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為淵驅魚,為叢驅雀

鎖定
為淵驅魚,為叢驅雀(拼音:wèi yuān qū yú,wèi cóng qū què)是一則漢語成語,成語相關典故最早見於《孟子·離婁上》。 [1] 
“為淵驅魚,為叢驅雀”原義指水獺想捉魚吃,卻把魚趕到深淵去了;鷂鷹想捉麻雀吃,卻把麻雀趕到叢林中去了。原比喻方法不當,適得其反,後來用於比喻不善於團結人或籠絡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趕向對方。該成語在句中多作謂語,也作定語;含貶義。也單作“為淵驅魚”或“為叢驅雀”。 [1-2] 
中文名
為淵驅魚,為叢驅雀
拼    音
wèi yuān qū yú,wèi cóng qū què
近義詞
為人作嫁
反義詞
損人利己
成語出處
《孟子·離婁上》
語法結構
複句式
語法功能
作謂語、定語

為淵驅魚,為叢驅雀成語出處

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通“雀”)者,鸇(zhān)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為之驅矣。雖欲無王,不可得已。今之慾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為不畜,終身不得。苟不志於仁,終身憂辱,以陷於死亡。《詩》雲:‘其何能淑,載胥及溺。’此之謂也。”(戰國·孟軻等《孟子·離婁上》)
後來人們把孟子對夏桀、商紂失其天下的比喻概括為成語“為淵驅魚,為叢驅雀”。 [1] 

為淵驅魚,為叢驅雀成語故事

一天,孟子的幾個學生針對夏、商兩朝滅亡的原因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在他們之中形成了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為“天命派”,一種為“人意派”。天命派認為桀和紂的滅亡是天意,人的力量沒法與天意抗衡。而人意派則認為桀和紂的滅亡是人為的。
雙方爭執不下,一道去請教孟子。
孟子仔細聽了雙方爭執的理由,分析道:“桀和紂之所以滅國亡身,不是什麼天意,原因在於他們失去了民心,一個失掉百姓支持的國君當然要失敗了。一個君主要想取得天下,都必須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首先取得百姓們的支持,百姓不支持的事情肯定辦不成。怎樣才能取得百姓支持呢?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深得民心。民心是很容易爭取的。”
這時有人提出質疑:“紂王造鹿台,百姓並不支持,但百姓被迫無奈,還是把鹿台造起來了。”孟子説:“鹿台是造起來了,但紂王卻因這件事惹怒了百姓,紂王最後還是自殺了。這樣看來,鹿台建成對紂王而言並不是什麼好事呀。”有的學生不願問題節外生枝,對孟子説:“先生,您還是説説桀紂亡天下的原因吧。”
孟子説:“好吧,我們回到原來的話題。還是先説説怎樣取得民心。首先是為百姓着想,做百姓喜歡的事情,解決百姓的疾苦,讓他們有居住,有衣穿,有飯吃。凡是百姓討厭的事情就萬萬不可去做,更不能強迫他們去做。”
孟子説得有些興奮,站起來繼續説:“我打個比方,國君施行仁政,愛護百姓,百姓就像百川歸海一樣湧向國君的周圍。你們都知道,水獺是專門靠吃魚為生的,水獺一出現,魚類必然潛在深水;鷹隼專吃小鳥,小鳥看到鷹隼一定會飛向樹林深處。所以説,是水獺代替深水將魚兒趕來,鷹隼為叢林聚積鳥類;由此可見,是桀紂把百姓驅趕到商湯王和周武王那兒去的。總之,桀紂的滅亡是因為人心向背,絕非什麼天意。天意太難把握了,我們還是多盡人力吧。”弟子們聽了,都表示滿意。 [4] 

為淵驅魚,為叢驅雀成語寓意

這是孟子論述虐政與人民之間的相互關係的一個典故。孟子認為,像桀、紂那樣的暴君之所以失掉天下,關鍵是失掉了人民,而失掉人民就意味着失掉民心。因此,若想得到天下,就得設法得到人民,得到了人民,就標誌着得到了民心。為了説明這個道理,孟子打了一個比方:“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雀者,鸛也。”他的上述道理旨在使各國君主相信:世界上如果有一個君主願行仁政,那麼別的君主都會替他往來驅趕人民;有了人民,即使這個君主不願統治天下也辦不到了。
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個朝代是興盛還是衰亡,取決於君主是明君還是昏君。史實證明,任何君主殘酷剝削百姓,使百姓活不下去,必然有人奮起反抗,最終導致改朝換代。昏君即使得到了天下,也很容易失去天下,他們的暴戾殘忍驅使百姓去了仁德明君那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説的正是這個道理。 [3] 

為淵驅魚,為叢驅雀成語運用

為淵驅魚,為叢驅雀成文用法

“為淵驅魚,為叢驅雀”原比喻方法不當,適得其反。後用來比喻統治者施行暴政,使人民投向敵方;也比喻不善於團結人,把關係本應親密的人推向對立面。該成語在句中多作謂語,也作定語;含貶義。多用於書面語。 [1]  [2] 

為淵驅魚,為叢驅雀運用示例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國家平時患無人才,等到有了人才,又被這些不肖官吏任意凌虐,以致為淵驅魚,為叢驅爵,想起來真正可恨。” [1] 
姚雪垠《李自成》:“苛察繁則人人鉗口,正氣銷沉;聚斂重則小民生機絕望,不啻為淵驅魚,為叢驅雀。” [1] 
馮玉祥《我的生活》:“執法者如不能慎重將事,則不啻為淵驅魚,為叢驅雀,國家人民必受無窮之害,又豈止枉死幾個無辜而已呢?” [5] 
參考資料
  • 1.    許振生主編;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新華成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01:738
  • 2.    周宏溟編著.九用學生成語大詞典[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08:962
  • 3.    李鐵,李束,張積.中國法律典故四百篇[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1991.05:248-249
  • 4.    劉秀森編著.商丘成語與典故[M].鄭州:大象出版社,2018.08:144-145
  • 5.    倪寶元主編. 成語範例大詞典[M]. 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1997.01: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