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色素痣

鎖定
無色素痣是一種少見的,先天性的,侷限性白斑,又稱脱色素痣。
西醫學名
無色素痣
其他名稱
色素
所屬科室
五官科 - 皮膚
發病部位
皮膚
主要病因
先天性疾病

無色素痣臨牀表現

任何種族、男女均可發生。在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發病,白斑可隨身體發育而按比例擴大,脱色區內色素不會再生,所以不能自然消失。皮損好發於軀幹、下腹、四肢近端,面部和頸部亦可受累。往往沿神經節段分佈,四肢多成條狀或帶狀,軀幹可呈方形。脱色斑可散在分佈,彼此之間距離很遠。損害為大小不一的蒼白色侷限性色素減退斑,脱色不完全,沒有白癜風那麼明顯,境界模糊不規則,有時邊緣呈鋸齒狀,周圍幾乎無色素增殖暈,其中有時可混有淡褐色粟粒至扁豆大雀斑樣斑點,但無過度的色素沉着現象。脱色區內毛髮色素可減退,特別是陰毛和眉毛。若損害發生於三叉神經區域,可伴發神經症狀及癲癇

無色素痣病理改變

皮損局部多巴染色陽性的黑素細胞數目減少。

無色素痣鑑別診斷

需要和侷限性或節段性白癜風鑑別,白癜風為後天發病,表現為局部完全性色素脱失,邊界清楚,白斑邊緣或中央可見到色素再生現象。與貧血鑑別。貧血之為局部血管發育不良,導致局部缺血所致顏色變淺,摩擦後局部皮膚顏色無變化,wood燈下,色素脱失沒有明顯變化。

無色素痣疾病治療

目前無有效的藥物治療。如果是美容的需要,可以對暴露部位的皮損進行遮蓋。成年後,可以進行自體表皮移植。 [1-3] 
參考資料
  • 1.    Thomas P. Habif Clinical Dermatology 2009 5 Edition Mosby
  • 2.    趙辯 主編 .中國臨牀皮膚病學 第四版: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150-300
  • 3.    朱學駿,王寶璽,孫建方,項蕾紅 主譯.皮膚病學 第二版: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11:1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