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濰坊學院

鎖定
濰坊學院(Weifang University),位於山東省濰坊市,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山東省屬全日制綜合性普通本科高校,是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立項建設單位、山東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A類單位,是中國國家教育改革試驗區首批試點建設的省教師教育基地、國家特殊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濰坊地區網絡中心、全國教育信息化理事會常務理事單位、山東省首批教育信息化示範單位。
濰坊學院辦學歷史始於1951年的青島教師進修學院,1960年青島教師進修學院併入昌濰師範專科學校,2000年經教育部批准濰坊高等專科學校與昌濰師範專科學校合併,建立濰坊學院。 [1]  2017年,學校成為山東省省級碩士立項建設單位。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佔地1543畝(103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84.3萬平方米,館藏圖書320.93萬冊;設有26個教學單位、開設74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2134人,其中專任教師1569人;全日制在校生25000餘人,其中本科生23000餘人,留學生50餘人,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58人。 [2] 
中文名
濰坊學院
外文名
Weifang University
簡    稱
WFU
創辦時間
1951年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學校類別
綜合類
學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立項建設單位(2013年)
主管部門
山東省
現任領導
徐梅(黨委書記) [36] 
來逢波(校長) [36] 
本科專業
74個
院系設置
26個教學單位
院    訓
厚德、博學、求是、創新
院    歌
《騰飛的夢》
院慶日
10月16日
地    址
主校區:山東省濰坊市東風東街5147號
安順校區: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卧龍西街2829號
院校代碼
11067

濰坊學院歷史沿革

濰坊學院前身溯源

  • 昌濰師範專科學校
1951年,青島教師進修學院建立。
昌濰師專 昌濰師專
1958年,以青島教師進修學院的師資力量為依託,創辦了青島師範專科學校;同年,昌濰體育學校創建。
1959年,昌濰藝術學校創建、昌濰幼兒師範學校創建、昌濰師範專科學校創建。
1960年,昌濰藝術學校、昌濰體育學校合併組建昌濰藝體學校。
1961年,昌濰藝體學校、昌濰幼兒師範學校、青島師範專科學校併入昌濰師範專科學校。
1962年,昌濰師範專科學校改建為昌濰師範學校。
1971年,昌濰師範學校升格為昌濰師範專科學校。 [3] 
  • 濰坊高等專科學校
1983年,濰坊職業大學創建。
1985年,濰坊財税中專創建。
1992年,濰坊財税中專併入濰坊職業大學,並更名為濰坊高等專科學校。 [3] 
  • 濰坊廣播電視大學
1979年,山東廣播電視大學(昌濰行署工作站)創建。
1983年,山東廣播電視大學(昌濰行署工作站)更名為山東廣播電視大學(濰坊分校),與濰坊職業大學合署辦公。
1988年,山東廣播電視大學(濰坊分校)更名為濰坊廣播電視大學。 [4] 
  • 山東渤海進修學院
1994年,渤海大學(進修)創建。
1998年,渤海大學(進修)更名為濰坊科技進修學院。
1999年,濰坊科技進修學院更名為山東渤海進修學院。
  • 濰坊幼教特教師範學校
濰坊幼教特教師範學校風采 濰坊幼教特教師範學校風采
1904年,濰縣縣立師範傳習所創建;1948年,更名為省立濰坊師範學校;1958年,更名為濰坊師範學校;1983年,更名為濰坊幼兒師範學校;1984年,更名為山東省華僑幼兒師範學校。
1958年,昌樂師範學校創建;1969年,昌樂第一中學更名為五七紅校。1976年,昌樂師範學校、五七紅校合併組建昌樂五七大學;1977年,改建為昌樂師範學校;1985年,更名為昌樂特殊教育師範學校。
1970年,昌濰地區京劇學習班創建;1976年,更名為昌濰地區戲劇訓練班;1980年,更名為濰坊藝術學校。
2001年,山東省華僑幼兒師範學校、昌樂特殊教育師範學校合併組建濰坊幼教特教師範學校。
2007年,濰坊藝術學校併入濰坊幼教特教師範學校。 [5] 

