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夏侯姓

鎖定
夏侯,漢族複姓之一。
夏侯姓源流單一, 出自姒姓夏后氏。以爵號為氏。
中文名
夏侯
外文名
Xiahou
得姓方式
以爵號為氏
得姓始祖
佗公
主要郡望
魯郡 譙郡
主要堂號
譙國堂 魯郡堂 汝陰堂 享誠堂 追遠堂等
拼    音
xià hóu
類    型
中華姓氏
近代分佈省份
江西省 山東省 安徽省 江蘇省
古代名人
夏侯嬰 夏侯始昌 夏侯勝 夏侯建 夏侯惇 夏侯淵 夏侯湛 夏侯審 夏侯孜 夏侯詳 夏侯嘉正
近代名人
夏侯斌 夏侯文
人口數量
約 3 萬(未含簡化[夏姓]者)
姓氏人口排名
第560位
百家姓排位
第413位
複姓排位
第5位
出    處
《唐書·宰相世系表》

夏侯姓姓氏源流

夏侯姓源流單一
夏侯字體樣式 夏侯字體樣式
源於姒姓夏后氏。以爵號為氏。夏侯氏為漢族複姓,周武王克商之後,封禹後裔東樓公於杞(今河南杞縣)。公元前445年,楚國滅杞國,杞國杞簡公的弟弟佗奔於魯國,魯悼公(前468年—前431年在位)因其為夏禹之後給以采地封他為侯爵,後人以爵號為氏稱夏侯氏。得姓歷史距今2400年左右。

夏侯姓歷史發展

夏侯姓當今人口總數約3萬餘人,在中國大陸和台灣省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413位門閥,在複姓中排序為第5位。從《姓譜》和《唐書·宰相世系表》兩書中的記載可以清楚瞭解到夏侯氏的歷史淵源。
在漫長曆史過程中,存在部分夏侯氏後人因某些因素簡化夏姓的情況。可考證的例如夏(侯)顯世系去侯稱夏;再例如南京市溧水區和鳳鎮、高淳區夏侯元世系共計7個村莊約3000餘人,如今大多為夏姓,僅極少數保留夏侯姓。

夏侯姓得姓始祖

夏侯氏出自姒姓夏后氏大禹的後代,得姓始祖為佗公,得姓歷史距今2400年左右。在曹魏時代,曹操與夏侯家族關係親近。

夏侯姓遷徙分佈

夏侯氏的郡望為魯國郡、譙郡。魯國郡:西漢初將秦朝原有的薛郡改為魯國,到三國魏及晉代又改為魯郡,其地相當於今山東曲阜、泗水一帶。譙郡:東漢建安年間設置,其地在今安徽、河南二省之間。當代後人除安徽、山東二地之外,現大部分(約2萬餘人)居於江西吉安贛州分宜等地。
現今主要聚居地分佈於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吉州區青原區泰和縣贛州市興國縣新餘市分宜縣,安徽省天長市,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金湖縣南京市溧水區,山東省濟南市淄博市臨沂市濰坊市曲阜市濟寧市泗水縣,廣東省惠州市東莞市;其他散居地國內有貴州省畢節市,湖南省常德市永興縣,四川省漢源縣,陝西省西安市,河南省鄭州市上街區,台灣省台北市,國外有澳大利亞墨爾本、加拿大等地。
2022年1月24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發佈2021年全國姓名報告。根據報告,複姓“夏侯”74.87%的人口分佈在江西。 [22] 

夏侯姓郡望堂號

  • 郡望
魯郡亦稱魯國、魯國郡。西漢朝初將秦朝原來的薛郡改為魯國,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三國時期的曹魏及晉朝改為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曲阜、泗水、滋陽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又改為任城郡。另外,隋朝時期有個魯州魯郡,唐朝時期有個兗州魯郡,其間雖然都轄有曲阜,如隋朝時期曾改魯縣為汶陽縣,繼而恢復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兗州。唐朝時期魯國郡在今山東省的滋縣。
譙郡:亦稱譙國、譙國郡。東漢建安末年從沛郡分一部分設置譙郡,治所在譙縣(今安徽省亳州)。仍隸屬豫州刺史部所轄之沛郡,其時轄地在今安徽、河南兩省之間的一帶地區。三國時期轄地在今安徽,河南兩省的靈璧縣、蒙城縣、太和縣、鹿邑縣、永城縣間一帶地區。
  • 堂號
譙國堂:以望立堂,亦稱亳州堂。
魯郡堂:以望立堂,亦稱魯國堂、任城堂、汶陽堂。
汝陰堂:西漢時有夏侯嬰,開國功臣。自幼年起就與漢高祖劉邦是好朋友。劉邦在沛起兵,任夏侯嬰為太僕。夏侯嬰隨劉邦擊項羽,入蜀,定三秦,立下大功,封為汝陰侯。夏侯氏因以“汝陰”為堂號。

夏侯姓家譜文獻

譜名
編撰方式及年份
藏地
備註
夏侯氏十三修族譜
刻本/1990年
上海圖書館家譜數據庫 [1]  /江西省吉水縣、吉州區、青原區、泰和縣、贛州興國縣相關村
追遠堂,始遷祖夏侯韶,唐代人。唐高宗龍朔至乾封間與兄聯捷進士,初任太常寺卿、再接太州剌史、後改擢吉州刺史。八卷附一卷共九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
天長盱眙夏侯氏族譜
計算機排印本/2014年重修
天長市/盱眙縣相關村
玉樹堂,始遷祖夏侯崇,明代中期人。遷出地為吉安市吉州區樟山鎮官田村,唐代夏侯韶後裔。
四川漢源夏侯氏宗譜
計算機排印本/夏侯照綜主編/2014年
四川省漢源縣九襄鎮
始遷祖夏侯士仁(海山),清代康熙年間人。遷出地為吉安市吉州區樟山鎮赤塘村,唐代夏侯韶後裔。
湖溪夏侯氏族譜
計算機排印本/2005年闔族新修
江西省新餘市分宜縣池塘村
承啓堂,始遷祖夏侯隱。炎興時擢進士第,官領豫章刺史。
瀨水仙墟譙國夏侯氏宗譜
刻本/清宣統元年
江蘇省南京溧水區和鳳鎮、高淳區相關村 [2] 
明經堂,始遷祖夏侯元,字子富。南宋乾道中登進士第,官拜節度使,後加封平定侯;是大宋郡馬,贅濮王府安懿王之孫女濮郡主。其父夏侯源歷官至兵部尚書。
夏侯氏族譜
待考
一本傳至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一本流失海外
始遷祖夏侯諒將軍,推斷為宋代人。《四庫全書·東莞縣》、《東莞縣誌》卷三十九記載其墓在温塘銀瓶嶺。東莞市莞城區鴉叫尾村。
注:仍欠缺待補充

