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潛鳥屬

鎖定
潛鳥屬(學名:Gavia):是鳥綱潛鳥科的單屬水鳥。有1屬5種,體長61-68釐米。均為冬候鳥。頭較圓,頸長而粗。兩翅短小,翅尖而窄,身體呈桶形,錐形鳥喙強直而側扁,先端較尖。 鼻孔呈窄的裂縫狀,其上有革質膜,潛水時能關閉,以防止水進入。初級飛羽11枚,其中第一枚初級飛羽退化。尾短而硬,被複羽所掩蓋。腳位於體後部,跗蹠側扁較長,裸露無羽,前3趾間具蹼。
繁殖期主要棲息於北極苔原和森林苔原帶的湖泊、江河與水塘中,遷徙期間和冬季則多棲息在沿海海域,海灣及河口地區。善游泳和潛水、游泳時頸伸得很直,常常東張西望,飛行亦很快,常呈直線飛行。起飛也比較靈活,不用在水面助跑就可在水中直接飛出,因而在較小的水塘亦能起飛,但在地上行走卻較困難,常常在地上匍匐前進。主要以魚類、甲殼類和昆蟲為食,喜歡吃小龍蝦、青蛙和蝸牛等水生動物。在島上或水邊的沼澤地營巢。雛鳥為早成性。廣泛分佈於北方高緯度地區,冬季南遷。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潛鳥屬
拉丁學名
Gavia
外文名
divers and loon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潛鳥目
潛鳥科
潛鳥屬
5種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今鳥亞綱
中文學名
潛鳥屬
命名者與年代
Forster, 1788

潛鳥屬動物學史

歐洲英語“潛水員”(diver )一詞來源於這種鳥在水面上平靜地遊動,然後突然跳入水中捕魚的習慣。北美名稱“ loon”可能來自於古英語單詞“lumme”,意思是笨伯“lummox”,或者是斯堪的納維亞單詞“lum”,意思是跛腳或笨拙。不管怎樣,這個名字都是指潛鳥在陸地上行走的能力差。 [2] 
另一個可能的派生詞是挪威語中的“ lom”一詞,源自“ Old Norselómr”,可能與英文“ lament”同音,指的是潛鳥的特徵性哀鳴聲。 [3] 
Gavia的拉丁學名來自於“斑頭秋沙鴨”(Mergellus albellus)。這隻小鴨子與潛鳥完全無關,恰好是另一種黑白相間的海鳥,會游泳和潛水捕魚。古羅馬人不太可能瞭解月球,因為斑頭秋沙鴨僅限於北緯,並且自從上次冰川期結束以來,似乎僅在地中海地區以稀有冬季遷徙者的身份出現。 [4] 
Gavia一詞僅在18世紀才從鴨子轉移用到潛鳥。較早的博物學家將潛鳥稱為“Mergus”(拉丁語,是指各種海鳥潛水的術語)或“Colymbus”,該名稱在1758年由卡爾·林奈首次在潛鳥物種的現代科學描述中用作該類物種的屬名。
“國際動物學命名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Zoological Nomenclature(ICZN))在1956年試圖解決這一問題,宣佈將“Colymbus”的屬名不再適合進一步使用,並建立了由約翰·萊因霍爾德·福斯特(Johann Reinhold Forster)於1788年創建的“Gavia”作為該潛鳥的有效屬名。但是,直到那時情況還沒有完全解決,第二年,ICZN不得不再次採取行動,以防止路易·讓·皮埃爾·維埃洛特(Louis Jean Pierre Vieillot)1818年幾乎被遺忘的科名“Urinatoridae”否決新制定的科名“Gaviidae”。一些著名的鳥類學家,例如皮爾斯·布羅德科布(Pierce Brodkorb),試圖堅持這場爭論的活力,但ICZN的解決方案令人滿意。 [4]  [5-7] 
潛鳥以前通常被認為是北半球最古老的鳥類。這個認識基本上源於人們對形狀和習慣之間相似性的認識,將完全不相關的滅絕的白堊紀黃昏鳥與潛鳥之間的相似性而產生的。特別是大洋鳥,它顯然是那個階段的祖先和多形體成員,有時也被用來支持阿爾布期(“Albian”是早白堊世最後一個時期,時間為113 百萬年前至100.5 百萬年前)的潛鳥目(Gaviiformes)的主張。 [8]  [9] 
人們已經清楚,雁形目水禽類)和雞形目是現代鳥類中最古老的一類。這些可能(儘管沒有得到充分的支持)到一億年前的阿爾布末期才有所不同。潛鳥屬於更現代的輻射。曾經有人認為它們與鸊鷉有關,鸊鷉也是用腳推動的潛水鳥,而且這兩個物種一度被歸類為鴿形目。然而,早在1930年代,人們就確定這兩個羣體之間並沒有那麼緊密的聯繫,它們僅僅是融合進化的產物,並且以類似的方式適應了類似的生態位。這種相似性是如此之強,以至於即使是最現代的一般解剖特徵的分類分析也很容易誤導為潛鳥和鸊鷉。 [8]  [10]  [11] 
1980年代的”鳥類DNA分類系統“(Sibley-Ahlquist taxonomy)仍然將潛鳥與大型共生的“鸛形目”聯繫在一起,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潛鳥的關係與其中的某些秩序有關。即,有些人認為潛鳥與一些海鳥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例如企鵝目(Sphenisciformes)、鸌形目(Procellariiformes)、鴴形目(Charadriiformes)——也許還有新發現的進化枝”Mirandornithes“,它是由紅鸛目(Phoenicopteriformes)和鸊鷉目組成的進化枝。也許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早期的企鵝目的頭骨和喙在許多方面都與活的和化石的潛鳥目類似。 [10]  [12] 

