。有些平凡的景象,在她筆下總能使人感受到一種無可置疑,確實存在,而又不曾為常人意識到的美。
她愛生活和生命,試圖多側面、多層次地探索、解釋和表達生的意義。
她寫死亡,寫的不同凡響,尤其和流行的感傷濫調大異其趣。她的死亡詩,很有點一死生、齊彭殤的味道,卻又不完全是,因為她雖不畏死,卻更眷戀生,一想到生活,就能使她“心醉神迷”。
她的思辨能力和想像力一樣強,她寫哲理精闢深邃,警句連篇,耐人尋味。在一般情況下,她的理念總是帶有可感知的特徵,總是以有尺寸、有音響、有色彩、有質感的形體出現;但是她也不避抽象。
狄金森可以説是靈魂風景畫的丹青妙手,但也不排斥政治性的重大題材。她在相對意義上的內向,不是自由的選擇,而是她那基本上作為家庭婦女狹窄的生活圈子強加給她的無可奈何的限制。
她的語言,一洗鉛華,不事雕飾,質樸清新,有一種“粗糙美”,有時又如小兒學語那樣有一種幼稚的特色。在韻律方面,她基本上採用四行一節、抑揚格四音步與三音步相間,偶數行押腳韻的讚美詩體。但是這種簡單的形式,她運用起來千變萬化,既不完全拘泥音步,也不勉強湊韻,押韻也多押近似的“半韻”或“鄰韻”,有時乾脆無韻,實際上已經發展成一種具有鬆散格律的自由體。

狄金森人物生平

狄金森,艾米莉·伊麗莎白·狄金森(Emily Elizabeth Dickson,1830-1886),美國女詩人。生於馬薩諸塞州的小城阿默斯特,年少時熱愛大自然,樂於出外遊玩,與人交往舉止優雅,一度是小城社交界之花。二十三歲時,她第一次隨父親遠遊到華盛頓,在費城邂逅華茲華斯(Charles Wadsworth),並深深愛上了他,但華茲華斯已有妻室,這份感情註定是無望的。歸來後,狄金森閉門謝客,終生未嫁。鄰居偶爾瞥見她身穿的一襲白袍,稱之為“白衣女尼”。

狄金森家庭情況

艾米莉在三個小孩之中排行第二,家庭是馬薩諸塞州安賀斯特(Amherst,Massachusetts)的一個富有家庭。她的祖父是山謬爾·富勒·狄金森(Samuel Fowler Dickinson),他是安賀斯特大學的主要發起人之一;父親愛德華(Edward),與她的哥哥威廉·奧斯丁·狄金森(William Austin Dickinson)都是相當富有的律師,傳承了家庭裏開放的傳統。艾米莉曾在安賀斯特學院及聖約克山女子學院(Mount Holyoke Female Seminary)接受教育,可是她在聖約克只待了兩個學期,之後她就回家,終其一生未再離開,她甚至不肯離家做短暫的旅行。在一八六四及一八六五年間,她曾在波士頓住了幾個月,以便讓醫生治療她奇怪的眼疾,而她回來以後就再也不曾離開。從一八六〇年到一八七〇年的十年間,她變得更加孤僻,最後甚至不肯接見大多數訪客,也不到隔壁哥哥家去拜訪。到了某個時期,或許是在七十年代中期,她開始只穿白色的衣服。

狄金森作品情況

狄金森生前默默無聞,只有10首作品公開發表,其餘詩作都是在她死後30年內由親友們整理出版的。自20世紀50年代起,狄金森名聲漸起,有人斷言,她是公元前7世紀古希臘薩福以來西方最傑出的女詩人。
由於狄金森深居簡出,人們對她的瞭解少而又少,很久以來,狄金森就被認為是美國的隱士女詩人,是最富有神秘色彩的一位作家

狄金森個人作品

狄金森作品背景

1886年,艾米莉·狄金森在家與世長辭。她深鎖在盒子裏的大量創作詩篇,是她留給世人的最大厚禮。在她有生之年,她的作品未能獲得普遍青睞,周遭眾人對她也有諸多不解與誤會,但她豐富的創作天分卻毫髮無損。艾米莉以驚人的創作力,為自己也為世人留下一千八百首詩,包括了定本的一千七百七十五首與新近發現的二十五首。