夏侯姓字輩排行

地域
字輩
江西省吉安市贛州市通用
文藻煥晉唐,佐命懷(仰)滕國,尚書崇祖昌,經師嘉大小,惠政頌棣棠,化洽生連理...
以夏侯韶為始遷祖,唐朝貞觀年間,韶公從長沙輾轉到江西吉安任吉州刺史,後定居吉水水北。
文聯族志成,安仁益傳統,風情度錦月,豐年宏盛普...
以夏侯隱為始遷祖,炎興時擢進士第,官領豫章刺史。
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
啓治智仁聖義忠和孝友維家政...
以夏侯元為始遷祖,南宋乾道中登進士第,官拜節度使,後加封平定侯;是大宋郡馬。
安徽省阜陽市
承訓繼先澤齊家宜正倫...
以夏侯夔為先祖。
安徽省亳州市
國志永兆宏時來潤壽長家隆承福慶元善啓...
以夏侯嬰為先祖。
注:仍欠缺待補充

夏侯姓宗祠通聯

  • 四言
望出譙郡;
姓啓侯爵。
——佚名撰夏侯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夏侯姓的郡望和源流(見上題頭《四、郡望堂號》和《一、姓氏源流》介紹)。
受教説詩。
——佚名撰夏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夏侯嬰,從高祖擊項羽,入蜀定三秦,屢有殊功。
下聯典指漢·夏侯始昌,通五經,以《齊詩》、《尚書》授徒。
  • 六言
世龍官曆六郡;
始昌學通五經。
——佚名撰夏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梁代尚書夏侯亶,字世龍,譙人。官曆六郡三州,所得祿賜,隨散親故。
下聯典指漢代鴻儒夏侯始昌,武帝甚重之,官到太傅。
  • 七言
開皇名圖有三禮;
大曆高士列十才。
——佚名撰夏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隋代學者夏侯朗,開皇時,曾繪《三禮圖》。
下聯典指唐代侍御史夏侯審,譙人,為大曆十才子之一。
  • 八言
入蜀定秦,滕公輔主;
受書説禮,博士明經。
——佚名撰夏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西漢沛縣人夏侯嬰,曾任滕縣令,楚人稱令為公,故稱滕公。從小與劉邦關係密切,跟隨他起兵,轉戰各地,任太僕。後出擊項羽,人西蜀,定三秦,屢立殊功,西漢建立後,封汝陰侯。惠帝、文帝時,繼續官太僕。
下聯典指西漢今文尚書學“大夏侯學”的開創者夏侯勝,字長公,東平人。官長信少府、太子太傅。跟從夏侯始昌學習今文《尚書》,又跟從歐陽生問學,善於説禮,稱“大夏侯”(夏侯建為“小夏侯”)。宣帝時,立為博士,以陰陽災異推論時政得失,曾受詔撰《尚書論語説》。
毀體全貞,盛傳令女;
隔簾奏樂,雅號妓衣。
——佚名撰夏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三國魏·曹文叔妻夏侯氏夫死無子,斷髮割耳以示不嫁,其叔勸嫁,女又以刀割鼻。
下聯典指梁·夏侯亶每有客,令妓隔簾奏樂,時人因謂簾為“夏侯妓衣”。
  • 十言
秀矣丰儀,僉推連壁並美;
朗然日月,爭誇倚玉同榮。
——佚名撰夏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晉代散騎常侍夏侯湛,字孝若,譙國人。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構新詞,美容觀,嘗與潘岳同車接茵,京都謂之連璧。
下聯典指三國時魏國徵西將軍夏侯玄,字太初,少知名。弱冠為散騎黃門侍郎。曹爽輔政,玄為爽姑子,累遷散騎侍中護軍。旋為徵西將軍,都督雍梁州諸軍事。爽誅,徵為大鴻臚
  • 十一言
掞蔚春華,並安仁而稱雙璧;
豐碑惠政,偕昆季以號二難。
——佚名撰夏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晉·夏侯湛,幼有盛才,文章宏富,美容儀,與潘岳(安仁)同車接茵,京師稱之為“雙璧”。
下聯典指梁·夏侯亶,寬厚有器度,為安陸太守甚有威惠。其弟夏侯夔,愛重人士,時稱“二難”。“二難”,稱兄弟才德俱佳。