潛鳥屬形態特徵

潛鳥屬也稱為潛鳥,是五種潛水鳥中的任何一種。體長為60-90釐米。身體呈桶形,錐形鳥喙強直而側扁,先端較尖。鼻孔呈窄的裂縫狀,其上有革質膜,潛水時能關閉,以防止水進入。頭較圓,頸長而粗。翅尖而窄,初級飛羽11枚,其中第一枚初級飛羽退化。尾短而硬,腳位於體後部,跗蹠較長,裸露無羽,前面被以網狀磷;腳具4 趾,前面3趾間具全蹼,後趾短小,倒置略前3趾為高。潛鳥的羽毛較粗,上體主要是黑色或灰色,下體主要是白色。在繁殖季節,背側羽毛上有白色斑紋,但紅喉潛鳥除外,夏季則以紅棕喉斑為特徵。冬季,紅喉潛鳥的體背會出現白色斑點,而其他物種則失去這些斑點。 [13-14] 
雄鳥和雌性的潛鳥具有相同的羽毛,在夏天,羽毛大部分為黑白圖案,某些物種的頭部和頸部為灰色。所有潛鳥的腹部都是白色的。它們類似於許多秋沙鴨(Merginae),尤其是較小的鵲鴨(Bucephala),但與大多數的鸕鷀不同,後者很少有白色羽毛,通常具有大的圓形斑點而不是精緻的圖案。所有種類的潛鳥都有長矛狀的鳥喙。 [14] 
雄鳥平均體型較大,但只有雄鳥和雌性在一起時,相對大小才明顯。冬天,上體的羽毛深灰色,翅膀上有些模糊不清的淺色斑點,下頦、喉嚨和體側白色。可以通過某些特徵來區分特定物種,例如頭部、頸部、背部和嘴的大小和顏色。但是,即使對於專家來説,在冬天也很難準確地識別潛鳥——尤其是因為較小的未成熟鳥類,它們看起來像冬天羽狀成年的鳥類,這使得大小識別成為一種不可靠的識別方法。 [15] 
潛鳥屬是少數幾類鳥類之一,其中幼鳥脱落第一羽後便蜕變成第二層羽絨,而不是像許多鳥類一般那樣長出帶有羽絨尖端的幼羽毛。在鸌形目(Procellariiformes)和企鵝目(Sphenisciformes)中也發現了這種性狀。 [16] 

潛鳥屬近種區別

潛鳥像大型鴨類或小雁一樣大小,在游泳時的形狀類似於這些鳥。像鴨科動物和大雁一樣,但不同於白骨頂和鸊鷉,潛鳥的腳趾通過蹼相連。潛鳥可能與鸕鷀混淆,與這些並不是的遠親,有同樣沉重的腹部,
與鴨和雁不同,潛鳥在游泳時會被淹沒。飛行中的潛鳥像肥大的雁,有類似海鷗的翅膀,這相對於笨重的身體來説相對較小。潛鳥在游泳時將頭略微向上,但不及鸕鷀。 在飛行中,頭部下垂的幅度比同類水禽還大。 [17] 

潛鳥屬生活習性

潛鳥屬潛水

潛鳥通常單獨或成對生活,它們幾乎完全是水生動物,是優秀的水禽,可以在水下長距離游泳,並且可以從水面潛水到60米的深度。除了具有堅固的骨骼外,通過壓縮肺、羽毛和身體內部氣囊中的空氣,潛鳥還可進一步降低其在這些劇烈潛水中的浮力。(但是,年輕的潛鳥在第一次潛水時會浮起來,像軟木塞一樣彈出。)它們用腳將自己推到水上和水下。但是,由於它們的腳位於身體的後方,所以潛鳥在陸地上行走很困難。因此,除非築巢或受到嚴重傷害,潛鳥一般會迴避在地面上活動。 [18] 

