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燈塔行動

鎖定
作為以傳播德魯克管理思想為己任,致力於幫助中國的知識工作者學習和實踐德魯克學説的社會企業,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於2007年發起“燈塔行動”,攜手中國高校開展德魯克管理思想公益普及活動。該項目以“分享大師智慧,造就管理人生”為宗旨,支持有志學習、研究、實踐德魯克思想的學生社團組織,系統、全面的指導大學生學習、實踐德魯克管理思想,並學會科學的管理自我,服務組織、貢獻社會。
中文名
燈塔行動
性    質
公益行動
發起時間
2007年
發起者
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

燈塔行動德魯克燈塔行動

燈塔 燈塔
“燈塔行動”在合作院校以及社會熱心人士的全情投入和鼎力支持下,已經走過三年的風雨歷程。三年來,我們的項目遍佈中國華北、華東、華南、華中、東北、西北6大區域的10座城市,涵蓋22所高校,在18所高校建立起以學習、實踐德魯克思想為核心的學生社團,通過向中國大學捐贈“德魯克之窗”檔案館、組織德魯克管理大講堂、開展全國性德魯克管理夏令營等系列活動,形式幫助上萬名大學生系統、全面地學習德魯克管理思想體系。

燈塔行動項目介紹

燈塔行動德魯克之窗

“德魯克之窗”是彼得·德魯克學院面向大學以公益捐贈形式設立的主題檔案室或閲覽室,旨在系統介紹德魯克先生生平,陳列其全部已出版的著作,同時,輔以各類經典管理類著作,在高校營造學習大師、閲讀經典的學術氛圍,拉近學生與大師的距離。
燈塔行動 燈塔行動
燈塔行動中德魯克之窗的合作高校 北京地區:北京師範大學
武漢地區: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南京地區:南京大學、南京理工大學
天津地區: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天津財經大學
燈塔行動 燈塔行動
蘭州地區:蘭州大學 上海地區:上海商學院
大連地區: 大連財經學院(原東北財經大學津橋商學院)
哈爾濱地區:黑龍江東方學院
蘇州地區:蘇州高教區圖書館
晉中地區:晉中學院
高校合作捐建須知:
1. “德魯克之窗” 檔案館需要面積大約在30-50平方米
2. 合作方在其圖書館或閲覽室開闢相應場地,並負責日常管理
3. 根據各大學具體條件,德魯克學院配以德魯克先生照片、裝飾牆面、專用閲讀桌椅、移動書架等
4. 合作期限初步定為3年,合作期限內德魯克學院每年捐贈2次圖書,捐贈的各類圖書的配送數量按
照校方要求執行
企業參與捐贈(贊助)須知:
1. 資金捐贈1-3萬(含第一學期圖書捐贈)
2. 資金捐贈3-5萬(含一年圖書捐贈和物品捐贈)
3. 資金捐贈5-8萬(含二年圖書捐贈和物品捐贈)
4. 資金捐贈8-10萬(含三年的圖書、物品、設備費用)
5. 物品捐贈(桌椅、書架、期刊架)

燈塔行動德魯克管理大講堂

以德魯克思想體系為基礎研發3個系列、15個適合大學生理解的德魯克管理課程,邀請在職經理人開展公益大講堂。

燈塔行動德魯克管理夏令營

德魯克管理夏令營 德魯克管理夏令營
“德魯克”管理夏令營是由德魯克學院發起,將中國各高校德魯克學生社團骨幹成員聚集一堂。通過管理培訓、案例解析、管理遊戲、經驗分享等多樣的形式學習德魯克思想,提高對德魯克管理思想的認識和理解,促進全國各德魯克學生社團的健康發展。