狄金森創作來源

從她的信件中我們發現了一些暗示,裏面提到艾米莉在二十歲之前,就開始感受自己詩的創作力(但已被確定為寫在一八五八年以前的詩並不很多)。在那個時期,她已經開始用她後來聞名於世的那種形式寫詩,也奠定了她成為美國最偉大詩人的地位。
艾米莉的妹妹——拉維妮雅(Lavinia)認得艾米莉的字跡,但她卻不瞭解這些文字代表的是艾米莉終其一生的熱情。當她發現這個藏着一千多首詩的箱子時,她真的十分震驚。她堅信這些詩作一定得出版。通過她的大力奔走,再加上瑪波·魯米斯·陶德(Mabel Loomis Todd)編輯的鼎力相助,第一輯的艾米莉詩本終於在一八九○年出版。書裏所收錄的詩作只是艾米莉畢生創作中的一小部分。第一輯總共印了十一次,而第二輯及第三輯也分別在一八九一年及一八九六年順利問世。一般大眾及多數的評論家都給這些詩作相當高的評價。到了一八九六年,艾米莉·狄金森已成為家喻户曉的知名詩人。之後更多的作品,包括許多由其它渠道收集的詩作,在接下來的五十年大量出現,但直到一九九五年全三冊的定本才由湯瑪斯·約翰森(Thomas H.Johnson)審定出版。這本書一共收集了一千七百七十五首詩以及一些斷簡殘編,並依照時間順序編輯,由哈佛大學出版社貝爾耐出版部(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
艾米莉死後,世人才重新定位她的詩人身份,同時也認清了自己錯過些什麼。然而,艾米莉的個人真實生活風貌,卻始終難以真正弄清。雖然市面上有不少關於她的傳記、評論及心理分析的著作,但她的日常生活卻鮮為人知,而且艾米莉與周遭親友間的相處關係,卻一直沒有什麼資料留存,於是大多數人僅能揣測這些關係的真正面貌。最近這幾年,許多出土的資料已經讓黑暗的角落有了一線曙光,但是所謂“真正的艾米莉”,學界仍然存在着許多不同的詮釋。
圖書簡介
書名:《不是玫瑰·如花盛開:狄金森詩選》
作 者:()狄金森著 康燕彬譯
出 版 社:灕江出版社ISBN:9787540762988
出版時間:2013-04-01 版 次:1
頁 數:384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狄金森內容簡介

狄金森一生創作詩篇1789首,生前僅發表了10首,寂寂無聞,現已成為享譽世界的重要詩人。
本詩選收錄她的詩篇900首,長詩625首,四行以內的短詩275首。一半以上選自詩人的晚期。晚年的狄金森識心體之本然,慮忘形釋,味淡聲希,更加玄妙精微