潛鳥屬飛行

潛鳥雙翅飛行強勁,儘管載荷較高(質量與翅膀面積之比),這使起飛變得複雜。實際上,大多數物種都必須逆風飛過水麪並拍打翅膀,以產生足夠的升力來飛行。 [19]  只有紅喉潛鳥才能從陸地起飛。潛鳥一旦升空,便能夠在遷移期間進行長途飛行。來自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已經在一些鳥體內植入了衞星跟蹤器,記錄了24小時內每天長達1078公里的飛行,這很可能是單次運動造成的。 [20]  北歐的潛鳥主要通過南波羅的海遷徙,並直接越過陸地到達黑海或地中海。潛鳥可以屏住呼吸長達90秒。 [21-22] 

潛鳥屬聲音

普通的潛鳥會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這些聲音會穿越水域很遠的距離。哀號呼喚並找到失蹤的伴侶。積極防禦領土時會發出“ yodel”的聲音,(每個雄鳥的呼喚聲都所不同,年復一年。)春季,在潛鳥對領地區域或雛雞防禦的過程中,能聽到了一種8–10音符的顫音,類似於人類的笑聲。這是在飛行中發出的呼喚聲,經常與其他鳴叫聲一起使用。父母還會對可能迷路的小潛鳥鳴叫或呼喚。 [13] 

潛鳥屬食性

潛鳥通過視覺發現獵物,喜歡清澈的湖泊,因為可以更輕鬆地從水中看到獵物。主要以魚類、甲殼類和昆蟲為食,喜歡吃小龍蝦、青蛙和蝸牛等水生動物。潛鳥用尖尖的鳥喙刺傷或捕獲獵物,先吃脊椎動物以促進吞嚥,併吞下整個獵物。為了幫助消化,潛鳥吞下了湖底的小沙石,類似於雞吃的砂礫,這些胃石可能會幫助潛鳥的胃功能壓碎食物的堅硬部分,例如甲殼類動物的外骨骼以及青蛙和蝦類的骨頭。胃石也可能參與胃清潔,以幫助消化不易消化的食物部分。 [23] 

潛鳥屬分佈範圍

廣泛分佈於北方高緯度地區。 [24] 
潛鳥屬分佈圖 潛鳥屬分佈圖

潛鳥屬繁殖方式

夏季,潛鳥在淡水湖或大池塘上築巢。較小的低於最大0.5 平方千米的水域通常只有一對。較大的湖泊可能有多於一對,每對都佔據一個海灣或一部分湖泊。然而,紅喉潛鳥可能在繁殖地築巢,幾對聚在一起,在海上或在較大的湖泊中覓食,為幼鳥運送食物。
潛鳥通常在未來的築巢地上交配,並在靠近水的地方築巢,喜歡完全被水包圍的地點,例如島嶼或新建的植被浮島。潛鳥使用各種材料築巢,包括水生植物、松針、樹葉、草、苔蘚和泥土。雌雄共同築巢,孵化28天。如果卵丟失了,那對可能會重新築巢,通常在不同的位置。由於巢非常靠近水,因此上升的水可能會誘使鳥類將巢緩慢向上移動一米。
儘管兩性平等地參與築巢和孵化,但分析清楚地表明,只有雄鳥才選擇築巢的位置。這種模式的重要後果是,雄鳥而非雌鳥對其領地形成了重要的地點習性,從而使它們隨着時間的流逝而在此繁殖出更多的小鳥。受性別偏愛的地點熟悉程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繁殖地的雄鳥為維護自己的領地而如此努力地戰鬥。
大多數每窩產生枚卵,卵數取決於緯度,卵在5月或6月產下,大約30天內孵化。小潛鳥早成性,雛鳥羽毛一干,就與父母一起入水,立即可以游泳和潛水,但在頭兩個星期內經常會騎在父母的背上休息,保存熱量並避免被捕食。小鳥主要由其父母餵食約6周,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開始自己覓食。到11或12周時,小鳥就完全可以獨立尋找食物並開始飛翔。 [18]  [25-27] 

潛鳥屬保護現狀

潛鳥屬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
無危(LC)——4種,近危(NT)——1種。 [28] 

潛鳥屬種羣現狀

潛鳥可能會不經意地吞下由釣魚者和獵人投放的小鉛丸,這會導致鉛中毒並最終導致其死亡。禁止使用鉛丸和沉降片的轄區包括美國緬因州、新罕布什爾州、佛蒙特州、馬薩諸塞州的某些地區,也包括黃石國家公園、英國、加拿大、美國密歇根州和丹麥。 [19] 

