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瀘州河

鎖定
瀘州河川劇有悠久歷史。清乾隆年間(1736—1795)就有一定規模的戲劇活動:川劇不稱流派稱“河道”,瀘州河川劇代表了川南一帶川劇的藝術風格。以高腔見長,九樓、十八院等都是高腔劇本,由於瀘州河高腔戲發達,故有“高腔窩子”之稱。如摺子戲《五台山》、《三擊掌》等。 [2] 
瀘州河川劇為四川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 
中文名
瀘州河
發源地
瀘州
起源時間
漢代
代表作
《紅梅》、《班超》
非遺級別
省級
保護單位
瀘州市川劇團

瀘州河歷史淵源

瀘州地處川、滇、黔、渝四省市結合部,長江橫貫,四水合流,交通便利,物產富饒,市場繁榮,歷來為川南經濟、政治、文化中心。
“瀘州河”川劇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最早可上溯到漢代巫師們的唱唱跳跳,唐代以後“信者眾多”,巫師開始裝扮百神,其表演接近戲劇。再後來由於春節娛樂活動的興盛,逐漸形成“古藺花燈”、“合江下河燈”,“扭扭燈”、“車車燈”等獨特的地方小劇種並演進為瀘州川劇的雛形。
到了明清時期,“瀘州河”最早躍上城市劇場,巴蜀大地當時就流行着“要能跑得灘,瀘州河去搭班”的民諺。清雍正二年(1724年),瀘州20餘名川劇藝人到成都棉花街,成立起“慶華班”(見《瀘州戲曲志》2-7頁),於是率先於全省,“瀘州河”從“火把劇團”進入“城市劇場”。
抗日戰爭期間,陝、京、楚班先後來瀘巡演。“瀘州河”的藝人,一方面學習兄弟劇種長處,另一方面積極宣傳抗日。馮玉祥將軍為抗日,還發動合江縣玩友俱樂部聯合義演、募捐;瀘州藝人還創作出20本《還我河山》連台本戲……解放後,瀘州蜀聲川劇社實力雄厚,常年分三班演出,瀘縣、納溪等許多地方都陸續成立了專業川劇團。

瀘州河基本特徵

瀘州河川劇流派

川劇唱腔流派可以分為高腔、崑腔、胡琴、彈戲、燈調等五種。

瀘州河腔調唱法

瀘州河川劇有別於其他地方的川劇,以高腔藝術獨樹一幟,形成了特有的“瀘州河”。

瀘州河代表劇目

《紅梅》、《班超》、《琵琶》、《金銀》、《九樓十八院》、《八計八記》、《十二配》等;創作劇目有:《百醜圖》(五十年代)、《爐火紅鷹》(六十年代)、《背篼記》(七十年代)、《軹候劍》(八十年代)、《星隕長空》
李惠仙在演出《青蛙趕會》、《家庭》、《昭君和番》等劇目,由於她的獨特的精湛表演,贏得了廣大觀眾和川劇團同仁的交口稱讚。
張志舉專攻小生,基功紮實,戲路廣。在演《評雪辨蹤》時飾演呂蒙,將窮秀才的迂酸味演得淋漓盡致,令觀眾撫掌稱妙。在《江梅閣》中,演得風流倜儻,神形兼備。《水牢摸印》的褶子功運用自如,表演出水牢時,褶子絞於身上,儼然水漬淋之。
韓成之,自幼學鳴文琴戲(黔劇),12歲至川劇“鈞學科班”學藝,專攻文武小生,擅演《風儀亭》、《下游庵》、《打紅台》、《江東橋》、《水牢摸印》、《放裴》、《逼侄赴科》、《巴九寨》等戲,馳名於川南宜、瀘一帶。

瀘州河社會意義

瀘州河川劇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對當地人有着極大影響與價值,人稱瀘州是個“戲窩子”,適合大多數遊客觀看欣賞,其唱腔精湛,劇目豐富,歷史悠久,具有全省意義的文化價值。 [3] 
參考資料
  • 1.    “瀘州河”川劇藝術  .四川非物質文化遺產網.2021-12-17[引用日期2021-12-17]
  • 2.    國家文物局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詞典 三編 國務院公佈第三批歷史文化名城,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0,第611頁
  • 3.    瀘州河川劇  .四川省文化和旅遊資源雲.2021-10-17[引用日期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