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澄觀法師

(佛教華嚴宗四祖)

鎖定
澄觀法師(738—838),唐代高僧,被尊為華嚴宗四祖。俗姓夏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11歲從本州寶林寺霈禪師出家。至德二年(757年),從妙善寺常照受具足戒。乾元年間(758年~759年),依潤州(今江蘇鎮江)棲霞寺醴律師學相部律,後回本州依開元寺曇一律師受南山律學並往金陵依玄璧長老習關河“三論”。
本    名
澄觀法師
別    名
清涼國師
所處時代
唐代
出生地
越州山陰
出生日期
738年
逝世日期
838年
主要作品
《華嚴經疏鈔》
主要成就
祖述師説,中興華嚴
身    份
佛教華嚴宗四祖
俗    姓
夏侯

澄觀法師人物生平

澄觀法師像 澄觀法師像
唐代宗大曆年中在瓦官寺聽受《大乘起信論》及《涅粲經》。又從淮南法藏學新羅元曉的《大乘起信論疏》。後到錢塘(今杭州)天竺寺聽華嚴宗法銑講《華嚴經》。大曆七年(772年),又往剡溪,從成都慧量重新研習“三論”。大曆十年(775年),到蘇州從天台宗學者荊溪湛然學天台止觀及《法華》、《維摩》等經疏。復走謁牛頭慧忠、徑山道欽及荷澤神會門下的洛陽無名,諮決南宗禪法。更從慧雲探究北宗禪理。他既廣學律、禪、三論、天台、華嚴各宗教義;又研究經傳、子、史、小學、爾雅、天竺悉曇、諸部異執、四圍、五明、秘咒儀軌等學問。
天寶五年(746,9歲),澄觀禮本州寶林寺體真禪師為師。此依《釋門正統》中所説。
天寶七年(748, 11歲),依寶林寺霈禪師出家,誦讀《法華經》。天寶十年(751,其年14歲),奉恩試經得度。
乾元年間(758至760,時21至23歲),依潤州棲霞寺(今南京棲霞寺)體律師學相部律。回越州開元寺曇一律師處學習南山律。又往金陵(今江蘇南京)玄璧法師處學習“三論”。《釋門正統》中又云“受南山行事止作於曇一,受菩薩戒於常照禪師。”
唐代宗大曆一年至二年(766~767,時29至30歲),往金陵瓦棺寺學習《大般涅槃經》和《大乘起信論》。又到淮南(今江蘇揚州)法藏法師處學新羅元曉的《大乘起信論疏》和《涅槃經宗要》。往錢塘(今浙江杭州)天竺寺跟隨法詵法師學習《華嚴經》。
大曆十年(775,38歲)往蘇州從天台宗學者荊溪湛然學天台止觀及《法華》、《維摩》等經疏。又走謁牛頭慧忠、徑山道欽及洛陽無名,諮決南宗的禪法。更從禪僧慧雲,探習北宗的禪理。他一方面廣學律、禪、三論、天台、華嚴各宗的教義;一方面還研究佛教以外的各種學問。如《釋氏稽古略》卷三中説:“以至翻習經傳子史,小學蒼雅,天竺悉曇,諸部異執,四韋五明,秘咒儀軌,篇頌書蹤,一皆博綜”。
大曆十一年(776年),歷遊五台、峨眉諸山後,仍回五台,駐錫大華嚴寺,專行方等懺法。同時應寺主賢林之請,講《華嚴經》。在講經中,深感《華嚴》舊疏文繁義約,令人難解,發願撰作新疏。從興元元年(784年)正月開始,到貞元三年(787年)十二月,歷時4年,撰成《華嚴經疏》二十卷,並在本寺及崇福寺一再講演。又為弟子僧睿等作新疏的演義數十卷,即《十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後世把疏、鈔合刊,略稱《華嚴經疏鈔》),因此有“華嚴疏主”之稱。
德宗興元元年(784,47歲)正月,澄觀法師“因慨華嚴舊疏文繁義約”,遂為《華嚴經》作疏,到貞元三年(787,50歲)十二月功畢,歷時四年,撰成《華嚴經疏》二十卷,即是現行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如《宋高僧傳》中所説:“起興元元年正月,貞元三年十二月畢功,成二十軸”。
貞元四年(788,51歲),應賢林之請,在五台山大華嚴寺講新著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貞元七年(791,54歲),應河東節度使李自良的邀請,到太原府崇福寺講《華嚴經疏》。
貞元十二年(796年),奉詔入京,協助廚賓三藏般若翻譯南印度鳥荼國王所進的《華嚴經》後分梵本。
貞元十四年(798,61歲),《華嚴》後分譯成,共四十卷,世稱《四十華嚴》。詔令他作疏解釋,於是在終南山草堂寺撰成《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又作《華嚴經行願品疏》或《普賢行願品疏》)十卷。
貞元十五年(799,其年62歲),德宗詔授“鎮國大師”號,進天下大僧錄。此依《佛祖歷代通載》卷十四:“十五年,清涼受鎮國大師號,進加天下大僧錄。”是年德宗生日,從終南山雲華寺迎入宮內講《華嚴經》,賜澄觀“清涼國師”號。(此説依《釋門正統》) 不久又參與翻譯《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擔任證義。
唐憲宗元和五年(810,其年73歲),詔澄觀入宮內談法,敕令鑄造金印,號“僧統清涼國師”,統領天下僧眾。此説亦依《釋門正統》。
開成元年(836,其年99歲),文宗加封澄觀為“大統國師”。此説依《釋氏稽古略》卷三:“清涼國師澄觀入寂,壽一百二歲,臘八十三,加‘大統國師’,帝謂以祖聖宗仰,特輟朝三日。”
開成三年三月六日(838年),圓寂,世壽102歲(依據《隆興佛教編年通論》卷二十五“本傳”)。葬終南石室,塔名“妙覺”。裴相國銘:“壽一百二,臘八十三,身長九尺四寸,垂手過膝,夜目發光,晝仍不瞬。才供二筆,日記萬言,盡形一食,宿不離衣,歷乎九朝,為七帝師。”
澄觀大師一生,身歷九朝,先後為七帝(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講經,為七帝門師,受賜的封號有“教授和尚”、“鎮國大師”、“清涼國師”、“僧統清涼國師”、 “大統國師”等,一生備極尊榮。 [2] 