夏侯姓傳統文化

關聯詩詞
《山路吟》
【年代】:魏晉
【作者】:夏侯湛
夙駕兮待明
陟山路兮遐徵
冒晨朝兮入大谷
道逶迤兮嵐氣清
攬轡兮抑馬
踟躕兮曠野
曠野𩪍兮遼落
崇嶽兮嵬崿
丘陵兮連離
卉木兮交錯
淥水兮長流
驚濤兮拂石
《江上泛歌》
【年代】:魏晉
【作者】:夏侯湛
悠悠兮遠征
倏倏兮暨南荊
南荊兮臨長江
臨長江兮討不庭
江水兮浩浩
長流兮萬里
洪浪兮雲轉
陽侯兮奔馳起
驚翼兮垂天
鯨魚兮嶽跱
縻蕪紛兮被皋陸
修竹鬱兮翳崖趾
望江之南兮遨目桂林
桂林蓊鬱兮鵾雞揚音
凌波兮願濟
舟楫不具兮江水深
沈嗟回盻於北夏
何歸軫之難尋
《離親詠》
【年代】:魏晉
【作者】:夏侯湛
剖符兮南荊
辭親兮遐徵
發軔兮皇京
夕臻兮泉亭
撫首兮內顧
按轡兮安步
仰戀兮後塗
俯嘆兮前路
既感物以永思兮
且歸身乎懷抱
苟違親以從利兮
匪曾閔之攸寶
視微榮之瑣瑣兮
知吾志之愈小
獨申愧於一心兮
慚報德之彌少
《秋可哀》
【年代】:魏晉
【作者】:夏侯湛
秋可哀兮哀秋日之蕭條
火回景以西流
天既清而氣高
壤含素霜
山結玄霄
月延路以增夜
日遷行以收暉
屏絺綌於笥匣
納綸縞以授衣
秋可哀兮哀新物之陳蕪
綢筱朔以斂稀
密葉槭以損疏
雁擢翼於太清
燕蟠形乎榛墟
秋可哀兮良夜之遙長
月翳翳以隱雲
星朧朧以投光
映前軒之疏幌
照後帷之閒房
拊輕衾而不寐
臨虛檻而褰裳
感時邁以興思
情愴愴以含傷
秋可哀兮哀南畝之菜荒既採蕭於大陸兮又刈蘭乎崇岡
《春可樂》
【年代】:魏晉
【作者】:夏侯湛
春可樂兮樂東作之良時
嘉新田之啓萊
悦中疇之發菑
桑冉冉以奮條
麥遂遂以揚秀
澤苗翳渚
原卉耀阜
春可樂兮樂崇陸之可娛
登夷岡以回眺
超矯駕乎山隅
春可樂兮綴雜華以為蓋
集繁蕤以飾裳
散風衣之馥氣
納戢懷之潛芳
鸚交交以弄音
翠翾翾以輕翔
招君子以偕樂
攜叔人以微行
援若流之綠芰
進櫻桃於玉盤
《秋夕哀》
【年代】:魏晉
【作者】:夏侯湛
秋夕兮遙長
哀心兮永傷
結帷兮中字
屣履兮閒房
聽蟋蟀之潛鳴
睹遊雁之雲翔
尋修廡之飛檐
覽明月之流光
木蕭蕭以被風
階縞縞以受霜
玉機兮環轉
四運兮驟遷
銜恤兮迄今
忽將兮涉年
日往兮哀深
歲暮兮思繁
《寒苦謠》
【年代】:魏晉
【作者】:夏侯湛
惟立冬之初夜,
天慘懍以降寒。
霜皚皚怪被庭,
冰溏瀩於井榦。
草槭槭以疏葉,
木蕭蕭以零殘。
松隕葉於翠條,
竹摧柯於綠竿。
《長夜謠》
【年代】:魏晉
【作者】:夏侯湛
日暮兮初晴
天灼灼兮遐清
披雲兮歸山
垂景兮照庭
列宿兮皎皎
星稀兮月明
亭檐隅以逍遙兮盻太虛以仰觀
望閶闔之昭晰兮麗紫微之暉煥
《郊廟歌辭 享太廟樂章 宣宗室舞》
【年代】:唐
【作者】:夏侯孜
於鑠令主,聖祚重昌。
興起教義,申明典章。
俗尚素樸,人皆樂康。
積德可報,流慶無疆。
《周詩》
【年代】:魏晉
【作者】:夏侯湛
既殷斯虔,仰説洪恩。
夕定晨省,奉朝侍昏。
宵中告退,雞鳴在門。
孳孳恭誨,夙夜是敦。
《徵邁辭》
【年代】:魏晉
【作者】:夏侯湛
上伊關兮臨川
撫駿馬兮授鞍
中衢兮載嘆
斂鞚兮盤桓
《宜男花賦》
【年代】:魏晉
【作者】:夏侯湛
淑大邦之奇草兮,應則百之休祥。
稟至貞之靈氣兮,顯嘉名以自彰。
冠眾卉而挺生兮,承木德於少陽。
體柔性剛,蕙潔蘭芳。
結纖根以立本兮,噓靈渥於青雲。
順陰陽以滋茂兮,笑含章之有文。
遠而望之,燭若丹霞照青天。
近而觀之,曄若芙蓉鑑綠泉。
萋萋翠葉,灼灼朱華。
煒若珠玉之樹,煥若景宿之羅。
充后妃之盛飾兮,登紫微之內庭。
回日月之暉光兮,隨天運以虛盈。
《答潘岳詩》
【年代】:魏晉
【作者】:夏侯衝
相思限清防,企佇誰與言。
《詠被中繡鞋》
【年代】:唐
【作者】:夏侯審
雲裏蟾鈎落鳳窩,玉郎沈醉也摩挲。
陳王當日風流減,只向波間見襪羅。
《鳳凰台》
【年代】:明
【作者】:夏侯泰
數百年間綵鳳來,只今山下有荒台。
梧桐葉落蒼筠老,春雨年年長綠苔。
《黃嶺》
【年代】:明
【作者】:夏侯泰
黃嶺高朝擁,三峯玉削成。
也知清淑氣,毓秀在賢英。
《藥圃》
【年代】:唐
【作者】:夏侯子云
綠葉紅英遍,仙經自討論。
偶移巖畔菊,鋤斷白雲根。
《秋霽望廬山瀑布》
【年代】:唐
【作者】:夏侯楚
常思瀑布幽,晴晀喜逢秋。
一帶連青嶂,千尋倒碧流。
濕雲應誤鶴,翻浪定驚鷗。
星浦虹初下,爐峯煙未收。
巖高時嫋嫋,天淨起悠悠。
儻見朝宗日,還須濟巨舟。
《送李少和還山》
【年代】:宋
【作者】:夏侯嶠
暫來雙闕下,雅向九霞間。
遂策雲中杖,言歸海上山。
入林煮白石,服氣駐朱顏。
自愧風塵客,瓊枝窅莫攀。
《別夏侯故章詩》
【年代】:南北朝
【作者】:吳均
白馬黃金羈,青驪紫絲鞚。
新知關山別,故人河梁送。
置此一函書,為餘達雲夢。
《句》
【年代】:宋
【作者】:夏侯嘉正
兩制誠堪美,青雲侍玉輿。
《離友詩》
【年代】:魏晉
【作者】:曹植
小序鄉人有夏侯威者
少有成人之風
餘尚其為人
與之暱好
王師振旅
送餘於魏邦
心有眷然
為之隕涕
乃作離友之詩
其辭曰
王旅旋兮背故鄉
彼君子兮篤人綱
媵餘行兮歸朔方
馳原隰兮尋舊疆
車載奔兮馬繁驤
涉浮濟兮泛輕航
迄魏都兮息蘭房
展宴好兮惟樂康
《勉牛生、夏侯生》
【年代】:唐
【作者】:呂岩
二秀才,二秀才兮非秀才,非秀才兮是仙才。
中華國裏親遭遇,仰面觀天笑眼開。
鶴形兮龜骨,龍吟兮虎顏。
我有至言相勸勉,願君兮勿猜勿猜。
但煦日吹月,咽雨呵雷。
火寄冥宮,水濟丹台。
金木交而土歸位,鉛汞分而丹露胎。
赤血換而白乳流,透九竅兮動百骸。
然然卷,然然舒,哀哀咍咍。
孩兒喘而不死,腹空虛兮長齋。
酬名利兮狂歌醉舞,酬富貴兮麻裰莎鞋。
甲子問時休記,看桑田變作黃埃。