燈塔行動經典讀書會

以提高社團自主開展高效讀書會的能力為目的,以培養優秀的讀書會主持人為手段,通過研發不同主題的讀書會工具包並由DA 逐一輔導訓練促進項目的發展。

燈塔行動校園小講師

組織架構 組織架構
通過研發一套適合學生自主開展公益培訓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培養一支可以滿足教學要求的校園小講師團隊,以此幫助德魯克社團更為廣泛的滿足校園客户需求。大學生組織案例研究:指導社團運用德魯克的理念在校內開展學生組織案例研究工作,在提高社團案例研究能力的同時為社團日後開展諮詢業務中脱穎而出。BE-DRUCKER 項目:以手機報的形式為主要客户定期發送德魯克的經典管理理念,配合讀書會、線上討論開展系列互動活動。

燈塔行動《知識工作者學習坊》精英教學

傳播方式 傳播方式
開展Drucker Inside 認證。該項目以培養企業未來管理者為目標,通過課堂教學、案例研究、小組報告等系統化訓練幫助大學生深化對德魯克管理思想的理解,提高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同時,建立Drucker Inside 認證體系,對優秀畢業生開展認證工作。

燈塔行動大學生德魯克校園網

中國大學生德魯克管理思想學習、研究與交流的平台 [1]  ,它將推動德魯克高校普及活動,讓全球德魯克管理學會看到中國大學生的管理風采。
.

燈塔行動德魯克簡介

他是世界管理學界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師,被尊稱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大師的大師”。他對現代管理學的巨大貢獻及其管理思想的實踐性、前瞻性和科學性已為世人所公認。
德魯克 德魯克
他使“管理”成為可以學習和傳授的學科。分權、管理的變革、社會生態學、目標管理、知識工作者、私有化、後現代社會、現金流和利潤中心……這些耳熟能詳的管理名詞最先都是出現在他的著作中。
他的著作被公認為是管理學中最好的著作。他不僅關注企業如何對其資源進行管理他更敬重教育、個人責任和企業社會責任的價值。他稱自己是“社會生態學家”。
他對社會學和經濟學的影響深遠,他的著作架起了從工業時代到知識時代的橋樑。65 年的職業生涯中他為世界貢獻了 39 部專著,這些著作和論文被翻譯成 37 種語言傳播到了世界各地。眾多知名管理學大師及企業領導都深受其思想的影響,並將他們重要的決策和成功歸功於他。

燈塔行動北京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

北京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 北京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
 德魯克先生親自授權並命名的學院
 以傳播德魯克管理學説為己任的社會企業
 中國最權威的德魯克管理思想傳播機構
1999年,在德魯克先生的親自指導和參與下,光華控股集團董事長邵明路先生,創辦了北京光華管理研修中心——致力於德魯克管理思想的研究與傳播的社會企業。
2005年初,德魯克先生親自授權北京光華管理研修中心在中國成立Peter F. Drucker Academy(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德魯克先生逝世後,光華仍舊得到德魯克家族的全力支持,並於2006年4月18日,與德魯克家族正式簽署法律文件,得到德魯克家族授權,在中國獨家使用“德魯克”品牌,在相關培訓項目中和認證體系中冠以“德魯克”的名字。
2007年,北京光華管理研修中心正式更名為: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Peter F. Drucker Academy,簡稱DA),正式成為國內唯一的、由彼得·德魯克先生及其家族授權的管理學院。學院將繼續以傳播德魯克先生的管理思想為己任,致力於幫助中國的知識工作者學習和實踐德魯克的學説。