澄觀法師佛學思想

澄觀法師 澄觀法師
澄觀法師佛學思想的特點是祖述師説,中興《華嚴》。
澄觀早年曾廣泛參學禪教名家,對《大乘起信論》領悟較深。他是在這基礎上來發揚華嚴學説的。所以他的佛學思想中雜有禪宗、天台宗、《起信論》的成分,從而融會禪教,強調唯心,着重於一心法界的論述。他認為“總該萬有,即是一心;心融萬有,便成四法界”。所以立一心法界緣起説,以發揚華嚴性起的教義。
在澄觀法師之前,法藏弟子慧苑在其所著《華嚴經略疏刊定記》中纂改法藏的“十玄”宗義,作德相、業用兩重十玄説。經澄觀在《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二及《隨疏演義鈔》卷1、2、10中加以反駁,針鋒相對,顯正抑偏,從而恢復了法藏《華嚴探玄記》的十玄説,並加以發揮。又慧苑認為法藏的五教判是受了天台四教的影響(即在四教的基礎上,只加了一個頓教),因而另立了迷真異執、真一分半、真一分滿、真具分滿的四教。澄觀在《華嚴經疏鈔》中,對慧苑的四教説力斥其妄,讚揚法藏的“五教”義,更具體地以南北禪宗作為頓教(見《隨疏演義鈔》卷8)。
澄觀法師造像 澄觀法師造像
因為澄觀法師所處的時代,正是六祖惠能下南嶽懷讓、青原行思、荷澤神會大弘南禪宗時期。他早年又曾參訪南陽慧忠、道欽、荷澤門下的無名,還請益過北宗系的慧雲等,他受禪宗思想影響很大。為此他極力融會禪教,在《隨疏演義鈔》卷2敍述他的體會説:“造解成觀,即事即行,口談其言,心詣其理,用以心傳心之旨,開示諸佛所證之門。會南北二宗之禪門,攝台(天台)、衡(南嶽)三觀之玄趣。使教合忘言之旨,心同諸佛之心。”在此書卷一中寫道:“若論(一作依)交徹,亦合言即聖心而見凡心,如濕中見波。故如來不斷性惡,又佛心中有眾生等”。這是他在解釋華嚴宗理事無礙、真妄交徹的教義上採用天台宗性惡説的實例。另外在《華嚴經疏》卷21裏説:“無盡即是無別之相。應雲:‘心佛眾生體性皆無盡’,以妄體本真故緣無盡,是以如來不斷性惡,亦即由闡提不斷性善”。可見他融會諸宗,禪教一致的旨趣。以後由他的弟子宗密繼承和發揮,中國佛學思想影響廣泛。 [1] 