青山白雲好居住,勸君歸去來兮歸去來。
《送夏侯侍郎》
【年代】:唐
【作者】:韓翃
【體裁】:七古
元戎車右早飛聲,御史府中新正名。
翰墨已齊鍾大理,風流好繼謝宣城。
從軍曉別龍驤幕,六騎先驅嘶近郭。
前路應留白玉台,行人輒美黃金絡。
使君下馬愛瀛洲,簡貴將求物外遊。
聽訟不聞烏布帳,迎賓暫著紫綈裘。
公庭日夕羅山翠,功遂心閒無一事。
移書或問島邊人,立仗時呼鈴下吏。
事業初傳小夏侯,中年劍笏在西州。
浮雲飛鳥兩相忘,他日依依城上樓。
《送夏侯審赴寧國》
【年代】:唐
【作者】:司空曙
【體裁】:五律
青圻連白浪,曉日渡南津。
山疊陵陽樹,舟多建業人。
煙霞高佔寺,楓竹暗停神。
如接玄暉集,江丞獨見親。
《送夏侯審遊蜀》
【年代】:唐
【作者】:李端
【體裁】:五律
西望煙綿樹,愁君上蜀時。
同林息商客,隔棧見罛師。
石滑羊腸險,山空杜宇悲。
琴心正幽怨,莫奏鳳凰詩。
《送夏侯審遊蜀》
【年代】:唐
【作者】:耿湋
【體裁】:五律
暮峯和玉壘,回望不通秦。
更問蜀城路,但逢巴語人。
石林鶯囀曉,板屋月明春。
若訪嚴夫子,無嫌卜肆貧。
《晚春過夏侯校書值其沉醉戲贈》
【年代】:唐
【作者】:李端
【體裁】:五排
欹冠枕如意,獨寢落花前。
姚馥清時醉,邊韶白日眠。
曝褌還當屋,張幕便成天。
謁客唯題鳳,偷兒欲覘氈。
失杯猶離席,墜履反登筵。
本是牆東隱,今為甕下仙。
卧龍髯乍磔,棲蝶腹何便。
阮籍供琴韻,陶潛餘秫田。
人逢轂陽望,春似永和年。
顧我非工飲,期君行見憐。
嘗知渴羌好,亦覺醉胡賢。
炙熟樽方竭,車回轄且全。
噀風仍作雨,灑地即成泉。
自鄙新豐過,遲迴惜十年。
《送夏侯校書歸華陰別墅》
【年代】:唐
【作者】:盧綸
【體裁】:五排
山前白鶴村,竹雪覆柴門。
候客定為黍,務農因燎原。
乳冰懸暗井,蓮石照晴軒。
貰酒鄰里睦,曝衣場圃喧。
依然望君去,餘性亦何昏。
《送夏侯校書歸上都》
【年代】:唐
【作者】:韓翃
【體裁】:五律
後輩傳佳句,高流愛美名。
青春事賀監,黃卷問張生。
暮雪重裘醉,寒山匹馬行。
此回將詣闕,幾日諫書成。
《送寧國夏侯丞》
【年代】:唐
【作者】:盧綸
【體裁】:五律
楚國青蕪上,秋雲似白波。
五湖長路少,九派亂山多。
謝守通詩宴,陶公許醉過。
憮然餞離阻,年鬢兩蹉跎。
《送夏侯審校書東歸》
【年代】:唐
【作者】:錢起
【體裁】:五律
楚鄉飛鳥沒,獨與碧雲還。
破鏡催歸客,殘陽見舊山。
詩成流水上,夢盡落花間。
儻寄相思字,愁人定解顏。
《贈夏侯評事》
【年代】:唐
【作者】:方幹
【體裁】:七律
傍窺盛德與高節,緬想應無前後人。
講論參同深到骨,停騰奼女立成銀。
棋功過卻楊玄寶,易義精於梅子真。
朱紫侯門猶不見,可知岐路有風塵。
《秋晚霽後野望憶夏侯審》
【年代】:唐
【作者】:盧綸
【體裁】:五律
天晴禾黍平,暢目亦傷情。
野店雲日麗,孤莊砧杵鳴。
川原唯寂寞,岐路自縱橫。
前後無儔侶,此懷誰與呈。
《送夏侯秀才》
【年代】:唐
【作者】:李中
【體裁】:七律
江村搖落暮蟬鳴,執手臨岐動別情。
古岸相看殘照在,片帆難駐好風生。
牽吟一路逢山色,醒睡長汀對月明。
況是清朝至公在,預知喬木定遷鶯。
《吉水縣酬夏侯秀才見寄》
【年代】:唐
【作者】:李中
【體裁】:七絕
啓鑑悠悠兩鬢蒼,病來心緒易淒涼。
知音不到吟還懶,鎖印開簾又夕陽。
《題方公院寄夏侯明府》
【年代】:唐
【作者】:貫休
【體裁】:五律
銀地有餘光,方公道益芳。
誰分修藏力,頂有剃頭霜。
經勘松風燥,檐垂塢茗香。
終須結西社,此縣似柴桑。
《奉和僕射相公送東川李支使歸使府夏侯相公》
【年代】:唐
【作者】:薛逢
【體裁】:七律
兩地交通佈政和,上台深喜使星過。
歡留白日千鍾酒,調入青雲一曲歌。
寒柳翠添微雨重,臘梅香綻細枝多。
平津萬一言卑散,莫忘高松寄女蘿。
《裴庶子除太僕卿因賀》
【年代】:唐
【作者】:羅隱
【體裁】:七律
楚珪班序未為輕,莫惜良途副聖明。
宮省舊推皇甫謐,寺曹今得夏侯嬰。
秩隨科第臨時貴,官逐簪裾到處清。
應笑馬安虛巧宦,四回遷轉始為卿。
《送夏侯子之江夏》
【年代】:唐
【作者】:賈至
【體裁】:五古
扣楫洞庭上,清風千里來。
留歡一杯酒,欲別復裴回。
相見楚山下,漁舟憶釣台。
羨君還舊裏,歸念獨悠哉。
《和夏侯秀才春日見寄》
【年代】:唐
【作者】:李中
【體裁】:七律
綿蠻黃鳥不堪聽,觸目離愁怕酒醒。
雲散碧山當晚檻,雨催青蘚匝春庭。
尋芳懶向桃花塢,垂釣空思杜若汀。
晝夢不成吟有興,揮毫書在枕邊屏。
《南豫州民為夏侯兄弟歌》
【年代】:南北朝
【作者】:佚名
我之有州,賴彼夏侯。
前兄後弟,佈政優優。
《送夏侯參軍赴廣州》
【年代】:唐
【作者】:賈至
【體裁】:五古
聞道衡陽外,由來雁不飛。
送君從此去,書信定應稀。
雲海南溟遠,煙波北渚微。
勉哉孫楚吏,彩服正光輝。
《夏節士》
【年代】:元
【作者】:王冕
【體裁】:七古
夏侯先生天下士,風流倜儻忠義俱。
平生勳業能自知,腹內更有非常書。
浪遊不廢燈火讀,騎馬兒郎空碌碌。
王門講道三十年,坐使窮荒移國俗。
浮雲蔽日客夢單,勇鋭欲食奸臣肝。
徑持白事上天子,不顧宰相與乃官。
沉冤昭雪清四海,舊時枝葉生光彩。
至今長安諸小兒,拍手為之歌慷慨。
歸來弗受大官名,五湖一葉扁舟輕。
丹青徒寫蘇子卿,黃花自友陶淵明。
老我論交苦不早,意氣相期且傾倒。
讀公佳傳誦公詩,江南節士如公少。
《鸚鵡曲 泣江婦》
【年代】:元
【作者】:馮子振 
【體裁】:詞
曹娥江主婆娑住,五月五水面迎父。
蔡中郎幼婦碑陰,古刻荒雲深雨。
夏侯瞞智肖楊修,強説不多來去。
怕文章泄漏風光,謎語到難開口處。
