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灰頭隼

鎖定
灰頭隼(學名:Falco dickinsoni)是隼科、隼屬的小型猛禽。體長30釐米,翼展61-68釐米,體重169-235克。體型健壯,具大眼睛和寬腿。毛大多是灰色的,帶有黑色條紋。頭部、臀部和尾巴淺灰色,尾巴上黑色條紋很重。該物種更清晰的頭部和臀部是將它們與其他小型非洲隼,特別是煙色隼區分開來的基本特徵。成體的臘膜、眶環和腿黃色,喙為深灰色,虹膜為棕色。
棲息地包括有灌木和林地的草原及樹木稀少的地區,喜歡開闊地帶。大多數是留鳥,但也有一部分會進行季節性遷徙。單獨或成對生活。以小型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及昆蟲為食,在地面或空中追捕後捕獲,有些專門捕捉的小型猛禽果蝠。分佈於非洲南部和東部。
中文名
灰頭隼
拉丁學名
Falco dickinsoni
外文名
英文 Dickinson's Kestrel
法文 Faucon de Dickinson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2]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隼形目
隼科
隼屬
灰頭隼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種
無亞種 [5] 
命名者及年代
Sclater, 1864
保護級別
CITES 2019年版附錄Ⅱ [4] 

灰頭隼形態特徵

灰頭隼體長30釐米,翼展61-68釐米,體重169-235克。是一種體型健壯、大眼睛和寬腿的小型猛禽。 它們的羽毛大多是灰色的,帶有黑色條紋。頭部、臀部和尾巴淺灰色,尾巴上黑色條紋很重。該物種更清晰的頭部和臀部是將它們與其他小型非洲隼,特別是煙色隼區分開來的基本特徵。成體的臘膜、眶環和腿黃色,喙為深灰色,虹膜為棕色。 [1] 
存在個體或區域差異,在該物種中,羽色的深淺區別相當普遍。雌性比自己的伴侶略大。幼鳥與成鳥非常相似,但它們的側翼和大腿上的羽毛有白色條紋。有一個藍綠色的蠟膜和眼眶環,而不是像父母那樣是黃色的。在某些個體中,羽毛呈棕色,尤其是在頭部。 [1] 

灰頭隼棲息環境

灰頭隼經常出沒於開闊地帶,棲息地包括有灌木和林地的草原及樹木稀少的地區。特別喜歡生長着斯圖崖豆木 (Brachystegia) 的地塊,也在棕櫚、果棕或其他地段發現。還經常活動於耕種土地,通常靠近死水體。在冬天,它們會在開闊的棲息地呆很長時間,而在築巢季節,它們往往會躲在樹葉裏。 [1] 

灰頭隼生活習性

灰頭隼遷徙

大多數是留鳥,但也有一部分會進行季節性遷徙,尤其是在津巴布韋和贊比亞,通常發生在冬季。與當地條件有關的入侵遷徙也可能發生,冬季某些地區的數量會增加十倍。在繁殖季節之外,遊蕩似乎相當普遍。 [1] 

灰頭隼活動

單獨或成對生活。沿着道路和小徑可以看到它們。由於棲息習性的原因,這些鳥在冬季比在繁殖期間更常見。雖然紅隼以在狩獵時盤旋而聞名,但灰頭隼卻很少這樣做。它們更喜歡從暴露的棲息處(例如死樹)進行伏擊,從那裏仔細掃描周圍的地面。灰頭隼在黎明和黃昏時最為活躍。它們會被叢林大火所吸引,因為受驚的小動物很容易被捕獲。 [1] 

灰頭隼叫聲

通常是沉默的。在巢附近使用的主要警報呼叫,但也用作這對2個成員之間的聯繫呼叫,是與其他紅隼非常相似的“kee-kee-kee”。當食物被帶到巢穴時,幼鳥會發出更柔和、更喵喵叫的“kai kai kai”。 有時也可以聽到嘶嘶聲。 [1] 

灰頭隼食性

主要捕獵小型脊椎動物(齧齒動物、蜥蜴、小型鳥類和青蛙)和無脊椎動物(甲殼類動物和昆蟲),它們在地面或空中追捕後捕獲。有些專門捕捉果蝠 [1] 

灰頭隼分佈範圍

留鳥:安哥拉、博茨瓦納、剛果(布)、馬拉維、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南非、坦桑尼亞、贊比亞和津巴布韋。
遊蕩(非繁殖地):肯尼亞。 [2] 
灰頭隼分佈圖 灰頭隼分佈圖

灰頭隼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因地區而異。 在分佈區的最南部(南非),繁殖期通常在夏初開始,並且在9-11月之間產卵。所築巢是半洞穴式的,通常選在有洞的樹幹、樹枝開裂和斷裂處、枯死的棕櫚樹頂部。還使用舊的遮蔭巢和人造結構(例如橋樑)。每窩產2-4枚奶油色的卵,卵表面有大量的紅色或深棕色斑點和圓點。和其他猛禽一樣,雌性獨自孵卵。孵化期大約30天。雄性提供雌性以及育雛的食物。幼鳥在巢中停留30-35天。 [1] 

灰頭隼保護現狀

灰頭隼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無危(LC)。 [2] 

灰頭隼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2] 
趨勢證明:在沒有任何下降或重大威脅的證據的情況下,物種數量被認為是穩定的。 [2] 

灰頭隼主要威脅

在棲息地適合它們的地方和棕櫚樹相對豐富的地方很常見。 因此,在分佈區該物種並未受到威脅。然而,一些種羣(特別是馬拉維和南非的族羣)因為遭受森林砍伐的影響,這大大降低了它們築巢的可能性。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