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瀍河鄉

鎖定
瀍河鄉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東部,素有洛陽“東大門”之稱,東與洛龍區接壤,西與老城毗鄰,北依邙山,南瀕洛河。轄區總面積34.8平方公里,有7個街道辦事處,1個回族鄉,29個社區居委會和11個行政村,全區總人口17.0萬。
中文名
瀍河鄉
別    名
瀍河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南省洛陽市

瀍河鄉人口民族

瀍河回族區屬少數民族雜居地區,全區居住有回、漢、滿、蒙、藏、白、苗、壯、彝、瑤、侗、黎、畲、土、朝鮮、布依、土家、錫伯、納西、僳僳、維吾爾、俄羅斯等22個民族,其中回族人口2.8萬,佔總人口的16.7%。轄區有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三大宗教,活動場所16處,其中清真寺13坊,基督教堂2處,天主教堂1座,信教羣眾3萬餘人。

瀍河鄉區位交通

轄區交通極為便利。隴海鐵路、焦枝鐵路在這裏形成十字交叉。310國道、207國道、開(河南開封)洛高速和洛界(安徽界首)高速等高級公路在此縱橫交匯;九都路、中州路橫穿城區,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轄區內洛陽北站,是全國較大,現代化水平較高的鐵路編組站;洛陽東站是隴海、焦枝兩大鐵路幹線的交匯點,改擴建後,相當數量的客車在此始發,輸送能力大大加強,成為洛陽東部地區較大的人流物流集散地。

瀍河鄉教育衞生

醫療衞生、教育事業發達,功能齊全,服務設施配套。全區共有各類醫院11所,病房牀位2000餘張,其中洛陽正骨醫院是全國最大的骨科治療中心,名揚中外;市第一人民醫院設備先進、醫術高超,十五局醫院、洛陽鐵路分局醫院、機車工廠醫院綜合實力雄厚,社會信譽較高;有各類中等專業院校和科研機構22所,中小學38所,其中回民小學5所,回民中學1所。洛陽市第一高級中學、洛陽正骨研究院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本區已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高中、中專教育普及率達90%以上。

瀍河鄉歷史文化

瀍河區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眾多。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至此,瀍河先後為漢、曹、魏、晉、隋等京畿重地;道家至尊老子曾在此建有宅院,文聖孔子曾至此問禮於老子,在東關大街現留有“孔子入周問禮至此”碑一座。民俗博物館(潞澤會館)以其完美的古建築羣和獨特的文化內涵名聞遐邇。位於瀍河西岸的呂祖廟建於清康熙年間,是目前市內保存較好的唯一道觀。還有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的出生地夾馬營,三國時曹操發兵的點將台九龍台,以及瀍壑朱櫻、銅駝暮雨、勒馬聽風、三賢祠、賈誼詞、洛神廟、藥王廟、泰山廟、古唐寺、迎恩寺、三井洞、云溪觀等歷史名勝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