《送夏侯審參軍遊江東》
【年代】:唐
【作者】:李嘉祐
袖中多麗句,未遣世人聞。
醉夜眠江月,閒時逐海雲。
荻花寒漫漫,鷗鳥暮羣羣。
若到長沙苑,漁家更待君。
《夏侯將軍墓詩》
【年代】:明
【作者】:祁順
富貴功名一夢中,孤墳還記舊英雄。
楚歌不盡淒涼意,散作白楊山下風。
《謁夏侯將軍墓詩》
【作者】:陳祀傑
名垂奕奕宋將軍,松柏陰森對古墳。
壯志已消華表夢,奇勳猶載石碑文。
千金駿骨藏秋草,三尺龍泉鎖暮去。
今古英雄難槩計,幾人蘋藻得如君。
《送夏侯審》
【年代】:唐
【作者】:韓翃
【體裁】:五律
謝公鄰里在,日夕問佳期。
春水人歸後,東田花盡時。
下樓閒待月,行樂笑題詩。
他日吳中路,千山入夢思。
《送夏侯正言奉使江南》
【年代】:宋
【作者】:王禹偁
百舌關關麥壟青,遠山迎馬翠如屏。
禁中已誦相如賦,江外猶看使者星。
衣拂茶煙尋水寺,枕攲梅雨泊沙汀。
歸期莫過中秋節,侍宴甘泉月滿庭。
《送夏侯正言襄陽迎親》
【年代】:宋
【作者】:王禹偁
蘭省方讎乙夜書,襄陽迎侍暫脂車。
揮毫偶未歸綸閣,衣錦何妨奉板輿。
峴首碑前留馬足,鹿門山下宿僧居。
漢皋遊女曾相識,應解鳴璫換佩魚。
《夏侯彥濟武陟主簿》
【年代】:宋
【作者】:梅堯臣
懷縣曾餘往,風謠為爾知。
寒先太行近,潤接大河卑。
賓酒栽公秫,晨羹剪露葵。
簿書行正委,何似布衣時。
《嘉禾道中遇夏侯子陽》
【年代】:宋
【作者】:李綱
京華契闊已再冬,扁舟野岸欣相逢。
天寒水遠飛霜風,談笑坐覺回春容。
年踰七十兩頰紅,真氣上溯泥丸宮。
剖符南海窺祝融,欲求丹砂訪葛洪。
問予執筆侍九重,胡為謫墮溪山中。
迂愚久合親耕農,君恩未報徒忡忡。
飄零孤跡隨斷蓬,他日相憶看雲鴻。
《贈夏侯子美養心居士》
【年代】:宋
【作者】:劉才邵
漢家恢儒成治功,獨與三代同高風。
當時經術傳家者,大小夏侯名譽崇。
鄴都雄圖方鼎峙,英俊乘時盡風靡。
坐使當途基業成,才如伏波能有幾。
公家先世不乏人,詩書韜略傳清芬。
文取賢科武分閫,爽氣英姿今尚存。
前人清白今人繼,方得家聲終不墜。
脩身大要在養心,公以自名深有意。
世人但知縱多欲,盈壑填溪不知足。
盡取豪華供目前,幾人更戒前車覆。
如公此意具真識,不似世人長荊棘。
寸田盡著子孫耕,會見慶餘由善積。
《勉學詩》
【年代】:明
【作者】:方孝孺
譙人夏侯氏,有女志獨高。
夫家盡蕩滅,節義終持操。
榮華昔共享,禍患今同遭。
妾身偶生存,志巳埋黃蒿。
親戚勿訝我,人類異羽毛。
引刀斷耳鼻,見義不見刀。
至厚莫如地,桑田變波濤。
真金不畏火,見此女兒曹。
三國志魏書九首 其九
《曹文叔妻夏侯令女》
【年代】:明
【作者】:鄭學醇
堪憐弱草與輕塵,一節甘為截鼻人。
三馬夢迴天地改,曹家曾得幾忠臣。
《題李易安所書琵琶行後》
【年代】:明
【作者】:宋濂
佳人薄命紛無數,豈獨潯陽老商婦。
青衫司馬太多情,一曲琵琶淚如雨。
此身已失將怨誰,世間哀樂長相隨。
易安寫此別有意,字字欲訴中心悲。
永嘉陳侯好奇士,夢裏繆為兒女語。
花顏國色草上塵,朽骨何堪污唇齒。
生男當如魯男子,生女當如夏侯女。
千年穢跡吾欲洗,安得潯陽半江水。
《與夏侯繹張唐民遊蜀岡大明寺》
【年代】: 宋
【作者】:梅堯臣
秋葉已多蠹,古原看更荒。
廢城無馬入,破冢有狐藏。
寒日稍清迥,寒山分漭蒼。
田衣指白水,此下是雷塘。
《夏侯令女》
【年代】:宋末元初
【作者】:陳普
諸公競起滅彝倫,特立當年一女身。
盡付輕塵棲弱草,便從正始斷無人。
《貞德堂歌》
【年代】:元末明初
【作者】:李昱
柏舟不作共姜死,夏侯令女今則已。
古來貞德苦不多,落落晨星照經史。
請談應女生花溪,自小端肅聞深閨。
徐君光大工學易,應女束髮與之齊。
吁嗟年才三十五,良人早沒心何苦。
偕老相違願莫伸,安得與爾歸黃土。
青年未得身就木,空幃別淚吞聲哭。
有髻不插他人花,採柏南山動盈掬。
緝麻坐對寒燈悄,縫衣行念諸孤小。
嚴霜悽悽雞戒曉,鳴機夜織猶未了。
有子名桂字仲芳,綵衣獨立鴻雁行。
母也七十頭如霜,願構貞德之高堂。
貞德堂前棣花茂,貞德堂上萱陰覆。
四時八節禮數勤,拜舞稱觴為親壽。
吾黨作文並賦詩,墨花滿紙何淋漓。
不詳其綱但舉目,到手聯篇徒爾為。
少君名由鮑宣出,孟光願與梁鴻匹。
徐君觀象明鹹恆,信有其妻解從一。
遂能教子勤詩書,黃簾映雨秋堂虛。
嫁裝盡賣供束脯,任使筐篋無贏餘。
徐家一門瞻具美,夫賢子孝誰得似。
後人弗替能引之,德風便自茲堂起。
族孫徐圭字孟璣,飽觀貞德之光輝。
《夏侯彥濟武陟尉》
【年代】:宋
【作者】:歐陽修
風煙地接懷,井邑富田垓。
河近聞冰坼,山高見雨來。
官閒同小隱,酒美足銜杯。
好去東籬菊,迎霜正欲開。
《賜夏侯孝子詩二首》 其一
【年代】:明
【作者】:朱棣
慈母頻年病在牀,奄奄氣息逼危亡。
子因憂懼常忘寢,侍疾勤劬在母旁。
《賜夏侯孝子詩二首》 其二
【年代】:明
【作者】:朱棣
孝緣誠懇達幽冥,夢父慇勤慰至情。
妙藥賜來天有意,遂令母病抵安寧。
《次韻夏侯太沖秀才》
【年代】:宋
【作者】:秦觀
儒官飽閒散,室若僧坊靜。
北窗腹便便,支枕看斗柄。
或時得名酒,亭午猶中聖。
醒來複何事,弄筆賦秋興。
焉知懶是真,但覺貧非病。
茫茫流水意,會有知音聽。
鐘鼎與山林,人生各天性。
《夏侯勝》
【年代】:宋
【作者】:徐鈞
精推洪範罰常陰,一語知幾聳在廷。
卻道取青如拾芥,是貪利祿始明經。
《結襪子》
【年代】:元末明初
【作者】:楊維楨
漢家九陛飛秋霜,公卿會立朝明堂。
王生何人談老黃,廷辱廷尉理不當。
廷尉跪結襪,
有如壯夫出胯下,面無慚色神洋洋。
君不見黃石公進張良,
夏侯章低孟嘗,長者之名從此揚。