濰坊學院合併發展

2000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同意濰坊高等專科學校、昌濰師範專科學校合併建立濰坊學院; [6]  濰坊廣播電視大學、山東渤海進修學院也參與合併組建濰坊學院。
2003年,創建於1978年的濰坊紡織技工學校併入濰坊學院。
2011年,濰坊幼教特教師範學校整體併入濰坊學院,組建濰坊學院幼教特教師範學院。 [7] 
2013年,學校入選山東省自籌建設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立項建設單位。 [8] 
2017年,學校被確定為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A類)。 [9] 
2021年7月15日,濰坊學院濰柴產業學院牌。 [25] 
2023年5月5日,濰坊學院嶽鎮海瀆研究院成立暨揭牌儀式在濰坊學院舉行。 [35] 
2024年2月3日,濰坊學院和平學研究院正式揭牌。 [41] 

濰坊學院辦學條件

濰坊學院院系專業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設有26個教學單位、開設74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涉及理、工、文、經濟、管理、農、法、歷史、教育和藝術10大學科門類。 [10]  [32] 
濰坊學院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
專業名稱
數學與應用數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
應用統計學
濰坊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量子信息技術研究院)
物理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通信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校企合作)
化學
化學工程與工藝
製藥工程
環境工程
濰坊學院生物與海洋學院
生物技術
生物科學
濰坊學院種子與設施農業工程學院(現代園藝研究院)
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
種子科學與工程
園林
濰坊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學院(濰柴產業學院)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校企合作)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校企合作)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工業設計
車輛工程
自動化
自動化(校企合作)
機器人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網絡工程
軟件工程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工程管理
土木工程
建築學
濰坊學院文史學院(文化與旅遊學院)
歷史學
旅遊管理
文物與博物館學
漢語言文學
英語
日語
朝鮮語
法語
會計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市場營銷
經濟與金融
濰坊學院政法學院
法學
行政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濰坊學院教師教育學院(特教幼教師範學院)
小學教育
應用心理學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專科)
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專科)
數字媒體技術
播音與主持藝術
動畫
廣播電視學
音樂學
舞蹈學
舞蹈學(體育舞蹈)
舞蹈表演
濰坊學院美術學院(陳介祺金石書法學院)
美術學
環境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
書法學
體育教育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濰坊學院歌爾科技產業學院
電子科學與技術(校企合作)
電子信息工程(校企合作)
電氣自動化技術(專科)
應用電子技術(專科)
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專科)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中外合作辦學)(專科)
商務英語(中外合作辦學)(專科)
工商企業管理(中外合作辦學)(專科)
大數據與會計(中外合作辦學)(專科) [33] 

濰坊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擁有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文化藝術科學重點學科1個。 [10] 
學科類別
學科名稱
“十二五”省級重點學科
光學、區域經濟學 [11] 
“十二五”省文化藝術科學重點學科
民俗文化學 [12] 

濰坊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有教職工2134人,其中專任教師1569人,高級職稱人員690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160餘人。有國家人才支持計劃入選人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優秀教師、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省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46人次;有省級教學團隊5個。 [10] 
省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
團隊帶頭人
所在院系
時間
近代物理教研室教學團隊
逯懷新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2007
基礎數學教學團隊
馮濱魯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2009
機電教研室教學團隊
澹凡忠
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
2010
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曹慧
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
2011
計算機軟件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王成端
計算機工程學院
2012 [13] 

