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煦(拼音:xù)是漢語通用規範二級字。 [1]  “煦”始見於先秦文字。該字本義為温暖,暖和;後引申為清晨的陽光,由温暖轉指呵護。 [2] 
(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3]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五    筆
JQKO
倉    頡
ARF
鄭    碼
KRJU
字    級
二級字(編號:5448) [1] 
平水韻
去聲七遇 [4] 
部外筆畫
9
總筆畫
13
注音字母
ㄒㄩˋ
統一碼
基本區 U+7166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筆順編碼
2511352514444
四角號碼
67332

字源演變

煦,形聲字。從火,昫聲。“昫”指太陽光;“火”指火焰。太陽光和火焰都能給人帶來遍暖。 [5]  圖一小篆出現在秦始皇時期,形符“火”居左下;圖二楷書筆形結構略有變化,“火”演變成“”居下。 [2] 
“煦”本義為温暖、暖和。《説文》:“煦,烝也。一曰温潤也。”桂馥義證:“蒸也者,《方言》:‘煦,熱也。’”《廣韻·庚韻》:“煦,温也。”“煦”引申指清晨的陽光。由温暖轉指呵護。《太平廣記》卷十六引唐李復言《續玄怪錄》:“恩者煦之,仇者復之。” [2]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形容詞
熱;温暖
warm
太玄·釋》:“陽氣和震圖煦,物鹹税其枯,而解其甲。”範望注:煦,暖也。謂陽氣温暖,萬物鹹税枯解甲,而生於太陽之中也。
宋·王禹偁《送柴侍御赴闕序》:煦而為陽春,散而為霖雨。
明·文震亨《長物志》:藴隆則颯然而寒,凜冽則煦然而燠。
煦風
名詞
日出時的霞光
sunrise
墨子《經説下》:景光之人煦若射。
孫詒讓聞詁:(煦)盍謂如日出時之光四射也。
唐·儲光羲《貽王侍御出台掾丹陽》:旌戟儼成行,雞人傳發煦。

恩惠
favour
玉篇·火部》:煦,恩也。
唐玄宗《誡勵宗室詔》:堂侄餘慶,承煦紹宗,行淹祈洽。
《太平廣記》卷十六引唐·李復言《續玄怪錄》:恩者煦之,仇者復之。
煦煦為仁
動詞
眼睛轉動
rotate
白虎通·姓名》:人生三月,目煦,亦能笑。
孔子家語·本命》:及生三月而微煦,然後有見。

受僱為人勞動
employ
抱朴子·外篇·備闕》:故姜牙賣煦無所售,而見師於文武。
孫詒讓《札迻》:案賣煦盍謂賣傭。

(資料來源: [3]  [8]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煦,烝也。一曰赤兒。一曰温潤也。從火,昫耳。 [8] 

説文解字注

烝也。《方言》:“煦、鍛,熱也,乾也。吳越曰煦、鍛。”按,熱,《廣雅》作“熟”,誤。《樂記》注曰:“以氣曰煦。”
一曰赤皃。日部曰:“昫,日光出温也。”按,昫、煦古通,用煦蓋日出之赤色。”
一曰温潤也。首一義足兼之。《文選》注引《韓詩章句》:“煦,暖也。”
從火,昫耳。香句切,古音在四部。《廣韻》又況羽切,《方言》注讀如州籲之籲。 [7] 

康熙字典

《唐韻》香句切。《集韻》籲句切。並音姁。
説文》:烝也。《玉篇》:熱也。《禮·樂記》:天地訴合,陰陽相得,煦嫗覆育萬物。注:氣曰煦,體曰嫗。疏:天以氣煦之,地以氣嫗之,是天煦覆而地嫗育。
又《説文》:一曰赤貌。《玉篇》:赤色也。
又《説文》:一曰温潤也。
又《玉篇》:恩也。韓愈《原道》:煦煦之謂仁。
又《玉篇》:亦作昫。《廣韻》:日光也。
xǔㄒㄩˇ又《廣韻》況羽切。《集韻》火羽切。並音詡。《禮樂記》:煦嫗。《釋文》:煦,徐音況甫反。
xiōngㄒㄩㄥ又《集韻》詡拱切。音洶。亦與晌同。日出温也。詳日部昫字注。
xūㄒㄩ又《集韻》匈於切。音籲。揚子《方言》:煦,熱也。李暠《述志賦》:稟玄光而陶衍,承景靈之冥符。蔭朝雲之菴藹,仰朗日之照煦。
xiūㄒㄧㄡ又《集韻》虛尤切。音休。本作咻,痛念聲。詳口部咻字注。 [6] 
書影
(資料來源: [9-11]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資料來源: [3]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小韻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合口呼
次清
況羽切/香句切
xjuo
去聲

合口呼
次清
香句切/況羽切
xjuo
集韻

平聲

合口呼
次清
匈於切
Xio

平聲

開口呼
次清
虛尤切
xiəu

上聲

合口呼
次清
詡拱切
Xioŋ

上聲

合口呼
次清
火羽切
Xio

去聲

合口呼
次清
籲句切
Xio
韻略


上聲





況羽切

增韻


上聲





羽切

中州音韻


上聲
魚模





虛矩切

洪武音韻

平聲





休居切


上聲


全清
虛呂切
xy

去聲


全清
許御切
xy
分韻撮要

陰去







(資料來源: [12-13]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x
i̯u
先秦
王力系統
h
ǐwɔ
先秦
董同龢系統
x
juɡ
先秦
周法高系統
x
jew
先秦
李方桂系統
h
jugx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虞模

ju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x
i̯u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h
ǐu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x
juo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x
iuo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x
ju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x
ǐu
(資料來源: [13-14]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3-31]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遼寧: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888
  • 3.      .漢典[引用日期2022-03-31]
  • 4.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2-03-31]
  • 5.    李土生著.土生説字 第20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08.:246
  • 6.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06:627-628
  • 7.    李振中著.《説文解字》研究[M].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05:14
  • 8.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04:2380
  • 9.    康熙字典書影  .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22-03-31]
  • 10.    説文解字注書影  .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22-03-31]
  • 11.    説文解字注書影  .漢字全息資源應用系統[引用日期2022-03-31]
  • 12.    煦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2-03-31]
  • 13.    煦的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3-31]
  • 14.    煦的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3-3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