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題二首

(魯迅組詩(大江日夜向東流))

鎖定
《無題二首》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31年所作的七言絕句組詩。這兩首詩都以南京國民政府為背景,第一首寫國民政府內部的派系鬥爭,第二首悼念慘遭國民政府殺害的革命烈士。表達了作者魯迅對他們背叛孫中山事業的憤懣之情。
作品名稱
無題二首
作    者
魯迅
創作年代
1931年
作品出處
魯迅全集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無題二首作品原文

無題二首
  • 其一
大江日夜向東流1,聚義羣雄又遠遊2
六代綺羅成舊夢3,石頭城上月如鈎4
  • 其二
雨花台邊埋斷戟5,莫愁湖裏餘微波6
所思美人不可見7,歸憶江天發浩歌8 [1] 

無題二首註釋譯文

無題二首詞句註釋

  1. 大江:指長江。宋·蘇軾《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2. 聚義羣雄:指國民政府內部各派系的聚會。1931年5月,蔣介石在南京召開“國民會議”,不久,反蔣的孫科等人離開南京,又於廣州召開“國民會議”,成立新“國民政府”,與蔣記“國民政府”唱對台戲。遠遊:指國民政府政客失勢時的“避暑”、“出洋考察”一類的把戲。
  3. 六代:南朝的吳、東晉、宋、齊、梁、陳都建都於南京,故稱六代。綺(qǐ)羅:輕軟的絲織品,這裏指人們衣着講究,形容都市繁華。
  4. 石頭城:南京舊稱,故址在西石頭山後,臨江。
  5. 雨花台:在南京聚寶山上,原為名勝,國民政府時在此殺害革命者。據統計,僅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在這裏被殺害的共產黨員和革命者,約達20萬人左右。當地有五色小石,名“雨花石”。現闢為革命烈士墓。埋斷戟(jǐ):唐杜牧《赤壁》詩:“折戟沉沙鐵未消”,這裏比喻戰士雖死而壯志未滅。
  6. 莫愁湖:南京水西門外名勝,相傳六朝時有女盧莫愁曾住這裏,因而得名。餘微波:象徵革命烈士寧死不屈的崇高精神,如莫愁湖裏的微波不絕,流傳後世。魯迅在《摩羅詩力説》中有“餘波流衍”的説法。
  7. 美人:在這裏指革命烈士。屈原《楚辭·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恍兮浩歌。”
  8. 浩歌:大聲歌唱,比喻作者思念革命烈士而慷慨悲歌。 [2] 

無題二首白話譯文

  • 其一
長江的水日夜向東流去,號稱“聚義”的“英雄”又要“遠遊”了。
歷史上的六朝繁華早已成為舊夢,石頭城上掛着如鈎的彎月顯得景象更加淒涼。 [2] 
  • 其二
雨花台邊埋葬着為革命英勇犧牲的烈士,他們的革命精神像莫愁湖裏的微波不斷流傳給後代。
(我)所思念的革命者已經被殺害再也見不到了,只有在歸來的路上為追憶他們面對祖國的河山慷慨高歌。 [2] 

無題二首創作背景

據《魯迅日記》1931年6月14日:“為宮崎龍介君書一幅雲:‘大江日夜向東流……。’又為白蓮女士書一幅雲:‘雨花台邊埋斷戟……。”’後均收入《集外集拾遺》。宮崎龍介是協助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的宮崎寅藏的侄兒,當時到上海,經內山完造介紹認識魯迅,白蓮女士即宮崎龍介的夫人。1931年春天,國民政府內部派系鬥爭激化,魯迅有感於時政,便作此詩諷刺國民政府內部的勾心鬥角。 [2] 

