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涼寺

(浙江省奉化市清涼寺)

鎖定
清涼寺,位於裘村鎮楊村北清涼山上,距今有1100多年曆史。《忠義鄉志》記載了清涼寺歷史沿革:五代後梁開平二年(908年),由僧雲華建造。當時一個姓茅的將軍,捐獻宅房作為寺舍,吳越王錢鏐曾賜額“歸順”。
清涼寺,宋治平二年(1065年)改稱清涼院,明洪武初改寺。明永樂年間,天下寺僧併合,清涼寺僧歸併太清寺(見《太清寺志略》),不久又分設。清咸豐年間幾次廢圮,後由應家棚村人捐田地修繕,現僅剩殘垣斷壁。
中文名
清涼寺
地理位置
奉化裘村鎮楊村
建築年代
五代後梁開平二(908)年
歷史記載
忠義鄉志

清涼寺歷史沿革

清涼寺,位於裘村鎮楊村北清涼山上,距今有1100多年曆史。《忠義鄉志》記載了清涼寺歷史沿革:五代後梁開平二年(908年),由僧雲華建造。當時一個姓茅的將軍,捐獻宅房作為寺舍,吳越王錢鏐曾賜額“歸順”。宋治平二年(1065年)改稱清涼院,明洪武初改寺。明永樂年間,天下寺僧併合,清涼寺僧歸併太清寺(見《太清寺志略》),不久又分設。清咸豐年間幾次廢圮,後由應家棚村人捐田地修繕,現僅剩殘垣斷壁。
清涼寺附近有茅嶺,因茅君所居得名。傳説古時清涼院東廡有茅君祠,古宅殿宇所覆瓦片上有“已巳茅號”四字。清涼寺遺址南有水庫,因寺名,稱清涼寺水庫,是附近村莊的飲用水。 [1] 

清涼寺相關典故

無準師範於宋嘉定十三年春(1220年)入住清涼寺,其來清涼寺頗有神秘色彩。據明代僧人居頂的《續傳燈錄》記載:“忽夜夢偉衣冠者持把茅見授。翌日明州清涼專使至。師受請入院。見所謂伽藍神。茅其姓。衣冠與疇昔所夢無異……”説的是,宋嘉定年間,無準師範遊走浙江、福建一帶,一次與月石溪同遊至武夷山瑞巖寺。夜留宿,夢見一人手持一把茅草送給他。第二天醒來,夢中情景清晰依然,且果然有明州清涼寺專使來到瑞巖寺,邀請他前去住持清涼寺。無準師範來到清涼寺,發現廟堂裏供奉的伽藍神像和那天晚上夢中所見人十分相像,細看牌位上的字,分明寫着“茅姓”字樣。無準師範明白,夢中伽藍神相見授茅,正是預示他要去住持清涼寺。

清涼寺寺內住持

僧人居頂的記載無疑有點虛無縹緲,但無準師範確是在清涼寺整整住持了三年。無準師範在清涼寺住持期間,留有不少禪語,如“來住清涼寺,匆匆一個月。閒時閒有餘,忙時忙不徹。誰知忙與閒,秤錘渾是鐵”;“索寞清涼寺,家風實可憐。白雲迷谷口,黃葉聚階前。衲破通身冷,柴生滿室煙。誰知今日事,不異普通年”;“去年梅,今歲柳,顏色馨香依舊,依舊則依舊。為何南枝向暖北枝寒?莫道春風有兩般”……
無準禪師在清涼寺住持三年後離去。據《餘杭縣誌》記載,無準師範於南宋紹定五年(1232年)奉詔住持當時五山十剎之首徑山禪寺法席。在住持徑山禪寺期間,他收了一位日本弟子,即圓爾辯圓。圓爾辯圓於南宋嘉禎元年(西元1235年)前往杭州,得到無準師範的“印可”,之後成為日本京都東福寺開山祖師。

清涼寺文化傳承

無準師範的其他弟子包括日本建長寺第二代住持兀庵普寧、鎌倉圓覺寺的開山祖師無學祖元等,後來都受日本幕府和僧人邀請,先後到日本住持寺院、弘法傳禪。無準師範正是通過他們,把中國的禪理、茶道及書畫藝術傳到日本。元明以來,來中國參謁的日本僧侶絡繹不絕。無準師範無疑是宋代中日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 [1] 
參考資料