燈塔行動在燈塔下前行

杜紹基院長 杜紹基院長
——記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杜紹基院長、董慰 [2]  副院長
我有一個夢想
“那是在2000年的4月份,我與邵先生一起去拜訪彼得·德魯克大師,在告別的時候,大師起身相送,邊走邊有了下面的對話:
——相信中國是未來的一個強國,未來領導世界的不是美國,是中國
——有可能(我們禮貌地迴應)
——(大師馬上回應)不是有可能,絕對是
這段對話一直銘記在我心中,就象昨天發生的一樣”。
當杜紹基院長 [3]  坐在記者面前講述的時候,記者依然能夠感覺到他的興奮與激動。“在之後的6年時間裏,我們又十幾次、二十幾次地去拜訪了彼得·德魯克,也是因為他在家門口送別我們時説過的一段話:‘知道嗎?微軟的比爾·蓋茨,還有通用電氣的傑克·韋爾奇乘坐私人飛機到我這裏來,向我諮詢,我對他們的收費是每小時6萬美元,今天我們談話3小時’,他轉身看着有些緊張的我們微笑着説:‘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你們每年2-3次來向我彙報你們在中國的發展’。天啊,大師向我們如此地開放着他的寶貴時間,要知道,那時的大師已經是九十幾歲的高齡”。
“那是2005年的夏天,我們去拜訪大師的時候,他對我們説:‘前些日子,3M公司來拜訪我,希望用我的名字來命名他們的管理學院(很多國家、很多公司的管理學院都有這樣的請求),我的回答是NO,NO,NO(這也是大師一慣的回答)。如果有些組織,如光華管理研修中心(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曾用名)願意使用我的名字,我是可以考慮的’。欣喜若狂的我們趕快寫報告,很快得到了大師的授權。”現在的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簡稱DA)是除了美國克萊蒙特大學德魯克管理研究生院之外,全世界唯一得到德魯克先生親自授權允許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組織。
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的創辦人邵明路先生(邵明路,DA創辦人,光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發展顧問,具有38年工作經驗,22年創業經歷。先後創辦過數家企業,涉及多個行業。目前領導的光華控股有限公司涉及證券與實業投資、管理培訓及慈善事業,在國內累計投資約40億人民幣)在《致中國的管理者和創業者》一文中寫道:“1999年夏天,我帶着一份辦學計劃去見他(彼得·德魯克),那是我的夢想:創辦一所面向中國的在職管理者和創業者的管理學院。今天看來當時的想法既模糊又幼稚,簡直算不得一份計劃,但是他卻被深深打動了。他説:‘如果我年輕10歲,我會和你一起到中國去辦這所學校,可惜我的年齡不許可我這麼做了。但是我願意做你們的免費顧問。在我有生之年,不論什麼時候,只要你需要,就來找我吧’。當年年底,這所學校真的開辦了,這就是北京光華管理研修中心”。為了這樣的一個夢想,邵先生一直堅持為學院投入,大量地投入,從1999年開始。如果當你知道大師一慣地謙遜與低調的品德之後,你也就會更加理解大師對中國的期望,以及對來自中國的這所學院的期待,那也是大師的一個夢想啊。
杜紹基,先後在中國大陸、香港、日本和美國成功創辦了進出口貿易、製造、批發、物流等多家企業並同時擔任多個非營利組織的管理和志願工作。這位成功的商人,在2000年,加入光華控股美國分公司負責多項兼併收購,特許經營權,獨家代理權等大型項目的談判及海外關係的拓展,取得傑出成果後,他對記者説:“我決心把下半生貢獻給慈善事業”。
“通過這所學院,把大師關於管理的核心思想與管理的本質傳達給中國;通過我們的努力與工作,為中國迅速培養管理人才,因為大師説過:‘中國缺少大量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資金、技術是可以引進的,但管理人才是引進不了的,中國的管理者需要自己培養’在管理上能夠與世界強手競爭,是中國最需要的;幫助中國在正途上發展,為中國的崛起貢獻一己之力,讓中國不再是世界級的‘陌生人’”。所以,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也是杜院長的一個夢想。