濰坊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和教育部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3個,省級特色專業、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髮展支持計劃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專業、成教品牌專業等30個;有國家級一流課程7門,省級一流課程、課程思政示範課程、精品課程、雙語教學示範課程、成教特色課程等99門,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省級大學生創業孵化示範基地4個,校外教學實踐基地708個,與濰柴、歌爾、天瑞重工等企業合作建設5個現代產業學院,其中濰柴產業學院入選省首批現代產業學院,天瑞磁懸浮產業學院獲批工信部首批“專精特新產業學院”建設項目,歌爾科技產業學院入選首批濰坊市現代產業學院;開展教育部“國培計劃”特殊教育骨幹教師培訓項目,承擔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驗區試點項目6項。 [2] 
濰坊學院質量工程建設成果一覽表
項目類別
項目名稱
承擔學院
獲批年份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物理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2011年
國家級教學實驗基地
濰坊學院特殊教育教學實驗基地
幼教特教師範學院
-
國家級特色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工程學院
2010年
數學與應用數學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2009年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省級地方綜合性院校音樂專業“金字塔”式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音樂學院
2012年
教育部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
2013年
省級特色專業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
2009年
漢語言文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2010年
數學與應用數學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2007年
電子科學與技術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2012年
化學工程與工藝
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
2011年
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
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
2013年
省特色名校重點建設專業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
2014年
漢語言文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2014年
市場營銷
經濟管理學院
2014年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工程學院
2014年
數學與應用數學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2014年
電子科學與技術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2014年
化學工程與工藝
化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
2014年
小學教育
幼教特教師範學院
2014年
音樂學
音樂學院
2014年
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
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
2014年
旅遊管理
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2014年
法學
法學院
2014年
英語
外國語學院
2014年
自動化
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
2014年
土木工程
建築工程學院
2014年
環境設計
美術學院
2014年
體育教育
體育學院
2014年
省“3+4”分段培養職業教育試點專業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
2013年
會計學
經濟管理學院
2013年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工程學院
2014年
省“3+2”分段培養職業教育試點專業
自動化
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
2014年
經濟與金融
經濟管理學院
2015年
軟件工程
計算機工程學院
2014年
省卓越工程師試點專業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
2013年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工程學院
2013年
電子科學與技術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2013年
省級成教品牌專業
漢語言文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2010年
省應用型人才培養專業
發展支持計劃
會計學
經濟管理學院
2014年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工程學院
2015年 [14] 
省級精品課程一覽表
課程名稱
所屬院部
課程負責人
級別
確定時間
英語口語
外國語學院
鄒芙林
省級
2005
機械製圖
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
楊祖孝
省級
2005
C語言程序設計
計算機工程學院
張磊
省級
2006
國際私法
法學院
張彩雲
省級
2005
量子力學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逯懷新
省級
2008
工筆人物畫
美術學院
何麗
省級
2008
古代漢語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劉家忠
省級
2009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
魏曉笛
省級
2009
工程材料與熱加工
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
曹光明
省級
2010
鍵盤和聲與即興演奏
音樂學院
竇青
省級
2010
機牀數控技術
機電與車輛工程工程學院
杜國臣
省級
2011
機械設計
機電與車輛工程工程學院
袁馳
省級
2011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機電工程學院
張鵬
省級
2011
機械精度設計基礎
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
王長春
省級
2011
力學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李英德
省級
2011
熱學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逯懷新
省級
2011
電磁學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王曉芹
省級
2011
光學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黃寶歆
省級
2011
比較文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尹建民
省級
2011
外國文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王憲明
省級
2011
西方文論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韓繼磊
省級
2011
中西文化比較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李紅梅
省級
2011
軟件工程
計算機工程學院
侯金奎
省級
2012
數據結構
計算機工程學院
王成端
省級
2012
數據庫原理
計算機工程學院
王承君
省級
2012
JAVA程序設計
計算機工程學院
王宗江
省級
2012
數學模型
數學學院
孫建安
省級
2012
數值分析
數學學院
張福祥
省級
2012
數學實驗
數學學院
張森
省級
2012
常微分方程
數學學院
籍法俊
省級
2012
運籌學
數學學院
李梅霞
省級
2012
營銷渠道管理
經濟管理學院
李慎恆
省級
2012
營銷財務管理
經濟管理學院
劉建波
省級
2012
消費行為學
經濟管理學院
劉鵬
省級
2012
市場營銷學
經濟管理學院
趙振民
省級
2012
市場調查
經濟管理學院
高延鵬
省級
2012
比較法學
法學院
朱文英
省級
2013
法理學專題
法學院
苗金春
省級
2013
法律邏輯學
法學院
韓學志
省級
2013
法學導論
法學院
李大欣
省級
2013
中國法制史
法學院
趙寶華
省級
2013
教師書法技能
教師教育學院
李建禮
省級
2013
教師語言
教師教育學院
周國柱
省級
2013
教育學原理與應用
教師教育學院
曲振國
省級
2013
現代教育技術
教師教育學院
李健
省級
2013
心理學原理與應用
教師教育學院
歐曉霞
省級
2013 [15] 
  • 教學成果
部分教學成果獎項目
課題名稱
獲獎級別
等級
獲獎時間
突出應用能力與實踐能力培養加強師範類數學專業建設
省級
一等獎
2005.07.20
高職高專機制專業人才培養新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省級
二等獎
2005.07.20
重構秘書專業教學體系,建立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
省級
二等獎
2005.07.20
WTO機制下法學教學改革
省級
二等獎
2005.07.20
《畫法幾何與機械製圖》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省級
三等獎
2005.07.20
計算機硬件教學改革與實踐
省級
三等獎
2005.07.20
數學專業信息技術類課程體系構建與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的研究
省級
三等獎
2005.07.20
計算機數學基礎(教材)
省級
三等獎
2005.07.20
教學型高等院校“學研產”聯動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省級
三等獎
2005.07.20
高校音樂專業“金字塔”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省級
二等獎
2009.03.26
依託重點學科優勢,全面提高物理學專業教學質量
省級
二等獎
2009.03.26
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省級
三等獎
2009.03.26
數學教育實踐與實驗教學體系建設
省級
三等獎
2009.03.26
地方院校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省級
三等獎
2009.03.26
地方應用型本科機制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省級
三等獎
2009.03.26
基於“121工程”模式的校企合作培養軟件外包人才的探索與實踐
省級
二等獎
2014.03.11
以創新能力培養為導向的第二課堂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踐
省級
二等獎
2014.03.11
大學生藝術素質教育的創新與實踐
省級
三等獎
2014.03.11
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多元化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省級
三等獎
2014.03.11
基於濰坊特色農業的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建設改革與實踐
省級
三等獎
2014.03.11
立足於濰坊市國家光電特色產業基地,創新光電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省級
三等獎
2014.03.11 [16] 
  • 學生成績
截至2018年3月,學校學生在國際國內學科專業競賽、科技創新比賽、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中獲獎3100餘項;在校生獲授權專利130項,應屆本科畢業生考研率保持在20%以上,畢業生年底就業率達到93.43%;自2000年3月合併升本以來,為社會培養了全日制普通本專科畢業生87000餘人。
在2017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ASC17)總決賽中,學校代表隊打破世界紀錄,並獲賽事最高計算性能獎。 [10] 

