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

鎖定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位於福建西部武夷山脈中段東麓,寧化縣北部的安遠鄉境內,西與江西省交界,總面積為4733.3公頃。
寧化牙梳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福建省寧化縣北部安遠鄉境內,涉及安遠鄉的割畲村、馬家村、張坊村、豐坪村和豐坪採育場。
地理座標為:東經116°32′~116°39′,北緯26°28′~26°35′。總面積4733.3(5249.7)hm2。1999年2月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
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達89.9%。主要保護對象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屬於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
中文名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
地理位置
三明市寧化縣安遠鄉
佔地面積
4733.3 公頃
森林覆蓋率
89.9%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地理環境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地理位置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
牙梳山位於武夷山脈中段東麓、寧化縣北部的安遠鄉境內,與江西省石城縣接壤,總面積為4733.3公頃。海拔1387.3米,是寧化第二高峯。從主峯向東南曲折起伏,經雪峯山(海拔1310米)、金華山(海拔1314米)至仙山腦(海拔1310米).形成北部西緣大片山地。清代李世熊在其撰寫的(寧化縣誌卷一山川志)中是這樣描述的:“過牙梳山而出建寧,凡閩、浙、江南諸省郡,悉支分於此,蓋是山大嶂數十面。鄉寧者其一面也。”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氣候地形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
牙梳山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域,具有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等特點。牙梳山一帶地形複雜,海拔高差懸殊,因而又構成多樣的小氣候環境,具有山地氣候特徵,年平均氣温在12—16℃之間,最冷一般在一月前後,可出現2—10天的降雪,年平均降雨量1700—1900mm。適宜的氣候,使種類繁多的動植物在這裏繁衍生息.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
據1995年考察統計,牙梳山自然保護區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69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野生動物有華南虎金錢豹、雲豹、梅花鹿、白頸長尾雉等5種;國家一級保護的樹種有香果樹、種萼木、南方紅豆杉等3種,在野生植物中還有藥用植物短萼黃連、膠股蘭、八角蓮、金錢蘭等,觀賞植物還有鍾花櫻野含笑、春蘭、寒蘭等;香料及其它植物有中華獼猴桃、山蒼子、靈芝、茶薪菇、香菇、紅菇、木耳等豐富多樣的物種。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發展歷史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
牙梳山是毛澤東詩句“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的真實寫照。霧靄茫茫的長溝深谷,藴含歷史倉桑的金華山古剎,水庫碧綠的湖光山色,栩栩如生的植物景觀,山澗水流清徹見底,山林中鳥語花香,是人類對大自然的瑕想與嚮往。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5張)
1997年9月省有關專家和教授到實地考察後大為驚喜,認為牙梳山的森林是典型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是一塊難得的寶地,在南方除西雙版納、神農架之外,只有少數幾塊原始山林區是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的重要避難所,急需保護。
1998年4月1日通過省級評審,1999年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人文歷史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
在“樓梯嶺”上面鐫刻着一幅“天書奇圖”,傳説這塊石刻刻的是太平天國時太平軍的藏寶圖。當年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時,這牙梳山中確實駐紮過翼王石達開率領的太平軍。
在這山中高寨坑路旁有棵百年紫荊樹,曾有一個悽美的傳説:“清咸豐年間,牙梳山住着一對年輕的夫婦,男的叫大山,女的叫秀姑。大山和土霸爭山,揍了土霸,在家呆不下去了,參加了石達開的太平軍。翼王派人贈送大水牛一頭,勉慰秀姑在家耕守。夫妻離別時大山留話:‘清妖滅,夫妻聚。’秀姑天天在紫荊樹下盼郎歸,但最後傳來的卻是太平軍覆滅的消息,哭得她天昏地暗。
從此,年年樹幹上沾滿相思淚。如今,那棵紫荊樹還沾滿了斑斑點點的淚痕。”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旅遊信息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交通

