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烏腳病

鎖定
烏腳病,為1950年代末期,中國台灣地區西南沿海地區特有的末梢血管阻塞疾病,因患者雙足發黑而得名,其中又以嘉義縣布袋鎮義竹鄉台南學甲鎮北門鄉等四個濱海鄉鎮案例最多,為井水含砷過高有關,隨着自來水普及後病患已大幅減少。

目錄

烏腳病簡介

烏腳病,為1950年代末期,台灣西南沿海地區特有的末梢血管阻塞疾病,因患者雙足發黑而得名。其中又以嘉義縣布袋鎮義竹鄉及台南縣學甲鎮北門鄉等四個濱海鄉鎮案例最多。
烏腳病很早就確定為井水含砷過高有關,隨着自來水普及後病患已大幅減少。但後續發現除烏腳病外,砷水亦造成皮膚癌膀胱癌及各種癌症
西南沿海地區的烏腳病在近年已漸控制、遺忘。但四十年後(1996年)又在宜蘭縣頭城鎮五結鄉沿海發現地下井水含砷量過高,出現20餘例疑似烏腳病的病人。此外,由於中國大陸、菲律賓蒙古羅馬尼亞智利阿根廷墨西哥等地工業污染河川,居民改飲含砷井水,導致其他地區產生亦產生烏腳病類似案例。

烏腳病環境

北門、學甲、布袋、義竹等鄉鎮彼此毗鄰,皆位於急水溪出海口附近,其土壤帶有甚高的鹽。
由於近海,淺層井水質過鹹不適飲用。當地居民遂掘深井,引進一種以粗徑竹筒連接打入地下約深度100~200米 ,汲取低鹽分的深層地河水飲用。然而,此種深井水經研究發現,砷含量竟高達0.4至0.6ppm,遠超過訂定的0.005ppm(以下)。亦證明烏腳病與其他相關皮病變,都是慢性砷中毒引起之不同病徵。至於砷為何存於地下水中則未有定論,不排除是天然即有。

烏腳病起源

烏腳病早在日據時期1920年即有零星案例,稱為“自發性脱疽症”。惟當時患者不多、醫療設施落後,未引起注意。直至戰後1954年才由高聰明、高上榮兩位學者,以“特發性脱疽”發表於醫學雜誌
但真正引發政府衞生部門注意的關鍵,是1956年所傳出台南安定鄉“復榮村”所傳出之怪病。當時全村553人中,有490人出現皮膚色素沉着過多,及角化現象,比例達九成以上。政府最終以集體遷村至3公里外,新建“大同村”。而隨着1958年起媒體開始跟進報導,此後醫學界方投入研究,例如台大醫院及公共衞生研究所,組團下鄉進行了調查,並於台大醫院外科病房設有六牀烏腳病患者的免費病牀。

烏腳病症狀

烏腳病可以簡略歸類一種地區性、流行性的血管疾病
初期由於四肢末端血液不流通,無法獲得足夠之營養及氧氣,皮膚會變成蒼白或紫紅色。患者會感到末端麻痹、發冷及發紺等症狀,若受壓迫就會產生刺痛感,有時亦會間歇性跛行等。
病情更進一步會造成靜止組織的營養缺乏,產生劇烈的疼痛。其疼痛程度可讓活人生不如死-痛到顏面變形、身體扭曲、在地上打滾。此時症狀為趾部發黑、潰爛、發炎,甚至造成壞疽再自然脱落。嚴重者發炎區域會擴散,腳組織可能悉數壞死,祇能以手術切除。此外亦有手指罹症的案例,尤以成人居多。
流行分級
台大教授陳拱北將烏腳病流行分級訂為三級(1~3),並據此擬定防治策略:
第一級:若沒有烏腳病個案,也未發現砷中毒皮膚症狀者,僅砷含量超過0.35ppm,則為第一度流行地區。這裏不一定會有烏腳病例產生,但可能性極高,須儘早展開防治工作,防患於未然。
第二級:若是地下含砷量已達0.35ppm,但未發現病例,僅出現慢性砷中毒皮膚病徵兆的個案,或沒有類此症狀,僅少烏腳病例,則可列為第二度流行地區。在這些地方,砷的危害才剛開始,若及時展開防治行動,或可避免傷害持續擴大。
第三級:若地下水含砷量超過0.35ppm,且出現中毒病例及發現兒童有慢性砷中毒皮膚症狀者,即列為第三度流行區,此時傷害已然造成,防治為時已晚,應致力於尋求補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