燈塔行動在艱難中開闢光明之路

在中國創辦管理學院,雖然得到了彼得·德魯克大師的全力支持,但卻也充滿了艱難。首先是環境政策的不友好,在中國辦高等教育主要是國家與政府,企業辦學,有許多政策方面的限制。
艱難之二,德魯克學院在創辦階段的各種資源都需要積累,所以與歷史悠久、名聲顯赫,資金充裕的名牌大學商學院的MBA或EMBA競爭存在劣勢。
艱難之三,在國內,深入研究彼得·德魯克並熟悉其管理思想的師資力量嚴重匱乏。
艱難之四,版權引進的德魯克課程中充滿了睿智的思想,而不是簡單的觀點與技能,所以,漢化的工作要結合國內的思維習慣與理解的傳統,增加適應性。
艱難之五,正如創辦人邵明路先生在《致中國的管理者和創業者》一文中寫道的那樣:由於缺乏經驗,在開頭幾年,我們的辦學方向往往受某些專業人士的影響而搖擺不定。
雖然有如此多的艱難,但彼得·德魯克大師的教誨堅定了我們的信心。“你們的願望是發展中國,中國像其他任何國家一樣,90%的組織將是中型的、小型和地方性的,它們必須發揮作用,否則,整個社會就不能正常運轉。中國最大的弱點是作為一個大國,沒有足夠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但你們有一大批聰明能幹的人,這些人學會了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生存並且取得成效。他們可能只受過普通教育,也不是特別聰明、特別優秀,但卻知道如何精巧地處理事情,這樣的人可能有幾百萬,他們可以領導那些中型、小型和地方性的組織,他們將建設一個發達的中國。這些人才是你的學員。這些學員是潛在的人才資源,未經雕琢的材料,你所擁有的比你想象的還要多。他們接受能力如此之強,他們如此渴望學習。所以,你所做的事情極其重要。不要讓任何人改變你的方向、你的遠景。”
正在是大師燈塔般的鼓勵與光芒照耀下,杜院長以及他的同仁在不懈的努力中,終於把這件知不易,行更難的事業做的有聲有色,現在的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是中西方管理文化的有機結合;強大的研發實力;嚴謹而獨特的教師認證體系;擁有完整的課程體系,先進而實用的課程內容,國際一流的教學設施及教學環境。幾年間,學院的課程已經遍及全國19個省市,同時在香港、迪拜、阿爾及爾也有業務足跡,學員達到3萬多人,客户也遍及金融/保險、政府機構/事業單位、通信/電子/IT/高科技、製造業、能源/化工、房地產/建築/環保產業、服務業、NGO組織等等。從經濟上講,也從單純地投入到有收入,從投入產出平衡到有了盈餘。
在這種狀況下,學院有了一個重大的舉措:把所有的盈餘投入到公益事業中,全面開始在中國的大學中宣傳、介紹彼得·德魯克的思想。在談到未來的時候,杜院長強調了這樣四項工作:第一,開發更多的彼得·德魯克管理課程,從翻譯到試講,注重每一個環節;第二,持續發展終身學習計劃,這跟傳統的不同,我們期望給企業的學員一個持續發展的扶助;第三,我們希望給學員一個學位,一個MBA的學位,也許是得到美國認證的正式的學位;第四,成為真正的公眾平台,幫助中國的知識工作者學習和實踐彼得·德魯克的學説,通過對企業、政府和非營利組織的管理者和大學學子進行培訓和傳播,促成一個富足、公平和健康的社會。

燈塔行動價值迴歸:分享大師智慧、造就管理人生

董慰副院長 董慰副院長
當杜院長決心把學院的大部分收益用在大學的公益行動中的時候,董慰女士的身影就清晰地浮現在他的眼前,他決心邀請董慰女士來承擔這樣這項意義非同尋常的工作。董慰,曾經有過十年的教師經歷,也曾任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校長,對學生工作非常熟悉與熱愛,對教育更有一種天然的使命感與親切感;她,還曾經有十多年的企業管理經歷,跨越房地產、金融、科技等不同行業,從企業戰略、市場營銷到人力資源管理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在企業高管的位置上,她清楚地看到中國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嚴酷現實,深刻地感受到管理者對企業帶來的波瀾起伏影響。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認識了光華企業,並深深為這家強調對社會貢獻與服務的與眾不同的企業所吸引。隨後的幾年中,她與這個組織有着大量近距離的接觸,感覺有志同道合的愉悦,更有一種精神價值的追求的滿足。所以,當2007年初杜院長找到董慰女士,告訴她學院的非營利事業需要大力拓展,問她能不能全力投入到學院樣的非營利事業當中時,她開始認真地考慮。
董慰覺得德魯克管理思想對於中國管理者來説是一種無價之寶,如果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有價值的好東西讓更多人分享是多麼有意義一種事業。投入新事業首先意味着放棄,要放棄過去的奮鬥成果,放棄地位、高薪和股權,不放棄就不能真正開始。經過深思熟慮,她承擔起了這份新的重擔。她笑着告訴記者:“我這是選擇了價值迴歸!”
作為“燈塔行動”的總設計師,董院長“揭秘”了其思路,她説:我從我的“三合一”特別身份的角度來規劃“燈塔行動”。首先,從經理人挑選人才的眼光去設計,二是,從家長迫切希望孩子順利從“校園人”轉變為“社會人”心情去思考,三是,用老師的職業能力啓發大學生深入淺出學習德魯克管理精髓,這樣就構成了“燈塔行動”的戰略框架。