市內交通發達,在市內乘坐旅遊專線巴士可達牙梳山。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美食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
大 卷
寧化客家傳統宴席上的主菜。做法是:把豆腐搗碎,伴入切成丁狀的蘿蔔、瘦肉、筍等原料,調入適量的地瓜粉,放籠內蒸熟後切塊裝盤,再淋上醬油、麻油,灑上少許葱花。其味鮮美。
韭菜包
寧化縣客家傳統小吃。做法是:用優質大米磨漿,入熱鍋不斷攪動,熬成糊狀,出鍋待用。將頭茬韭菜、臘肉、香茹、冬筍、蝦仁等原料切成餡,把米團揉捏成皮包餡,入籠蒸熟,後裝盤,趁熱即食。特點:清香撲鼻,味鮮皮滑,一食難忘。
牙梳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牙梳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伊府麪,是寧化縣清代書法家伊秉綬在揚州任知府時所創。做法:將蛋去殼打勻,拌入麪粉,用涼水和好揉勻,製成扁薄面條,用開水煮七成熟,撈起、使涼,放入鍋中熱油內炸後撈出,然後在鍋底內放油,將切好的肉絲、筍絲、白菜絲炒後放入麪條,加花椒粉、蝦米、姜、葱、醬油,炒後添適量的湯,慢火稍燜即成伊府炒麪。如用好湯煮,即為伊府湯麪。
碧玉卷
泰寧傳統小吃。俗稱韭菜餈。 其做法是:用大米和韭菜做原料,磨成稀漿,再烙成簿餅,然後入香茹、鮮筍絲、肉絲、辣椒粉等到餡料,煎成筒狀,趁熱而食,油軟潤滑,色香味俱全。
什錦油餅
泰寧風味小吃。做法簡單:以大米為主,配少許黃豆,磨漿,用小鐵勺倒入少許米漿,添上餡料,再蓋上少許米漿,放入油鍋炸成扁圓狀油餅,趁熱食之。
泰寧民間風味小吃。製作法:和浸洗泡透的糯米,蒸熟後倒入木槽裏,加入紅糖,伴少許茶油、五香粉等佐料,然後用木棍攪勻,掇成拳頭大小的團粒,外面裹上薄薄的一層用粳米做成的銀裝,即成。
狀元糕
泰寧風味小吃。製法:用上等糯米,經浸洗蒸熟後,倒入石臼舂打成糕,掇成乒乓球大小的餈團,放入由黃豆、花生、芝麻炒熟後碾成粉的配料中,(配料粉中再摻入白糖),再加上香葱豬油,即成。其特點:色淡黃、香甜、軟韌適當。
烏楮粳米餈
泰寧畲族特有的民間小吃。其做法有趣:用“烏楮”樹枝葉燒成炭灰,取鹼水待用。將開水淋洗耳恭聽浸 泡過的的粳米,放入飯甑中蒸熟,倒主石臼中反覆舂打,同時,添加少許烏楮灰鹼水,做成小團粒,再蒸再打,經過三蒸三打後,餈團柔泣光滑。其特點:色黃透明,柔中有韌,滑而不粘,味有鹼香。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購物