狄金森詩作賞析

《籬笆那邊》
籬笆那邊
有一顆草莓
我知道,如果我願
我可以爬過
草莓,真甜!
可是,髒了圍裙
上帝一定要罵我
哦,親愛的,我猜,如果他也是個孩子
他也會爬過去,如果,他能爬過!
詩歌寫“我”看到籬笆那邊的一顆草莓後的心理活動,是以一個孩童的口吻寫的,寫得天真稚氣、惟妙惟肖,卻又不乏理趣。詩人以一顆年輕的心在感受着世界,因而寫出了這樣鮮活動人的文字。
讀<籬笆那邊>覺得這是一首清新美麗的小詩。
一個驚喜地發現了籬笆那邊有一棵草莓的孩子,心中充滿想要採摘的慾望,“如果我願/我可以爬過”明明是心中的渴望,卻因為怕“髒了圍裙”而猶豫;一句“草莓,真甜”,又把小孩子的天真可愛刻畫得真實甜美。如果Dear God和自己一樣是個孩子,他是不是和自己的想法一樣呢?
似乎在大自然面前,狄金森就是一個淘氣的孩子。這首詩裏跳躍着一顆單純的童稚的心,那心跳躍着對“籬笆那邊”鮮紅欲滴的“草莓”的渴望。這極具誘惑力的“草莓”,在詩中已不僅僅是一種水果了,它已被詩人抽象為孩子追求的世間美好事物的象徵。於是,世界也就在一瞬間濃縮成小小的“草莓”。爬過那“籬笆”,“草莓”定會甜透所有的日子。
接下來的文字:“如果我願/我可以爬過”,卻有別樣味道,讓人體味出你的渴望中,竟有一種叫着“怕”的東西,意外地阻止了你爬過籬笆。怕“髒了圍裙”?怕“上帝”的苛責?那矮矮的“籬笆”也似乎突然間成了一堵難以逾越的牆,它規範着你的行為,它抑制住你那緣於心靈深處的甜蜜的衝動。就象現實一樣,追求個性的自由卻不得不受着傳統道德的束縛,追求事業的創新卻不得不受着傳統觀念的禁錮。
然後,你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想,要是“上帝”也是一個“孩子”,他也會禁不住草莓的誘惑,也會想着爬過那“籬笆”,一親“草莓”的芳澤?!。但Dear God不是小朋友,他早失去了那隻屬於孩子的單純的衝動。
你是否會因為“籬笆”的阻隔,輕易地放棄“草莓”的甜美呢?這是你留給世人蔘不透的問號。
喜歡這種在簡單生活中融入的思考,“草莓”似乎還在籬笆那邊,作着永遠未完成的夢~!
《籬笆那邊》課文分析
《籬笆那邊》主題
作為美國詩歌史中從浪漫主義向現代派過渡時期的代表,英美意象派詩歌的先驅者,艾米莉·狄金森的詩作完全是內心情感的真實流露,毫無矯揉造作之氣,頗受讀者喜愛。
籬笆那邊的草莓,觸發了詩人無限詩情。"草莓"是這首詩的詩眼所在。如何理解草莓這一意象的內涵與外延,就成了解讀這首詩的關鍵。從內容上看,詩中的"草莓"彷彿引領着詩人回到了童稚時光,回想起了爬過籬笆採摘草莓併為此而擔心家長責罵的往事。然而經歷了情感挫折與人生孤苦的女詩人此時言説的則不僅僅是對往事的回憶了。"草莓"似乎代表着某種誘惑,某種隱秘的期盼,而這種誘惑與期盼恰恰是不被上帝允許的,或者説是不被傳統的勢力所允許的。然而,這種誘惑確實太強烈了?quot;草莓,真甜!")詩人無法抗拒。她多麼希望上帝也是個孩子,可是上帝真會爬過去嗎?這其中的複雜的心理感受與人生期待或許才是詩人想要表現的主題吧!
《籬笆那邊》思路
這首詩只有短短兩節,卻是言有盡而意無窮,令人浮想聯翩。第一節寫一棵草莓在籬笆那邊,那麼香甜誘人!"我"多麼想爬過籬笆採得草莓呀!第2節寫"我"站在籬笆這邊左思右想,到底該不該過去呢?如果過去就會髒了圍裙,上帝也會罵我;可如果不過去,又不捨放棄那香甜的草莓。在這種矛盾心情的支配下,詩人不禁幻想上帝也是個孩子--像孩子一樣抵受不住誘惑,像孩子一樣為得到草莓不惜爬過籬笆,弄髒圍裙。而上帝真會是個孩子嗎?
在這種表面化的解讀之後,我們或可對草莓有多樣的解讀,"草莓"即被賦予了象徵意義。那麼,"籬笆"、"圍裙"、"上帝"等事物也就有了其各自的象徵意義。順此思路賞析此詩,更可獲得一種獨特的心靈體驗。
《籬笆那邊》寫作特點
①靈魂的風景畫
狄金森的詩意象奇特,不循章法。她的詩以抒發個人情感為主,對人生、死亡愛情等都有獨特的觀點。她善於揭示人們心靈深處的愛恨情愁,其作品就像一幅幅靈魂的風景畫,她本人被稱為"靈魂的風景畫家"。
②短小、簡樸的詩風
狄金森的詩歌大都短小精悍,語言也單純簡樸。但這並不影響她詩歌主題的闡釋,相反卻給人以更廣闊的想象空間和回味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