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灰隼

鎖定
灰隼(學名:Falco ardosiaceus)是隼科、隼屬的鳥類。體長30-33釐米,雄性體重205-255克,雌性體重240-300克。是一種小型粗壯的灰色猛禽。成年雄性的羽毛完全是石板灰色的,有淺色鱗片圖案和深灰色條紋。翅膀相當短且尖。下體的飛羽和直羽呈淡灰色條紋。大頭比身體略顯蒼白。喙呈黑色,有黃色蠟質。眼睛是棕色的,周圍有寬大的裸露的亮黃色眼環。腿和腳也是黃色的。雌性的羽毛相似,但比雄性稍大。
棲息於有大樹或棕櫚樹的稀樹草原和開闊的林地中。低空飛過空曠地區,甚至在樹林中,進行快速、淺淺的拍打翅膀,穿插着短距離滑翔。以各種獵物為食,如大型昆蟲、小型爬行動物、小型鳥類、齧齒動物、兩棲動物和節肢動物。分佈於塞內加爾,東部至埃塞俄比亞,南部經肯尼亞西部和坦桑尼亞西部至安哥拉,贊比亞北部、納米比亞北部和博茨瓦納西北部。
中文名
灰隼
拉丁學名
Falco ardosiaceus
別    名
灰紅隼
外文名
英文 Grey Kestrel
法文 Faucon ardoisé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1]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鸛形目
隼科
隼屬
灰隼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種
無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Vieillot, 1823
保護級別
CITES 2019年版附錄Ⅱ [3] 

灰隼形態特徵

灰隼體長30-33釐米,體重雄性205-255克,雌性240-300克。是一種小型粗壯羽色均勻的灰色猛禽。成年雄性的羽毛完全是石板灰色的,由於淺色的羽毛邊緣有淺色的鱗片圖案,整體上有狹窄的深灰色條紋。翅膀相當短且尖。初級飛羽的尖端呈黑色。下體的飛羽和直羽呈淡灰色條紋。大頭比身體略顯蒼白。喙呈黑色,有黃色蠟質。虹膜棕色,周圍有寬大的裸露的亮黃色眼環。腿和腳也是黃色的。雌性的羽毛相似,但比雄性稍大。幼鳥的羽毛呈灰棕色,腹部顏色較淺,面部皮膚呈淡綠色而非黃色。 [4] 
這種紅隼可能與煙色隼混淆,但灰隼的顏色更重、羽毛更緊湊,翅膀較短,棲息時不會到達尾尖。 [4] 

灰隼棲息環境

棲息於有大樹或棕櫚樹的稀樹草原和開闊的林地中,通常靠近可以狩獵的燒燬地區。該物種在海拔1800米左右的地方活動頻繁並且 常見。 [4] 

灰隼生活習性

灰隼行為

灰隼在棲息地的大部分地區是留鳥,沒有證據表明有規律的遷徙,除了西非,灰隼會隨着降雨向北移動,在旱季向南移動。該物種低空飛過空曠地區,甚至在樹林中,進行快速、淺淺的拍打翅膀,穿插着短距離滑翔。這種小獵鷹以緩慢的勘查飛行方式飛行。像大多數隼科物種一樣,它們能夠通過敏捷的翅膀進行快速的空中追逐,並且經常在空中捕獲昆蟲。然而,這個物種很少盤旋。通常在高處、暴露的棲息處捕獵,主要是在一天中温暖的時候,此時獵物很活躍。一旦發現獵物,它就會從棲息處飛下來,在地面、低矮的樹枝或樹葉上捕捉獵物。它們也會沿着地面尋找白蟻。 [4] 

灰隼聲音

灰隼在築巢時會發出高亢、刺耳的顫音“咯咯咯”,有時還能聽到口哨般的尖叫聲。 [4] 

灰隼食性

灰隼以各種獵物為食,如大型昆蟲、小型爬行動物(蜥蜴、蛇和變色龍)、小型鳥類、齧齒動物、蝙蝠、兩棲動物、節肢動物(螃蟹)和多種昆蟲。有時可能會吃油棕果。它們通常單獨或成對出現,但成羣結隊的白蟻通常會吸引覓食的羣體。 [4] 

灰隼分佈範圍

原產地(留鳥):安哥拉、貝寧、布基納法索、布隆迪、喀麥隆、中非共和國、乍得、剛果(金)、剛果(布)、洪都拉斯、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加蓬、岡比亞、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紹、肯尼亞、利比里亞、馬裏、毛里塔尼亞、納米比亞、尼日爾、尼日利亞、盧旺達、塞內加爾、塞拉利昂、南蘇丹、蘇丹、坦桑尼亞、多哥、烏干達和贊比亞。 [1] 
遊蕩(非繁殖地):馬拉維。 [1] 
灰隼分佈圖 灰隼分佈圖 [1]

灰隼繁殖方式

在繁殖季節開始時,灰隼雌雄雙方都會進行空中表演。它們一起翱翔,其中一隻撲向另一隻,另一隻在背上翻滾飛行,同時向上方的鳥伸出爪子。交配發生在巢中,在繁殖季節,雙方通常都棲息在巢中。在此期間,它們具有領地意識。繁殖季節因分佈範圍而異。西非通常發生在1-4月之間,肯尼亞、坦桑尼亞和安哥拉通常發生在8-10月之間。 [4] 
在樹洞或廢棄的舊木棍巢中築巢,但最常見的是在錘頭鸛的巨大而陳舊的木棍巢中築巢。它們甚至可能驅逐居住的其他鳥類。雌性每窩產下3-5枚白色的卵,上面帶有深色的斑紋。孵化主要由雌性進行,孵化期26-31天,在此期間,雄性在巢中為配偶提供一些獵物。孵化時,雛鳥身上覆蓋着白色絨毛。它們由父母雙方餵養,孵化後約一個月就長出羽毛。 [4] 

灰隼保護現狀

灰隼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無危(LC)。 [1] 

灰隼種羣現狀

趨勢理由:灰隼在沒有任何下降或重大威脅的證據的情況下,認為種羣數量保持穩定。 [1] 
灰紅隼在該地區的幾個地區以及自然保護區和大片自然棲息地中相當常見。該物種受益於熱帶雨林的砍伐,經常可以看到在農業區狩獵。灰隼目前沒有受到威脅。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