無題二首作品鑑賞

無題二首整體賞析

第一首詩用諷刺的口吻,含蓄地描寫了國民政府軍閥政客的爭權的鬧劇。首句“大江日夜向東流,聚義羣雄又遠遊”中,因南京在長江邊上,故以大江東去起興,“聚義羣雄”是作者用諷刺的口吻稱呼國民政府軍閥政客,表達了對他們的鄙視;“又遠遊”則寫了政客之間互相利用的醜行。他們在利益一致的時候,相互利用;利益不一致時,互相拆台分裂,甚至上演兵戈相見的醜劇,“又”字突出了這種互相勾結,既而又分裂爭鬥的狀況的頻繁。第二句“六代綺羅成舊夢,石頭城上月如鈎”中,“六代綺羅”寫六朝時,南京古都歌舞昇平、温香軟玉的太平盛況,“月如鈎”則寫了現時南京城淒涼的狀況,二者之間對比強烈。“六代綺羅”暗喻了蔣介石政府夢想維持的政權團結、太平成象的局面,卻因政客之間的權力紛爭,而變成了悽清的狀況,一片冷落荒涼。詩中用象徵的手法,以古喻今,揭露了國民政府政客們背叛孫中山的革命事業,爭權奪利,各派自立政府分崩離析的局面。
第二首詩,則主要抒發了作者魯迅對辛亥革命失敗的感慨。首句“雨花台邊埋斷戟,莫愁湖裏餘微波”中,“雨花台”、“莫愁湖”是南京城兩處具有標誌性的地方,莫愁湖還曾有南京“第一名勝”之稱。魯迅通過對此二處的描寫,又進一步描繪了南京城一片荒涼的景象,以對應第一首詩中第二句描寫的景象。同時,詩人又用“埋斷戟”、“餘微波”,來象徵地描寫了辛亥革命失敗的狀況。辛亥革命爆發不久,革命黨人率江浙新軍攻打南京,從城外雨花台,經城南中華門攻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又曾在莫愁湖邊,建立一座江浙新軍攻克南京陣亡將士的石碑,上面刻有孫中山的題詞“建國成仁”四字,故此二處為辛亥革命遺蹟。魯迅通過對此二處的描寫,沉痛地感嘆辛亥革命的失敗,以及對國民政府軍閥政客們背叛革命,葬送孫中山事業的憤慨。用“埋斷戟”、“餘微波”來表示辛亥革命失敗,反映了作者沉重的心情。第二句“所思美人不可見,歸憶江天發浩歌”中,“所思美人”在詩中喻指孫中山和他的追隨者們。
《無題二首》是魯迅因宮崎家族對中國辛亥革命的支持而引發感慨,以南京城為背景,懷古喻今,沉痛地表達了對辛亥革命失敗,孫中山的革命事業未成的慨嘆,以及對其背叛行徑的諷刺和揭露,沉鬱悲憤,含蓄深沉。 [1] 

無題二首名家點評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張紫晨:詩中特別用了“石頭城”,主要是考慮這個稱謂古樸形象,更能呈出荒漠的氣氛,並用以與上句的“六代綺羅成舊夢”的弔古諷今的風韻取得一致,增強藝木上的含藴和抨擊力量。詩中用“月如鈎”與“成舊夢"相對,描繪其每況愈下的形勢也是有表現力的。這首詩從“大江日夜向東流”入筆,調子悠緩,境界淒涼,從畫面上看,沒有明顯的激憤,然而諷刺的筆鋒卻是深刻強烈的。第二首則在於深沉的思念和內心的激憤,因而語句纏綿,感情濃烈,心緒激盪。從餘波嫋嫋,到茫茫江天,表現了作者悲壯的內心,廣闊的胸懷。
中國魯迅研究會副秘書長鄭心伶:魯迅自稱其運用古典是“信手拈來,涉筆成趣”,這兩首無題絕句的用典多而活,而且自然,富有象徵和比喻的意義。不論以“大江東去”喻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還是以“六代綺羅”喻蔣家王朝的厄運不可挽救;不論用“雨花台邊埋斷戟”來揭露他們屠殺人民的滔天罪行,還是用“莫愁湖裏餘微波”來暗示革命事業的後繼有人,都是匠心獨運,非高手莫能臻此。 [3] 

無題二首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者。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説《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説、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説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學論著《中國小説史略》;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熱風集》、《華蓋集》等18部。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稱為“民族魂”。 [4] 
參考資料
  • 1.    林偉.魯迅詩歌注析: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67-68頁
  • 2.    金鷹.橄欖小集:中國人事出版社,2004年:353-355頁
  • 3.    王永培 吳岫光.魯迅舊詩匯釋(上冊):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349頁
  • 4.    孫冰 許巍.中國現當代經典文學導讀:學林出版社,2011年:1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