燈塔行動在路上、有一種激勵叫感動

“燈塔行動”自2007年在中國部分高校向本科在校生推出,目前已經初具規模,有一定社會影響力。德魯克學院先後向16所大學捐贈經典管理書籍,無償捐建德魯克之窗,並與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學者聯手培養一批未來管理者。兩年中,德魯克學院社會責任部門老師們的足跡遍佈南北東西的不同高校,留下汗水和快樂,播下希望和責任。
董院長接着説道:“有人稱我們公益團隊的老師們是精神上的“富翁”,的確,在把德魯克的現代管理思想傳播給廣大在校學子的過程中,同學們求知熱情與大膽實踐的能力使我深受感動。在“燈塔行動”開始的初期,我也曾有疑慮,給這些缺少企業管理經歷的在校大學生講現代管理大師的管理觀念,是否能夠引起他們的共鳴,但是一次經歷改變了我的態度。那是第一次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調研,剛走進該校大門,一羣身穿印有德魯克大師頭像T恤衫的學生早早等候在那裏,由於天氣炎熱,同學們的衣服被汗水濕透,周鳴同學打開身上沉甸甸的大揹包,掏出一大堆德魯克德書籍,告訴我,這全是他們自費購買的,幾個月前他們自發組織了一個彼得·德魯克學習會,看着攤在桌子上的一本本寫滿同學們學習心得的書籍,我受到了平生最大的激勵,也促使我從全新的角度來推進燈塔行動。
打開了話匣子的董慰女士,接着為記者講述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德魯克社團的故事:有一個女孩子通過她的父親瞭解到德魯克學院在各地開展的公益行動,她試探性地聯繫了我們的老師,經過交流,頓時充滿信心,決心在她學習的大學也建立一個德魯克社團。在老師們的指導下,她首先做了市場調查,用詳實的數據説服我們去考察,接着她為了獲得學校的支持,積極大膽地組合學校各個方面資源,甚至找到了副校長,最終使得德魯克社團順利建立並運轉起來。這位當時還是大一的小女生在工作中學會了溝通的藝術。
最後董慰副院長告訴記者“燈塔行動”今後的發展計劃,未來“燈塔行動”將努力去建立一個既是學習和實踐德魯克思想的平台,又是展示大學生能力的平台,還是企業關注和選拔人才的平台。德魯克學院繼續扮演綠葉的角色,做好基礎工作,大學生和一些參與活動的企業或機構將是這個平台上的紅花。
正是大師所倡導的責任與使命感,讓董慰副院長以及其帶領的團隊中老師能夠傾心投入大學生的工作,真心付出,獲得感動,在培養未來卓有成效管理者的道路上,感動就是最大的動力和激勵!