夏侯姓歷史名人

年代
都城
姓名
主要成就事蹟
周朝
東周戰國
前475-221年
洛陽
生卒年不詳。戰國時孟嘗君(田文,戰國四公子之一)的舍人。
漢朝
西漢
前206-公元8年
西安
西漢沛縣人,開國功臣。與劉邦是少時的朋友,從劉邦起義,立下戰功,後封為汝陰侯
其父夏侯嬰去世後,繼承了汝陰侯爵位。死後諡號“夷侯”。
夏侯信
夏侯嬰玄孫之子,長安大夫。西漢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被漢宣帝劉詢詔復家
西漢經學傳述人。《尚書》夏侯氏學的第一代傳授者。初,伏生傳《尚書》,授濟南張生,張生授夏侯都尉,都尉授族子始昌,始昌傳族子勝,稱大夏侯氏《尚書》。勝又傳族弟建,稱小夏侯氏《尚書》。
漢代鴻儒,甚為武帝器重,官至太傅。
西漢東平(今屬山東省)人。少隨夏侯始昌學今文《尚書》,稱“大夏侯”,常以陰陽災異推論時政得失。宣帝立,大將軍霍光令他用《尚書》授太后。後因與黃霸同時下獄,在獄中授黃霸《尚書》。遇赦出獄後,任太子太傅。受詔撰《尚書説》、《論語説》。他曾以《尚書》授其侄夏侯建,故《尚書》有大、小夏侯之學。
西漢今文尚書學“小夏侯學”的開創者。字長卿。東平(今屬山東省)人。從夏侯勝歐陽高學習今文《尚書》。稱“小夏侯”。宣帝時,立為博士。官至太子少傅。著作已佚。清陳喬樅輯有《尚書歐陽夏侯遺説考》,收入《皇清經解續編》。
東平(治今山東省東平縣東、汶上縣附近)人,夏侯勝之子,夏侯勝世稱“大夏侯”,西漢經學家。 夏侯兼傳其父所學,官至左曹太中大夫。
夏侯敬
慶普的弟子。慶普是西漢經學家、太傅、慶氏《禮》學開創者 [3] 
東平(今東平東)人,西漢太子少傅夏侯建之子。西漢時歷任少府、太子太傅等職。
西漢夏侯勝的同母兄弟之子,夏侯賞官至梁內史。
東平人。西漢末為豫章太守。
西漢夏侯勝之孫,官至長信少府、司農、鴻臚。
西漢夏侯勝之曾孫,擔任郡守、州牧、長樂少府等官職。
三國
曹魏220-265年
洛陽
三國魏人,曹操手下大將,自曹操陳留起兵起,便跟隨征伐,歷任東郡、陳留、濟陰太守、河南尹等職;在曹操出兵征討之時,夏侯惇總是負責防守後方,曾親自搬運泥土修太壽陂,鼓勵將士種田,發展農業,多有功勞。濡須口之戰後,夏侯惇留守居巢,統領26支軍隊,為魏國東線主帥。曹操對夏侯惇格外親近,經常邀請他一起乘車外出,並允許他自由出入自己的卧室,其他將領都得不到這種待遇。曹丕繼位後,夏侯惇被封為大將軍,不久病逝。
三國魏人,夏侯惇族弟。是曹操手下大將,自曹操陳留起兵起,便跟隨征伐,歷任陳留、潁川太守。官渡之戰後,夏侯淵負責糧草補給,保證了曹操平定北方。而後夏侯淵又率兵四處征討叛亂,破昌豨、徐和、雷緒商曜等,戰功卓著,又隨曹操平馬超,滅張魯,又破楊秋劉雄梁興韓遂宋建等,再立奇功。而後夏侯淵督張郃徐晃等留守漢中,與前來取漢中的劉備大軍交戰,在定軍山為蜀將黃忠所襲,不幸戰死。
三國時期人物,魏國人,大將軍夏侯惇弟,西漢開國元勳夏侯嬰的後代。因夏侯惇的功勳顯著,朝廷封夏侯廉為列侯。
三國時期魏將,大將軍夏侯惇長子,嗣爵高安鄉侯。
字子林,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魏名將夏侯惇之子,三國時期魏國官員、將領,其妻為曹操之女清河公主。在魏國曆任侍中、尚書、安西將軍、鎮東將軍,假節,封列侯。
魏名將夏侯淵長子。娶曹操之弟海陽哀侯的女兒,特別受恩賞寵信。後繼承父親夏侯淵的爵位,之後又轉封為安寧亭侯。他死後,兒子夏侯績繼承,為虎賁中郎將,孫子夏侯褒也依序繼承。
字季權,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期曹魏將領,徵西將軍夏侯淵第四子,右將軍夏侯霸之弟。夏侯威性格任俠,歷荊、兗二州刺史,並與曹丕曹植等相友善。其時泰山人羊祜,博學能屬文,善談論;夏侯威深異其才,乃以其兄夏侯霸之女嫁於羊祜為妻,後羊祜果成一代名將。
生卒年不詳,字稚權,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期魏臣,文學家,為夏侯淵第六子。
字義權,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名將夏侯淵第七子。三國時期魏臣,魏元帝時任相國左司馬、侍郎。鹹熙元年(264)魏將鍾會滅蜀後反叛,時和正出使成都,抵制鍾會。鍾會平,封為鄉侯。晉朝建立後為光祿勳。
字伯仁,沛國譙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徵西將軍夏侯淵的堂侄。曹操平定冀州,以為軍司馬、五官將文學,遷黃門侍郎,隨曹彰遠征烏桓,得勝歸來。與魏文帝曹丕親近友好,以為徵南將軍,領荊州刺史,假節、都督南方諸軍事,攻拔蜀國上庸,平定三郡九縣,升為徵南大將軍;江陵擊敗吳將諸葛瑾,升為荊州牧,封昌陵鄉侯。
生卒年不詳,字俊林,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夏侯尚的從弟。官至太僕。
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市),三國時期魏國大臣。歷任中領軍、領軍將軍,負責宿衞宮城。魏明帝病危,打算選為輔政大臣,後來改變主意,罷官回家。據説其為駙馬夏侯楙清河公主之子。大將軍夏侯惇之孫,魏武帝曹操外孫。
字長容,夏侯淵孫,兗州刺史夏侯威長子,淮南太守夏侯莊兄。與汝南王司馬亮、司徒魏舒為姻親。至少有一子夏侯恆。歷任豫州大中正、尚書、少府、安西將軍、幷州刺史。
