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狀元橋

(江西省泰和縣狀元橋)

鎖定
泰和縣江畔村有兩座遠近聞名的文物級古建築,就是保存完好的古石橋和古石塔,古石橋被當地村民習慣稱為狀元橋。 [1] 
中文名
狀元橋
地理位置
泰和縣

狀元橋歷史沿革

泰和縣江畔古村莊前面有一條曲水溪繞村而過,跨曲水有一座三孔古石橋,稱為“南無橋”,江畔村民也稱之為“狀元橋”,為縣級保護文物。 [1] 
石橋由江畔村公建,始建於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橋長38米,寬3.4米,高3.5米。古橋三孔單拱,拱與拱之間建有三角形的護橋墩,為紅米石砌置而成,橋面鋪巖條石,兩邊立有青石橋墩和欄杆,欄杆上陰刻“光緒元年洪秋吉日建”和“南無阿彌佗佛”。 [2-3] 

狀元橋民間傳説

狀元橋 狀元橋
傳説,古時候,文曲星早早來到凡間,考察天下讀書人用功情況,路順着贛江而來,看見一羣青年學子正在花石潭上讀書,他大為感動,提筆在江畔村莊前面虛點幾筆,寫了個草字“文”,村莊前面出現了一條彎曲小河,當年,村莊科舉考試大中。村民為了感謝文曲星,把這條小河稱作“曲水”。後來,村民又在曲水河上架起了一座石橋,為了紀念文曲星,把石橋稱之為“狀元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