燈塔行動網絡燈塔行動

燈塔行動活動介紹

燈塔 燈塔
北島有一首詩叫《生活》,僅有一個字:“網”。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網上的一個結,我們牽着親人、朋友、同事和所有熟悉的、不熟悉的人的手,別人同樣也牽着我們的手。就這樣,我們手拉着手,一起風雨兼程向前走。
這和米爾格蘭姆提出的六度分割理論一致,社會網絡其實並不高深,世界上任意兩個人之間建立聯繫,最多隻需要6個人,通過這個網,你可以認識奧巴馬,可以和任志強、潘石屹等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而在現實生活中,你在找項目求資金的同時,或許另一個人也在手握資源,尋找着你,你特別想結識卻一直無果的人,可能只需別人的一通電話。麻雀變鳳凰,青蛙變王子,你任何的需要,在這個網絡中,都會實現,關鍵取決於你的網究竟有多大。
為更好地同廣大網友在人脈項目、資源資金、觀點經驗展開供求互動,無限擴大個人的社交空間,由天涯論壇30幾位知名ID及資源工廠平台1885位網友作為共同發起人,傾力打造草根資源互動專帖,不僅僅是為每個人擴大社交圈子,拓展人脈資源而存在,更希望能激發每個人的愛心,拓展全民公益的新空間。誠邀所有朋友,留下你的行業資源、訴求期望,樓高萬仞,攜眾人之手,讓你夢想成真!

燈塔行動發起人介紹

[回形鑣]:天涯資深網友,博學多才,閲歷豐富,江湖人稱“鑣叔”;
[資源變現是真諦]:人脈資源的觸角遍佈海內外,江湖人稱“資源帝”;
[海寧的馬甲]:知名財經專家,專注於研究經濟週期、貨幣政策以及金融市場,注重客觀量化分析;
[長安射天郎]:獨立學術研究專家,活躍寫手,著有《大河永恆》、《經濟漫談亂侃》、《GDP先生的講述》等;
[目光呆滯的潤土]:自強不息的創業者,以其過人的才智馳騁商海20年,著有《風雲》(中國第一本企業家自傳);
[e路狂飆]:商業模式專家,著有《微智慧:公司正能量》、《給你一個公司,你能賺錢嗎》、《煥新公司的力量》等多部暢銷書;
[包海松]:自由經濟學者、知名經濟評論人,著有《分配決定成敗》、《誰來拯救世界經濟》等;
[Shawnmin]:宏觀經濟領域資深人士,對資本市場有着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
[白銀投機客]:資深白銀投資者,專注於白銀領域的投資、分析;
[ZXL19682012]:民間愛國人士、獨立經濟人,中華網的知名網友ZXL1968;
[架頭安]:知名地產人、行業資深研究員,出版著作《樓海》,先後創建《樓市30天》、《年度談》等地產民間刊物;
[蠻族勇士]:地產市場研究專家、知名寫手,某地產行業投資基金創建者;
[盛開1980]:舉賢網運營總監,職場達人,著有《獵頭筆記》等;
[乃甄]:金融史愛好和研究者,有長篇著作《世界金融史提綱》等;
[海角大王]:具備廣闊知識面及見解的複合型人才,資源工廠羣友稱之為“當代百科全書”;
[走近一點點]:天涯資深網友,宏觀經濟、城鎮化建設專家,曾多次解讀和展望國家新政策;
[dalong016]:海外學者,財經戰略諮詢顧問,熟悉政府架構和相關運作流程;
[Robinson2013]:某外資投行中國區副總裁,業內併購M&A專家,致力於在私募融資、上市、兼併收購、股票經紀和交易等領域;
[ping00911]:國內某企業家,家電行業資深人士;
[LOV-VINCCY]:交通部科研院特邀專家,著有《搞懂金融的第一本書》、《都是貨幣惹的貨》等暢銷書;
[渠道整合服務商]:某政府機關退休人員,在京擁有廣泛人脈;
[草根法官]:陝西鳳翔縣一級法官、新華副刊作家羣成員、媒體評論員汶金讓;
[獨自遠行的魚]:民間愛心人士,長期致力於社會公益慈善事業;
[諾亞車票]:已連續進行三年“你回家,我買單”活動的發起人,民間知名公益人士。

燈塔行動活動特色和反響

30幾位發起人持續在帖內進行答疑解惑和話題互動,活動完全公益,不涉及任何費用,活動提供資源置換,項目交流的平台,廣大網友可自行進行審核評估。帖子不僅創造了天涯論壇的許多先河,也開創了互聯網公益模式的新篇章!
參考資料
  • 1.   
  • 2.    董慰  .德魯克管理學院河南教學中心[引用日期2014-08-08]
  • 3.    杜紹基  .德魯克管理學院河南教學中心[引用日期2014-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