字仲容,三國曹魏兗州刺史夏侯威次子,夏侯淵之孫。魏晉時代官員。夏侯莊官至淮南太守,其兄夏侯駿亦官至幷州刺史。妻子羊氏是晉景獻皇后羊徽瑜的姐姐 。其子夏侯湛官至散騎常侍,是晉代著名文學家,亦是著名美男子。女兒夏侯光姬為西晉琅邪王司馬覲的王妃,生晉元帝司馬睿
三國魏人,夏侯霸之侄,夏侯淵之侄孫,夏侯尚之子。弱冠為散騎黃門侍郎曹爽輔政,玄為爽姑子,任魏徵西將軍,掌管雍涼州軍事。司馬懿殺爽,玄亦被廢黜。後與中書令李豐、光祿大夫張緝謀殺司馬師,事泄被殺夷三族。玄規格局度,負一時重望,臨斬東市,顏色不變,舉動自若。
三國魏國人。夏侯尚從孫。魏國朝廷因為夏侯尚功勞大,所以封他的從孫夏侯本為昌陵亭侯,做為他的後人祭祀香火。
三國時魏國人,東平郡太守,荊州刺史劉弘女婿。
《三國志·魏書》中有記載曾為梁相。
字令女,名不詳。生卒年不詳,三國時期人物。夏侯文寧之女,曹爽弟弟曹文叔之妻。毀容以捍衞與亡夫的感情,被後世詩詞傳以歌頌。
蜀漢221-263年
成都
夏侯夫人
蜀車騎將軍張飛之妻、後主敬哀皇后之母、魏夏侯淵之弟女。父早亡,時兗、豫大亂,伯父淵以飢乏,棄其幼子,而活亡之。建安五年,時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採,為張飛所得。飛知其良家女,遂以為妻,產息女,為劉禪皇后。淵之初亡,飛妻請而葬之。
東漢末年曹操部下的將領,與趙雲同鄉。隨夏侯惇在博望與劉備軍交戰時被趙雲俘虜。因是同鄉,少小相知,而夏侯蘭又明於法律,於是推薦他做了劉備軍的軍正,掌軍事刑法。
劉備佔領益州後任命夏侯纂擔任第一任廣漢太守。
夏侯淵之子,在魏官至右將軍、徵蜀護軍,屯住隴西,多次參見對蜀戰爭。後因司馬懿政變,曹爽被殺,夏侯玄被調離,夏侯霸心不自安,投奔蜀國,被封為車騎將軍,曾隨姜維伐魏,後病逝於蜀國,得到追諡的榮譽。
孫吳222-280年
南京
夏侯嵩
《水經注卷三十九》、《豫章記》記載永安中任豫章太守 [4-5] 
晉朝
西晉265-316年
洛陽
字媛容,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司馬師第一任妻子。徵南大將軍夏侯尚之女,母德陽鄉主為大司馬曹真之妹。夏侯徽與司馬師之間,生有五個女兒。追諡為景懷皇后
晉代散騎常侍。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構新詞,容顏俊美,曾與潘岳同車接茵,京都謂之連璧。
字孝衝,譙國(今安徽亳州)人。夏侯淵曾孫,夏侯威之孫,夏侯莊之子,夏侯湛之弟。西晉文學家。夏侯淳曾為弋陽太守,頗有文藻,其作品多數已散失,今存《懷思賦》、《笙賦》、《彈賦》等,多為詠物小品,主要內容是抒寫他克己修身、不求聞達的素志。
三國名將夏侯惇曾孫,夏侯廙之子,襲爵高安鄉侯。後為西晉關內侯。
夏侯含
荊州刺史。
東晉317-420年
南京
東晉開國皇帝晉元帝司馬睿之母。小字銅環,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徵西將軍夏侯淵曾孫女,兗州刺史夏侯威孫女,淮南太守夏侯莊之女,琅琊恭王司馬覲的王妃。
夏侯宗之
河南太守、襄陽太守(晉安帝隆安元年在任) [6] 
夏侯嘉
下邳內史 [7] 
夏侯愔
烏程令。
夏侯覽
穆帝永和三年任日南郡太守,今越南中部地區 [8] 
南北朝
南宋420-479年
南京
沛國譙郡(今安徽亳縣)人,南北朝時期劉宋將領。初為安北司馬。南郡王劉義宣謀反,率兵五百,從寧朔司馬明胤擊破徐州刺史徐遺寶。以功封祁陽縣子,官至建武將軍、兗州刺史。大明六年,兗州地裂泉湧,二年不已。 其後虜主死,兗州刺史夏侯祖權卒,諡號為“烈”。
夏侯祖歡
兗州剌史 [9] 
南梁502-557年
南京
南北朝時期南梁開國功臣。早年曾任縣令,“治有異績”,“善於吏事”。歷官中領軍、南郡大守,參與軍國大事。官至使持節、散騎常侍、車騎將軍、湘州刺史,封豐城縣公。他操守廉潔、勤於政事,在湘州頗著聲名。今湖南嶽麓書院石碑文內有一段記載[梁天監三年,刺史夏侯公諱祥,了義重玄,別構正殿]。
字世龍,譙郡譙縣人 。南北朝時期南梁重臣,尚書左僕射夏侯詳長子、豫州刺史夏侯夔之兄。夏侯亶為人寬厚有器量,涉獵文史。南齊東昏侯時,累官驍騎將軍,輔助蕭衍建立南梁,歷仕宣城太守、散騎常侍、司州刺史等職,襲封豐城縣公。後以中護軍之職率軍北伐,收復壽陽,積功遷任豫州兼南豫州刺史。任內輕刑薄賦,務農省役,佈政施惠,與民休息。
字季龍。譙郡譙縣人。南北朝南梁時期名將,尚書左僕射夏侯詳次子、豫州刺史夏侯亶之弟。夏侯夔在南齊末年為荊州刺史蕭寶融府僚,在蕭穎胄、蕭衍等西軍舉義時,與父兄同為西朝臣僚。南梁建立後,歷任太子洗馬、中書郎、大匠卿、吳興太守等職。普通七年(526年),出任信武將軍、司州刺史。後改為北司州刺史,累官至右衞將軍,封保城縣侯。自中大通四年(532年)起,接連鎮南豫州、豫州,並加使持節、督七州軍事。大同四年(538年),夏侯夔在州鎮去世,年五十六。獲贈侍中、安北將軍,諡號“桓”。
南陳557-589年
南京
南北朝時期南朝陳後主陳叔寶後閣舍人。
夏侯詠
著有《漢書音》二卷,《四聲韻略》十三卷 [10] 
夏侯曾先
著有《會稽地誌》 [11] 
夏侯苗
陳國將領 [12] 
北魏386-534年
洛陽
北魏時期大臣。少有志向和節操。齊明帝蕭鸞時期,歷任前軍將軍、南譙郡太守、漢中太守。歸順北魏,拜驍騎將軍,投靠揚州刺史王肅,斬殺叛將楊靈珍,授使持節、散騎常侍、豫華瀛三州刺史,冊封濮陽侯。為政清嚴,博覽書史。熙平二年去世,獲贈撫軍將軍、雍州刺史,諡號為“明”。
字元廷,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北魏時期大臣,雍州刺史夏侯道遷長子。門蔭入仕,歷任前軍將軍、鎮遠將軍、南兗州大中正。喜好飲酒,病逝於家中,獲贈鉅鹿太守。