玉扣紙
以產玉扣紙著稱的寧化縣,系福建四大產紙縣之一(即長汀、寧化、將樂、連城)。最盛時全縣有紙廠500餘家,產量高達5萬多擔;品種有玉扣紙、毛邊紙,尤以玉扣紙馳名中外,產量佔總數一半以上,產地十分之九在南鄉治平區。據1972年底調查,全縣共有竹林147743畝,治平區就佔71600畝,故治平有“九竹一田”之稱。該地竹種與別地不同,竹口徑小,肉厚纖維長。全境山高林密,山泉特別清冽,且附近龍門所產石灰,鹼性特優。因具“竹、水、鹼”三大優良造紙條件,故製出的紙張顏色特別清潔,拉力強、吸水性好,質地結實,不易老化腐蝕,不僅歷來為國家檔案、史集、佛經、族譜、賬本、重要契約等所選用,而且早已遠銷國外東南亞地區;尤為華僑所喜用。建國後,一、二級玉扣紙直調中央。1974年印刷線裝本《毛澤東選集》時,即選定治平產的玉扣紙。1974~1976年,共調運出640噸 (摺合1萬餘刀)。1986年出口149噸。
將樂紙和硯
將樂紙本名青絲扣、扛連紙。製作精細,光潤幼潔,響張少疵,堅實潔白,以經久不碎不蛀見長,有“紙壽百年、冰清玉潔”之譽,為書寫、印刷、簿籍、裱褙之上品。宋元麻沙版圖書用此紙長達200年。《將樂縣誌》載:“將樂紙,清初即已運銷江右、湖廣等地。”(即今江西、江蘇、湖南、廣西)乾隆末年,輸送官府的紙叫“官紙”或“京紙”,質量要求嚴格。民國初年,紙槽逾500個,紙工超 4000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製紙的個體手工作坊,已逐步轉向機制集體生產,產品質量也有提高,年產達千噸以上,暢銷國內和亞太地區。
海棠硯,是用將樂縣城北郊石門嶺至蓮花山一帶的龍池石製作的。據清乾隆年間重刻的《玉華洞志》記載:“龍池石者,則皆硯瓦峽所出。大者可為碑,小者隨方圓而磨礱之”,以龍池石制硯,有400~500年以上的歷史。尤以縣城北隅海棠洞石所制的“海棠硯”為最佳,質地細膩,濕潤縝密,能發墨保色而不易磨損,多年來已成為將樂縣的特產工藝美術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制硯技藝更有所改進,精雕細刻,推陳出新。將樂的硯和紙都是三明很出名的“文房四寶”。
建寧蓮子
建寧蓮子,又稱建寧通心白蓮。粒大圓潤,色如凝脂,稍燉即熟,湯清不濁,温馨可口,被譽為“蓮中上品”,馳名中外。建寧蓮子已有1000多年曆史。據《建寧縣誌》載:五代後梁龍德年間(921~922年),在縣東南金鐃寺前,有白蓮池、紅蓮池各一口,後傳入城關的西門。自此,西門蓮子被列為進貢珍品,古稱“西門白蓮”、“建蓮”。《紅樓夢》第十回及五十二回中的“用七粒建蓮做引”、 “建蓮紅棗湯”,説的就是建寧西門貢蓮。宋鹹淳元年(1265年)築城牆,“西門外,池百口種蓮。池旁遍植桃李,春夏花時,遊人絡繹不絕。蓮子歲產千斤,為吾國第一。”(引自《三明文史資料》)。1949年前,全縣蓮田面積僅200多畝,年產量只有5000多斤,但質量極佳。至今,西門一帶仍有大小百口蓮池,所產蓮子品質為全縣之冠。1956年,在江西瑞金召開的閩浙贛三省物價平衡會上,一致認定建寧蓮子為最佳,其價格之高,推銷之廣,居三省鄰縣之上。 50~60年代,建寧蓮子仍以西門種植為主,縣城的河東、水南雖有種植,但面積不大。1978年後,蓮子生產迅猛發展,1983年蓮田面積為8000多畝,產量300多噸;1989年蓮子面積達29838畝,產量849噸。蓮子畝產多在70~80斤,好的有100斤,最高達210斤。

牙梳山自然保護區民俗

牙梳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牙梳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三明供奉神農習俗:神農氏,俗稱“五穀仙”。傳説神農即炎帝,中國的農事活動始於炎帝(有“神農嘗百草”之説),成於后稷。歷史上境內每年春秋兩季都要祭祀神農,春季在春分時節做“韭菜餈”“艾果”敬供,稱為“春祈”。秋收之時,則把田裏長出的第一束稻穗剪下,與“三牲”一起敬供,稱為“秋報”,祈求神農庇佑,祈求保護來年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