潛鳥屬文化內涵

普通潛鳥是北美最豐富的潛鳥,夏季在北部樹木繁茂的湖面上聽到的它們縈繞的聲音,被認為是荒野的象徵。因悲哀的叫聲,奧吉布瓦人(Ojibwa)將潛鳥視為死亡的預兆,而克里族人(Cree)則認為它是一個被拒絕進入天堂的戰士的靈魂。 [13] 
參考資料
  • 1.    Minnesota Wildlife > Gavia immer  .PBase.com[引用日期2020-02-23]
  • 2.    Jason A. Mobley (Editor).Birds of the World:Cavendish Square,2008年9月1日:382
  • 3.    loon  .Etymonline[引用日期2020-02-22]
  • 4.    W.G.Arnott Notes on Gavia and Mergvs in Latin Authors[J] . Classical Quarterly(New Series. 14)1964 (2): 62-249
  • 5.    Linné, Carl.Systema naturae per regna tria naturae :secundum classes, ordines, genera, species, cum characteribus, differentiis, synonymis, locis(10th ed., vol. 1):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eter H. Raven Library,2007.09.11:190
  • 6.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Zoological Nomenclature.Bulletin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re:Publisher London,1957-1958:147-148
  • 7.    Pierce Brodkorb Catalogue of fossil birds(Part 1) [J] .Bulletin of the Florida State Museum, Biological Sciences. 1963 (4) :179–293.
  • 8.    M. Stolpe Colymbus, Hesperornis, Podiceps: ein Vergleich ihrer hinteren Extremität [J] .ournal für Ornithologie volume 83, 1938:(1)115–128
  • 9.    Pierce·Brodkorb Catalogue of fossil birds. Part 1 (Archaeopterygiformes through Ardeiformes) [J] .Bulletin of the Florida State Museum, Biological Sciences,1963(4):179-293
  • 10.    K.E.Slack C.M.Jones T.Ando G.L.Harrison R.E.Fordyce U.Arnason & D.Penny "Early Penguin Fossils, plus Mitochondrial Genomes, Calibrate Avian Evolution"[J] Mol.Biol.Evol.,2006 (6): 1144–1155
  • 11.    Pierce Brodkorb A Review of the Pliocene Loons (PDF)[J]. Condor(JSTOR 1364769),1953,55 (4): 211-214
  • 12.    D.S.Farner J.R.King Parkes C.Kenneth Section X.I. Gaviiformes (PDF)[J]. Avian Biology,1985(8):212–214.
  • 13.    Loon, (order Gaviiformes)  .BRITANNICA[引用日期2020-02-22]
  • 14.    趙正階.《中國鳥類志》上卷 (非雀形目):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6月:44-49
  • 15.    Identification of divers in immature and winter plumages  .British Birds[引用日期2020-02-23]
  • 16.    L.Storrs Olson Section X.I. Gaviiformes [J]. Avian Biology,1985(8):212-214.
  • 17.    R.H.Appleby C.Steve Madge Killian Mullarney Identification of divers in immature and winter plumages[J]. British Birds,1986,79 (8):365-391.
  • 18.    W.H.Piper C.Walcott J.N.Mager & F.Spilker Fatal Battles in Common Loons: A Preliminary Analysis.Animal Behaviour[J]. 2008,75 (3): 1109-1115
  • 19.    The Common Loon (Gavia immer)  .Birds of North America[引用日期2020-02-23]
  • 20.    Loon Study -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USGS[引用日期2020-02-23]
  • 21.    S.Sjölander & G.Ågren The reproductive behaviour of the Common Loon Wilson Bull( JSTOR 4160227),1972,84 (3): 296–308
  • 22.    S.Sjölander & G.Ågren The reproductive Behavior of the Yellow-billed Loon, Gavia adamsii (with G. Ågren) The Condor(JSTOR 1367094),1976,78(4): 454-463
  • 23.    Oliver Wings A review of gastrolith function with implications for fossil vertebrates and a revised classification (PDF).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2007(52): 1-16.
  • 24.    Gavia Forster, 1788  .GBIF[引用日期2020-02-23]
  • 25.    W.H.Piper D.C.Evers M.W.Meyer K.B.Tischler & M.Klich “Do common loons mate for life: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a widespread myth[J]. In Loons: old history and new findings – proceedings of a symposium from the 1997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Ornithologists' Union,2000:43-49.
  • 26.    W.H.Piper K.B.Tischler & M.Klich Territory acquisition in loons: The importance of take-over [J]. Animal Behaviour,(PMID 10675261),2000,59 (2): 385–394
  • 27.    W.H.Piper C.Walcott J.N.Mager M.Perala K.B.Tischler Erin Harrington A.J.Turcotte M.Schwabenlander & N.Banfield Prospecting in a Solitary Breeder: Chick Production Elicits Territorial Intrusions in Common Loons[J].Behavioral Ecology,2006,17 (6): 881–888
  • 28.    Gavia  .The IUCN Red List .2019-03[引用日期2020-02-2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