夏侯㚟
夏侯道遷兄長的兒子,位至咸陽太守 [12] 
夏侯陽
著有《夏侯陽算經》。南北朝時代數學家,北魏人。其生活年代不詳,《宋史·禮志》載算學祀典,稱之為晉代人,清代阮元疇人傳》認為他是隋代人。著算經三卷,名為《夏侯陽算經》。歷次版本《算經十書》中都包含這部算經 [13] 
西魏535-556年
西安
字洛仁,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西魏北周時期將領,自稱東漢伏波將軍夏侯惇後代。北魏永熙年間,跟隨大丞相高歡,授帳內都督。沙苑之戰後,投降西魏。大統三年,平定西夏州叛亂,授都督、行唐縣伯。參加河橋之戰和邙山之戰,遷平東將軍、帥都督、行唐縣侯,賜姓達符氏,出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汾州刺史、東萊郡公,防備東魏進攻。遷潼州刺史,政績卓著。轉信州刺史,防禦南朝進攻。北周建德元年,卒於任上,追贈少司空,諡號為“質”。
隋朝
581-618年
西安
夏侯伏朗
學者,曾繪《三禮圖 [14] 
壽州壽春(今安徽壽縣)人,梁朝時期尚書左僕射夏侯詳的孫子。在隋朝做大理司直一官。唐高祖微時與相友,大業中討賊河東,表端為副。端邃數術,密語唐高祖曰:「玉牀搖,帝坐不安。晉得歲,真人將興,安天下之亂者,其在公乎。但上性沈忌,內惡諸李,今金才已誅,次且取公,宜蚤為計。」帝感其言。義師興,端在河東,吏捕送長安。帝入京師,釋囚,引入卧內,擢秘書監。
唐朝
618-907年
西安
唐代御史,為大曆十才子之一。
唐朝時期宰相,駕部郎中夏侯審之子。
夏侯韶
唐高宗龍朔至乾封間登進士,吉州刺史 [15] 
夏侯絢
沛國譙人,睦州刺史。
夏侯銛
給事中,後被玄宗貶至瀘州都督。
夏侯曈
曈以科名辭學,開敏多才,久遊諸侯,常藴令聞,周知吏理,兼能潔身。見杜牧夏侯曈除忠武軍節度副使薛途除涇陽尉充集賢校理等制 [16] 
夏侯仕戡
授卿監。
夏侯澄
隨郡太守,記載有夏侯澄哭舊主 [17-18] 
五代十國
後梁907-923年
開封
夏侯浦
夏侯嶠之父,梁開平中,以明經至棣州錄事參軍 [12] 
宋朝
北宋960-1127年
開封
宋代詞賦家。江陵人,太平興國中進士,著作佐郎,使於巴陵,為《洞庭賦》。
夏侯冕
建隆元年登科第。
字峻極,其先幽州人,後家濟州鉅野。生於周太祖廣順三年,卒於宋真宗景德元年,年五十二歲。幼好學,弱冠以詞賦稱。又善鼓琴,淳謹無過。太平興國初,(公元九七六年)舉進士甲科。起家大理評事,通判興州。累官翰林侍讀學士,兼秘書監;又判吏部選事。素好道,留意養身,少患疾病。景德元年,忽中風眩而卒。
夏侯晟
尚書駕部員外郎,夏侯嶠之子。
夏侯彥濟
夏侯偉
雍熙二年(985)以監察御史知興化軍。
夏侯錫
江西宜春袁州人。天聖二年(1024)甲子宋郊榜,進士。嘉祐元年(1056)以屯田郎中知興化軍。歷任湖南衡州司理參軍、江西吉州通判、尚書省工部屯田郎中 [19] 
夏侯紹
江西吉安安福人。元豐元年(1078)戊午科解試,舉人。
夏侯公績
江西新餘分宜人。元豐八年(1085)乙丑科焦韜榜,進士。
夏侯顯之
江西吉安吉水人。元祐二年(1087)丁卯科解試,舉人。
夏侯注之
江西吉安吉水人。元祐二年(1087)丁卯科解試,舉人。
夏侯伋
江西吉安吉水人。崇寧四年(1105)乙酉科解試,舉人。
夏侯安雅
江西萍鄉人。崇寧四年(1105)乙酉科解試,舉人。
夏侯彧
廣南西路轉運使 [20] 
元朝
1206-1368年
北京
夏侯士章
江西宜春袁州人。至正二年(1342)壬午陳祖仁榜,進士,教授。
夏侯霽
江西吉安吉水人。至正七年(1347)丁亥科鄉試,舉人。
明朝
1368-1644年
北京
夏侯泰
廣東東莞人。明英宗天順間詩人。
夏侯選
江西吉安吉水人。永樂二十一年(1423)癸卯科鄉試,舉人。山東中式教諭 [21] 
近現代
民國
1912-1949年
南京
夏侯先
1884出生,臨沂城人。連續兩次當選為山東省參議會議員。
共和國1949~
北京
江西吉水人。1930年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2月入伍。他歷任連政治指導員,幹事,縣委組織部長,挺進軍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團政委,縱隊組織部副部長,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河北省軍區幹部管理部副部長、幹部部部長,北京軍區幹部部副部長、部長等職,經歷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1935- ),男,江西省分宜縣人。1993年被國家授予為“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專家”,並享受國務院及浙江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特殊津貼;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民間一級工藝美術家”;2003年授予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2005年授予為“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
人才輩出,留待補充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