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灞陵橋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灞陵橋,又名卧橋、握橋,位於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城南門外渭河源頭之一的清源河上,是民國時期的古橋遺存。 [2-3] 
灞陵橋初為平橋,有“渭河第一橋”之稱。修繕後的橋身由單梁變成疊梁,現橋全長約40米,跨度27.4米,高15.4米,寬4.8米。橋身13間,兩側置欄杆扶手,為無橋墩伸臂木樑拱橋。橋底部以每排10根圓木並列11組,從兩岸石堤逐次梯級飛挑。橋上廊頂及橋兩端廊亭,皆為捲棚式,上覆灰瓦。橋不施彩繪,不置雀替,比阿幹河握橋簡約質樸,橋彎曲有度,借景兩岸君秀峯、七聖嶺,顯得高低起伏。灞陵橋文物遺存有歷代政要、文人墨客題寫的牌匾、楹聯、石刻等。灞陵橋是現存唯一的無橋墩伸臂木樑拱橋,橋不用一釘一鉚,僅僅通過木頭縱橫相貫、交錯搭接構造而成,展現了較高的造橋工藝,是這類橋樑的標本。 [2-4] 
2006年5月,灞陵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灞陵橋
地理位置
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城南門外渭河源頭之一的清源河上
所處時代
民國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1072-5-199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灞陵橋歷史沿革

明洪武年間,在渭源縣城南門外渭河南源清源河上建南北向平橋,既能行人,也能過騾馬車,但因洪水肆虐,屢毀屢修。 [2] 
清同治末年(1875年),左宗棠部屬梅開泰重建灞陵橋。 [3] 
民國八年(1919年),渭源縣知事馬象乾籌款,召集紳士,選擇城門口以南,另築碼頭,派徐立朝督工,依照蘭州阿幹河握橋樣式修築,次年竣工。 [2]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灞陵橋被重修後,鄉賢裴建準撰書“灞陵橋”,懸掛橋頭。 [2] 
民國時期的灞陵橋老照片 民國時期的灞陵橋老照片
1986年,灞陵橋重修。 [4] 

灞陵橋建築格局

灞陵橋
灞陵橋(5張)
灞陵橋以復古情懷借用長安灞陵橋命名為渭源灞陵橋,因為渭源、長安皆飲渭河水之緣故。灞陵橋初為平橋,有“渭河第一橋”之稱。現橋全長約40米,跨度27.4米,高15.4米,寬4.8米。橋身13間,兩側置欄杆扶手,為無橋墩伸臂木樑拱橋。橋底部以每排10根圓木並列11組,從兩岸石堤逐次梯級飛挑。橋上廊頂及橋兩端廊亭,皆為捲棚式,上覆灰瓦。橋不施彩繪,不置雀替,比阿幹河握橋簡約質樸,橋彎曲有度,借景兩岸君秀峯、七聖嶺,顯得高低起伏。灞陵橋不用一釘一鉚,僅僅通過木頭縱橫相貫、交錯搭接構造而成,展現了較高的造橋工藝。 [2-3] 

灞陵橋文物遺存

灞陵橋
灞陵橋(3張)
灞陵橋文物遺存有牌匾、楹聯、石刻等。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灞陵橋被重修後,鄉賢裴建準撰書“灞陵橋”,懸掛橋頭。部分政要撰書聯匾,懸掛橋內:蔣介石題“綰轂秦隴”;何應欽題“鳥鼠煙雲足畫圖,灞陵飛雪饒詩思”;于右任撰書匾為“大道之行”,楹聯為“鳥鼠煙雲足畫圖;灞陵飛雪饒詩思”。楊虎城撰書楹聯:“鳥鼠溯靈源,雪浪銀濤,東行匯涇瀆黃河,函關紫氣;隴秦資利涉,月環虹跨,西望是金城楊柳,玉塞葡萄。”上聯寫渭河發源於鳥鼠山,東流彙集涇水入於黃河;下聯寫絲綢之路南線,溯渭水,經灞陵握橋,過金城,出玉門,到新疆,對於灞陵握橋的地位概括精準,並且對仗工穩。廊亭內壁嵌孫科撰書“渭水長虹”刻石,張亨撰文、周均書丹的《重建灞陵橋碑記》等。書法家啓功和渭源人裴建準所題的“灞陵橋”匾額。 [2]  [4] 

灞陵橋文物價值

灞陵橋 灞陵橋
灞陵橋是現存唯一的無橋墩伸臂木樑拱橋,橋不用一釘一鉚,僅僅通過木頭縱橫相貫、交錯搭接構造而成,展現了較高的造橋工藝,是這類橋樑的標本。 [2-3] 

灞陵橋保護措施

2006年5月,灞陵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灞陵橋旅遊信息

灞陵橋地理位置

灞陵橋位於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城南門外渭河源頭之一的清源河上。

灞陵橋交通信息

自駕:自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渭源灞陵橋,路程約1.3千米,用時約4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