濰坊學院學校榮譽

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
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
國家級第一批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
山東省文明單位
山東省優秀基層黨組織
山東省首批依法治校示範學校
山東省德育工作優秀高校
山東省平安校園
首批山東省現代產業學院
2021年度山東省校園安全工作先進集體 [10]  [27-28] 

濰坊學院學術研究

濰坊學院科研平台

學校風采
學校風采(5張)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建有多光子糾纏與操縱、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光纖傳感與光電信息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蔬菜種植裝備智能化省工程實驗室、現代蔬菜種業省高校協同創新中心、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省民俗文化產業開發研究基地、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等20個省級科研創新平台和29個市級科研創新平台。建有量子信息技術研究院、機器視覺與模式識別研究所、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所、法治鄉村研究中心、北海文化研究院、嶽鎮海瀆研究院、濰坊金融財政研究院、節能研究院等62個研究院所。 [10] 
機構類別
機構名稱
省市共建重點實驗室
省市共建多光子糾纏與操縱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研究基地
山東省民俗文化產業開發研究基地
山東省音樂創作與理論研究基地
山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山東省高校海鹽文化研究基地
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基地
區域教育發展研究基地 [17] 
山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高校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研究中心
山東省中羅果蔬栽培技術合作研究中心
濰坊市重點實驗室
濰坊市工程材料及表面技術重點實驗室
濰坊市光電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
濰坊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濰坊市博創基因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濰坊市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濰坊市設計中心
濰坊市工業設計中心 [18] 
校級科研機構
濰坊旅遊經濟研究所
濰坊學院外國語言文學研究所
濰坊金融財政研究院
濰坊學院WTO法研究所
濰坊公共安全研究院
濰坊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所
濰坊學院北海(濰坊)文化研究院
濰坊學院軟件開發與評測技術研究所
濰坊學院山東半島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
濰坊學院運籌與控制研究所
濰坊學院健康促進研究中心
濰坊學院社會體育學研究所
濰坊學院建築設計研究院
濰坊學院空間藝術設計研究所
濰坊學院樂義農業科技中心
濰坊學院數字媒體技術研發中心
濰坊學院先進陶瓷刀具及應用技術研究中心
濰坊學院心理應用研究所
濰坊學院節能研究院
濰坊學院文化產業研究中心
濰坊學院微尺度科學研究所
濰坊學院學前教育研究所
濰坊學院地方音樂與戲曲研究所
濰坊學院特殊教育研究所 [19] 
濰坊民營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莫言研究中心

濰坊學院科研成就

截至2023年11月,近年來,學校承擔國家級項目130餘項、省部級項目1350餘項。 [2] 

濰坊學院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3年2月,學校館藏圖書317.85萬冊、數字資源42.5TB, [2]  長期訂閲國內紙質期刊近2000種,電子期刊讀物18000餘種,訂購中外文數據庫88個,電子資源存儲空間35TB;建有特藏書庫、濰坊文化名人館、濰坊學院校史館。 [20] 
  • 學術期刊
濰坊學院學報》(Journal of Weifang University )創刊於2001年,雙月刊,含社會科學版與自然科學版;是中國期刊網(CNKI)全文入編期刊;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編委會、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列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源刊”、“中國人文社科引文數據庫源刊”。 [21] 