澄觀法師個人著作

澄觀法師有弟子一百餘人,著名的為圭峯宗密、東都僧睿、海印法印和寂光等四人,稱為“澄門四哲”。繼承他的法統的是宗密,被尊為華嚴宗五祖,世稱“圭峯大師”。
澄觀著作等身,共撰《華嚴經疏》400餘卷,一生講《華嚴經》達50遍。他的著述存有《大方廣佛華嚴經疏》60卷,《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90卷、《華嚴經行願品疏》10卷、《大華嚴經略策》1卷、《新譯華嚴經七處九會頌釋章》1卷、《華嚴經入法界品十八問答》1卷、《三聖圓融觀門》1卷、《華嚴法界玄鏡》2卷、《五藴觀》1卷、《華嚴心要法門》1卷、《華嚴經綱要》3卷等。已佚的有《十二因緣觀》1卷等。 [1] 
華嚴經疏鈔
澄觀法師造像 澄觀法師造像
《華嚴經疏鈔》80卷,是澄觀法師的重要著作。他於興元元年到貞元三年(784年—787年)間撰《大方廣佛華嚴經疏》(簡稱《大經疏》)20卷,解釋唐譯經文,以後又為僧睿等撰《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略稱《演義鈔》),解釋疏文。《》、《鈔》原來別行,到了宋代,也就是1011年—1088年的晉水淨源才錄疏以配經,編為120卷,稱為《華嚴經疏注》。後人更會鈔入疏,稱為《華嚴經疏鈔》。
80卷《華嚴》是武則天證聖元年(695年)譯出的,法藏即撰《新譯華嚴經略疏》,但寫到第十九卷就圓寂,由弟子慧苑繼承遺志,編成《續華嚴略疏刊定記》,但《刊定記》所説與法藏原意相左。其不同點是:1、慧苑依《究竟一乘寶性論》立四種教,而法藏是五教教判;2、慧苑立德相、業用兩重十玄,而法藏則是一重十玄説。這就引起爭論。澄觀的《大疏》與《演義鈔》,就是為破斥慧苑異説,恢復法藏大義而作的。
《大疏》立十門解釋經文,《演義鈔》分四段解釋疏文。《大疏》十門是:1、教起因緣,認為佛説《華嚴經》的緣由在因及緣二方面各有十義。2、藏教所攝,《華嚴經》在經律論三藏中屬經藏攝,於聲聞、菩薩二藏中屬菩薩藏攝。在小、始、終、頓、圓五教中,為圓教所攝。3、義理分齊,《華嚴》圓教乃是別教一乘,由所依體事,攝歸真實,理事無礙,周遍含容(即事事無礙)四個十門以顯無盡。這周遍含容十門是:同時具足相應門、廣狹自在無礙門、一多相容不同門、諸法相即自在門、秘密隱顯俱成門、微細相容安立門、因陀羅網境界門、託事顯法生解門、十世隔法異成門、主伴圓融俱德門。此即依《華嚴教章》及《華嚴探玄記》的十玄門而立。4、教所被機,《華嚴》所被,有五類機根,其中第一類一乘圓機,正是《華嚴》教攝。5、教體湛深,略有音聲言語、名句文身,通取聲、名、句、文四法,有事事無礙、海印炳現等十門,此後二門為《華嚴》所宗。6、宗趣通別,闡述曇隱所立因緣、假名、不真、不實四宗。7、部類品會,有彰本部、顯品會、明支類、辨釋四門。8、傳譯感通。9、總攝名趣。10、別解文義。流通分則解釋全經的七處九會。
《演義鈔》的四段是:1、總序名意,解釋疏序的文意;2、歸敬請假,演譯《大疏·歸敬偈》的文意;3、開章釋文,説《大疏》開十門以釋經義;4、謙贊迴向,説《大疏》最後的《迴向偈》。
宋淨源錄疏注經以後,明世宗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有妙明釐經入疏,釐疏入鈔,成《華嚴經疏鈔會本》,刻版流通,版存杭州昭慶寺,世稱“昭慶本”。但真可弟子道開在神宗萬曆年間(1573年—1619年)撰《藏逸經書標目》評斥此本説:“起止配合,率多牽強”。到熹宗天啓年間(1621年—1627年),嘉興葉祺胤,即以《南藏》別行本,校訂昭慶本重刻。清乾隆版大藏經及金陵刻經處的刊本,均以此本為底本,由於原來刪節不全,會合不當,因此以訛傳訛,錯誤百出。1919年,徐蔚如印光大師曾將唐貞元刻本《華嚴經刻本》交揚州江北刻經處刻印,並從日本求得科文10卷本。1937年徐蔚如逝世,由李圓淨、蔣維喬、黃幼希等繼承遺志,在上海成立華嚴經疏鈔編印會,由華嚴座主應慈法師任理事長,葉恭綽、蔣維喬任副理事長,黃幼希、李圓淨主持其事。1944年春全書完成,印刷500部,每部40期,使三百年來《華嚴經疏鈔》,得以恢復澄觀原本,對華嚴教義研究提供重要參考資料。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