濰坊學院合作交流

濰坊學院
濰坊學院(9張)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堅持開放辦學,以服務社會為己任,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主動對接山東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和濰坊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深入推進人才培養、科技支持、文化教育和高端智庫等服務,先後建設濰坊鄉村振興學院、濰坊農業農村現代化研究院、濰坊企業家學院、科教產融合創新中心等合作平台,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廣泛開展合作辦學,與國內多所高校交流合作,同英國、法國、美國、韓國、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交流與合作關係,接收近40個國家的留學生來校學習。 [10] 

濰坊學院文化傳統

濰坊學院形象標識

  • 院徽
校徽 校徽
院徽採用同心圓環圖形,中心由兩個變形的“U”字結合形成“W”字樣,下方為“1951”;外環上方為毛體“濰坊學院”、下方為黑體英文校名“WEIFANG UNIVERSITY”。
同心圓寓意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堅定信念。“W”字是濰坊學院的漢語拼音和英文起首字母,“U”字是“UNIVERSITY”的起首字母,這一結合,象徵着團結奮進,開拓創新。
“1951”表示學校辦學起始年份。
藍色象徵着海洋,代表學校位於渤海之濱,寓意胸懷天下、海納百川,與院訓內涵統一。 [1] 
  • 院旗
校旗為深藍色長方形旗幟,中央配以白色的由兩個變形的“U”字結合形成“W”字樣、毛體“濰坊學院”和英文名“WEIFANGUNIVERSITY”。 [1] 
  • 院歌
《騰飛的夢》 [1] 
作詞:王守倫,作曲:印青
風箏之都,神奇的土地,孕育多少英雄兒女。濰坊大學,人才搖籃,幾度春秋幾經風雨。
美麗校園,中西合璧,辛勤園丁芬芳桃李。希望在這裏,未來在這裏,騰飛的夢想在這裏。
啊,濰大,我們熱愛你,永遠與你心心相印。啊,濰大,我們依戀你,和你的名字永遠連在一起。
啊,濰大,我們熱愛你,永遠與你心心相印。啊,濰大,我們依戀你,和你的名字永遠連在一起。
白浪河水甘醇甜蜜,滋潤萬物生生不息。濰大師生,意氣風發,成功鑄就輝煌業績。
厚德博學,求實創新,奮力拼搏永奪第一。化在汗水裏,融在血液裏,刻在堅定的信念裏。
啊,濰大,我們熱愛你,永遠與你心心相印。啊,濰大,我們依戀你,和你的名字永遠連在一起。
啊,濰大,我們熱愛你,永遠與你心心相印。啊,濰大,我們依戀你,和你的名字永遠連在一起。
永遠連在一起,連在一起。

濰坊學院精神文化

  • 院訓
厚德、博學、求是、創新
“厚德”——語出《易·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厚德載物”體現了中華民族順應自然,與時俱進,以博大寬容的道德胸懷包舉萬物,承載理想的民族精神。引“厚德”二字,意在期望師生員工以高尚的道德立身,以高尚的道德承載天下重任。
“博學”——語出《論語·子張》:“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博學”既指廣泛學習,也指學習淵博。用“博學”二字就是倡導師生員工努力學習,博採眾長,追求廣博的學識和淵博的學問。
“求是”——語出《漢書》:“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即為博學求知,努力探索規律,追求真理。
“創新”——語出《魏書》:“革弊創新者,先皇之志也。”即要求教職工與時俱進,開拓進取。要有新思路、新觀念、新舉措,大膽探索新方法、新途徑;要求學生要有新的世界觀、人生觀,新的學習觀、就業觀,新學習方法、新的知識體系。
校訓字體是由毛澤東的書體彙集而成。 [22] 
  • 濰院精神
和衷共濟、艱苦奮鬥、追求卓越 [23] 

濰坊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院長
來逢波(試用期一年)
黨委副書記
黨委委員、副院長
王成端李英德苗金春(試用期一年)、趙衞紅 (試用期一年)、任立春(試用期一年) [26]  [29]  [31]  [37]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監察專員
武玉傑 [24]  [34]  [36] 
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
趙加強 [38] 
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
張曉靜 [39-4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